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天設雄關】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6      字數:3873
  寅時初刻,北方上空懸掛著一彎月牙兒,那飄渺雲海中閃爍著璀璨的星辰,一眨不眨地注視著晨霧籠罩之中的萬物生靈。

  ??成都東門,護城河畔依然燈火通明,恍如白晝。

  ??河道裏,一千餘名軍士仍在打撈沉沒於水底的屍首殘骸,疏通河道。

  ??截至此時,他們已經在暗紅色的護城河裏待了三個時辰,打撈出上千具屍體,數以萬計的箭矢和殘缺兵器。而最難打撈的便是,無數堵塞河道的擂石和極其沉重的滾木,其間還有數百匹溺水而亡的戰馬。

  ??正是因為河道裏散落著許多兵器,迫使軍士們下水之後必須格外當心,以免被水下的兵器紮傷或被石頭絆倒。是以他們清理河道的速度極其緩慢,每次都需要一整夜的時間才能疏通河道,今夜也不例外。

  ??不僅他們是這樣,前天夜裏趙韙帳下的叛軍將士同樣是折騰了一夜,直到天亮之後仍未清理幹淨。隻是那些家夥沒有半點責任心,每次清理河道都會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折騰一夜卻仍是敷衍了事。天亮之後,即便河道依然還堵著,他們也不會多做停留,爬上岸邊便溜之大吉。

  ??這樣以來,他們沒有幹完的活便留在河道裏,隨之便落在守軍將士身上,致使他們每天都要在河道裏忙碌一整夜,片刻不敢鬆懈,累得半死。

  ??昨天一場慘烈廝殺過後,河道裏至少堆積著不下兩千具屍體,而滾落在河裏的擂石和滾木更是數以萬計。此外,清理河道的將士不僅要把堵塞水流的障礙全部清理幹淨,還要掩埋被遺棄在城牆下的叛軍將士的屍首。

  ??最為重要的是,根據兩軍主將商討的協議規定,清理河道和掩埋屍首的軍士不能超過兩千人。這是硬性規定,亦是雙方主將經過反複爭論之後的結果,誰都不能擅自更改,更不能違反規定,否則之前的協議立刻作廢。

  ??為此,城中守軍傷不起,隻能嚴格按照規定執行,不敢越雷池半步,惟恐趙韙反悔。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到了寅時七刻,臨近五更,再有半個時辰,天就亮了。

  ??這是黎明到來之前的最後半個時辰,亦是晨霧彌漫,護城河兩岸氤氳繚繞的一段時間。

  ??每天這個時候,城池內外的能見度極低;即使打著火把,也隻能看清十丈以內的物體,再遠些便什麽也看不見。

  ??此外,黎明前的半個時辰還是人睡得最沉,防備最為鬆懈的時候。

  ??恰在此時,原本緊閉的城門再次打開,開門的速度很慢,動作很輕,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隨即,隻見一隊隊軍士徒步出城,行走間竟然沒有聲音,腳步很輕,速度卻不慢。不多時,便有數萬將士相繼出城,迅速通過吊橋,並且沒有火把,到達護城河北岸之後,這些兵士全都隱沒於濃霧之中,消失的無影無蹤。就在這時,城門再度關閉,護城河裏岸邊依舊插著火把,但是剛剛還在河裏疏通河道的一千八百餘名騎兵卻不見了,同他們一起消失的還有他們的座騎和隨身兵器。

  ??忽然,“嗖嗖”的箭矢破空穿梭,瞬間打破了寂靜的黎明,緊隨其後的便是“噠噠”的馬蹄轟隆聲。

  ??頃刻之間,但見一支支裹著油布的箭矢呼嘯升空,星星點點的亮光在高空中匯集成片,橫空穿梭百米之後驟然急墜而下,如火焰凶獸般撲向濃霧籠罩下的叛軍營帳。與此同時,隨著馬踏聲突然乍起,原本沉寂無聲的叛軍營寨周圍,從濃霧中走出數以萬計的步軍甲士,迅速逼近叛軍營寨。

  ??顯而易見,這是張任帳下的守城大軍試圖劫營。

  ??數萬大軍於五更之前悄然出城,而後借助能見度極低的濃霧隱藏行蹤,悄無聲息地靠近叛軍大營。等到大軍對叛軍營寨形成四麵合圍之勢,然後亂箭齊發,試圖焚燒叛軍營寨;不等轅門守軍反應過來,張任大軍便從濃霧中殺出,猝然發動攻擊。

  ??“咻咻咻———啊!”

  ??伴隨一聲淒厲的慘叫,駐守在轅門戰壕中的一百餘名軍士被突如其來的暗箭相繼射殺,而他們瀕死時的慘叫聲驚醒了轅門上的守營將士,從而暴露了劫營大軍的行蹤。

  ??“敵軍劫營!鐺鐺鐺??????”

  ??在轅門守軍的失聲驚呼之中,懸掛在轅門城樓上的銅鍾被敲響了。沉悶而悠長的鍾聲迅速擴散開來,直衝雲霄,傳遍整個營寨。旋即,聞聲驚醒的無數將士驚慌失措地衝出營帳,抬頭便看見一簇簇火箭呼嘯而至,數以百計的緊挨在一起的營帳被火箭點燃。

  ??頃刻之間,偌大的叛軍大營徹底沸騰起來。

  ??“攻破敵營,擒殺趙韙!殺———!”

  ??“咚咚咚!”

  ??看到叛軍大營火起,早已等候多時的劫營大軍再無顧忌,悍然衝向敵營轅門。頓時間,戰馬長嘶,亂箭穿空,隆隆的戰鼓聲響徹雲霄,喧囂的喊殺聲聲震四方,驚天動地。

  ??至此,對峙大半月之久的趙韙叛軍和劉璋大軍,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大決戰。

  ??截至此時,趙韙叛亂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益州局勢已然大變。連番激戰廝殺當中,促使雙方都將全部精力集中在對方身上,卻不知一頭吞天巨獸正在悄然靠近他們。或許等到他們決出勝負之時,這頭凶猛無匹的巨獸就會突然出現他們麵前??????

  ??????????????????????????

  ??峰連玉壘,地接錦城,襟劍閣而帶葭萌,踞嘉陵而枕白水,誠天設之雄也。

  ??這便是蜀道金牛棧道上的葭萌關和劍門關的真實寫照。

  ??曆史上,諸葛亮曾擴建這條棧道,並在劍門關架設飛梁閣道,並立門設閣尉守之。“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故稱劍閣道。因此,遙遙千餘裏的金牛道(又名石牛道),就是後世所說的廣義上的劍閣道。

  ??南征益州的西路軍,即趙雲、馬超和黃忠三將率領的九萬大軍,便是從葭萌縣北端的葭萌關出發,以快如閃電之勢突襲葭萌縣,而後自東門進西門出,迅速進入劍閣道。(葭萌縣,即為四川廣元昭化鎮,此後稱其為“昭化城”。)

  ??這是決定西路軍能否進入蜀道的第一步,昭化城是扼守金牛道的咽喉重鎮,乃漢中與成都兩地東進西出的必經之路,無法繞行。

  ??所幸,西路軍搶先一步奪取了昭化城東邊的葭萌關,三年來一直謀劃著攻取昭化城,從而敲開進入蜀道的東大門。此次益州內亂,人心惶惶,如此便給虎視眈眈的西涼軍留下可趁之機,使得黃忠帳下秦弓營一千餘將士伺機潛入城中,而後與南征大軍裏應外合,一舉奪取城池。

  ??是以西路軍的首功便是黃忠立下的,如此也不枉他領兵駐守葭萌關三年之久。

  ??順利通過昭化城之後,西路軍主將趙雲決定由馬超擔任先鋒大將,率領所部龍驤營先行開道,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黃忠所部秦弓營押解糧草輜重,緊隨龍驤營之後,走在全軍中間,而趙雲帳下無雙鐵騎為後軍,為全軍殿後壓陣。為了便於指揮全軍,趙雲本人與秦弓營同行,算是坐鎮中軍,以免遇到突發戰事,措手不及,首尾不能相顧。

  ??金牛道雖說是通往成都的主棧道,然則沿途之上皆是懸崖峭壁,崎嶇難行,以致行軍速度極其緩慢,卻對益州軍在此設伏極為有利。

  ??有鑒於此,趙雲才決定由馬超率領龍驤營先行開路,借助龍驤營迅疾如風的進軍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先搶占一處處有可能設伏的峽穀棧道,從而保障後續大軍順利通行。

  ??西出昭化,翻越牛頭山,便進入劍門關境內。

  ??劍門關形勢險要,易守難攻,為川陝交通咽喉,曆代兵家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形容其險。益州軍於棧道中狹窄處置關,以兩崖嶔峙,其形如門;又因其地處劍閣南端,東西橫亙,72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直插雲霄,故稱劍門關。

  ??劍門關之險峻,不單單是關隘處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其關前三十裏棧道近乎無路可走,過往行人必須在懸崖峭壁上迂回攀行。這是劍門關最為險峻難行的一段棧道,亦是最容易遭遇伏擊的地方。

  ??所幸,千百年來,過往行人和商旅絡繹不絕,久而久之便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一條極其狹窄的棧道。盡管這條棧道僅有幾尺寬,稍有不慎便會失足墜入懸崖,以致來往行人根本不敢在棧道上騎馬通過,大多牽著戰馬徒步攀行;然則,終歸是有勝於無,總算是有路可走。

  ??當趙雲率領的西路軍抵達劍門棧道之時,不得不停下來歇息休整。

  ??隨即,趙雲再次調整行軍陣型,改由黃忠帳下秦弓營先行開路,並負責攻取劍門關;隻有等到攻取劍門關之後,大軍才能繼續前行。

  ??否則,倘若大軍貿然進入劍門棧道,一旦遭遇埋伏,便立刻陷入絕境,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極有可能全軍覆沒。是以趙雲身負十萬將士的性命重托,決計不敢冒險,隻能派遣黃忠率領所部兵馬先行探路,伺機突襲劍門關。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