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挽狂瀾,生存之道】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6      字數:3542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素來沉默寡言的李暹陡然冷聲喝止:“爾等於大堂之上公然喧嘩,成何體統?翼德不得無禮,速速與我退下!”說話間,但見李暹長身而起,擺手揮退圍在張飛身邊的甲士,步履沉穩地走到張飛麵前。

  ??隨著李暹一步步逼近,原本怒發衝冠的張飛不由得鬆開攥得緊緊的砵大的拳頭,繼而不由自主地後退數步。直至退到自己的座位旁,張飛遲疑了一下,當即停下腳步,低著頭像個木頭樁子似的杵在那裏,愣是不敢抬頭正視李暹。

  ??與此同時,在李暹開口起身的一瞬間,趙雲、馬超和黃忠三人聞聲止步,遂不約而同地將手中兵器重新交給親兵,既而佇立於原地一動不動,冷眼盯著張飛,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倘若張飛敢對李暹動手,那麽他動手的一刹那必將迎來趙雲三人的聯手圍攻,而且是一擊必殺的徒手搏殺之術。

  ??眼看李暹突然起身製止了堂下的爭鬥,站在大堂上階的周瑜頓時眼皮微微跳動,眼底閃過一絲異彩,當下心有所感,亦有所悟。隨即他不著痕跡地輕輕擺手,示意呂蒙不可妄動,稍安勿躁,退回原位靜觀其變即可。

  ??這一刻,大堂內氣氛十分詭異,異常寂靜,靜得落針可聞。

  ??堂下眾人紛紛屏息噤聲,將目光聚集在“上將軍”李暹和公然抵製周瑜將令的張飛二人身上,密切關注著他二人的一舉一動。拭目以待,十分期待這位位高權重卻鮮有建樹的“上將軍”如何處置張飛,而張飛又將如何應對,是否還像剛剛對待周瑜那樣,膽敢無視上將軍李暹的超然存在。

  ??的確,李暹在西涼軍中乃至整個李利治下各州郡的文武官員眼裏,都是權勢顯赫的超然存在。早些年,當李利尚無子嗣時,西涼文武稱李暹為“少將軍”;近年來,隨著李利的諸多子嗣相繼出世,李暹便被尊稱為“上將軍”。

  ??但是,不管稱呼如何變幻,李暹一直都沒有改變,依舊跟隨著李利權勢地位的節節攀升而水漲船高,身份地位始終僅次於李利,穩居眾將領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自從李利平定西涼之後,其弟李暹便再無顯赫戰績,始終待在西涼後方,安享太平。多年以來,李暹既無重大失誤,亦無甚戰功,平平淡淡、普普通通,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以至於很多人都已經將他拋之腦後,直接忽略了他的存在。

  ??唯一顯眼之處在於,每當李利地位升遷之際,李暹都會隨著他的地位變化而升遷。以至於,短短數年之間,李暹已經是位及三公的征南大將軍,爵位也已到了列侯,穩居李利治下的第二席位,是為西涼“上將軍”。

  ??時至今日,很少有人還記得,上將軍李暹亦是一員久經沙場的勇猛悍將,曾經無數次為其兄李利衝鋒陷陣,無數次替李利坐鎮後方。甚至於,時下很多西涼將領都不知道,李暹的習武資質尚在其兄李利之上,弱冠之齡便與李利的武藝身手不相上下,乃是李利帳下最得力的戰將之一。

  ??然而大多數將領不知道這些亦無關緊要,因為他們隻要知道李暹是李利在這個世上唯一的同胞兄弟即可。而西涼軍中最早一批將領卻深知李暹的厲害,更清楚地知道李暹並非生性憊懶之人,亦非貪圖享樂的平庸之輩。

  ??這麽多年來,李暹一直從未懈怠武藝,從未玩物喪誌,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沉溺於酒色之中不可自拔的放蕩之徒。恰恰相反的是,經過這些年的淬煉和積累,李暹早已躋身頂級戰將之列,擁有僅次於其兄李利半籌的強悍戰力,實為被埋沒的沙場悍將。

  ????????堂下,但見李暹緩步走到張飛麵前,神色平靜地注視著他,稍作沉默後,心平氣和的道:“翼德初次跟隨大軍出征,或許還有些不適應,偶有失禮亦是情有可原。然則,為將者必須遵從主帥號令,聽候調遣。這一點想必翼德不會不知道吧?”

  ??張飛聞言後,霍然抬頭看向李暹,正欲開口辯解,卻見李暹臉色陡變,神情陰沉,微眯著雙眸,眸子中閃爍著冷厲的寒光。眼見於此,張飛原本已經張開的嘴巴驟然閉上,話到嘴邊卻又生生咽回去,隨即再度低著頭,麵紅耳赤,卻愣是不敢當眾與李暹辯駁。

  ??看到張飛再次低頭,李暹臉上的陰沉之色稍稍緩解,目光隨之變得平和起來,聲音低沉的道:“翼德知錯便好,家兄曾說‘世人孰能無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既然錯了,翼德需向都督認錯請罪,這才是知錯便改的態度。翼德以為然否?”

  ??“呃!”張飛聞聲錯愕,暮然抬頭看著李暹,神情驚訝的道:“上將軍讓某自請懲處?某何錯之有,為何要請罪?”

  ??李暹聞聲皺眉,不容置疑的訓斥道:“當眾違抗軍令,藐視都督,這難道不是錯?身為將領,無視軍紀,於議事大堂上大吃大喝,衣衫不整,自由散漫,這難道不是錯,不該處罰麽?”

  ??毫不留情的怒聲訓斥之中,李暹語氣一頓,接著道:“念你初到本將軍帳下,不識軍紀,亦是初犯,本將軍可以免你一死。但是,如果你拒不認錯,那便是公然抗令、藐視本將軍,如此兩罪並罰,罪在不赦!本將軍奉勸你一句,雖然家兄對你頗為器重,卻絕不容你肆意踐踏軍紀,恣意妄為。是以你此刻立即向都督認錯請罪還自罷了,否則便是死路一條,誰也救不了你!”

  ??張飛橫眉冷對,霍然抬頭瞪著李暹,目光陰冷而堅定的怒聲道:“要殺要剮隨你,何必呱噪,某張飛豈是怕死之徒!”

  ??眼見張飛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愣頭青”,典型的吃軟不吃硬的家夥,李暹卻不為所動,絲毫不讓步,沉聲道:“你張翼德確實不是怕死之人,這一點不僅是我,就連家兄亦知你是條硬漢,鐵骨錚錚。正因如此,你才能活到今天,否則你早已是塚中枯骨,喪命多時了。但是,今天你若執意不肯認錯,本將軍決計不會再次縱容你,必定讓爾身首異處,死無全屍!

  ??另外,你莫要忘了,你張飛的性命並不是你自己的,你若因抗命而死,那麽你府中的族人家眷亦將被你連累,禍及滿門,無一幸免。對此,想必你比我更清楚,他們之所以能夠活到現在,是因為你在軍中效力;否則,他們何德何能得以坐擁公侯府邸,兩年來衣食無憂,坐享榮華富貴?

  ??這個世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美事,若想衣食無憂,就必須有所付出。不然的話,汝之家眷有甚資格錦衣玉食,汝有甚資格坐於大堂之上?”李暹的這番話端是不留半點情麵,赤裸裸地道出張飛的現實處境,話語雖然極不中聽,卻是據實直言,沒有半分虛假。

  ??事實正如李暹所說,自從張飛被秘密押解至長安之後,他在涿郡的親屬族人便悉數被接到長安,同他住在一起。此後,隨著徐州納入李利治下,羈留於徐州的張飛家眷也被送到長安,讓他們闔家團圓。

  ??與此同時,李利給張飛安排了一處相對幽靜的偌大府邸,按其建築規模和豪華裝飾而言,應是位居三公九卿的朝中重臣才有資格入住的豪華府邸。現如今,張飛府中住著一百餘口,這些人裏麵八成以上是張飛的族人,一成左右是他的直係親屬,餘下一成則是看著他長大的鄰居或與他從小玩到大的總角之交。

  ??就因為這樣,張飛被俘之後的兩年時間裏,他雖然是俘虜,卻並非被關押在大牢裏,而是整日和家眷、族人住在一起。盡管他被勒令不得走出府邸,卻相對自由,在府邸之內他不受任何限製,可以隨意練武、作畫,與妻妾嬉戲,儼然是關門過日子,兩耳不聞傳外事,自在逍遙。

  ??值得提的是,不僅張飛是這樣,緊隨他之後被幽禁於長安的孫權、劉備和關羽等人亦是如此。隻不過他們這些人對此毫不領情,不滿足於現狀,仍舊對李利心懷怨恨,仍然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走出“牢籠”,逃出生天。這其中以張飛和關羽二人為最甚,他們整天想著逃離長安,且有能力逃出府邸,擺脫幽禁生活。無奈他們又有頗多顧忌,若是他們走了,那麽住在府邸中的妻兒家眷和族人必將受到牽連,禍及滿門。

  ??此外,憑心而論,他們這些幽禁之人的生活待遇相當不錯,住著豪華府邸,錦衣玉食,以至於同他們住在一起的家眷和族人十分眷戀這種生活,暗地裏對李利感恩戴德,說是忠心耿耿亦不為過。麵對這種情形,張飛、關羽和孫權三人愈發憂心忡忡,時常借酒澆愁,夙夜難寐。

  ??與之相比,也許隻有劫後餘生的劉備對時下的處境頗為滿意。因為李利收複徐州之後,也將劉備的家眷悉數接到長安,讓他們一家團圓,過著無憂無慮的平靜生活。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