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佳文傳東瀛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26      字數:2595
  曆史上遺留下的許多對這些茶盞的讚譽詩篇文獻,如徽宗《大觀茶論》載:“盞色以青黑為貴,兔毫為上。”《方興勝覽》也有記載:“鬥試之法,以水痕先退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故較勝負曰一水,兩水。茶色白,入黑盞,水痕易驗,兔毫盞之所以為貴也。”蘇軾的送南屏謙師句:“道人繞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毛斑,打出春甕鵝兒酒”;《清異錄》中亦載有“花紋鷓鴣斑,試茶家珍之。”從這些讚譽詩文中,可見當時對與木葉天目同時代的兔毫、鷓鴣斑等作品的珍視程度,而翻遍有關文獻,均不見有對木葉盞的一文半字記載。

  ??“奇珍還需慧眼來識。有眼無珠之人,是斷然識不出它的奇妙之處的。”林逸青沉思了一會兒,說道。

  ??兩個少女捧起茶盞,遞到他們的手上,林逸青和伊藤博文先聞茶香,再辨茶色。接著就是一傾而盡。

  ??放下茶盞,伊藤博文看著林逸青還在呆呆地看著手中的木葉盞,笑著說道:“林君隻顧看這茶盞,卻忘記了烹茶之人。”

  ??聽到伊藤博文的話,如月詩織的眉毛似乎揚了一揚,她輕輕的從林逸青手中拿過茶盞,放在桌上,再次斟起茶來。在茶斟好之後,她雙手將茶盞捧到林逸青的麵前,露出一個恬靜可愛的微笑。

  ??林逸青看著麵前的如月詩織,心神一動,他微笑點頭答禮,從她手中輕輕接過茶盞,喝了起來。

  ??喝過茶之後,林逸青環顧四周,笑著向伊藤博文問道:“不知春畝先生引薦的二位高賢現在哪裏?”

  ??“就在你的麵前。”伊藤博文笑著指了指如月詩織和如月香織,“這位是如月詩織小姐,這位是如月香織小姐,她們二人是親姐妹,詩織是姐姐,香織是妹妹。”

  ??“春畝先生說笑了,我們姐妹都是以歌舞茶花娛人的藝伎,哪裏是什麽高賢。”如月詩織嗔怪的瞅了伊藤博文一眼,垂下頭來。

  ??“小姐此言差矣,古來俠女出風塵,怎地算不得高賢?”林逸青正色道,“我觀二位小姐,不僅姿容絕美,眉宇間隱隱現有英氣,頗有俠女之相呢。”

  ??聽到林逸青的讚美,如月詩織和如月香織心中都是一震,但她們的臉上卻並未現出異樣,隻是倒茶時手微微動了一下。

  ??盡管她們的動作很是細微,伊藤博文沒有注意到,但林逸青卻全然收進眼底。

  ??他剛才這一句話是有意試探,從她們的反應來看,證實了他心中的猜測!

  ??其實從二女一在暖閣現身,林逸青便感覺到她們不是尋常的藝伎。

  ??“林先生過譽了,我們姐妹倆能得到林先生這樣的讚美,真是開心極了。”如月詩織向林逸青微微一躬,微笑道。

  ??“今天能夠見到林先生,真的很激動,有失禮之處,還望林先生見諒……”如月香織向林逸青鄭重施了一禮,說話的聲音竟然有些哽咽。

  ??“林某不知何德何能,得到二位小姐如此垂青?”林逸青訝異道,“我們以前見過嗎?”

  ??“嗬嗬,林君有所不知,她們最初,是把你當成了林文襄啊!”伊藤博文在一旁替二女回答道。

  ??“原來如此!”林逸青笑道,“想是林某的長相,和林文襄太過相似之故。”

  ??“我們姐妹敬服的,是林文襄的為人和才學。”如月詩織抬起頭,看著林逸青說道。

  ??“噢?二位小姐讀過林文襄的文章?”林逸青奇道。

  ??“林文襄之文,令人讀後不能或忘!”伊藤博文想起了看完了林義哲的《請興海軍護海商經略大洋折》時的感受,不由得長歎起來。

  ??現在那些振聾發聵之言,現在猶在他耳邊回響。

  ??“詩識,你說說,你最喜歡林文襄的哪篇文章?”伊藤博文說道。

  ??“林文襄的文章,我都很喜歡,但要說感同身受的,便是他給乾國皇太後上的那份關於四民為國之腿的奏折了。”如月詩織答道。

  ??“噢?”林逸青這一回可是真有些吃驚了。

  ??“詩織,你給林君背一下這份奏折的內容。”伊藤博文笑著說道。

  ??如月詩織點了點頭,在又給林逸青斟滿了茶盞之後,端坐在那裏,從容的背誦了起來:

  ??“……商者,國家之元氣也,通商者,疏暢其血脈也。試為援古證今:如太公之‘九府法’,管子之‘府海官山’,周官設市師以教商賈,龍門傳貨殖以示後世。當時講求商法與今西製略同。子貢結駟連騎以貨殖營生,百裏奚販五羊皮而相秦創霸,即漢之卜式,桑宏羊莫不以商業起家而至卿相,鄭弦高以商卻敵而保國,呂不韋以商歸秦質子,鄭昭商暹羅逐緬寇而主偏陲。美總統躬營負販,俄前皇彼得發憤為雄,微服赴鄰邦考求技藝,研究商情而歸強其國。泰西各國,凡擁厚貲之商賈,輒目為體麵人,準充議政局員。輪船公司往來外國者亦邀國助,凡事必求便,商情課稅必權其輕重。……士農工商四民,猶如桌椅之四腿,如以桌椅喻為國家,則四民為國家之腿,豈有腿之長短不一,而桌椅能不仆之者?……恭讀寧煦五十三年諭曰:‘朕視商民皆赤子,無論事之巨細,俱當代為熟籌。’可謂仁至至哉之言……”

  ??“……夫所謂‘通’者,往來之謂也。若止有來而無往,則彼通而我塞矣。‘商’者,‘交易’之謂也。通商惠工之學俱有淵源。太史公傳貨殖於國史,洵有見也。國既富矣,兵奚不強?竊恐既富且強,我欲邀彼一戰,而彼族且怡色下氣,講信修睦,不敢輕發難端矣。此之謂決勝於商戰。故欲富我民,必興商業。欲興商業,必得護商,而護商非海軍不可……”

  ??“中土海疆,袤延萬餘裏,泰西各國兵舶奔馳輪轉,絡繹往來。無事則探測我險易,有事則窺伺我藩籬,從此海防遂開,此為千古未有之變局也……”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