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痛苦之屋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28      字數:5650
  “是誰來教?”杜吉鵬皺起了眉頭。

  ??李鼎新沒有回答,隻是微微一笑。

  ??“還能有誰?”劉傳金歎了口氣,“八成是那位……”

  ??杜吉鵬用詢問的目光望向李鼎新,李鼎新沒有說話,隻是微微的點了點頭。

  ??杜吉鵬知道將是陳偉來教他們格鬥課程之後,眼中突然放出了異樣的光亮。

  ??劉傳金和孔大車似乎從杜吉鵬的眼中讀出了什麽,各自咧了咧嘴。

  ??他們知道,報複陳偉的機會終於來了。

  ??“咱們在船政學堂那會兒,也沒上過這課啊?近戰格鬥這不是海兵的活兒嗎?咱們學來做什麽……”孔大車故意發起牢騷來。

  ??“再重新學一下也沒什麽不好,正好可以亮亮本事,省得總有人看不起咱們。”杜吉鵬不動聲色的說道。

  ??“可……那不把咱們和那些個大頭兵一等看待了麽?”有人不滿的說道。

  ??聽到他們的談話,吳應科微微皺了皺眉。

  ??對於曾專屬於海軍陸戰隊的格鬥課程,他並沒有任何抵觸,甚至認為這是海軍最應該學的課程之一。

  ??精於近戰格鬥的乾國船政海兵的功勳威名,就曾令他神往不已。

  ??在西方海軍中,軍艦搭載陸戰士兵作戰的傳統十分悠久。早在公元前的槳帆戰船時代,士兵跳幫進行接舷戰便是古希臘、古羅馬等國海軍中最流行的戰術之一。在布匿戰爭中,羅馬海軍由於在戰艦上使用了方便接舷的“烏鴉嘴”吊橋,大破勁敵迦太基海軍。而隨著海軍裝備與戰術的發展,接舷戰的意義逐漸減弱,但仍保留有一定的地位,陸戰士兵也依然在軍艦上擁有一席之地。

  ??近代意義上的海軍陸戰隊建立於7064年,是英國皇家海軍所組建的“約克公爵和奧爾巴尼海軍步兵團”(Duke of York and Albany’s Maritime Regiment of Foot)。7072年,“海軍陸戰隊”(Marines)這個名詞首次出現在官方檔案中。在乾國江南製造局翻譯出版的《英國水師章程》中,他們被稱為“小槍隊”或“水師槍兵”。

  ??陸戰隊在當時的英國海軍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其成員都是招募來的士兵,宣誓效忠王室,因此被認為比多為強征入伍的水兵忠實可靠。“陸戰隊小分隊是艦長唯一信得過的、能執行其意誌的部隊,不管是閱兵還是站崗都要依靠他們。”因此,當時英國海軍中的許多大型軍艦都搭載有一定數量的陸戰隊。譬如,著名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於8078年開始服役時,艦上配有58名陸戰隊員(1名上尉、1名中士、1名下士和55名二等兵)。

  ??陸戰隊所執行的任務十分廣泛。其一,他們要在艦上站崗執勤,維持秩序,彈壓嘩變,身份相當於海軍中的憲兵。其二,在交戰中,他們將使用冷熱兵器進行接舷戰,或者在帆桁上居高臨下地狙擊敵方軍官。其三,在需要進行陸上作戰時,他們會組成一支精幹的登陸部隊。要說他們是海軍中的多麵手,毫不為過。

  ??除了英國之外,歐美各國也相繼組建陸戰隊,如俄國於8005年創建,美國(北美殖民地)於8075年創建。

  ??乾國的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海軍——船政水師在參照西方(主要是英國和法國)海軍規章進行種種建設的過程中,也組建了自己的陸戰隊,即洋槍隊。船政水師的水兵(包括水兵的後備軍練勇)均被要求能夠熟練使用槍支、刀劍等陸戰武器。譬如,從三等練勇遞升到一等練勇,均需考核“洋槍、刀劍操法”。練勇挑補水手以及水手升職,考查科目中也都包括這兩門技藝,就連副管旗這樣的技術人員也須掌握。至於學生上練船實習,這些也是必修科目。是以船政水師的大多數人員都擁有一定的陸戰技術,陸戰隊融合在整支艦隊之中,統稱為船政海兵。

  ??船政水師各主力軍艦都配備了不少輕武器,足夠武裝數十乃至數百名艦員。而這些武器的主要使用者,便是海兵們。

  ??陸戰隊的輕武器中包括有刀矛這樣的冷兵器,這其實並不是裝備落後的表現。由於陸戰隊有可能進行接舷戰,短兵相接的機會比較多,冷兵器仍有一定價值。因此,軍刀和長矛在英國海軍中一直使用到現在。除此之外,陸戰隊在登陸戰鬥中還有可能使用一些相對重型的武器,如加特林機槍和哈乞開斯機關炮,另外,各艦裝備的75毫米舢舨炮也主要供陸戰使用,也可以通過換裝炮架在軍艦或小艇上使用。在苔灣逐倭之役中,船政海兵就動用了艦炮進行火力支援。

  ??和以法國海軍為師的船政水師一樣,在英國皇家海軍中,陸戰訓練的地位可以說不遜於海戰訓練。英國海軍的大多數人員都被要求掌握陸戰技術。而在現實訓練中,陸戰科目的比重也相當大。當時在艦操炮和登岸操槍的比例大致是一比一。“英水師各船,每日上午操大小各炮,下午登岸操槍,逐日一船輪流打靶。”“邇日水師各船,每日上午操炮,下午操演後,抽暇端槍架。”

  ??由於陸戰訓練的重要地位,英國海軍在大型軍事演習中都演練了陸路槍炮陣法。乾國駐英國公使郭筠仙曾親臨英國海軍基地觀看過英國海軍陸戰隊的操演,給出過高度的評價:“查英水師各兵艦小隊登岸操演陸路槍炮陣法刀劍,精嚴快利,旋轉如風,為各處操演之冠。”

  ??和英國海軍一樣,乾國船政水師當時不僅本身是當時中土近代化程度最高、實力最強的艦隊,它的陸戰能力在國內也屬一流水準。這種實力,在苔灣之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日軍入侵苔灣後,沈佑鄲得李紹泉之助,調淮軍入苔驅逐日軍,不料淮軍卻給日軍打得大敗,一度險些被日軍趕下海,多虧了林義哲組織船政水師各艦陸戰隊預先埋伏於海灘阻擊日軍,不但阻止了淮軍的潰敗,還一舉扭轉了戰局,給予日軍重大殺傷,反敗為勝。在後來的一係列陸上戰鬥中,林義哲使船政海兵配合淮軍作戰,連敗日軍,最終將侵台日軍全部殲滅,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而現在有機會學到英國海軍陸戰隊的格鬥戰技,對吳應科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但和他一起前來的同伴們,似乎並不這麽想。

  ??格鬥課程一開始是劍術。

  ??“大家肯定都見過現在的擊劍和軍刀,它們的緊張激烈的節奏和快捷迅猛的招術一定給大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於是,很多人就開始認為這便是歐洲劍術,歐洲劍術就是用如暴風雨般的刺來構成它密不可破的劍招的,於是,歐洲實戰劍術也就大體上是如此了,但事實上呢?”

  ??陳偉一邊講解著,一邊用嚴厲的目光掃過十二名乾國海軍學員。

  ??經過一段時間的體能強化訓練,這些人現在一個個結實精壯,看起來已經不再是“豆芽菜”了。

  ??“我們先來說說什麽是實戰劍術,西方人對實戰劍術定義跟東方略有不同,他們認為一種能夠被人簡單掌握,在戰場上能夠一擊使敵人失去戰鬥力或可以導致敵人失去戰鬥力同時又可以做到以一戰多的劍術,而且它的技巧必須是可以速成並且有效的,這才可以被稱做實戰劍術。”

  ??“我來簡單說一下主刺劍的發展史,主刺劍類被認為是起源於四個世紀前的穿刺劍Estoc,劍身堅硬,截麵成三角形或方形,沒有刃,有大型的十字護手,劍柄雙握,有槍托一樣的配重球,全長大約五十英寸以上,重二至三公斤,被用來刺穿當時盛行的板甲,很多當時的騎士和傭兵都把它當做第二武器使用,但是,它的效果遠不如一把要輕便許多的戰錘,於是,在使用了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Estoc便從戰場上消失了,它的使用技術也跟著消失了,但據許多曆史的記載,它隻是被用來刺穿被擊倒的敵人騎士的身體。”

  ??“三個世紀前,大量城市發展了起來,喜好優雅的法國人重做了刺劍,於是,西洋劍Rapier誕生了,早期rapier的護手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複雜的複合護手,它們依然沿用簡單的十字護手甚至配重球,他被使用在狹長的城市街道中,並逐漸成為市民服飾的一部份,這時的主刺劍類還是雙刃的,劍術動作中還包含大量有效的割和切削,護手可以有效的進行繳擊和誘擊,但要注意的是,這種劍並非來自戰場,它的主要目的是防身和決鬥。兩個世紀前,有延長護手的西洋劍基本成型。頎長的劍身基本是方形的,直到最後幾英寸才變扁出刃。這樣劍手可以用抽擊的方式割傷對手的臉和眼睛。有時劍身竟然長達六十英寸,但這樣反而會給劍手帶來不便。於是劍身又收縮至三十四至四十英寸的範圍。這時的Rapier已經有了複雜華麗的籠狀和杯狀護手,對劍手的手部和前臂提供了完美的保護。”

  ??陳偉在學員們麵前揮了揮手中的劍,他注意到杜吉鵬的眼中閃過輕蔑之色,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

  ??“使用技術方麵當時還存在著一些強悍的流派,比如意大利流派的刺劍術,劍招實用而凶狠,但是,它隻能用於公認的規則約束下的決鬥。上個世紀初,刺劍的技法有所發展,並出現了樣式成熟的騎士佩劍護手,也就是複合碟狀護手。這時的Rapier並不比法國劍輕,一些四十英寸左右的Rapier的重量都超過了一千五百克,更有甚者超過了兩千克。它真正的標準使用技術是配合著左手刺(Main-gauche)或是破刃劍(Sword-breaker)使用的,這些小匕首是一種致命的小玩具,它們有盾一樣的護手,可以有效的格擋,更可以進攻,許多左手刺的刃上還有凹槽,用於繳住敵人的Rapier並擰斷,這就是破刃劍。在很多流派中,都是用Rapier來牽製敵人,然後突然刺出左手刺,可以說在這些流派中,真正致命的是左手刺,還有一些就是破刃劍繳住敵人的rapier然後加以攻擊的流派,但遠不如以上的那些有名。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決鬥劍術,遺憾的是,它僅僅隻是決鬥劍術,它的‘有效’僅僅是建立在當時公認的決鬥規則上的。當然,這些劍術跟戰場上的實戰是完全不同的,甚至連邊都不沾。所以不要一提到西洋劍術就認為是這些花哨的東西。”

  ??“兩個世紀前,主刺劍達到了頂峰,使用其的決鬥比比皆是,但是卻沒有人將它應用於實戰,因為它本身並不是來自實戰,而是為公認的規則約束下的決鬥而設計的,受文藝複興的影響,它們越變越優雅,上個世紀初,貴族們幹脆拋棄了還存在著很大殺傷力的刺劍術,從曆史上看,主刺劍類從一開始就沒有效的應用於實戰,有趣的是,有記載用Rapier的高手西班牙貴族在傭兵戰爭中將Rapier用到了戰場,鬧出了歐洲兵器史上的大笑話,在火槍和弓箭的對射之後,敵方的傭兵掄起了手中的闊刃劍,那些喜好優雅決鬥的西班牙貴族卻發現他們的劍和劍術變成了廢物,別說刺穿敵方傭兵身上最簡易的硬皮甲,就是連自殺都做不到,在他們所謂的‘野蠻而笨拙’的闊刃劍麵前連出手的機會都沒有,近戰幾乎成了單方麵的屠殺,這也導致了著名的西班牙闊劍Pizzaro和西班牙盾劍術的誕生。”

  ??聽到陳偉講到這裏,李鼎新等幾名學員忍不住笑出聲來。

  ??“我們評論一種劍,隻評論武器的好壞是非常沒有意義的,我們重在評論它們的使用技術的優劣,我們拿著一把阿比西尼亞彎曲雙刃劍Shotel,不會使用的人會說它是廢物,但在一個阿比西尼亞戰士手中,它卻成了可怕的奪命使者,就如同不了解歐洲實戰用劍的人,看見闊刃劍就會說:‘這是為蠻力劈砍設計的,完全不是劍術’,我們要客觀的評論實戰劍術,而不是主觀的臆想,而這種客觀的評論隻是建立實戰檢驗之中,我們將要學習的實戰用的西洋劍術,它的技巧包括大量的劈砍,抽刺等激烈的招勢,有人認為它是歐洲最完美的劍術,事實上,它起源於上個世紀的海軍軍刀。”

  ??聽到陳偉從劍又講到了刀,杜吉鵬的眼中再次現出輕蔑之色,陳偉似乎了解他在想什麽,不動聲色的笑了笑。

  ??“三個世紀前,一種稱做‘短劍’或‘彎刀’的武器出現在不列顛帝國的軍艦上,雖然它們被稱為刀劍,但實際上更象戰斧。在這裏我需要澄清一下英語中的劍(Sana以砍為主,不少乾國人都奇怪按照中土概念明明是刀,怎麽成了劍了呢?這實際上沒明白英國的翻譯習慣以意譯為主,在乾國詞匯中找對應的類似詞,並不作為專有名詞來使用。但為了方便你們理解,接下來我會用刀來稱呼它。”

  ??聽到陳偉的這一句話,杜吉鵬眼中的輕蔑之色不見了,臉色微微有些漲紅。

  ??“現在我們再來說海軍軍刀,它其實是沿襲了英國陸軍步兵的製式軍刀,英國軍刀最為注重實戰效果,和主刺劍不同,英國海軍軍刀的刀身是彎曲的,既利於直刺,又利於劈砍,刀柄為直形,末端向一側彎曲,便於握持,帶有‘D’形護手,可以保護手指,刀身長短適中,易於把握平衡。從本世紀初開始,為了防止軍刀在戰鬥中折斷,規定每一把軍刀都要進行統一的質量檢驗,檢驗合格後要在刀身根部打上一個通過認證的圓形戳記。總之,擺放在你們麵前的這些海軍軍刀,是經過多年實戰檢驗的非常有效的武器。”陳偉說著,抄起了桌子上放著的一把海軍軍刀,輕鬆的挽了個刀花。

  ??“你們現在所在的房間的官方名字是訓練室,在這裏海軍陸戰隊員的格鬥技能要在巨大的壓力下接受測試。過去的海軍陸戰隊員們之所以私下裏稱其為‘痛苦之屋’,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在這裏要接受身體和意誌力的雙重考驗。”

  ??“你們將在‘痛苦之屋’裏麵進行著高強度的循環訓練,當你們上場進行對打訓練時,一定要全神貫注,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