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旭日西沉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1      字數:5367
  在乾國鐵甲艦隊發揚亂戰戰術,衝擊日本聯合艦隊本隊諸艦的時段裏。由坪井航三率領的日本第一遊擊隊4艦仍然一邊在烈火中苦苦掙紮,一邊轉向駛向淺水區滅火自救,而這時乾國艦隊負責警戒的軍艦“寧遠、“濟遠”兩艦卻殺到了戰場,向第一遊擊隊猛烈開火,“第一遊擊隊一麵抗擊敵艦,一邊通過,逐漸將指針轉向右方呈半月形”。4艘日本海軍最新銳的巡洋艦的舷側,大口徑速射炮頻繁地射擊,意圖逼迫乾國軍艦遠離,但兩艘乾國軍艦並未退縮,一邊使用重炮轟擊,一邊努力的拉近同第一遊擊隊的距離,雙方實際上形成了又一個戰場。

  ??乾國艦隊護送銘軍前往大東溝登陸的艦船序列中,除了在距離大東溝口12海裏以外停泊的14艘戰艦外,還有一些軍艦被直接部署到了大東溝內的大東港內外。其中,由岸防鐵甲艦“寧遠”與大型巡洋艦“濟遠”臨時組成的小隊停泊在大東港的入口處,擔負警戒轉駁場的使命,“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六艘蚊子船以及魚雷艇“福龍”、“福虎”、“福蛟”、“福螭”因為吃水較淺,得以直接護送運兵船入港,在港池內負責護衛警戒,並順帶照料過駁。

  ??當日的中午12時10分左右,遠處海麵上不同尋常的景象將大東港內忙碌的登陸節奏暫時打斷:大東溝口外的艦隊主力上空煤煙驟然間加大,一縷縷烏黑的煙柱直衝天際,飄揚著龍旗的戰艦爭先起錨疾駛,同時艦隊旗艦“定遠”的桅杆桁端升起了一組旗語,乾國艦隊提督丁禹廷在確認發現了日本艦隊後,下令大東溝內的軍艦盡快起錨趕來,與艦隊主力會合一起作戰。大東港口的“寧遠”、“濟遠”2艦最先發現並辨清了信號,隨即起錨出發,結隊而行。2艦有如是一支後備的生力軍,在運兵船上陸軍士兵們肅然起敬的目光中陸續駛離,通過狹窄的大東溝水道後,朝著遠處正在衝向日本聯合艦隊的艦隊主力方向駛去。機動能力較差的蚊子船“鎮東”等六艦由於不適合參加外海的艦隊決戰,因而被留在了大東港內,扮演著她們與生俱來的角色:守口的水炮台,如果有日本軍艦逼近這裏,她們將防禦最後一道防線。

  ??守衛在港外的軍艦紛紛離去,遠處海麵上的炮聲越來越密集,種種跡象表明海戰顯然已經爆發了。敵方軍艦在這樣的時間、地點出現,按照正常邏輯推理,肯定是針對運兵船隊而來,趕緊完成登陸是眼下避免危險的最好防範措施。銘軍統領劉盛休在大東港岸邊的船局內焦急地向鴨綠江內觀望,清晨就已經上駛鴨綠江內的315艘木質駁船還沒有返回,大東港的運兵船上還有近四分之一的官兵和物資沒有轉運,登陸的時間已經拖得太久了。

  ??當時轉駁行動之所以如此遲緩的原因,是鴨綠江口大東溝是乾國北方著名的強潮河口,平均潮差4.59米,最大潮差甚至可以達到7米以上,僅次於錢塘江口,可以想象,滿載著士兵和軍械物資的木製駁船迎著錢江潮航行會是如何一番景象,更何況這段艱難的航程來回長達20餘裏,僅能依賴一些小小的木船(根據組織船舶的分巡奉天東邊兵備道宜麟稱,當時用於將陸軍人員物資轉駁進鴨綠江內的船隻“大者不過三百餘石,此乃奉天、金州載貨槽子船;小者不過百十石,乃是山東自買小船”),在纖夫的號子聲中將銘軍的4000餘名官兵,以及眾多的物資從運兵船上過駁運輸到鴨綠江內,其費時費事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為了防備日本軍隊入港襲擊,銘軍的一些火炮也費事地轉運到了岸上,炮隊的士兵開始在大東港入口處的岸邊壘築臨時的火炮工事,以配合蚊子船一起防守。這些顯得有點臨時抱佛腳的防禦措施的用處其實並不大,此刻這些陸軍官兵以及運兵船的安危,更大程度上還是寄希望於遠處正在與日本聯合艦隊血戰的乾國艦隊,如果乾國艦隊不能將日本軍艦死死拖在海戰場上,即使有6艘蚊子船和一些小口徑岸炮的防禦,後果仍然將不堪設想。

  ??“寧遠”、“濟遠”2艦由於出發時的位置距離艦隊主力碇泊場較遠,而且接到歸隊信號時艦隊主力已經起錨出擊,因而當“經遠”艦率先打響黃海海戰時,她們還在遠處的海麵上奮力疾駛,並未能加入第一時段的交鋒。

  ??作為“寧遠”、“濟遠”小隊隊長艦的“寧遠”,屬德國“齊格弗裏德”級鐵甲艦,在艦隊中僅次於“定遠”級鐵甲艦,在豐島海戰中曾予日本海軍以沉重打擊,但這一次在大東溝海戰開始前,“寧遠”卻沒有被編入乾國艦隊的一線主力,丁禹廷將這艘軍艦配屬在大東港口,是鑒於這級軍艦最大的長處是近海防禦,必要時可以充當“鎮東”等6艘蚊子船的隊長,帶領蚊子船隊一起在大東溝近海進行防禦。

  ??伴隨著“寧遠”艦行動的僚艦“濟遠”,是林逸青在美國訂購的兩艘“芝加哥”級巡洋艦中的一艘,排水量4752噸,軍艦長度為105.69米,寬15.23米,吃水5.76米,主機功率5400馬力,最高航速16.5節,與岸防鐵甲艦“寧遠”編在一隊,顯得很不般配。三桅雙煙囪的“濟遠”號巡洋艦最與眾不同之處是她的武備設計,與同時代乾國海防上的其他巡洋艦相比,這級軍艦的火炮武備顯得有些另類,其主炮為4門190毫米30倍口徑加納炮,分別安裝於軍艦兩舷的4座耳台內,副炮為10門140毫米30倍口徑加納炮,單裝炮座,左右兩舷各5門,另有4門40毫米砰砰炮。作為一級大型巡洋艦,“濟遠”卻沒有裝備魚雷發射管和魚雷發射器等任何魚雷兵器。

  ??“濟遠”原本被丁禹廷編入由海軍副提督張成率領的用於保護商船的巡洋艦隊,因輪機故障進入旅順維修,剛好趕上這一次的運兵行動,為了加強主力艦隊的力量,這艘大型巡洋艦便被丁禹廷臨時編入了主力艦隊之中。

  ??丁禹廷將“濟遠”艦配屬在大東溝內的原因,從武備上的特點加以揣測後不難理解,這級航速不高但火力較強卻沒有配備魚雷的大型巡洋艦,必要時可以用於擔任魚雷艇隊的領隊艦,率領4艘魚雷艇高速奔赴戰場,以自身密集的火力掩護魚雷艇向敵艦發動奇襲。

  ??被分別設定為蚊子船與魚雷艇領隊艦而留在大東溝內的“寧遠”、“濟遠”最終卻並沒有按照這種方式被使用,“寧遠”艦奔上戰場,大概是不甘心如此一艘重量級的軍艦白白放在港口作為浮炮台被動待敵,而“濟遠”艦沒有按照魚雷艇領隊艦來使用,更大的原因應該是這艘軍艦以往沒有與魚雷艇隊配合演練過,相互之間還沒有較好的默契。

  ??在第一回合在乾國鐵甲艦的重炮轟擊下燃起大火,顯得狼狽不堪的日本軍艦“吉野”上,了望兵清楚地看到戰場煙霧中出現了兩艘新到的乾國軍艦,“寧遠”和“濟遠”二艦此時已經逼近了戰場。並不是乾國艦隊一線主力,艦型和武備以及航速都存在很大區別,而且從沒有在一起編組配合使用過的“寧遠”、“濟遠”2艘軍艦,有猛虎下山一樣,到達戰場後立刻向日本聯合艦隊的第一遊擊隊發起了攻擊,2艘步調配合並不是很好的軍艦,作戰的勇氣、決心異常的堅定、一致。

  ??14時30分,“寧遠”、“濟遠”2艦從乾國艦隊右翼的方向進入了戰場,橫截在日本第一遊擊隊的航向上,擋住了第一遊擊隊軍艦繞向乾國艦隊陣形背後的去路,進而2艦又急轉方向,轉到位於第一遊擊隊領隊位置的旗艦“吉野”的舷側展開攻擊,“吉野”艦桅杆上高高飄揚的海軍少將旗,使得二艦官兵很容易就識別出其是這支日本分艦隊的酋首。斜刺裏突然衝出來的2艘乾國軍艦,著實讓坪井航三吃驚不小,“吉野”以及後續的“高千穗”、“秋津洲”、“浪速”立刻與“寧遠”、“濟遠”開始交火。

  ??廣東香山籍、畢業於福建船政後學堂第五屆的“濟遠”艦管帶程璧光在司令塔內指揮著“濟遠”艦率先衝向第一遊擊隊旗艦“吉野”,“濟遠”艦憑借著高航速從“吉野”艦的左舷方向呈直角切入,領先於“寧遠”接近了“吉野”,安裝在軍艦側舷耳台內的兩門190毫米口徑主炮和5門140毫米口徑副炮對準“吉野”急速射擊,大大小小的炮彈在“吉野”周圍編織起了一張可怕的火網。

  ??由於左舷已經遭到重創,坪井航三隨即下令第一遊擊隊準備向右轉向航行,繞到乾國艦隊陣型的另一側用右舷炮火作戰,但“濟遠”顯然不想給日本軍艦這樣的機會,又一次擋在了“吉野”的前方。

  ??雙方全力對射,很快,“吉野”艦射出的一顆120毫米炮彈擊中了“濟遠”左舷第三號炮位,擊壞了一門140毫米火炮,並引起了火災,但由於乾國炮手沒有在甲板上堆積彈藥的壞習慣,已經擺放在那裏的炮彈又是裝有性態穩定的林氏火藥,是以沒有引起日本軍艦上經常發生的彈藥殉爆,乾國水兵們很快便撲滅了火焰,“濟遠”艦的射擊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不多時,“濟遠”射出的一枚140毫米炮彈便擊中了“吉野”艦體中部的魚雷發射室並爆炸,日本魚雷兵竹內道治,一等水兵河野三代吉、二等水兵北村常吉、四等水兵德永虎一等人被當場炸死,“血肉四方散布,慘毒已極”,(“‘吉野’分隊士海軍少尉近藤一雲報告”《明治三十年海戰史》)“……‘濟遠’艦在用14厘米大炮向我艦射擊,擊中‘吉野’艦,並從左舷中部下甲板的醫療室斜穿,並擊穿隔壁的一寸鋼鐵,再從水雷發射管下通過,撞擊到機關用的油罐……該敵彈在進入中央水雷室爆炸時,使艦內各室發生猛烈震動,流火四濺,硝煙彌漫,人近咫尺難以辨認,令人窒息。發射管員盡數被炸而死,血肉噴濺在衣服上,淒慘可見。”(《黃海海戰‘吉野’艦內的狀況》)“吉野”的處境一下子變得危險起來,但後續三艦的射擊幫助“吉野”轉危為安。

  ??幾乎在“濟遠”擊中“吉野”的同一時刻,“濟遠”艦的艦尾耳台190毫米主炮被“高千穗”舷側的120毫米口徑速射炮命中,由於是以一戰四,在單純的炮火對抗中,側舷擁有多門120毫米口徑速射炮的4艘日本快速巡洋艦顯然更占上風。炮擊中,“濟遠”艦厚度為2英寸的主炮炮罩被擊穿,裝有下瀨火藥的炮彈在炮罩內炸開,破片使得1900毫米口徑主炮的旋轉機構遭到破壞,炮手接連倒下,火炮的旋轉裝置被損,“濟遠”艦的艦尾主炮陷入了癱瘓,並燃起了大火,迫使“濟遠”不得不轉向脫離戰場,滅火自救。

  ??繼“濟遠”之後,“寧遠”猶如一位重裝的武士,冒著日艦的彈雨勇猛突進,麵對4艘日本軍艦毫無懼色,腳步緩慢卻顯得格外執著無畏。從3000米的距離與日本第一遊擊隊開始激烈交火開始,“寧遠”一直戰至距離1500米左右,“主炮頻發,勢若奔雷”,交戰中“浪速”艦的艦尾260毫米口徑主炮被“寧遠”射出的一顆240毫米口徑炮彈擊中,“彈片四起,室內周圍壁上噴濺著骨肉碎末,甲板上流淌著血肉相混之水,難以步行,散布遍地皆是,在上麵行走猶如洗刷地板一樣。當時,在發射指揮官宇利少尉的附近被敵彈炮擊,使得發射電路斷絕,同時,又有十餘名士兵戰死。隻見少尉胸部以下一片血跡模糊,後背粘著厚厚的肉漿,少尉抖落下落在身上的人肉,正當準備下達發射命令時,又一敵彈飛來,炸死少尉及六名炮手……”

  ??坪井航三看到了“浪速”中彈起火,但他並不想放棄戰鬥,此時“濟遠”艦已經退出戰場,乾國鐵甲艦隊正同本隊交戰,第一遊擊隊4艦的主要敵人就是乾國鐵甲艦“寧遠”,身遭重創的“吉野”顯然不願意放棄眼前過於誘人的目標,開始竭力使用未受太大損失的右舷火炮向“寧遠”射擊,並沒有理會“山城”號一再發出的要第一遊擊隊回轉的信號旗。

  ??擊沉一艘乾國鐵甲艦對於日本而言,與其說是出於單純的軍事目的,不如認為這是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衛國支柱的嫉恨,乾國海軍的幾艘鐵甲艦已經成了大和民族心理上的陰影。雖然旗艦“吉野”並沒有掛出信號旗,日本第一遊擊隊後續的軍艦大都仍然按照旗艦“吉野”前進的方向跟進,采用右舷火炮高速射擊。不過第一遊擊隊的航跡還是出現了一絲混亂,位序在“吉野”之後的“高千穗”艦艦長野村貞可能是為了提高火炮的命中率,大膽地下令掉轉航向,脫離第一遊擊隊的序列後向“寧遠”接近,作抵近炮擊。見到“高千穗”自我行事的舉動,“秋津洲”也加以效仿,脫離了第一遊擊隊的序列,進一步接近“寧遠”,包括“吉野”在內的這些日本軍艦此時仿佛像是非洲大草原上嗜血的鬣狗,努力圍獵落單的乾國鐵甲艦“寧遠”,“打沉‘寧遠’!”的口號,已經在日本軍艦上喊得震天響了。

  ??“寧遠”同時遭到日本海軍第一遊擊隊4艘快速巡洋艦的圍攻,意味著有多達20餘門120毫米口徑速射炮在不停地向她射擊,其中還夾雜有大量152毫米和203毫米等大口徑火炮的攻擊,這是這次海戰以來乾國軍艦單艦所遇到的最猛烈的炮火,“寧遠”艦上服務的美國軍官哈裏斯回憶了當時的情景,“敵艦隊4艘巡洋艦忽又退回,再次將我艦包圍,進行猛擊,這是當天最猛烈的炮擊。”

  ??“寧遠”與日本第一遊擊隊4艦間的對抗,構成了一幅極不對稱的畫麵。白色的日本軍艦在不斷地開火,唯恐射速還不夠高,顯得殺氣騰騰;高懸龍旗的這艘乾國鐵甲艦則不斷被擊中起火,“炮彈狂飛,不離左右”,卻仍然勢如泰山,巋然屹立,明快而富有節奏地發炮進行還擊,顯得異常的堅毅、勇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