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序曲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27      字數:5669
  “‘千代田形’號是被‘扶桑’號擊沉的嗎?”河原要一急切的問道。

  ??“對。”林逸青點了點頭,示意他們倆到地圖桌邊來。

  ??林逸青指著擺在地圖上的幾條寫著艦名的小船模型,對上村彥之丞和河原要一講起這些天發生的戰鬥來。

  ??自政府軍在大阪側後方的鬆阪一帶登陸後,完成護航任務的政府軍海軍艦隊也展開了攻擊行動,以配合陸軍的進攻。

  ??從6月10日到現在的6月12日,雙方在大阪港進行了多次戰鬥。

  ??6月10日7點左右,大阪港外風平浪靜,政府軍軍艦“清輝”還在左右徘徊。偵察攔截薩摩軍的艦船,此前“清輝”曾在紀伊水道攔截過幾艘商船,都被前來接應的薩摩軍“金剛”號鐵甲艦趕走。

  ??中午時分,行動遲緩的政府軍主力艦“扶桑”號和炮艦“天城”號終於出現在海平線上。11時,所有的政府軍軍艦會合為一隊。井上良馨向“清輝”通報了命令後,即開始一麵觀察大阪港的水文、地形情況,一麵聽取“清輝”艦長關於連日來對薩摩軍修建炮台進行監視的匯報,以一個西方式職業軍人的眼光,選擇將要采取的進攻方式。

  ??大阪港的一些險要位置,自古就設有炮台,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建設近代化的海防設施,新修築了十餘座炮台,這些炮台裝備有新式的火炮,建造得也很堅固,但大都毀於薩摩軍進攻大阪的戰鬥中。在薩摩軍攻占大阪後,林逸青經過仔細研究,新修築了多處炮台,這些炮台都不是磚石修建,而是以土壘成,看上去較為簡陋,但各炮口都額外加有裝甲防護,裝有頂蓬,並且可以自由向各個方向射擊,因為這些炮台旁邊就是從海邊通向大阪城區的道路。此外林逸青還將原來被薩摩軍摧毀的炮台加以修複,整體而言,重新布防的大阪港的炮台和火炮及守軍的數量比原來要少,但守禦的實力卻大大的加強了。

  ??在對整個港口形勢有了大體上的了解之後,井上良馨立刻開始布署他的軍艦。大阪港屬於自由貿易港,雖然現在已經易手,但薩摩軍並沒有禁止本國和外國的商船進出,是以雖然雙方交火激烈,但海上航道卻一直保持暢通。看到這些政府軍軍艦來意不善,炮台守軍一麵加強戒備,觀察著政府軍在港灣口排兵布陣,一邊派人飛報參謀本營。

  ??政府軍噸位最大的“扶桑”號鐵甲艦吃水較深,難以逼近大阪海岸,井上良馨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將“扶桑”布置在了大阪港4座炮台的火力交匯點上,或者說布置在了一個可以同時炮擊大阪港4座炮台的位置。“扶桑”號鐵甲艦排水量3997噸,明治十一年完工,艦長78.03米,寬14.94米,吃水6.57米,裝備2台臥式二汽缸複合雙動式蒸汽機,雙軸推進,功率3900馬力,測試最大航速11.3節,煤艙容量500噸。井上良馨之所以敢於冒險把這艘軍艦放在4座海岸炮台的炮口下,主要因為“扶桑”是1艘正宗的鐵甲艦,水線帶包裹著厚達102毫米至229毫米的裝甲。同時,“扶桑”號的炮火凶猛,裝備有6門240毫米主炮和6門75毫米克虜伯後膛炮,此外還有6門75毫米舢舨炮可以隨機布置在甲板上,另外還有諾典費爾德25毫米4管機關炮。“扶桑”號的240毫米火炮對付大阪港的炮台,幾乎是無敵的。井上良馨根據得到的情報,認為大阪港主炮台最大的火炮隻有170毫米,於是按照政府軍海軍以往的測試情況,決定軍艦停泊在209毫米裝甲能夠抵禦住170毫米炮彈的地方,即距離炮台1000米左右。作為配角的“天城”和“清輝”等炮艦,船小水淺,被命令直接抵近大阪主炮台所在的岸邊作戰。

  ??命令下達後,旗艦“扶桑”號首先開動,在大阪主炮台外900米的位置停泊。以右舷朝向大阪主炮台和旁邊林逸青修複的政府軍炮台,左舷以及艦尾火力控製林逸青修建在港口右岸的2座炮台。吃水較淺、沒有裝甲防護的“天城”一直深入到幾乎到了大阪岸邊的地方,在大阪主炮台側翼的老炮台前120米處停泊,以避開主炮台的火力射界,用右舷對準老炮台。防護能力更弱的“清輝”停靠位置更加深入,這艘排水量897噸,長度63.1米,寬9.1米,吃水3.9米,隻裝備一台蒸汽機,單軸推進,功率443馬力,航速9.6節的小炮艦,負責以其裝備的6門75毫米炮兼顧港灣兩側的炮台,擔當從淺水發起策應的工作。

  ??一切布署完畢後,井上良馨按照西方軍人打仗的傳統,派出一名軍官乘舢板登岸,用弓箭綁著文書射向炮台,向薩摩軍遞交了一份最後通牒,要求薩摩軍交出炮台。對這份書信,薩摩守將根本置之不理,下令將士提高戒備,同時急報在大阪附近布置防務的林逸青。

  ??6月11日清早,看到薩摩方麵沒有任何回應,井上良馨下令在“扶桑”號的橫桁桁端掛出信號,命令各艦做好戰鬥準備。8時整,隨著“扶桑”號的主炮鳴響,“清輝”、“天城”不甘落後,接連開火射擊。前一天得到政府軍的最後通牒後,薩摩軍炮兵就已經加強防備,嚴陣以待的大阪炮台聞聲立刻還擊。

  ??因為政府軍的軍艦停泊的距離過近,而且大阪港主炮台位於海邊平地,采用平射就可以集中射擊政府軍艦,炮戰開始不久,薩摩軍貴島清所部駐守的主炮台就開始猛烈攻擊。“扶桑”首先桅杆被守軍步槍子彈打中,繼而2顆炮彈擊中了舷側,穿透鐵甲被鐵甲之內的橡木內襯阻滯處。井上良馨根本沒有料到薩摩軍的火力如此之猛,更沒有想到薩摩軍的海岸炮台擁有210毫米的大口徑火炮(政府軍撤退時丟棄的),此時他要後悔把自己的軍艦停得如此靠前了。不久,又一顆射自大阪主炮台的炮彈射來,擊中了“扶桑”號的舷側炮位, 1門75毫米炮嚴重受損,但是周遭的人員沒有損傷,因為這顆射來的炮彈是不會爆炸的實心穿甲彈。

  ??激烈的炮戰進行了10幾分鍾後,大阪港的其餘幾座炮台都漸漸被摧毀壓製,變成了針對主炮台的決戰,8時45分主炮台北側被擊中起火,薩摩軍未能控製住火勢,9時炮台火藥庫劇烈爆炸。大阪港炮台群的防禦宣告失敗,井上良馨的3艘軍艦用了1個小時掃清了大阪外圍防禦。

  ??戰鬥進行中,看見海港左岸2座炮台炮火較為微弱,在“天城”的抵近炮火支援下,“清輝”艦搭載的80名登陸隊水兵由海軍少尉山根率領,乘坐舢舨劃向岸邊,很快在被轟毀的2座新修炮台上接連豎起日章旗。當大阪港主炮台彈藥庫爆炸後,“扶桑”號的副艦長加藤中佐率領搭載的120名“扶桑”艦登陸隊也立刻乘坐舢舨上岸,與從右岸趕來的“清輝”登陸隊會合,向大阪主炮台進攻。

  ??11時,一麵巨大的日章旗在大阪港主炮台上空升起。

  ??6月11日半夜,大阪突降暴雨,攻占了炮台的200多名政府軍登陸隊沒有攜帶任何宿營裝備,被淋得渾身透濕。第二天清早,井上良馨急忙安排向岸上運輸帳篷等物資,與此同時,這支人數可憐的政府軍準備按照井上良馨的布署,去完成占領大阪城郊一處堡壘的重任。

  ??盡管港口的主要炮台被摧毀,實際大阪城區外圍的山間仍然還有許多薩摩軍工事。野村忍介所部6個中隊的薩摩軍以及從長崎運來增援的部隊,合計總兵力仍多達4000餘人,都退守在2線的工事中嚴陣以待。12日清晨,憑著錯誤判斷,以為薩摩軍隨著要塞失守已經逃散的政府軍,在本就不多的兵力中又加以拆分。“清輝”的80名陸戰隊受命向大阪城區的原政府軍修建的炮堡挺進,因為那裏是一個重要的製高點,結果突然遭到薩摩軍隊阻擊,看見戰況越趨激烈,剩餘的“扶桑”登陸隊在加藤中佐的指揮下也投入戰鬥,最後令政府軍人驚恐的事情出現了。周圍的薩摩軍隊越聚越多,“四麵有200到300人包圍我們”,因為兵力實在過少,政府軍被迫放棄攻占炮堡的企圖,開始撤退。山根少尉率領40人牽製住數百薩摩軍隊,最終政府軍以陣亡12人、受傷41人的代價,脫離了戰鬥,於當晚節節撤回軍艦上。大阪港的薩摩守軍兩日戰鬥傷亡近百人,政府軍想要占領的大阪城郊的製高點炮堡,則在炮台失守後,經林逸青下令自行炸毀。

  ??對政府軍而言,初試海上鋒芒的大阪之戰並沒有實現預定的目標,然而這才僅僅是開場序曲。

  ??在得悉政府軍海軍大舉出動攻擊之後,林逸青很快便明白了政府軍的企圖——封鎖大阪港,此時京都方向筱原國幹所部正遭遇到大山岩所統帥的2萬政府軍的攻擊,雙方多日激戰,戰事呈膠著狀態,而在大阪側後方的政府軍一開始攻勢淩厲,前來支援大阪守將野村忍介的池上四郎率軍發起反擊,想要一舉將登陸的政府軍趕下海,但未能成功,反而在政府軍的猛烈炮擊下潰退,西鄉隆盛得知消息後,大為不安,親至前線查看,並抽調盟軍宮崎八郎所部來援,才穩住了薩摩軍的陣腳。

  ??為了詳細了解戰況,林逸青親自至前線觀察,甚至不惜深入到敵人的陣線當中,在觀察完畢之後,林逸青請西鄉隆盛召集海陸軍諸將,召開軍事會議,製定方略,準備海陸兩方麵一齊出擊,打敗敵軍。

  ??而就在6月11日夜,政府軍海軍又發動了進攻,隻是這一次采用了薩摩軍將領們完全沒有想到的戰法:夜襲雷擊。

  ??井上良馨派出“快風”、“雪風”、“野分”、“時雨”四艘裝備有水下杆雷裝置的快速撞擊炮艦,趁夜間向大阪港內的薩摩艦隊發起了進攻,之所以敢發動這樣大膽的襲擊,是因為他胸有所恃。

  ??早在他出發前,山本權兵衛便告訴他,自己秘密派遣間諜潛入到了大阪城作為內應,這些人的主要攻擊目標便是薩摩海軍,而由於林逸青的保衛工作出色,他們很難找到空隙下手破壞,於是便采用了一個極為大膽的策略。

  ??這些人以重金買通了大阪附近海岸的漁民,暗地裏在航道上丟棄了大量的漁網,結果當“扶桑”號白天前來進攻時,薩摩海軍的主力艦“比睿”和“金剛”兩艘鐵甲艦前往迎戰,但卻沒想到被漁網纏住了螺旋槳,行動大受阻礙,因而在同“扶桑”號的交戰當中飽受掣肘,雙方交戰多時,“扶桑”號未能突入港內,但“比睿”號和“金剛”號也中彈多處,未能擊沉“扶桑”號,被迫退回港內。由於“扶桑”號也擔心自己的螺旋槳被纏住,沒有繼續進攻。

  ??在“扶桑”號退回之後,到了晚上,政府軍的雷擊艦隊便上場了,他們的目標便是“比睿”號和“金剛”號——這兩艘鐵甲艦被漁網纏住螺旋槳行動不便的消息已經被山本權兵衛派出的間諜通知了政府軍艦隊。

  ??但可能是受了敵人間諜布設漁網的啟發,林逸青心血來潮,下令用小舢舨在“比睿”號和“金剛”號的周圍用漁網架起了防護網,對於林逸青的命令,薩摩武士們很是驚訝,不明白林逸青為什麽要下令這麽做,但當晚,事實就證明了林逸青判斷的正確。

  ??四艘政府軍雷擊艦借著夜色的掩護,偷入到大阪港內之後,很快便找到了“比睿”號和“金剛”號的泊位,並發起了進攻,但讓這些雷擊艦上的政府軍官兵沒有想到的是,他們一個個全都撞到了漁網上。

  ??薩摩軍很快發現了政府軍雷擊艦,岸上的炮台和停泊的軍艦紛紛開炮攻擊,“雪風”艦上的美國退役海軍官兵不甘心失敗,表現得極為英勇,派出敢死隊乘小艇上前用刀斧破開了漁網,就在“雪風”準備向“金剛”號發起撞擊之際,“金剛”號上的25毫米4管諾典費爾德機關炮猛烈開火,將敢死隊打得血肉橫飛,“雪風”無法抵抗這樣的可怕攻擊,趕緊撤出了戰鬥。

  ??差不多同時,另外三艘政府軍的雷擊艦也遭遇到了同樣的打擊,被迫放棄攻擊後撤,但政府軍的雷擊艦隊此行也不是全無戰果:在退出港內之際,政府軍雷擊艦隊碰到了前來攔擊的薩摩海軍“朝陽丸”號炮艦,“雪風”當即向這艘排水量不到500噸,隻有6門小炮的舊式炮艦發起了衝擊,原本用於對付“比睿”、“金剛”這樣的龐然大物的水下杆雷撞中了“朝陽丸”號,當即將其艦體炸開了一個大洞,“朝陽丸”號很快沉沒,艦上的薩摩海軍官兵大都罹難,隻有20餘人獲救。

  ??而在政府軍雷擊艦隊衝出港外之後,又遇到了“千代田形”炮艦,雙方互以大炮對射,政府軍雷擊艦隊邊打邊奪路而逃,“千代田形”號在後麵追擊,當追出港外之際,恰逢前來接應雷擊艦隊的“扶桑”號鐵甲艦,“扶桑”號當即開炮轟擊,排水量僅有540噸的“千代田形”號被一發“扶桑”號射出的240毫米炮彈擊中,艦體嚴重受損,大量海水湧入,不一會兒便沉沒了。

  ??由於不辨港內虛實,在擊沉了“千代田形”號炮艦,接應回了“雪風”等四艦之後,“扶桑”號便撤退了——夜戰對交戰雙方哪一方都是冒險,政府軍現在僅有“扶桑”號一艘鐵甲艦,井上良馨自然不會輕易涉險。

  ??在聽說了戰況之後,上村彥之丞得知薩摩海軍竟然在敵人的攻擊下接連損失兩艘戰艦,心情頓時有些低落,衝淡了東京灣突襲之戰勝利的喜悅,

  ??“林君,我認為,‘扶桑’號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威脅,如果能夠打沉這艘軍艦,戰局將一舉扭轉。”上村彥之丞說道,“至於那些前來偷襲的撞擊炮艦,我們不用害怕,很容易便可以消滅它們。”

  ??“沒錯。”林逸青點了點頭,“現下我軍‘比睿’、‘金剛’二艦為敵人故意布下的漁網纏繞住了螺旋槳,估計明天一早便可清除完畢,屆時我軍將全力出擊,設法擊沉‘扶桑’。”

  ??“我覺得還是應該謹慎一些的好,瀚鵬。”西鄉隆盛說道,“你今天曾說過,單以炮戰而論,我之‘比睿’、‘金剛’二艦難以擊沉‘扶桑’,而‘扶桑’也難以擊沉我之二鐵甲艦,然敵軍現有撞擊炮艦,對我二鐵甲艦威脅極大,貿然出戰的話,一旦二鐵甲艦有所損傷,必然造成軍心動搖,非有萬全之把握,還是不要輕易涉險的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