第十三章 進入巴士拉
作者:華東之雄      更新:2021-07-17 11:32      字數:4168
  離上次的贖罪日戰爭(即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已經過去了近八年,這次戰爭的結果是阿拉伯國家趕上了以色列,扭轉了過去接連失敗的狀態,使雙方在戰略上恢複了平衡。

  ??經過聯合國的斡旋,埃及總統薩達特主動與以色列建交,結束了雙方的對立,按照土地換和平的協議,以色列則將西奈半島歸還給埃及。

  ??這次巴比倫行動,已經是西奈半島空軍基地的最後一次重要行動,本來想完美地結束,可是,卻沒有想到,遭到慘敗。

  ??伊拉克與以色列並不接壤,事先也並沒有宣戰,這樣偷偷摸摸地跑到人家地頭,扔幾顆炸彈,炸毀了對自己威脅巨大的核反應堆,若是成功了,那事後雖然會受到各國的責難,但是事情都已經發生了,過後,以色列還是以色列,這就是大國的作風。

  ??可是,現在失敗了,就完全不一樣了。戰機的殘骸已經被發現,連飛行員也被抓了一個,這下,就是想否認,也不可能了。

  ??以色列一下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想千裏奔襲,奇襲核反應堆,結果,落得個铩羽而歸,以色列空軍淪為了全世界的笑柄。

  ??就連通用公司(生產F-16戰機的廠商)的技術人員也公開發表言論:F-16戰機是一種優秀的戰鬥機,可是,想要進行如此遠距離的攻擊行為,那已經超越了戰機的性能極限。

  ??同時,侵犯一個主權國家的領空,這是赤裸裸的侵略行為,這次,連最大的後台老板美國都沒法裝作不知,為了配合輿論,美國國會發表了一份措辭強烈的譴責報告,終止對以色列空軍的一切技術援助,包括以色列訂購的第二批次的F-16戰機,全部無限期推遲交貨。

  ??這些以色列倒不怕,因為,美國國內的猶太勢力很快就會發動起來,用不了多久,這次製裁就會成為廢紙。

  ??但是,以色列還是得給世人一個交代,於是,以色列空軍司令艾弗裏背起了所有的黑鍋,主動辭職,承擔了這次所有的責任。

  ??在以色列內部,反對總理貝京的聲音也越來越多,這次行動,背後的總指揮是貝京,為了保密,他隱瞞了這次行動,隻有少數人知道。這無形中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右翼勢力利庫德集團。

  ??貝京的日子很不好過,不過,摩薩德局長霍菲的日子,更不好過。

  ??經過返航回來的鑿子小隊唯一的幸存者,王牌飛行員伊夫塔奇的報告,對方利用編隊最後一次轉向,核對地標的時候,在小湖泊上設伏,對方怎麽可能知道得這麽清楚?一定有內奸!

  ??霍菲領導摩薩德全速運轉起來,想找到究竟是誰將以色列空軍偷襲的情報賣給了伊拉克,這是叛國行為!

  ??他永遠不會找到這個內奸,因為,根本就沒有內奸。

  ??改變了這一切的張峰,此刻,正在去巴士拉的路上。

  ??伊拉克地形像一個喇叭,西部窄小,與約旦接壤,西北和西南分別是敘利亞和沙特阿拉伯,北部與土耳其接壤,東部漫長的國界線都與伊朗相交,此刻,已經是縱橫交錯,伊拉克軍隊在南北兩個方向,都占據了部分伊朗的領土。

  ??按照地理關係,伊拉克主要分成南北兩部,南方軍區,基地設置在邊界線西麵的巴士拉,主要負責對伊朗南方的進攻,這支部隊,已經跨過了阿拉伯河,攻下霍拉姆沙赫爾,正在圍攻阿巴丹。

  ??阿巴丹保衛戰,可以說是一次轉折點,伊拉克初期閃電戰的戰略完全宣告失敗,在阿巴丹,一年多的久攻不下,所有的士氣都被磨滅,而伊朗的軍事調整已經宣告結束,即將開始轉入反攻階段。

  ??從此,兩伊戰爭一直延續,進入了八年相鬥的階段。

  ??曆史,從這裏改寫!如果阿巴丹,伊朗的反攻沒能成功,伊拉克的軍隊攻克了阿巴丹,再拿下霍梅尼港,那戰爭的進程就將改寫。

  ??阿巴丹,是伊朗重要的石油煉化中心,霍梅尼港,是伊朗最現代化的大港口,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穆薩巴爾灣內的一個小島西南,北有鐵路跨海峽通德黑蘭等內地,西距阿巴丹港直線約80公裏,東北距馬舒爾油港約62公裏,奪取了這裏,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就不會再受到沒有港口的製約,再靠著阿巴丹的石油煉化工業,伊拉克的經濟就會進入騰飛階段。

  ??薩達姆之所以出兵伊朗,恐怕也有這方麵的原因,相比伊朗的漫長的海岸線:幾乎占據了半個波斯灣,伊拉克隻有法奧一個入海口。

  ??法奧半島位於伊拉克南端,波斯灣北端,靠近阿拉伯河口,麵積僅為850平方公裏。它簡直就是伊拉克通往波斯灣的咽喉。一旦法奧發生意外,伊拉克將失去半數以上的石油輸出能力。

  ??法奧也是伊拉克石油化工工業的中心,自從兩伊戰爭以來,這裏經常會受到伊朗空軍的光顧。

  ??提起空軍,張峰心裏就是一陣惋惜,伊拉克在軍事裝備上,大部分來源於蘇聯,空軍也是如此,空軍的主力裝備,米格21,米格23,都是蘇聯的產物,這種飛機,與伊朗空軍的F-14相空戰,簡直就是單方麵的屠殺。

  ??F-14是美國海軍的主力裝備,便後掠翼戰鬥機的極致,屬於第三代戰鬥機的行列,雖然米格-23也是變後掠翼戰鬥機,可是,機翼隻能人工維持在幾個角度上,而F-14則是由計算機控製,可以在任何位置上,這也是這個年代的空軍裝備思路:空中格鬥時需要低速盤旋性能好,機翼的後掠角得小,而高速飛行時,機翼的後掠角要盡可能的大,減小阻力。

  ??而可變後掠翼的缺點,那就是結構重量的增加,在後世,優異的氣動布局可以簡化機體結構,所以,可變後掠翼最終淡出了飛機設計師的視線。

  ??而F-14更加強大的,那就是它的電子設備,強大的AG-9雷達。

  ??這種雷達,可以在160千米的距離上探測到敵方的戰鬥機,與米格-25的火控雷達專門靠加大功率對比,AG-9雷達在分辨率上更加出色,甚至能夠從地麵或海麵雜波幹擾背景中辨別和跟蹤低空飛行目標。

  ??配合著射程超過一百公裏的不死鳥導彈,這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

  ??所以,在兩伊戰爭期間,一度出現了地麵是伊拉克人的,天上是伊朗人的場麵。

  ??這一種狀況,一直到1982年伊拉克引進了法國產的幻影F1,配合著先進的馬特拉R-530F導彈,使伊拉克空軍擁有能與伊朗空軍的美製F-14抗衡的戰鬥機。

  ??兩者空軍的戰術也不同,在教條死板的蘇聯教官的訓練下,伊拉克空軍都習慣於在地麵雷達的引導下進行作戰,與在美國培訓的作風硬朗的伊朗空軍,根本沒法對比。

  ??所以,進入南方軍區以後,首先要想著部隊防空的問題。

  ??沒有製空權,就打不贏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這是血的教訓,當初的海灣戰爭,伊拉克的軍隊在多國部隊的空襲麵前,一敗塗地。

  ??當然,這一切,急是沒有用的,目前最要緊的,就是讓野戰部隊具有防空的能力。

  ??讓這支教條刻板的軍隊學會打現代化戰爭,這是張峰的最初想法。

  ??懷著這樣的心情,通過六號公路,張峰進入了巴士拉。

  ??巴士拉是巴士拉省首府,位於阿拉伯河西岸,哈馬爾湖出口處,距波斯灣120公裏。為了方便,特意鑿了一條人工航道直通波斯灣,可停泊數艘遠洋船隻。

  ??巴士拉由阿沙爾、巴士拉和邁阿吉勒3個部分組成。阿沙爾區是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金融、商業中心;巴士拉區則集中了學校、醫院和住宅,還有許多座清真寺;邁阿吉勒區為交通運輸中心和對外窗口,設有飛機場、海港和火車站。

  ??以往的巴士拉風景如畫,曆史悠久,現在,已經變成了伊拉克的一座工業化城市。

  ??在去年的時候,還在巴士拉建立了伊拉克的第一座鋼鐵廠,巴士拉是伊拉克除了巴格達之外,第二大城市。

  ??巴士拉挨著法奧半島,與軍港烏姆蓋斯爾以及法奧半島上眾多的油井等石油設施都在伊朗的阿巴丹炮火的覆蓋之下,兩伊戰爭一起,這裏遭受了伊朗的轟擊,而巴士拉城內由於有眾多的什葉派穆斯林,霍梅尼的輸出革命,需要拉攏這些人,所以,巴士拉城內倒是沒怎麽挨炸彈。

  ??跟隨張峰一起來到巴士拉的,還有瓦裏赫和加薩爾,那輛耀眼的法拉利跑車,張峰沒有帶來,而是選擇了並不顯眼的那輛北京吉普。

  ??張峰已經知道,現在天上時而會有伊朗人的飛機前來轟炸,要是自己開著法拉利,搞不好天上的飛行員就知道自己是個伊拉克的有錢人,單是一梭子航炮掃下來,自己就得被打成兩截。

  ??低調,做人還是低調點好。

  ??通過上次的戰鬥,張峰知道瓦裏赫是個忠於職守,而且勇敢戰鬥的人,而他自己,也需要有忠心的手下,就選擇了調派瓦裏赫跟隨自己去南方軍區,做了自己的貼身警衛。

  ??得知要給薩達姆總統的二兒子做警衛,瓦裏赫感覺到非常驕傲,通過上次的戰鬥,他也了解了,這個庫賽閣下,是個完全和烏代不同的人,不驕奢淫逸,仗勢欺人,而且,還很會打仗,能夠給他當警衛,那是萬分榮幸的事情。

  ??而加薩爾,則是死活要跟來的,他苦苦哀求張峰,他一直在照顧張峰的飲食起居,受到過多次張峰的母親,也就是薩吉達?海拉拉的囑托,一定要服侍好張峰,張峰要去哪裏,他就得跟到哪裏。

  ??無奈,張峰隻好拖著這個保姆,一起來到了巴士拉,不過,有個管家,這也是自己曾經向往的生活。

  ??沙漠黃的吉普車,進入了巴士拉,向著阿沙爾區的南方軍區司令部開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