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後的問題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0      字數:5831
  皇太後時常會陷入一種若有所思的狀態之中。而在皇太後思考的時候,誰都不敢打擾她。

  ??卡蘿爾也許能猜到皇太後為什麽煩惱,這些天她又向歌藜打聽過,這個活潑可愛的姑娘從不吝惜她所知道的一切來滿足卡蘿爾的好奇心。

  ??根據歌藜告訴她的消息,皇太後的煩惱,可能是來源於最近大乾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的關係重新變得緊張了。

  ??乾國特使林逸青在倫敦遭到俄國間諜行刺的消息傳回國內之後,朝野一片嘩然,和前一段時間清流言官們參劾林逸青一樣,這一次朝野同樣分成了“倒林派”和“挺林派”,圍繞林逸青遇刺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倒林派”的官員上書朝廷說,是林逸青自己行為的不檢點激怒了俄國人,“自使歐以來,招搖過市,頤指氣使”,“俄亦歐洲大國,其使歐而不訪俄”,所以才導致行刺事件的發生,並因此導致俄國和乾國關係緊張,“擅啟邊釁”,應該對林逸青“嚴加申斥”,或者免去其使歐大臣之職,召回國內處分。

  ??“挺林派”的官員則認為,正是林逸青當年在日本“重挫俄人”,俄國人一直對他懷恨在心,所以才會趁著他出使歐洲之際行刺,雖然沒有成功,但林逸青為大乾帝國皇帝欽使,代表皇帝出訪,行刺林逸青等同於行刺皇帝本人,是對“天威”的極大冒犯,所以東道國英國才會“問罪俄人”,英國都出頭了,難道乾國要落在英國後頭嗎?

  ??有的“挺林派”官員還提到當年林義哲出訪歐洲遭到意大利馬誌尼黨徒行刺的事件,那一次大乾帝國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態度,在東道國法國的強力支持下,意大利政府被迫賠款道歉並將凶手捕捉後交給乾國“按國際公法槍決”,這一次既然是同樣的事件,也應該“循例處理”才對。

  ??這一次的激烈交鋒中,“挺林派”明顯占了上風,和上一次的彈劾風暴不同的是,士林幾乎一邊倒的要求朝廷向俄國問罪,而朝廷擔心再度掀起排外風瀚,是以還在猶豫,沒有做最後的決斷。

  ??卡蘿爾猜想,剛才的朝會結束,皇太後顯得如此疲乏,很可能和官員們的爭吵有關。而現在皇太後顯得心神不寧,是因為她難以做出決定。

  ??通過這些天的相處,卡蘿爾已經對皇太後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她為難的處境充滿了同情,她真心希望自己能夠幫上皇太後的忙——如果她有這樣的機會的話。

  ??讓卡蘿爾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機會還真的來臨了。

  ??湖邊台階底下停泊著不少船,其中有一條是裝有藍色綢涼篷的敞開式遊船。卡蘿爾從未乘過這種船,所以就挑了它。她們出發時,後麵跟了幾條別的船,裏麵是太監和點心,以及將點心送上時必備的餐具。她們的首領太監是宮中6個品級最高的太監之一,他的任務是照料卡蘿爾和“聖容”。他十分聰明而開通,熱愛中國藝術,搜集了許多乾國古畫和古董。他年輕時是最受皇太後青睞的演員之一,據說很有戲劇才能,而且原先還有一副好嗓子。乾國人在智能方麵對記憶力最為重視,他們的記憶力得到了高度的培養。許多太監能把經籍整頁整頁背下來,其中有些人的學識非常淵博。那位太監說話的聲音也很好聽,講起故事和朗誦起詩歌來都很有感染力。船行時,他站在船頭,一首接著一首朗誦古典詩歌,還講英雄時代的故事。他的吟誦很像是宣敘調——節奏是那麽的分明,聲音是那麽的優美,聽起來真是一大享受,雖說卡蘿爾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

  ??卡蘿爾仰麵躺在墊子上,船在水麵輕柔地滑行,路上經過一幢幢美麗的殿閣。能種花的地方都種上了可愛的花,湖麵上樹木低垂。那位身材高大、衣冠楚楚的太監站在船頭上以節奏分明的抑揚頓挫吟詩講故事,給人以“天方夜譚”的幻景和魁力,這在孩提時代對卡蘿爾是不可或缺的,而它今天似乎又走進了卡蘿爾的生活。

  ??沒過多久她們來到湖中一個小小的島嶼前,島上有座沒有圍牆的寺廟,廟前是塊鑿著字的黑色大理石石碑。卡蘿爾要求上岸看看,赫德夫人的大女兒凱特非常聰明,而且對乾國文學很是精通,她為我翻譯了碑文。碑上是首讚頌祖先的詩,說他仁慈地將這座“夜沐月華朝浴日,珠圍翠繞粼粼波”的小島安置了在這裏。

  ??這個島的前麵有座寺廟映入卡蘿爾的眼簾。那裏沒有上岸處,寺廟也在整修,可是那位首領太監看卡蘿爾很想上去,就把船攏得很近,拿來了梯子,她們盡力踩著梯子上了岸。

  ??這是英法聯軍在攻擊北京期間無情地毀壞和毫無必要地褻讀了的寺廟中的一座。她們穿越僧人的菜園子(已經全然沒有了昔日的輝煌,隻剩下一些花和蔬菜),接著往前走,又過了一片排列成十字形的美麗的側柏樹,都已是具有幾百年曆史的了。

  ??再下來她們就到了寺廟的庭院裏。即使處於正在修複的狀態,有工人在那裏整理,它依然美不勝收,可見在此之前一定是乾國寺廟建築的傑出代表。喇嘛所住的僧舍現在已空無一人,也沒有當家主持的。工人們在重修大佛並鍍金,大多數羅漢塑像和人格化的各種屬性的像都排在過道上,等著安置它們的佛堂或神龕完工。大殿內布局勻稱,洋溢著昏暗而醇美的色調。木雕刻的天花板是四角圓穹頂支承拱型的,使卡蘿爾想起在阿爾罕布拉宮之所見,不過這精工細雕的天花板上原色的塗層比起摩爾人那種白色結構來,顏色豐富多了,而且使殿內產生了一種更溫暖、更深入的和諧。高高的供桌後麵的各個佛堂是用漂亮的木雕扇從廟的主體以及彼此隔開的,扇後麵襯著富麗堂皇的翠綠(佛的顏色)織錦緞,從桶扇的樓空處露出來。

  ??這些隔出的一個個佛堂用於收藏佛經和法師的袈裟,也作為和尚做法事前後的更衣室和休息室。它們與歐洲天主教堂的聖器室差不多。

  ??供桌後麵的地方是半圓的,通往一個半圓形的漢白玉石平台,高30英尺,護欄上裝飾著乾國建築師一向愛用的蓮花圖案。從平台上她們看到了風景秀麗的煤山,山上矗立著那個標誌著前朝末代皇帝亡國自殺之處的亭子,以及素來在皇城的景色中享有盛名的奇異寶塔。平台兩端是富有魁力的八角涼亭,法師們可以在這裏休息和冥想,在默默祝禱的同時飽覽美麗的風景。

  ??在平台上欣賞了一會兒漂亮的風景之後,她們穿過舒服寬敞的僧舍,最後又到了日影斑駁、漢白玉石鋪地的庭院裏,在一棵婆婆的榆樹低垂的枝條底下坐了下來,太監們拿來了桌子,給她們送上茶和點心。

  ??接著她們再次下船前行,直至來到一堵高牆下,牆上方露出濃綠的側柏樹叢。

  ??聽說這又是一所寺廟,卡蘿爾錯愕不已,因為它與其說像供養佛祖的寧靜寺廟,倒不如說像古代的城堡。她們在橫跨湖北麵狹窄部分的美麗的白石橋挽攏了岸,被轎子抬著上了陡峭、曲折的斜坡。這是段極不尋常的路。當她們來到最高處,見那所廟寧靜地躺在虎視眈眈的高地上,頓覺不虛此行。

  ??廟的前麵種著一片側柏樹。這種樹在乾國好像是專用於寺廟和墳地的,因為卡蘿爾到過的所有乾國寺廟,或是就建造在側柏樹的林子裏,或是附近總有些側柏樹。希臘人把側柏樹視為生命之樹和永遠不死的象征,不知道他們給這種常綠喬木取的名字和對它的觀念是否來自於乾國人。這廟裏有一尊白色的大玉佛,衣帶和袖口上都鑲著寶石。他臉上靜思冥想和與人為善的表情是典型的乾國式的。當佛教剛剛從印度傳入乾國時,佛是印度風格的,直至這宗教牢牢地深入了人心,它的神才中土化了,呈現出了民族的特性。白色的大玉佛披著明黃的夏式緞披肩,戴著繡得花團錦簇的渤式風帽,一如卡蘿爾早晨在皇太後那裏見到的。供桌上放著明晃晃的大蠟燭、新供的鮮花水果,以及冒煙的香爐,說明那天早晨曾有過佛事,加強了廟中的宗教氣氛。那佛事應該是皇帝對祖先的祭奠。

  ??廟的主殿大院掩映在高大的柏樹和莊嚴的榆樹之中,是三海之中最為可看的。院子當中有一口帶有銅綠的巨大水井,由雕刻精美的龍盤繞著。水井之上覆有漢白玉石門廊,門廊的柱子支撐著一個奇異的凹麵的銅屋頂。這屋頂曾是宮中的炊具,從前用來燒煮食物用於施舍的,所以這麽異乎尋常地大。它磨損得無法用於燒煮之後,就被放在寺廟水井的穹頂下麵,用作了襯裏。這樣窮人和勞累的人可以在它下麵休息,也可以從它所庇蔭的井中喝水。這廟裏也有僧舍和供僧人所用的另外的屋子。不過正當她們坐在陰涼的庭院裏看湖對岸時,天上突然濃雲密布,於是她們重又乘上轎子,匆匆上了那條從寺廟通往湖畔的陡峭的石板路。到了湖邊她們沒有乘船,而是坐在轎子上被抬著過了美麗的白石橋。就在她們的前麵,北京自古以來建造的首座天主教主教座堂的塔樓赫然在目。這教堂是造在皇帝賜給天主教教徒的土地上的,可是完工之後,卻被發現它的塔樓能俯視宮中,於是皇帝將教堂買了下來。後來教士們又得到一塊地,就又造了一座教堂。第一座主教座堂現在處於三海的宮牆之內,從北京兩所宮殿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看得見。一位作為佛祖在凡間的代表之一的東方君主,在他的宮廷內苑竟會出現這座耶穌基督的教堂,這似乎是種奇怪的不相稱。

  ??天開始下雨,轎夫們不再停下,一口氣趕回宮裏。沒過多久,她們就被叫到俯瞰小戲樓的禦座房用晚餐。三海內有兩座戲樓,一用於冬天,一用於夏天。後者建造在一條運河的水麵之上。將舞台修建在水上據認為會使演員的嗓音產生一種特殊的樂聲共鳴,柔化了聲音,使之更為動聽。

  ??在美麗的夏日禦座房裏用過晚餐之後,皇後和女官們就在窗下傳來的流水聲中依次向皇太後告了別,走了出來,再次在美麗的湖上上了船,往對岸宮殿的外門而去。太陽正下著山。白石橋的橋墩呈現出美而濃的紫羅蘭色,橫跨湖的兩岸,湖水在流金般地閃爍著。遠處的天空從樹葉的縫隙間將金光穿透進來,這片輝煌的背景強烈地襯托出了舊天主教堂的塔樓。這景色太理想了!一種宜人的靜溢籠罩了一切,而湖水中船槳有規律地往複運動使這種安靜變得更強烈、更有節奏感。

  ??雖然非常留戀這裏的美好景色,但卡蘿爾和赫德夫人母女知道是該離開的時候了,她們正準備向皇太後告別,卻不料皇太後出言挽留起她們來。

  ??“你們先不要走,陪我說會兒話。”皇太後這樣對卡蘿爾和赫德夫人說道,“我有些事情,想要說給你們聽聽。”

  ??卡蘿爾和赫德夫人都驚訝不已,但她們沒有多問,而是重新坐了下來。

  ??象是知道皇太後要和這些外國女子說些私密話,太監和侍女們在上過了茶點之後,都退出了禦座房,房間裏隻有皇太後和卡蘿爾、赫德夫人和她的女兒凱特,和擔任翻譯的歌藜。

  ??皇太後首先向赫德夫人表示了謝意——英國肯為乾國出頭,不惜派出艦隊進入波羅地海威懾俄國的消息已經由英國駐北京公使向乾國總理衙門做了通報,但在這之前,赫德夫人已經把這個消息通過這種非正式的渠道搶先告訴了皇太後,讓皇太後在處理這件事時掌握了主動權,今天的邀請可以看出皇太後心中的感激之情。

  ??在向赫德夫人表達完謝意之後,皇太後的目光轉向了卡蘿爾。

  ??“親愛的卡蘿爾,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你一定要誠實的回答我,可以嗎?”

  ??卡蘿爾沒有想到皇太後會這樣問她,在聽完了歌藜的翻譯之後,她顯得有些吃驚,但她還是堅定的向皇太後點了點頭。

  ??“我會給您最誠實的答案,皇太後陛下。”

  ??“那好,我問你,你被男人背叛過嗎?”皇太後不動聲色的問了一個極其尖銳的問題。

  ??仿佛有一根針在卡蘿爾的心上狠狠的刺了一下,一些往事潮水般湧上了心頭,又飛快的退去。

  ??“是的,皇太後陛下。”她深吸了一口氣,點了點頭,迎上了皇太後的目光。

  ??“是感情方麵的還是金錢方麵的?”

  ??“都有,皇太後陛下。”

  ??“被男人背叛的滋味很不好受,是嗎?”皇太後看著卡蘿爾,眼中閃過溫柔的光芒,仿佛在看自己的女兒。

  ??“是的,皇太後陛下,那滋味太痛苦了,這麽多年,我都無法忘記。”卡蘿爾答道。

  ??“很抱歉讓你回憶起了痛苦。”皇太後滿含歉意的說道,她的慈祥神情令卡蘿爾感到溫暖,往事帶來的痛苦也隨之消解了。

  ??“您也經曆過這樣的痛苦折磨嗎?皇太後陛下?”卡蘿爾大著膽子問了一句,嚇了歌藜一跳,以至於她在翻譯這句話時,猶豫了一會兒。

  ??“我現在就在經曆類似的痛苦折磨。”皇太後歎了口氣,說道,“所以我才會這樣問你……”

  ??聽到皇太後的歎息,卡蘿爾和赫德夫人以及凱特全都吃驚的瞪大了眼睛。

  ??“發生了什麽事?皇太後陛下?”卡蘿爾問道。

  ??“親愛的卡蘿爾,我想問你,在美國,如果一個重要的身居高位的官員誣陷他的同僚,並千方百計想要致對方於死地,會得到什麽樣的處置?”皇太後沒有說出她痛苦的來源,而是又問了卡蘿爾一個問題。

  ??“皇太後陛下,雖然我不是法律專業出身,但常識和我受過的教育告訴我,這種事如果發生在美國,是極其嚴重的罪行,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卡蘿爾立刻回答道,“懲罰將視罪犯所造成的後果而定,如果後果非常嚴重,甚至於導致受害人身亡,那麽他也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要是他一直躲在幕後,沒有直接出手呢?”皇太後又問,“隻有一些證據能夠間接的證明和他有關聯。”

  ??“不管什麽樣的證據,隻要能夠證明他在操縱犯罪,雖然不是他直接動手,他也是毫無疑問的罪犯,一樣要受到法律的製裁。”卡蘿爾堅定的回答道。

  ??“我明白了……”皇太後看著她,讚許的點了點頭。

  ??“我想知道,皇太後陛下,這樣一個卑劣的人,在乾國為什麽會擔任非常重要的官職呢?”赫德夫人問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