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如此平叛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1      字數:5570
  井裏漂浮著幾個孩子的發脹的屍體。

  ??林旭的眼前隻有一種景象:白色的灰燼和黑乎乎的餘煙。隻有灰燼和廢墟。再就是刺鼻的糊焦味,這種氣味令人窒息,把人嗆得咳嗽。

  ??原本對恩師張芝棟無比尊崇的他,現在對張芝棟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對於張芝棟棄長沙城逃跑的行徑,他一廂情願的相信了張芝棟“保全有用之身以待將來”的解釋,對於朝廷給了張芝棟“戴罪圖功”的處分,他也認為“長沙全城被焚,責不全在撫軍”,但張芝棟隨後調集各路大軍平叛,卻讓他的能力徹底現了原形。

  ??林旭怎麽也想不明白,張芝棟於兵法軍略頗有心得,為什麽會在指揮具體平叛戰役時,卻弄得一塌糊塗呢?

  ??而在具體作戰方麵,張芝棟更是茫然無知,但他卻異常的固執,不願意聽取軍隊中的將領的意見,也不願意親自到前線去看一看。他隻是在按照自己的臆想進行指揮。

  ??林旭和楊深秀在將巡撫印信旗牌和藩庫存銀交給張芝棟後,便分頭隨軍隊去了前線,這些天他們看到的,學到的東西,比以前從書本上看到學到的,多得太多了。

  ??當天夜裏,在村後很遠的地方進行了一場戰鬥。傳來了炮彈爆炸聲和步槍射擊聲。快到早晨的時候,有一些被打散後衝出包圍的官軍士兵從村子的街上走過。其中許多人負了傷。不過,在增援部隊到來前,由一位總兵帶著德國教官收攏的巡防營、提檢營潰兵及突圍出來的官軍士兵組成的軍隊,已經在河對岸開始準備設防抵禦。他們匆忙地挖掘戰壕和交通溝,修築掩體。村裏幸存的人們也幫助他們幹。林旭拿起鐵鍬,在黎明時分就來到河對岸,同幾百人一道挖到天黑。每天夜裏還有人數不多的一批批官軍士兵或者是僥幸突出重圍的散兵遊勇從村裏通過。他們攙扶著負傷的同袍,一個個疲憊不堪,滿身汙泥,蓬首垢麵。他們在村裏休息個把時辰,把村民們端來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光,一聽說平亂的部隊正在河對岸設防固守,就馬上趕往那邊去找自己人。

  ??這些人都是本地的官兵,他們對燒殺擄掠的叛軍切齒痛恨,一心想要消滅叛軍,奪回自己的家鄉。

  ??應該說平叛軍隊的士氣並不算低落,但他們的最高統帥巡撫大人張芝棟,實在是太不給力了。

  ??究竟該怎麽辦呢?

  ??現在的林旭,竟然莫名的感到了一絲絕望。

  ??林旭正在想著這些,突然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對麵叛軍的陣地好像有種不正常的變化。仔細聽,好像是很多人在騷動的樣子。難道對方打算在夜裏發動進攻了?林旭騰地坐了起來。

  ??“都起來!都起來!準備打仗!”一名把總啞著嗓子大喊起來。

  ??話一出口,那些和林旭一樣本來就心事重重沒有睡著的人紛紛起身。已經睡著的,或者正迷迷糊糊打著瞌睡的人也被晃醒,他們一個個睡眼惺忪的看著周圍的其他人。

  ??眾人紛紛有了動作,林旭已經聽不清楚對麵叛軍陣地的動靜了。正在此時,一支火箭升空了。士兵們看到這突如其來的火箭,都覺得十分奇怪。

  ??官軍的大炮開始了射擊,軍官們呼喝著士兵們集合排陣,林旭知道,大炮轟擊過後,就是人海衝擊了,這種“銃炮齊放”的戰法,已然沿習百年。

  ??有學者說,大乾帝國的疆土,並非全為騎射所得,乃是用大炮轟出來的。

  ??中土火藥、火器理論的發展至眀朝後期,大抵不過是“陰陽五行化生”和“君臣佐使”之類夾雜了傳統玄學的看法。一些著作對中土火器冶金、造銃、火藥配方及製造進行了論述與總結。但這些“樸素”的火器理論,同歐洲新興的火器理論相比,表現出較多的神秘性、玄妙與不徹底性,而非科學的數據、過程與細節驗證。荷蘭紅夷炮的輸入,使得以徐光啟為首的部分中土知識分子視野大開,迫使他們開始轉向重視科學實驗,強調定性定量研究的新軌道。這種轉軌表現在徐光啟、李之藻的論兵奏疏,以及孫元化的《西法神機》等論著中,他們屢申新學之要義,如徐光啟認為火器研製者要“明理識性、知數懂法”,才能造出精工堅利的紅夷大炮。這裏的“理”和“性”指的是物質的結構機理和物理、化學特性,間或也有規律之意。為此他曾說,紅夷大炮威力大的原因是“所以及遠命中者,為其物料真,製作巧,藥性猛,法度精也”。西洋“造台用銃,多有巧法,毫厘有差,關係甚大”,必須薦舉“深心巧思,精通理數者,信任專管,斟酌指授”,才能製出精良的火炮。但是,人亡政息,他們引進的西方先銳見解和科學觀,在缺乏科學土壤的傳統體製與儒教龐大係統的氣候之下,並未得到普遍的重視,而遑論紮根於讀書士子的教育之中。

  ??眀末之際,內憂外患,國事日非。眀與渤海部進行了初次的幾次戰鬥,眀軍士氣低落,雖有渤海軍所沒有的佛郎機、鳥銃等發展初始期的火器,但粗製濫造,且練兵不實,施放技術不見嫻熟,故在渤海騎兵的衝擊麵前往往敗北,尤其野戰非城戰,當時的火炮水準往往不得其利。直至渤海部從投降的眀軍手中獲得了火器和工匠,學會了製造火器的技術,雙方形勢反轉,此消彼長,火器反而成了日後渤海軍攻伐守城眀軍的利器。

  ??渤海軍的首門紅夷大炮是自製的“天佑助威大將軍”,有了3門天佑助威大將軍後,乾軍就憑借火炮的射程與威力優勢,繳獲了李鴻基農民軍參戰所用的所有紅夷炮,後來又繳獲了眀軍殘留的原裝荷蘭紅夷炮,進行研究改進,仿鑄了新型的“神威大將軍”,其射程為眀朝同名後期紅夷炮3倍,所以能夠橫掃天下。

  ??現今很多人都認為大乾帝國不重視火器的發展,在寧煦時代後期開始重弓馬輕火器,使得乾軍一直以冷兵器為主,火器則逐步荒廢,到禁煙戰爭時大乾帝國火器水平連眀朝都不如,已不知火器為何物,於是手持刀矛的乾軍在洋鬼子的火器麵前一敗塗地,這就導致了戰爭失敗,也就是說乾軍失敗是因乾朝保守頑固在對火器發展不重視,甚至是害怕火器技術發展使渤人的弓馬優勢受到威脅,而有意扼殺火器的發展,隻重視弓馬肉搏,這就使中土的火器技術大幅度衰退,從而遠遠落後於西方,最終導致了禁煙戰爭失敗,使中土落入黑暗時代。一句話是因渤人重騎射,輕火器造成了中土的火器技術大幅度落後於西方。

  ??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渤人才是最重視火器的,至於弓馬騎射,刀矛肉搏才是渤人荒廢最快的項目,乾軍對弓馬騎射,刀矛肉搏訓練的荒廢速度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速度,可以說乾軍在禁煙戰爭時期甚至戰爭之後,一直是全球火器作戰思想最嚴重的國家,幾乎完全廢除了肉搏戰,根本就沒有肉搏戰能力,打仗全靠火器對射。如果乾軍真是弓馬立國,騎射為主,那禁煙戰爭反倒不會失敗。

  ??乾軍對火器特別著迷早有傳統,早在渤海時代乾軍就表現出了對火器發展使用的強烈興趣,對火器技術的興趣以及接受使用的興趣高的驚人,遠遠超過了眀朝。那還是在乾軍肉搏戰能力的鼎盛時期,放眼中土當時乾軍騎兵肉搏戰能力幾乎無人能及。

  ??世界最強的火器力量與最強的肉搏戰力量相結合,自然是勢不可擋。乾朝初期,平定各方殘留勢力,因此火炮技術繼續發展,此時期乾軍的火炮裝備數量有增無減。寧煦時期的初期則太平了一段時間,乾朝的火炮製造生產速度放緩,但隨著西南叛亂,乾軍戰事再起,火炮生產數量再度大增,乾軍平西南,平噶爾丹,並西藏,並青海需要輕炮,而驅逐沙俄,滅苔灣鄭氏則需要重炮,此一時期乾朝的火炮種類迅速增多,在重炮方麵,製出了當時最好的鑄造火炮“武成永固大將軍”,輕炮則五花八門種類繁多。

  ??自寧煦時期以後,乾朝由於外來壓力小,基本沒有重炮的需求,所以重炮的生產變的非常少。但輕炮的開發生產卻異常興盛。乾代輕炮發展興盛是因為自寧煦時期北邊驅逐沙俄占了黑龍江,西南東南削平,周圍已無敵手,重炮需求不大。而對付南方零星邪教作亂以及土司割據,也用不了重炮,而是輕炮最好用,加上乾朝寧煦之後相對穩定,乾軍久不作戰,疏於訓練,貪圖享樂,哪裏還願意操練勞苦的弓馬騎射,刀槍肉搏。所以都是希望裝備訓練火銃,當時的火銃訓練比射箭簡單的多,裝上藥啪的一響,把個鐵丸打出去就可以了,又輕鬆又好玩,是個人都可以完成,而射箭那真要累死人,不用上百把斤力氣根本就拉不了硬弓,刀矛訓練殺殺殺的那也絕對是苦活。所以乾軍從這時起,火器的裝備率越來越高,至於弓馬騎射刀矛肉搏則逐漸荒廢,過渡到了主要用火器作戰時代,大量的鳥槍與輕炮取代了弓箭長矛。

  ??乾朝榮正時期,榮正皇帝清楚的看到,當時的八部軍越來越火器化,但火器的性能卻絕對沒到可以讓戰鬥完全不需要肉搏戰的地步,所以曾對八部軍有“以渤海夙重騎射,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有馬上槍箭熟習者,勉以優等”的指示,重新強調刀矛弓箭的作用。但榮正皇帝關於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的指示根本得不到遵守,除了駐京八部與畿輔駐防八部軍因需要參加秋季狩獵大典,而不得不勉強保留弓馬騎射訓練外,各地駐防八部都成了鳥槍隊與小炮隊。全隆時期以後,乾軍不但八部軍,就是青旅軍也開始全麵火器化。倒了佳慶時期,實際上整個乾軍基本都接近完全失去肉搏戰能力,鬧出了不少笑話,不過整個佳慶時期,總體太平無事,所以乾軍肉搏戰能力衰退到了極其虛弱的地步,並沒有造成多大嚴重後果,這一時期乾朝的重炮製造的極少,重炮製造工藝也被簡化,由於簡化工藝後製出的重炮性能惡劣,且重炮的需求又極小,所以乾軍也經常幹脆直接在澳門或廣州購買西洋重炮,這樣來的簡單快速,也就是造不如買。

  ??因此乾朝中後期重炮的製造逐漸瀕於停頓,但輕炮製造發展卻一片興旺,幾百斤的神威將軍炮,衝天炮,九節十成銅炮,鐵心銅炮,得勝銅炮,發貢鐵炮,子母炮,武威炮,奇炮,龍炮,行宮信炮,抬炮,回炮,迅武大神炮,宣武大神炮,綏武大神炮,耀武大神炮,成武大神炮,常勝威遠炮,禦製金龍炮,禦製製勝將軍銅炮,禦製威遠將軍炮,渾銅炮,劈山炮……等等紛紛問世,這類炮比以前重達數千斤甚至萬斤以上的紅夷大炮輕巧的多,並出現了後膛多管銃炮的設計,子母炮,奇炮均是後膛炮,這類火炮在山地攜行方便,訓練輕鬆,大受早已經整日提籠架鳥浪蕩街頭,疏於訓練的八部軍與青旅軍歡迎,當然這類火炮在射程與威力方麵就遠不如重炮的。到禁煙戰爭爆發之時,乾軍實際上火器裝備率已經超過70%,根本就沒有多少冷兵器了,而且幾乎沒有部隊進行過肉搏戰訓練,刀矛隻能用來擺樣子,作戰基本全是靠“銃炮齊放”。

  ??乾軍久疏訓練,倉促間就算擁有更加精良的火炮,也不大可能在發射速度,命中精度方麵達到英軍水平。但這也絕對不是乾軍失敗的原由,實際上,英軍打敗乾軍靠的不是什麽先進火器,而是靠原始的肉搏戰。當時無論英軍還是乾軍,都沒有辦法完全依靠火器阻止對方的肉搏衝擊,由於當時火槍準頭不好,發射速度不快,在敵人步兵衝到跟前時,實際打不死幾個人,所以當時歐洲的軍隊無不苦練肉搏戰,方陣步兵刺刀衝鋒是最終決勝手段。而乾軍則由於火器交戰觀念過於強烈,完全放棄了肉搏戰,佳慶後期就根本就沒進行過肉搏訓練,此外乾軍的鳥槍上並無刺刀,而英軍士兵身材高大,手中洋槍上還有把明晃晃的刺刀,當看見英軍士兵列陣端著刺刀洋槍衝來後,乾軍無不魂飛魄散,遠遠放上幾排槍,見英軍沒被嚇炮,乾軍就立即丟下大炮四散逃奔了。這時的乾軍已經完全失去了曾是其最強項的專長——肉搏戰能力,而且幾乎整個乾軍都是如此,隻要對方沒被乾軍的排槍嚇跑,端著刺刀槍接近了乾軍陣地,乾軍立即就會潰散,而首先發現乾軍這個弱點的就是英軍。

  ??英軍首先發現即使是使用簡陋火器,並且用劣質火藥的乾軍士兵,也能在大炮旁忍受開花彈的攻擊,用火器頑強的與英軍對射,打起來傷亡根本沒法控製,更何況乾軍還火炮眾多。但是英軍隻要一發起果斷的白刃衝鋒,乾軍士兵就崩潰了。英軍攻下的一係列要塞炮台,實際基本都是靠白刃戰奪取的,如定海那麽多八部青旅將士守城,同樣是英軍白刃突擊拿下來的。至此英軍發現了擊敗乾軍的訣竅,那就是非常劃算的白刃戰,英軍從此可以極小的代價在陸地上擊敗乾軍任何陸軍部隊,根本不需要再去用戰艦與乾軍炮台拚死對射,這樣英軍在地麵上所向無敵,截斷乾朝的大運河航道,迫使乾朝與之談判,達成了作戰目的。

  ??對於先進武器的著迷,大乾朝是中土曆代之最,作戰觀念之超前是前所未有,但放棄肉搏戰太速,全麵倒向火器戰法,卻並沒有增強乾軍的戰鬥力,尤其在使用後膛裝填線膛連珠槍前,戰鬥力並沒因全麵火器化而提高,相反還比禁煙戰爭時期更差了。雖然就火器發展而言,乾朝成就極高,但“堅決隻用火器射擊,絕不近身肉搏”這一絕對火器作戰觀念,也一直得到了很好的繼承。乾軍作戰隻是遠遠猛放排槍,一旦敵軍刺刀兵接近,就轟然而散,長毛教匪之亂,教匪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橫掃大半中土,與乾軍的這種作戰習慣不無關係。

  ??而直到現在,雖然裝備了大量的西式槍炮,內地乾軍的戰法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觀,當然也增加了一些新東西,比如西方經典的“排隊槍斃”戰術。

  ??現在林旭的麵前,即將上演這樣的一幕。

  ??乾軍士兵們排出了整齊的隊列。部隊分為三排站列,指揮的軍官站在第一排,在三排手持各式火器的部隊後,是拿著長矛的近戰部隊。

  ??這種戰法,出自於巡撫張芝棟的“陣圖”。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