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縱橫】(中)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7      字數:3855
  ————————————

  ??天空陰沉,沒有一絲風。

  ??空氣中依然翻滾著無形的熱浪,悶熱悶熱的,悶得讓人喘不過氣,呼出的鼻息都帶著一絲灼熱。

  ??宛城南門外,十裏坪曠野上。

  ??淩空俯視,曠野上呈現出兩片鐵青色的雲朵,再近一些就像兩幅潑墨而成的形狀極不規則的抽象畫,令人無限遐想。

  ??這兩朵烏雲就是宛城決戰的西晉大軍和南漢劉表麾下的荊州軍。

  ??兵戈森森,旌旗獵獵,五十萬大軍南北對壘。

  ??陰雲密布,殺氣漫天,黃土地見證江山誰屬。

  ??荊州軍陣前,一向儒衫綸巾的龐統此時也披上了戰甲,第一次出現在三軍主將的位置上,正式取代黃祖,執掌二十六萬荊州軍。在他身後,四名虎背熊腰的虎賁之士拱衛著象征最高統帥地位的中軍大纛,黑色的帥旗無風自動,迎空飄揚。

  ??以龐統為中心的大軍陣前,左右兩側勒馬佇立著三十餘名荊州戰將,劉表從子劉磐、文聘、張允、黃蓋、韓當、董襲、潘璋、淩統、朱異、朱然、蔡中、蔡和等一眾荊州和江東將領霍然在列。除武將外,陣前還有十餘名荊州和江東的主要文臣謀士,蒯越、張昭、韓嵩、虞翻、蔡新??????等等。

  ??拱衛陣前的前軍是五萬巨盾長槍兵,那黑壓壓一片盾牌,將後麵的中軍和後軍遮擋著嚴嚴實實,讓對麵的西晉大軍無法窺視荊州軍中軍主力的兵力配置;數以萬計的長槍直指蒼穹,那寒光凜凜的鋒刃飽含著濃烈如同實質的殺戮氣息,無聲無息中彌漫整個曠野,殺伐戾氣籠罩著前軍後方的二十萬主力大軍。

  ??西晉大軍固然看不到荊州中軍的兵力分布,但位於陣前的主帥龐統卻對身後的軍陣了若指掌。巨盾長槍兵之後的中軍戰陣由五大戰陣組成,分別是:位於中軍兩翼的七萬戰騎組成的騎兵雁形陣,位於戰騎內側的五萬重甲步軍組成的方形防禦陣,以及車弩、霹靂車和戰車等三個特殊兵種組成五萬人馬的鋒矢破軍戰陣。是以中軍共有十六萬兵馬,糅合了時下所有可用於正麵決戰的兵種,從而組成了攻防一體的中軍陣營。

  ??中軍後方便是後軍,共有四萬餘人馬,其職責就是供應大軍的軍械輜重,並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因此,與前軍、中軍相比,後軍雖然兵馬不多,卻如同麻雀一樣五髒俱全。除了兩萬名專門負責供給軍備的輜重兵之外,還有五千鐵騎、五千巨盾兵、五千長槍兵和五千名拱衛重型攻城軍械的虎賁力士,以及三千名斥候和哨騎。

  ??近三十萬大軍,十幾萬匹戰馬,上萬麵旌旗,以及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刀槍劍戟,組成了兵鋒如獄的荊州軍陣。

  ??與南麵荊州軍對壘的就是北麵的西晉大軍。大軍陣前,後將軍諸葛亮勒馬正中,身旁左右兩側集結了此次出征南陽的各營主將和隨軍出征的文臣謀士。緊挨著諸葛亮的左側依次是:隨軍長史司馬懿,狼騎軍主將呂布、副將臧霸,龍驤營主將馬超、副將王平,潁川守將紀靈、陳蘭;右側依次是:武威營主將波才、副將於禁,隨軍主簿楊阜,朱雀營主將張飛、副將段煨,護軍將軍關羽,統領南陽郡府兵的主將吳懿、副將雷銅。此外,還有十餘名將領勒馬駐足在陣前兩側,而各營兵馬的另一名副將則留守本部,不在陣前露麵,隨時等候將令,率軍衝殺。

  ??西晉大軍的排兵布陣與荊州軍大體相同,但兵力明顯少於荊州軍。前軍是三萬巨盾長槍兵,中軍是十二萬西涼鐵騎;後軍分為兩部,左邊是三萬車弩、戰車和霹靂車組成的重型衝擊陣,右邊是兩萬軍械輜重兵。此外,還有一萬名斥候和哨騎遊離於中軍和後軍之間,乍看之下他們似乎不在參戰之列,卻又像一支可攻可守的奇兵。

  ??是以,此次參戰的西晉大軍共計二十一萬兵馬,前、中、後三軍呈現出頭輕腳重、身軀臃腫的態勢。總體兵力比荊州軍少五萬,但是對於這種大規模決戰而言,區區幾萬人馬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兵力相差不大,可謂勢均力敵。

  ??正是因為雙方兵力相當,才迫使雙方主帥一致同意兩軍正麵決戰,沙場爭鋒,一戰定輸贏。否則,憑借兩軍現有的兵馬,如果采取避實就虛的戰略戰術,那麽此戰必定遷延時日,沒有三年五載恐怕很難決出勝負。如此一來,即使兩軍將士撐得住、能夠熬下去,但是雙方的糧草輜重供給怕是難以為繼,無力支撐數十萬大軍的連年征戰。是以,正麵決戰是兩軍主帥必然的選擇,除此之外別無善法。

  ??時間一點點流失,從兩軍排兵布陣結束至今整整半個時辰,兩軍陣前呈現出詭異的沉寂,雙方主將似乎都沒有陣前喊話之意,相距三百步遙遙相對,凝神注視著對方,卻始終一言不發。

  ??事實上,早在兩軍排兵布陣之際,龐統就在麾下將領的指認下,逐一對號入座,將西晉將領的名字牢牢記在心裏。而潁川守將紀靈、陳蘭和前去支援的關羽等將領的出現,讓龐統意識到潁川之戰已經結束。

  ??正如徐庶生前預料的那樣,曹仁大軍終究沒有逃過西涼軍的攔截追殺,全軍覆沒。也正是因為曹仁大軍被西涼軍全部殲滅,潁川守軍和關羽等人才會出現在這裏,率軍馳援宛城決戰,以至於諸葛亮麾下兵馬劇增,從半個月前的十五萬步騎增加至眼前的二十餘萬大軍。

  ??與此同時,曹仁大軍的覆滅就意味著此次南漢和北魏兩國聯合出兵司隸的突襲計劃宣告破滅。雖然戰事還沒有結束,但是曹仁先後調集二十二萬大軍進攻司隸,最終卻被西涼軍全殲於司隸境內;這就預示著魏國已經被打殘了,兵馬損失過半,實力大損,已無力牽製西晉大軍,從而將所有壓力全都轉移到荊州軍的身上,以致荊州軍必須獨立麵對西晉大軍的碾壓,以一己之力正麵對抗擁兵百萬的晉國大軍。

  ??局勢惡化至此,能否扭轉局麵就看眼前的這一戰。

  ??然而,於大規模決戰而言,陰謀詭計或運籌帷幄是那麽的蒼白無力。因為統軍征戰的雙方主將、將領和謀士都不是泛泛之輩,你能想到的計策和謀劃,對方也能想到,並且時刻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一經發現便立刻采取相應的對策。如此一來,想要算計對方,就必須先做好被對方算計的準備;倘若不想被對方抓住破綻或紕漏,最好不要輕舉妄動,一動不如一靜,見招拆招、後發製人方為上策。否則,任何小聰明或小動作都是自作聰明,非但算計不了對方,反而會被對方堪破之後再加以利用,從而誤己誤軍,連累三軍將士。

  ??所以,正麵決戰容不得半分僥幸,實力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依仗。

  ??相距三百步,龐統和諸葛亮遙相對視,目光淩空相遇,雖然彼此不曾言語,卻能從對方的眼神中清晰地感受到一切。此時此地,眼睛是心靈之窗,無聲勝有聲。

  ??作為昔日的同窗好友,而今戰場相逢,彼此之間沒有必要冷嘲熱諷,更不要企圖詆毀對方而抬高自己。因為龐統和諸葛亮相識多年,實在是太了解對方了。諸葛亮極其善辯,善於高談闊論,談古論今無所不能,說是伶牙俐齒亦不為過;因此若是逞口舌之利,龐統自認不是諸葛亮的對手。既然說不過人家,何必自取其辱呢?

  ??“擂鼓———開戰!”

  ??忽然,龐統勒馬直立而起,拔出佩劍揚聲大喝:“擂鼓開戰,戰車衝陣!”

  ??“咚???咚咚咚———!”隨著一聲戰鼓打破陣前的沉寂,轟隆的戰鼓聲如同雷鳴般響徹曠野,清晰地傳入所有荊州將士耳中。

  ??中軍帥台上,執掌令旗的掌旗手揮動令旗,位於中軍的戰車陣立時出動。戰馬長嘶,大地轟鳴,數以千計的雙馬戰車長驅直入,穿過前軍讓出的通道,風馳電掣一般衝出軍陣,直奔西晉大軍衝殺過去。

  ??西晉軍陣前,諸葛亮幾乎與龐統同時下令開戰:“弓弩手上前,三輪齊射,放———!”

  ??戰鼓轟隆,巨盾兵向兩側散開,一萬名弓箭手和五千車弩手疾步上前,隨著諸葛亮的一聲號令,萬箭齊發。從這一刻開始,一場決定中原歸屬的大決戰正式拉開序幕??????

  ??戰車馳騁,霹靂弦驚,利箭穿雲霄,殺戮破蒼穹???????

  ??********************

  ??洛陽行宮。黃袍加身的李利負手而立,站在廊下仰望南天,深邃的眸子晦暗不明,似是若有所思,但臉上的神色卻極其平靜,波瀾不驚,令人無從揣摩。

  ??一陣涼風吹來,李利的耳廓微微動了一下,輕聲問道:“應該是潁川的戰報到了?”

  ??“陛下英明,末將此來正是轉呈周瑜將軍的潁川戰報。”原本躡手躡腳的李摯聞聲後立即快步走到李利身邊,將手裏的竹簡遞給李利。

  ??就在李利攤開竹簡翻看之時,李摯輕聲道:“呈送戰報的親兵帶來周瑜將軍的口訊,請示陛下如何處置俘獲的曹軍將領,其中就包括身負重傷的魏國上將軍曹仁、曹純和曹休等人。”

  ??“既不能為我所用,何須多言?”說話間,李利快速看完戰報,隨手將竹簡丟給李摯,轉身走進正堂。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