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俄國的威脅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25      字數:2357
  “壞孩子威利”已經學會演戲了,而且演得滴水不漏!

  ??作為德意誌帝國未來的君主,這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德國代表團完成祭奠儀式之後,接著是以亞曆山大太子為首的俄國代表團入堂拜祭。

  ??在一旁觀禮的毛奇注意到俄國代表團當中有兩個年輕人,他們一個人穿著文官的製服,一個穿著整齊的海軍軍服,雖然他們兩個人的官階和軍階並不高,夾在一眾俄國貴族和官員之中,並不顯眼,但毛奇還是一眼便看出了他們二人的與眾不同。

  ??俄國是和乾國最早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也是天朝上國默認的能平起平坐的國家之一——這當然是有曆史源淵的,而且是血與火的曆史。

  ??在眀朝末年天下大亂之際,渤海人趁時而起,全軍南下奪取全國政權,外興安嶺以南的整個東北地區由黑龍江將軍統轄。在乾朝建立以後,設立興安將軍,加強對鬆花江、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庫頁島和尼布楚等地的治理。

  ??由於渤海人的興起,原來聚居於中土北方的北狄人遭受重創,一部分融入渤海人,一部分遷入蒙古草原,在蒙古人的打壓下不斷向西遷移,一部進入俄羅斯境內,俄國政府從北狄人那裏得知了東北地區的情況,便有了將東北地區納入版圖的野心,俄國於是處心積慮的開始大舉東侵,而此時渤海人忙於統一全國,並未察覺俄國人的野心。

  ??俄國政府經過精心準備之後,便不斷開始東侵,先後征服了希瓦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將西伯利亞的大部分地區收入版圖,也是在這一時期,渤海人統一了中土,建立了乾朝。

  ??隨著俄軍不斷東進,俄國人的入侵遭到了中土北方草原各民族的激烈反抗,但由於眀朝末年草原民族的大混戰,渤人統一北方後,原有的各草原民族實力大為削弱,無力阻止俄軍東進,以至於俄國人很快將整個西伯利亞吞並,並且逼近了黑龍江地區,也就是渤族的龍興之地。這時剛剛統一全國的渤海人才發覺俄國人的企圖,立即從關內調集大量騎兵回防。

  ??由於認識到了俄國殖民者的侵略嚴重影響了乾國北方的安全,乾國政府采取了堅決抗擊侵略,直接出兵驅逐侵略者的方針。乾國政府采取措施,對於原來被渤人征服的草原諸部進行安撫,凡受俄國侵略擾害的居民,一律準其免征貢賦,允許恢複武裝,助乾軍抗敵。

  ??俄國政府在得知乾軍大舉前來的消息後,擔心東征軍勢單力薄,難以對抗乾軍的大隊騎兵,便大舉增兵東方,俄軍先後征調了大批哥薩克騎兵前往東方,並收撫進入俄境的原北狄人諸部,允諾助其恢複故土,說動他們充當向導並幫助俄軍作戰。而為了對抗乾軍的精銳騎兵,俄軍征調了大量的火炮和火繩槍,組成“射擊軍”,前往東方作戰。

  ??西元8858年,10萬俄軍(包括大量北狄及哥薩哥騎兵)與20萬乾軍會戰於石勒喀河,由於俄軍攜帶了大量的火器,而乾軍自數度戰勝擁有大量火器的眀軍後,輕視火器的作用,臨陣仍用傳統的鐵騎衝鋒,以弓矢刀矛為主戰兵器,故而在向俄軍陣地發動攻擊時死傷慘重,被迫後撤,而俄軍在以火器殺傷大量乾軍之後,欲要徹底擊潰乾軍,出動騎兵追擊,結果遭到乾軍反衝擊,被乾軍斬殺大半,被迫結營自守,雙方激戰五日夜,乾軍死傷近6萬人,俄軍傷亡亦達4萬餘人,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石勒喀河之戰是乾國和俄國之間第一次也是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此戰乾軍雖然損失較重,但並未被擊潰,主力仍在,而俄軍因傷亡過大,士氣大為低落,兵無戰心。此役讓交戰雙方都認識到了對方的強大力量,俄國人明白自己“無力征服此強大之騎兵帝國”,而渤人立國未久,根基不牢,也不願和俄人死戰消耗,於是雙方罷戰言和,各自撤兵。而後俄國政府派出使團來北京,向乾國皇帝表達和好之意,要求兩國“確定邊界,訂立和約,永守和好”,並展開貿易,經過曆時兩年的談判,以及共同勘定邊界,雙方訂立《尼布楚條約》,確定了兩國的邊界,乾國承認了俄國對西伯利亞地區的占有,雙方以外興安嶺為界。自和約訂立後,雙方互開邊界貿易,和平相處二百餘年。

  ??乾朝顯鳳年間,南方爆發了著名的“西教之亂”,廣東人洪火秀自稱西方基督教的上帝下凡,又托稱自己為前眀皇帝之後,發動暴亂,席卷南方各省,建立和乾朝對峙的政權,國號為“聖平天國”、“人間天國”(因其又效法眀朝服飾,穿長衣,留長發,又稱“長毛發匪”之亂),以其聲勢浩大,乾國朝廷調集全國兵力圍剿,駐守東北地區的精銳騎兵也被大量征發南下,以致於兵力空虛,俄國趁時入侵,而西方各國欲圖借乾國內亂之機改訂條約,謀取更大利益,乾國一時間內外交困。西方各國見乾軍主力皆在南方平叛,北方空虛,有機可乘,遂組成聯軍(聯軍以英法兩國為主力,故稱“英法聯軍”之役),欲圖攻下北京,逼迫乾國皇帝就範,顯鳳皇帝不甘屈辱,下令死守北京,並詔令天下勤王,乾軍各地勤王之師共10餘萬人與3萬聯軍在京津一帶大戰,最終乾軍因長年忽略武器的改良,仍以傳統的騎射禦敵,在麵對由洋槍洋炮武裝起來的西方列強軍隊時死傷慘重,而聯軍也被乾軍前赴後繼的攻擊嚇倒,後經俄國調停,雙方罷戰言和,訂立和約,聯軍撤出乾國。而俄國則借此機會,奪取了大量乾國東北地區的土地。顯鳳皇帝聞訊,憂憤交加,不久離世。

  ??從那時起,盡管對於西方各國,乾國士林仍然視為“夷狄”,但對於曾兩度奪取乾國大片土地的俄國,則“另眼相看”。故而這一次的“國際外交聚會”,俄國人也順理成章的派團參加了。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