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6      字數:3679
  “如果李某沒有猜錯的話,子遠兄此番突然回城,想必是我西涼鐵騎此刻已經兵臨城下了?”

  ??吳懿聞聲錯愕,下意識地點了點頭,索性坦言道:“確如大將軍所言。末將於半個時辰前得到探報,敵將李暹、、、呃,大將軍的胞弟李暹於月前率軍相繼攻取巴郡各縣,攻陷江州,收複巴郡全境,於五日前率軍攻陷涪水關,當下正率領三萬鐵騎直奔成都而來。

  ??與此同時,大將軍座下趙雲將軍所部進軍神速,業已攻克蜀道、廣漢郡,沿途攻城拔寨,勢如破竹。目前趙雲將軍正率領十萬大軍攻進蜀郡,與李暹大軍形成兩路夾攻之勢,逼近成都。”

  ??話音未落,吳懿又補充道:“以大將軍麾下大軍的進軍速度來看,最遲今日傍晚,大將軍麾下十餘萬大軍便可兵臨城下。”

  ??李利聞言後似乎並不感到意外,神色自若地微微頷首,麵帶笑意地道:“預料之中的事。隻是比計劃晚了兩天,想來沿途之上並不順利,遇到一些麻煩。好在他們總算是不辱使命,及時趕到了,瑕不掩瑜,可堪嘉獎。”

  ??吳懿聞聲愣神,下意識地翻起白眼,看著李利俊朗自信的笑容一陣無語,內心深處翻起驚濤駭浪,驚駭之情無以複加。

  ??這話說得未免太輕鬆、太隨意了,就像閑談一樣漫不經心,這讓吳懿真正見識到什麽是王者的霸氣和威風。真不愧是叱吒風雲的天下霸主,無怪乎能夠雄踞西涼多年,這神態、這氣度,端是舉世無雙的王者之姿。僅憑李利這份超然物外、氣吞山河的胸襟和氣度,便不是益州牧劉璋能夠比擬的,簡直是天壤之別,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說起來,吳懿之前隻見過李利一次,那便是爭奪漢中時的陽平關之戰。

  ??那一戰,令益州諸將和數萬益州將士真正見識了西涼鐵騎的厲害,以及李利算無遺算的無雙謀略,以至於戰後得以生還的趙韙、吳懿、張任等三萬餘將士,對漢中之戰的真實戰況諱莫如深,絕口不提漢中那段不堪回首的經曆,更堅決否認戰敗被俘的事實。

  ??為此,所有幸存下來的益州將士自上到下統一口徑,一致宣稱漢中張魯暗中勾結李利,設計陷害前去增援的益州大軍,以致大軍遭遇西涼軍伏擊,葭萌關失守,漢中全境落入李利手裏。直到今天,漢中之戰已經過去好多年了,州牧劉璋依然被蒙在鼓裏,兀自不知當初趙韙率領大軍增援張魯的漢中之戰,遭遇了空前慘敗;全軍將士自趙韙以下悉數被俘,其中就有時下被劉璋委以重任的張任、雷銅和此刻坐在李利麵前的吳懿等手握實權的益州上將,還包括叛軍首領趙韙在內。

  ??簡而言之,所有參與漢中之戰的益州將士全軍覆沒,悉數淪為西涼軍的俘虜,而領兵將領則全部淪為李利的階下之囚。

  ??被俘之後,趙韙、吳懿、張任、雷銅等主要將領全部單獨關押,好吃好喝好招待,並都與李利單獨見過麵。然而單獨會麵之時,李利對他們這些將領說過什麽,他們又對李利有過什麽承諾,除了當事人之外,旁人卻是無從得知。事後,吳懿、趙韙等將領皆是三緘其口,對此事隻字不提,彼此間不作任何交流,權當什麽事也沒發生過一樣。隨即,趙韙和吳懿等人聚在一起群策群議,統一口徑應付劉璋的詢問,共同撰寫戰報。

  ??不僅如此,為了避免人多嘴雜走漏風聲,大軍退回蜀道之後,趙韙便與眾將商議決定,所有參與漢中之戰的將士一律不得回成都,全部就地打散安置;一部分兵馬留在蜀道之中繼續駐守關隘,餘下將士全部派往巴郡,駐守邊關要塞。隨後的半個月裏,參戰軍士全部被發配到邊關守城,而回到成都的將領們則是眾口一詞,打死不承認被西涼軍俘虜的事實。就這樣,漢中之戰的真相被徹底掩蓋起來。

  ??所幸,西涼軍攻占漢中之後並未繼續進攻,而且沒有大肆宣揚俘獲益州大軍之事。久而久之,當年參與漢中之戰的益州將領全都順順當當地渡過了一段最艱難的時期,漸漸將此事拋到腦後,將真相摁在水底,使其永遠也無法浮出水麵。

  ??這麽多年過去了,很多人都已遺忘了當年的漢中之戰,尤其是參戰將領更是不願意提起當年之事。

  ??不承想,隨著趙韙發動叛亂,漢中之戰再次被揪出來,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一件接一件地傳入益州轄下各郡,各種各樣的傳聞湧入成都城中,傳到州牧劉璋耳朵裏。所幸這些傳聞全都是從趙韙軍中傳出來的,盡管劉璋生性多疑善忌,卻看得清形勢,即便知道這些傳聞都是真的,也隻能佯作不知,置若罔聞。畢竟,趙韙叛軍來勢洶洶,益州局勢危急,正值用人之際,他斷不能自毀城牆,還需要這些將領抵禦趙韙叛軍。是以這些傳聞都被劉璋暗中授意壓下去了,聽之任之,不予理會。

  ??即便如此,這些傳聞的消極影響也不可忽視,依然影響著益州局勢。趙韙叛軍之所以能夠勢如破竹,迅速發展壯大,與這些傳聞不無關係。

  ??當初參與漢中之戰的中低級將領,經過這麽多年的資曆積累和曆練,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遷,或屯長或軍侯或守將,手裏多多少少都有些權力或兵馬。是以傳出被俘醜聞之後,他們對趙韙叛軍采取消極抵抗的態度,無形中助長了叛軍的囂張氣焰,從而釀成了叛軍圍攻成都的大規模戰役。

  ??現如今,好不容易打敗了趙韙叛軍,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便迎來了西涼軍大舉進攻益州。

  ??不同於趙韙叛軍的是,西涼大軍攻勢凶猛,進軍神速,旬日之間便連續攻陷益州北部和東部各郡縣。是以西涼軍來勢之凶猛遠在趙韙叛軍之上,攻城拔寨的速度之快,更是數倍於趙韙叛軍。兩者相比,趙韙叛軍充其量算作草狗,而西涼軍則是吞天巨獸,橫掃沿途各郡,以雷霆萬鈞之勢直奔成都撲來。

  ??隨著西涼大軍大舉攻進益州,益州局勢陡然劇變,說是翻天覆地亦不為過。

  ??西涼軍進攻益州,與之前趙韙叛軍攻打成都時的情形截然不同。近乎是西涼軍到來的消息一經傳出,益州各郡局勢便驟然大亂,數百萬百姓人心惶惶,各大世家大族惶惶不可終日,整個局勢徹底失控了。

  ??更為可怕的是,劉璋之前可以對被俘醜聞置若罔聞,但現在“正主”來了,他豈能還像之前那樣聽之任之,不予理會?

  ??君不見,曾與李利有過會晤的趙韙已經反叛了嗎?素來深得劉璋倚重的趙韙都已經公然背主叛亂了,那其他將領又將如何呢?

  ??作為益州之主,劉璋豈能不知他帳下諸將之所以全力輔佐他剿滅趙韙叛軍,是因為他們與趙韙之間有著直接利益衝突。雙方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一旦讓趙韙反叛得逞,那麽他們這些益州上將、別駕和太守們必將地位不保,現有的一切都將付之於流水。所以,他們才會團結一心,傾盡全力輔佐他劉璋剿滅趙韙,從而保住他們的既得利益。

  ??然而趙韙尚未徹底敗亡,李利麾下的西涼大軍卻接踵而至,而且已經攻到成都城下了。這意味著什麽,隻要不是傻子便不難看出其中的巨大危機。很淺顯的道理:西涼軍來了,益州不保了,首當其衝的便是益州牧劉璋。西涼軍的到來便意味著他將麵臨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擇,要麽開城投降,要麽城毀人亡,除此之外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不僅僅是劉璋麵臨艱難抉擇,益州治下所有文臣武將都麵臨著同樣的抉擇,其中就包括此刻坐在李利麵前的吳懿吳子遠。

  ??因此,當李利向他跑出橄欖枝的時候,吳懿沒有猶豫,當即接下,並迅速調整心態,正式投到李利麾下。

  ????????此時此刻,看著李利輕貓淡寫地說出麾下大軍晚到了兩天之時,吳懿當即被震住了,心神失守,諸多念頭一股腦地湧上心頭,思緒如潮,百感交集。

  ??正所謂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或許李利並不清楚他麾下的西涼軍進入益州之後,對整個益州局勢的影響有多大,更不知道西涼軍對益州百姓的威懾力究竟有多大,但是身為益州上將軍的吳懿卻對這些知之甚詳,並且感同身受,深有體會。

  ??他今天之所以突然回城,除了得知西涼軍即將兵臨城下之外,還因為他感覺劉璋已經準備對他們這些曾經被李利俘虜過的將領下手了。所以,為防不測,他必須回到城中,把家人接到軍營,與自己親手組建起來的東州兵待在一起,如此才能確保闔家老幼的安全。

  ??出乎吳懿預料之外的是,他前來接妹妹前往軍營之時竟然遇到了西涼軍最高統帥李利。這一切似乎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他的妹妹吳莧再次拯救了吳氏全族,給迷茫中的他帶來了福音。

  ??怔怔失神之中,吳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李利所擁有的無以倫比的膽識,也隻有他這樣雄才偉略的霸主才能統禦數十萬令人聞風喪膽的驕兵悍將。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