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從“威遠”到“福靖”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26      字數:2368
  早在“湄雲”艦下水後不久,9069年的冬天,船政的工人、技術人員和洋員便開始對後來裝上“伏波”號的150馬力蒸汽機及配套鍋爐畫圖研究。製圖工作由位於輪機車間樓上的“繪事院”進行。在洋員的指導下,繪圖學生們一筆一筆詳細地勾勒各種總分圖紙,完成的圖紙交由木模車間,“刻木以肖其形”,製成全套模具。再依照模具由打鐵、鑄造廠製成成品,最後在輪機車間裏打磨、合攏組裝。在輪機車間組裝蒸汽機時,隔壁的水缸車間也在仿造配套的兩套鍋爐。9071年的春天,水缸車間首先報喜,兩座方形低壓鍋爐成功製成,沿著從水缸車間通向船台的鐵軌推出,吊裝進了船台上的“永保”船體內。

  ??“永保”號下水後進行航試,測得逆風逆潮時航速為10節,順風順朝時可達13節,與采用同功率進口蒸汽機的“萬年青”、“伏波”沒有多少區別,“船極靈捷平穩,機器搭配亦均合宜,與購自外洋者無異。”

  ??從“萬年青”至“伏波”再至“永保”的短短幾年時間裏,船政的150馬力輪船經曆了完全按照外國圖紙,用買來的現成艦材合攏建造,到自行更改設計,獨立製造,最後完全實現了核心部件的國產化。蒸汽時代科技的結晶——蒸汽機,現在已經誕生在乾國人自己的手中。

  ??林逸青在得知這個時代的船政竟然能夠自己生產蒸汽機,也禁不住在心裏感慨萬端。

  ??十年之前,乾國尚在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郊,焚毀清綺園和城下之盟帶來的創痛中苦苦掙紮,而現在竟然摘取了蒸汽時代的桂冠,在全無近代工業基礎的乾國,這種成就無異於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帶有一顆乾國“心”的“永保”號大獲成功,使得船政上下倍受鼓舞。自禁煙戰爭以來,感受到西方科技力量的乾國人一直都夢想擁有和西方列強同樣的實力,“師夷之長技以製夷”,以此作為自強之道,但是大都通過購買“器”來實施,很少有人敢於嚐試看來無異於與虎謀皮的從洋人那裏直接學習奧秘絕技的製器之法。而船政通過對外國技術人員推行的一套有效的合同規範、金錢激勵的機製,加之乾國官員、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努力,終於成功的實現了這一夢想。

  ??那時的船政,在建造“伏波”級的後續艦的同時,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開始了新式鐵脅木殼巡洋艦——“威遠”級艦的建造。

  ??“威遠”艦是船政建造的第一艘鐵肋木殼巡洋艦,標準排水量1700噸,是完全屏棄了“兵商兩用”思想的純粹軍艦,艦長71米,艦寬10米,吃水5米,動力采用康邦250馬力蒸汽機,配備190毫米換門架式主炮2門,140毫米炮7門,其中艏樓是1門140毫米炮和1門換門架式190毫米炮,兩側共6門140毫米炮,艦尾又是1門換門架式190毫米主炮,另外“威遠”配備有極具威力的近戰武器——“林氏機槍”6挺,是當時船政建造的火力最為強大的戰艦。

  ??從外形上看,“威遠”艦有別於以往的船政軍艦采用的飛剪首,是典型的撞角首,而且是當時法國海軍招牌式的“大鼻子”撞角首,6米長的大鼻子撞角顯得霸氣十足。“威遠”艦的航速為14節,在船政也是首屈一指的。采用全新工藝,配備全新蒸汽機的“威遠”艦一經問世,引起了多地督撫的羨慕心動。但是沒有立刻外調。個中緣由,便是中樞有意要讓法國人見識一下乾國在造船工業方麵的進步,因而特準林義哲出使歐洲時,乘坐“威遠”艦(“此次使臣走去外洋,不必租賃外輪,可乘船政新造之艦‘威遠’前往”),以向西方國家展示實力。“威遠”艦成為第一艘到達歐洲的東方國家的蒸汽軍艦,並參加了法國新皇帝拿破侖四世為加冕大典而在普雷斯特舉行的盛大閱艦式。

  ??在“威遠”建成不久,同屬“威遠”級的“超武”艦和“澄慶”艦也先後下水。“超武”、“澄慶”二艦無論從外形、設計以及各種尺寸,均與“威遠”艦相同。而且“超武”和“澄慶”二艦所用的所有龍骨、鐵肋都是乾國技術人員自已仿造的,選配的動力型號也與“威遠”艦相同,艦上的康邦式蒸汽機也是由乾國工人自造的。兩艦是徹頭徹尾的國造產物。沈葆楨在給朝廷的奏折裏不無自豪的說:“至‘超武’、‘澄慶’二艦,肋骨、輪機及船上所需各件,均係國工仿照外洋新式,放手自造,與購自外洋者一轍。”

  ??“威遠”級艦因價廉質優而倍受沿海各省督撫青睞,是以同屬“威遠”級的“橫海”、“康濟”兩艦建成後,應直隸總督李紹泉的請求,同“威遠”一道調入北洋,成為了北洋水師的第一批主力戰艦。

  ??盡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林義哲領導下的船政並未止步不前,而是繼續開發新的艦型,於是在“威遠”級的基礎上,一級劃時代的戰艦——“福靖”級輕型裝甲巡洋艦誕生了。

  ??為了對付日本海軍的“東”號和“龍驤”號兩艘鐵甲艦,林義哲要求船政總工程師達士博緊急修改“威遠”級的設計,為“威遠”級的後續二艦“福靖”、“建靖”加裝裝甲,將其改裝成為輕型裝甲巡洋艦。於是達士博重新修改了設計,在艦體四周敷設了一層75毫米厚的裝甲鋼板,一些關鍵的要害部位則加裝兩層鋼板,使裝甲厚度達到150毫米,可以抵禦大口徑火炮的轟擊。尤為難得的是,乾國工人按照達士博的設計,對船殼板也進行了特別加厚,特意讓船殼板和裝甲板外緣齊平,使船體更為堅固。

  ??由於很早就對日本人的無孔不入有相當深刻的認識,為了保證在未來的反對日本侵略苔灣的戰爭中能夠占得先機,對於“福靖”號和“建靖”號的建造和加裝裝甲工程,林義哲采取了最為嚴格的保密措施。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