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揚刀立威】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6      字數:3615
  “都督為何如此輕易地放過張飛,何不對其予以嚴懲?”

  ??後院內堂上,李暹和周瑜相對而坐,呂蒙站在一旁,側耳旁聽。借著伸手給周瑜倒茶之際,李暹再次提起剛剛大堂上的事,乍聽他似乎是很好奇,實則為了試探周瑜的口風,從而捉摸周瑜的心意。

  ??究竟是什麽原因促使周瑜對張飛的態度轉變如此之大,以致於張飛犯下大錯竟然免於懲處?

  ??周瑜方才所為與之前的態度大相徑庭,儼然判若兩人。

  ??若是以往,李暹絕對不會坐視張飛被周瑜問罪,因為他很清楚自家兄長李利對張飛頗為器重,原本張飛被俘之後就應處決的,關鍵時刻卻被李利出手救下。正因如此,愛屋及烏之下,李暹才會對張飛另眼相待,如今更是將張飛收入帳下,成為雄鷹衛營第一戰將。

  ??但是此次屠城之事非比尋常,實為西涼軍組建至今的第一次屠城事件,事關重大,李暹也不敢自作主張,更不敢貿然替張飛出頭。因此他率軍趕到後立即命人掩埋屍骸,多少替張飛做一些事情,略盡心意,也算是不枉彼此結識一場。

  ??然而,一旦周瑜果真降罪下來,真正決定嚴懲張飛、以儆效尤的話,這次李暹是不會替張飛出頭的。這是因為張飛擅殺安漢城三萬餘人的罪責實在是太大了,大到李暹也不能幹涉,說是無能為力亦不為過。

  ??而李暹之所以不插手此事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很了解自家兄長的脾氣,深知李利雖然久經沙場、殺戮無數,卻從不枉殺手無寸鐵的婦孺老人,更不會下令屠殺平民百姓。

  ??這一點,毋庸置疑。縱觀李利領軍征戰的屢次大戰,不管戰局如何艱難,形勢如何嚴峻,李利從未下達過屠城命令,從未枉殺過一個百姓。從他執掌西涼軍的那一刻起,至今已整整八個年頭,征戰之中從未下達屠城令,即便是對異族蠻夷,也沒有趕盡殺絕。

  ??是以張飛此次算是首開先河,打破了西涼軍中沒有屠城令的曆史。倘若張飛最終免於處罰的話,此例一開,日後難免再次出現統兵將領一怒之下悍然屠城之事,其後果極其嚴重,影響深遠。

  ??對於這種關乎重大決策的事件,李暹不會擅自參與,更不會幹預決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執行兄長李利的命令,令行禁止,堅決擁護李利下達的所有政令和軍令,傾盡全力維護李利的威信。這是李暹最堅定的信念,誰也無法令其動搖半分。

  ??這是因為在李暹心裏,李利既是他的兄長,又是父親。盡管他和李利兄弟二人是李傕一手撫養長大的,但是真正對他最好、最關心他的人還是兄長李利,因此李暹對李利有著情深似海的深厚感情,亦兄亦父,或者說是長兄為父。

  ??所以,剛才周瑜輕易地放過張飛,讓李暹深感驚訝。所幸周瑜的最終決斷與他心中所想不謀而合,這種關乎全軍的大事必須交由自家兄長決斷,其他人都不能擅自做主,包括他李暹和周瑜在內。

  ????????就在李暹暗自忖度之際,周瑜隨手端起茶盅,對他點頭示謝,輕呷一口茶後,微笑道:“上將軍有所不知。按照我軍現行軍規,此次張飛下令屠城之事並沒有違犯軍紀,畢竟他下令屠城之時戰事並無結束,城中已經還有很多人反抗。主公曾經下達嚴令:不得擅殺俘虜和降兵,不得肆意殘殺平民百姓;但是對於負隅頑抗之敵仍需對其施以嚴厲打擊,斷不可心慈手軟,心存婦人之仁,以免造成我軍將士無謂傷亡。

  ??再者說,大軍出征之時,上將軍和我都沒有提及屠城之事,沒有明確規定攻打城池時不能屠城,不能斬殺試圖抵抗我軍入城的平民百姓。所以,嚴格說起來,張飛將軍為了避免我軍將士無謂傷亡而下達屠城令,此舉並沒有觸犯軍紀。

  ??既然張飛沒有觸犯軍紀,我等自然沒有理由亦無權問罪於他,更不可能對他施以嚴。這些都需要主公親自定奪,倘若主公對此並不介意,亦或是默許了張飛的所作所為,那麽張飛就不會受到懲罰;反之,如果主公知悉此事之後勃然大怒,下令問責的話,那麽張飛便要受到懲罰,輕則重杖一百,重則直接問罪斬首。”這是周瑜的回答。他明白無誤地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堅決執行李利的軍令,唯李利之命是從。

  ??李暹聞言後,欣然點頭,肯定道:“都督所言極是,末將亦有此意。隻是兄長此刻還在千裏之外的蜀郡,無法及時獲悉此事,加之密信傳送頗為不便,一來一去至少需要十天左右。在兄長將令到來之前,不知都督打算如何處置張飛,當真不作任何處理嗎?”

  ??周瑜神色微變,眉頭蹙成一團,凝神思考,沉默好一陣兒,緘口不語。

  ??半晌後,他輕輕點了點頭,沉聲道:“暫時不作處理,讓他仍在上將軍帳下效力,等候主公軍令。不過??????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想來主公不會嚴懲張飛,最多略施懲戒,讓他受些皮肉之苦而已。

  ??記得主公臨行前曾對我說:‘自天下大亂至今,大漢各州各郡幾乎都經曆過戰火的淬煉和洗禮,飽受戰禍之苦;唯獨益州多年來一直置身事外,即使爆發戰亂,也僅限小規模的局部戰爭,半數以上的郡縣都沒有經曆過戰亂之苦。因此益州戰事必須施以雷霆手段,震懾宵小投機之徒,使其對我西涼大軍心生畏懼,惟有如此方能迅速平定益州。’

  ??所以,我猜測主公不會降罪於張飛,最多是小懲大誡,借此安撫人心。僅此而已。”

  ??李暹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都督言之有理。兄長素來仁慈為懷,但是益州不同於其它州郡,太平年月過得太久了,不能以常理待之,必須使用非常手段,予以強大震懾,如此方能收奇效。”

  ??周瑜道:“確是如此。不過張飛所為未免太過凶殘,如此肆無忌憚的肆意屠城,勢必引起各郡百姓拚命抵抗。果真如此的話,便是過猶不及,其結果必然是事與願違。”

  ??李暹思索著輕輕點頭,表示讚同,遂話鋒陡轉,低聲問道:“不知都督對接下來的戰事有何安排,我等何時才能揮師成都,與家兄會合?”

  ??眼見李暹不再追問張飛屠城之事,周瑜甚為讚許,暗自感歎道:“不愧是主公的胞弟,雖然對張飛的勇武賞識有加,但是在大是大非麵前,並不一味袒護,識大體顧全局,知進退,殊為難得!”

  ??實際上,此次周瑜之所以避重就輕地處理屠城一事,何嚐不是對李暹的試探。他想知道,麵對張飛擅殺數萬百姓,李暹是否還會一如既往地袒護他。

  ??如果李暹不辨是非,不分青紅皂白,仍然袒護張飛的話,那麽周瑜便要重新審視李暹了;重新考慮他是否有能力統率大軍征戰,合不合適坐鎮益州,甚至懷疑他是否可堪大用,等等。所幸,李暹明辨是非,顧全大局,並非昏庸之人,否則周瑜就會收回軍權,並建議李利更換鎮守益州的人選。

  ??這不是危言聳聽,亦非周瑜狂妄自大,而是有這份擔當和實力。

  ??眼下他之所以退居幕後,把軍權交給李暹,自己甘願替他殿後壓陣,純粹是替主公李利培養李暹,出於愛護之心,他要對李利負責。如果李暹可堪造就,那麽周瑜也樂於成人之美,幫襯他一回,助其樹立威信,為日後坐鎮益州夯實基礎。倘若李暹不堪大用,即便他是主公李利的胞弟,周瑜也不會任由他胡作非為,不僅不會把軍權交給他,還會直言不諱地建議李利撤換人選。

  ??這是周瑜為人處世的原則,亦是深藏於骨子裏的固若磐石的堅定信念。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決定,皆以李利的意誌為出發點,兼顧全局,始終抱著對李利盡忠的堅定信念,是以他心底無私,無所畏懼。此次出征益州,李利已將李暹托付給他周瑜,他就要對李利負責;縱然李暹也算是半個君主,但他也不會放任自流、袖手旁觀,該管的必須要管。

  ??好在李暹並沒有讓他失望,並且同他一樣,顧全大局,始終將李利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李利的統治地位。

  ??對此,周瑜頗感欣慰,真心替李利感到高興,因為他有一個堪為統帥之才的好弟弟。

  ??暗自思量之餘,周瑜胸有成竹地道:“上將軍莫急,眼下我等已經深入益州腹地,攻陷巴郡已然勢在必行,隻是時間早晚問題。何況目前形勢對我等極為有利,趙韙發動叛亂,將巴郡境內七成左右的守軍全部調走,以致巴郡防守空虛,兵力嚴重不足。這就給了我軍趁虛而入的絕佳機會,亦是我軍深入巴郡數百裏卻沒有遇到頑強抵抗的直接原因。

  ??現如今,安漢城已被我軍占據,旬日之間我東路大軍便可陳兵江州城下??????”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