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歐洲之局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0      字數:5728
  青木周藏不敢再想下去了。

  ??既然已經了解了自己是必死的結局,青木周藏反而平靜了下來。

  ??他取過紙筆,先給自己的妻子伊麗莎白寫起信來。

  ??這封信等於是他的遺書。

  ??寫完給妻子的信後,青木周藏又寫了給明治天皇的請罪書。在請罪書中,他坦言自己沒有能夠維護日本政府的聲譽,請求天皇治罪。

  ??謝罪書寫完,青木周藏又寫了自己的辭呈,辭去日本駐德國公使職務,並將程呈和請罪書放在了一起。然後他叫來了使館工作人員,要他把三封信全都發出去。

  ??做完這一切之後,青木周藏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靜靜的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但是一天過去了,什麽都沒有發生。

  ??第二天過去了,仍然什麽都沒有發生。

  ??第三天,第四天……

  ??林逸青似乎忘記了他青木周藏這個人的存在,忘記了這個曾經出言侮辱過他的人。

  ??青木周藏是從報紙上看到關於林逸青的消息的。

  ??在那天的威廉一世皇帝舉行的國宴之後,林逸青還接受了德國的容克貴族和工商界大佬們的宴請,可以說備受歡迎。伴隨著宴會轟炸,還有來自德國工商界的各種各樣的參觀邀請,如克虜伯公司、伏爾鏗造船廠、日耳曼尼亞造船廠、希肖造船廠、刷次考甫工廠等等,而為了方便林逸青的行動,德皇威廉一世竟然把自己的皇家列車和遊艇都拿出來給林逸青使用,令青木周藏氣恨不已。

  ??而林逸青來者不拒,並且象是有意要顯示乾國遠較日本財大氣粗,林逸青又接連的撒錢下了許多的訂單,其中主要有在克虜伯公司訂購大批280毫米岸防炮和75毫米行營炮,在日耳曼尼亞造船廠訂購了1艘德國“齊格弗裏德”級岸防鐵甲艦,在希肖造船廠訂購了4艘“海龍”級魚雷獵艦(驅逐艦),在刷次考甫工廠訂購了大量的“黑頭魚雷”……德國工商界簡直因為他的大手筆而沸騰了。

  ??作為對“德國人民的友好熱情的招待的回報”,林逸青在柏林乾國公使館也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宴請包括德皇君臣和皇族在內的貴族和大批工商界大佬以及各界名流。當然,各國駐柏林公使也都受邀出席,但日本公使卻沒有在邀請名單之中。

  ??由於青木周藏的行為不但讓他本人身敗名裂,被德國人視為騙子,連帶日本政府的聲望也大大受損,可以說降到了曆史最低點,德國駐日本公使得到德皇訓令,公開照會日本政府,對青木周藏的行為進行了嚴厲譴責和抗議,要求日本政府撤換青木周藏,日本外務省已經表示了同意。青木周藏知道,不用等到自己的辭呈到達東京,免職的命令就會通過電報下來。

  ??趁著林逸青還沒有想起自己來,青木周藏決定趁這時候離開柏林,回到自己的妻子身邊。

  ??青木周藏並不知道,就在他準備要離開的這段時間裏,林逸青已經開始了他的驚天謀劃,歐洲的政治格局,將發生意想不到的改變。

  ??這一天,在夏洛滕宮的花園裏,林逸青又一次和俾斯麥開始了私下裏的交流。

  ??他們的話題,當然是關於歐洲乃至世界的大勢的。

  ??對於俾斯麥,林逸青從心裏還是很欽佩的。

  ??俾斯麥一直在戰鬥。他同自己的政敵戰鬥,同人民戰鬥,同反對德國統一的歐洲列強戰鬥,甚至同自己侍奉的君主戰鬥,而在這一係列的鬥爭之中,他完成了分裂數百年的德意誌的統一,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俾斯麥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的一個典型代表,在他三十歲之前,他還是一個遊手好閑的貴族鄉紳,直到三十二歲他結婚之後才開始步入仕途。剛開始他從事的是外交活動,先後出任普魯士駐法蘭克福聯邦議會的代表以及駐維也納和彼得堡大使,而俾斯麥的雄才大略也在外交領域顯露無遺。他在維也納和法蘭克福為普魯士爭取最大的利益,在彼得堡則盡力聯合俄羅斯,孤立奧地利,為普魯士未來的統一大業建立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俾斯麥最為輝煌的歲月還是在德意誌統一過程中的三次戰爭。在這三次戰爭中,俾斯麥將他的一個個對手玩弄於鼓掌之中,用讓對手無比憎惡、讓後人崇拜不已的手段,在短短的七年之中,完成了從13世紀以來德國人民做夢都想完成的偉業。

  ??在丹麥戰爭中,俾斯麥利用奧古斯騰堡公爵擁有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繼承權,以及德意誌民族主義者要求將兩地並入大德意誌的的情緒,聯合奧地利一起進行幹涉。為了使當時反對此事的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保持中立,俾斯麥表示如果拿破侖三世奪取盧森堡和萊茵河地區,普魯士將不會反對。拿破侖三世不想跟普魯士起正麵衝突,又貪心成性,很快就被老奸巨猾的俾斯麥所降服。而當時對此十分反對的俄國和英國,一個是在克裏米亞戰爭中損失慘重而無力幹涉,另一個則因為找不到恰當的借口反對而作罷。最終普奧聯軍輕鬆擊敗丹麥,以普魯士占領石勒蘇益格,奧地利奪取荷爾斯泰因而告終。

  ??但是在俾斯麥的計劃中,奧地利一直都是擺在他統一德國麵前的一大障礙。因為有民族成分複雜的奧地利帝國的存在,以及虎視眈眈的歐洲列強,要按大德意誌的計劃統一是不可能的。因此隻有將奧地利排除在外,實現小德意誌的統一,才是普魯士王國的出路。俾斯麥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他做一件事從來不會隻考慮眼前,而會將長遠的影響考慮在內。聯奧攻丹隻是他在統一的棋盤上所下的一步棋,接下來,就到了把奧地利這枚棋子拿掉的時候了。奧地利一直對戰爭果實的分配十分不滿,荷爾斯泰因和勞恩堡十分狹小,又被普魯士的地盤所包圍。在俾斯麥的哄騙下,奧地利將勞恩堡低價賣給普魯士,此舉使得奧地利丟盡了臉麵。奧地利惱羞成怒,要普魯士將其工業最發達的西裏西亞地區割給奧地利作為交換。俾斯麥等待了許久的戰爭借口終於來到,接下來,奧地利向普魯士宣戰。

  ??俾斯麥的外交天才在他所發動的戰爭中得到最好的體現,俄國因為克裏米亞戰爭的失敗而對奧地利懷恨在心,因此不肯對此戰進行幹涉,甚至於希望普魯士能夠狠狠教訓一下奧地利。而當時已歐洲霸主自居的法國,則又一次被俾斯麥的詭計所欺騙。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從來都不希望看到以普魯士為首的強大統一的德意誌出現,但是俾斯麥再一次施展其天才的手段,他對法國大使貝內德托伯爵說,如果法國吞並比利時的話,那普魯士絕對會支持法國,在他的花言巧語下,甚至誘使貝內德托寫下了關於法國要吞並比利時的文件,這份文件,最終在普法戰爭中成了刺向法國、讓法國眾叛親離的一把匕首。

  ??普奧戰爭中,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普軍在總參謀長毛奇將軍的指揮下,利用普魯士境內發達的鐵路係統,充分施展了機動能力,猶如神兵天降,同奧軍在薩多瓦展開主力決戰。奧地利兵敗如山倒,普軍一度計劃進攻奧國首都維也納。俾斯麥頂住求勝心切的軍隊將領和國王威廉一世的重重壓力,放棄進攻維也納的計劃,並力主同奧地利訂立一份極其寬容體麵的條約。他說:“我們要保持讓現在的敵人變成朋友的可能。”在條約中,奧地利除了喪失威尼斯,永遠退出德意誌聯邦外,幾乎算是達到了不割地不賠款的指望。

  ??奧地利被排除出德意誌之後,以普魯士為首,成立了北德意誌邦聯,並頒布了邦聯憲法,德意誌的統一指日可待。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如意算盤卻落空了,他妄想等奧地利戰勝普魯士後坐收漁翁之利,卻沒想到勝出的會是普魯士,並且勝得如此之快。他明白自己被俾斯麥所騙,所以他下定決心,決不讓德意誌的統一再向前邁任何一步。普法戰爭爆發前,法蘭西國民議會一直在就德國統一問題而爭論不休,甚至比德意誌人還熱心,法國的共同結論是統一的德國將是法國的巨大威脅,因此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德國統一。而從聯奧攻丹開始,德意誌人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熱情卻被兩次戰爭的勝利所調動起來,變得空前高漲。人民幾乎是一致性的支持統一,哪怕為此而付出戰爭的代價。

  ??俾斯麥很清楚,法國是他實現夢想必須搬開的絆腳石。他深信哀兵必勝的道理,每次戰爭,他總要找到借口讓敵人理虧在先,甚至寧願先讓敵人羞辱自己和首先挑起戰爭,因為他要堵住歐洲列強的嘴,要讓列強和自己的國民認為他俾斯麥隻是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和正義公道而迎戰,這樣就沒有任何人有任何借口能幹涉他想做的事。很快他就找到了戰爭的理由。

  ??其時西班牙王位空缺,西班牙政府邀請霍亨索倫王室的利奧波德親王來當西班牙國王。法國不想讓普魯士的勢力染指西班牙,避免兩線作戰,因此強烈反對,並指示駐法大使貝內德托麵見普王,要求普王做出書麵答複,承諾永遠不允許霍亨索倫的人繼承西班牙王位,以及永不損害法國的利益。法國蠻橫無理的做法讓普王威廉一世十分惱火,但威廉一世還是勉強答應,並就此事給俾斯麥發了一封電報。俾斯麥接到國王電報後,略加修改,並將之公布於眾,這就是著名的“埃姆斯電文”。這份電文成了對法國赤倮倮的羞辱,拿破侖三世惱羞成怒,輕率地對普魯士宣戰,還輕蔑地稱“這隻是到萊茵河的散步。”

  ??和愚蠢的拿破侖三世相比,普魯士早就做好了戰爭準備。法軍率先攻入普魯士,很快被普軍打敗,退回本土,普軍趁勢攻入法國,一時間舉世震驚,但法軍在反攻不利後,及時的轉入了防禦,依托夏龍要塞等堅固的防禦點阻遏普軍的進攻,在一係列的攻防戰中雙方都損失慘重,法國陸軍的奮戰給法國海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法國海軍隨後攻擊基爾港並登陸德國本土,俾斯麥見勢不妙,及時的轉入了和談,兩軍各自退回本土,普魯士以一場險些勝利的戰爭換得了法國對德國統一的承認。

  ??俾斯麥和上次戰爭一樣,和法國簽訂了相對寬鬆的條約,雙方都不割地賠款,因為俾斯麥知道,如果過分損害法國的利益,會讓法國成為德國最大的仇敵。法國如果爆發革命,革命瘟疫傳染到德國,對德國更是災難。

  ??德國統一之後,俾斯麥繼續執政,在他當政的這十年裏,俾斯麥對內推行獨專政策,極力壓製社會民主黨,頒布了限製社會民主黨的法律,並多次解散國會,對於工人罷工,他甚至打算用武力鎮壓。但另一方麵,俾斯麥卻著手製定了一係列勞工養老金和撫恤金法律,維護勞工權益,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製度。俾斯麥之所以如此,不過就是不想出現革命和變亂,他不相信人民,他心中的自負讓他過於依賴自己的天才,他所做的,不過就是希望這個他一手締造的帝國能夠穩定的發展和強大下去。

  ??在對外政策上,俾斯麥把維護德國的和平作為自己最重要的使命,因為對新生的德國而言,保證和消化在統一戰爭過程中的勝利果實是最為重要的,德國不能在打仗了,它需要時間去休養生息。他害怕法國複仇,德國的地理位置也使得他害怕四麵受敵,為此俾斯麥在歐洲極力拉攏盟友,希望能孤立法國。他同奧地利、意大利結成三國同盟,又盡一切努力希望能和英國結盟,為此他放棄了大規模發展海外殖民地,為的就是能拉攏英國,保障德國本土的安全。在俾斯麥的縱橫捭闔中,同俄國的關係是他非常重視的,因為他很清楚俄國的戰爭潛力能夠影響德意誌未來的命運,為此他不惜背著奧地利,暗中又試圖和俄國簽訂結盟密約。

  ??林逸青知道,象這一次德國方麵給予自己如此高規格的接待,又讓新組建的德意誌銀行團給自己貸款,目的就是為了拉攏法國在東方最重要的盟友大乾帝國,最大限度的孤立宿敵法國。

  ??“伯爵閣下,您這一次選擇在德國購買鐵甲艦是非常明智的。”俾斯麥在和林逸青的閑談當中也不忘在法國人的背後捅上兩刀,“據我所知,就象‘定遠’號這樣的軍艦,法國造船廠最低的報價,仍然要比德國造船廠的報價要高出二十萬英鎊呢。”

  ??“是這樣。”林逸青當然明白俾斯麥為什麽這麽說,微笑著點了點頭,“所以來到德國之後,我毫不猶豫的選擇在德國造船廠下單,不過我並非隻是為了貪圖德國造船廠報價的便宜,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看重德國工廠的技術和產品質量。”

  ??“您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將軍,伯爵閣下,您在越南和朝鮮,相信已經體會到德國製造的火炮的優越性能了。”俾斯麥笑著說道,“您要知道,當年我們差一點打垮法國人,全靠克虜伯大炮的威力。”

  ??現在的俾斯麥,提起當年的普法戰爭來,仍然有遺憾的感覺。

  ??“對那場戰爭,我也專門進行過研究。”林逸青說道,“毛奇將軍的指揮加上普魯士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絕對是法軍難以抵擋的,法軍如果沒有在色當及時撤退,到達夏龍要塞轉入防守,主力部隊很可能會給普魯士軍隊圍殲掉,那樣的話,法國海軍根本來不及行動,法國將遭到迅速失敗。”

  ??“據說是因為令兄‘東方魔盒’的關係,拿破侖三世皇帝才及時的離開了色當,逃到夏龍防守,最終穩住了陣腳。”俾斯麥苦笑了一聲,對林逸青說道。

  ??“‘東方魔盒’隻是個荒誕的傳說而已。”林逸青笑道,“拿破侖皇帝在夏龍轉入防守作戰,隻能說他並不象您一開始想象的那樣愚蠢而已。強大的法國海軍當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您當時似乎有些忽視了它的危險性。”

  ??“其實我並沒有忽視法國海軍的威脅,我隻是沒想到法國海軍竟然會比法國陸軍的行動快得多,英國人竟然對法國海軍的行動沒有任何幹預,而我們在基爾港的艦隊,又是那樣的不堪一擊,”俾斯麥歎息道,“相信英國人會采取行動,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我倒是覺得,主要是因為當時普魯士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林逸青說道,“如果基爾港的艦隊擋住了法國海軍的攻擊,阻止法國人登陸,那麽這場戰爭的結果,將會完全不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