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風雷動,厲兵秣馬】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6      字數:3625
  時至初夏,百草豐茂,叢林蔥鬱,溪流潺湲,山川秀麗。

  ??當益州風雲突變之時,天氣亦隨之轉變,一場久違的風雨夤夜驟降,籠罩千裏山河。

  ??漢中郡,南鄭郡守府。

  ??暴雨過後,屋簷上仍舊嘀嗒著豆大的雨滴,一滴一滴落下,乍看雨滴連成一線,實則斷續分散。一滴滴雨水落在石階上、飛濺四散,砸在石階旁的黃土上,硬生生地鑿出碗口大的水窪,濺起的水滴中帶著昏黃的泥漿。

  ??距離石階十餘步的大堂上,此刻聚集著西涼軍諸多將領,還有金城郡、扶風郡和武都郡等三郡郡守,以及漢中轄下的一眾僚屬。

  ??此時大堂上階端坐著一人,不言而喻,他便是此番秘密集結於漢中郡內的十餘萬西涼大軍主將,亦是此次出兵益州的最高軍事主官。但他並不是李利,亦非李玄、李儒或賈詡等肱骨重臣,而是去歲於鄴城之戰受挫的平南將軍周瑜周公瑾。

  ??截至此時,鄴城之戰正好過去一年時間。時隔一年,李利再度啟用周瑜執掌大軍,恢複其安南將軍之職,並擢升為漢中都督,提領漢中大軍,掛帥出征益州。而這也是周瑜蟄伏一年之後終於等到機會,再次執掌軍權,亦是他重整旗鼓、為自己正名的絕好時機。

  ??事實上,當初李利決定出兵益州之時,並非無將可用,恰恰相反,可供選擇的武將頗多,能夠勝任三軍主將之職的將帥亦不在少數。其中最具衝擊力的人選便是征南將軍李暹、軍師祭酒諸葛亮、漢中太守法正和龍驤營主將統領馬超四人,餘下還有秦弓營統領黃忠、無雙鐵騎統領趙雲和扶風太守馬騰等人亦是熱門人選。因此,當出征益州之事提上日程之時,尤其是得知李利即將奔赴益州腹地之後,由誰執掌漢中大軍便成了眾將領關注的重點,私下議論紛紛,都在猜測李利最終會讓誰掛帥掌軍。

  ??直到李利起行之前的前夜,一直懸而不決的主帥人選終於水落石出,答案揭曉。但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這便是曾經多次執掌中軍的周瑜。

  ??在正式確定主將的同時,征南將軍李暹出任大軍副帥,諸葛亮和法正二人同樣被委以重任,分別出任隨軍左軍師和右軍師。此外,龍驤營、無雙鐵騎、雄鷹衛和秦弓營等四營兵馬隨軍出戰,並配備三萬輜重步軍。是以此番出征益州的西涼軍兵鋒強大,由六萬步軍和九萬戰騎組成,共計十五萬步騎。

  ??值得提的是,這十五萬大軍全是精兵強將,堪稱冀州之戰後西涼軍最精銳的軍隊。

  ??首當其衝的便是,李利起家的隊伍龍驤營。這是一支久負盛名的百戰雄師,亦是西涼軍中戰力排行前三名的戰騎之一;統領這支精銳鐵騎的正是“神威天將軍”馬超馬孟起。

  ??其次是,趙雲率領的無雙鐵騎。這同樣是一支久經戰火考驗的百戰之師,先後經曆過司隸大戰、幽州之戰和冀州之戰,盡管冀州之戰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無雙鐵騎的傷亡並不大,稍作休整補充之後便可再戰。

  ??再次,則是西涼軍唯一的一支滿編滿員的弓弩營,亦是極其擅長山地作戰的精銳步軍,其主將統領赫然是被譽為“箭神”的黃忠黃漢升。說起來,秦弓營自組建至今尚無顯赫戰績,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戰績便是跟隨李利奪取漢中,此外再無建樹。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秦弓營戰力低下,不堪大用,而是它一直沒有展示鋒芒的機會,多年來一直留守後方,扼守著漢中通往益州的門戶———葭萌關。所以,此次出征益州可謂是秦弓營期盼已久的大顯身手的絕佳時機,亦是他們為自己正名、建功立業的首場大戰。為此,秦弓營自黃忠、曹性以下三萬將士,均是磨刀霍霍,躍躍欲試,躊躊滿誌,迫不及待的期盼著出擊命令的到來。

  ??最後一支戰騎則是李利的胞弟李暹帳下的雄鷹衛。這是一支新組建的輕騎兵,全營三萬人馬,外加後勤輜重、斥候和親兵衛隊組成的五千附屬兵馬,共計三萬五千人。頗為引人注意的是,雄鷹衛鐵騎之中七成左右的騎兵都是來自烏桓、鮮卑兩族的控弦之士,餘下三成將士則是羌人和西涼人。正是因為這支騎兵成員複雜,所以李利派遣十餘名軍中悍將補充進來,由胡車兒和史阿二人擔任副將,並特意抽調張飛前來李暹帳下聽候調遣。

  ??這一切都是秘密進行的,自始至終都沒有走漏消息,是以各鎮諸侯對此毫無察覺。他們皆以為李利兵敗冀州之後軍力大損,遂不得不收縮兵力,將麾下戰騎營撤回西涼腹地補充休整。殊不知此舉不過是掩人耳目,實際上卻是另有大用,意在收縮兵力奪取益州。

  ??去歲冬天,諸葛亮跟隨李利先行一步,提前進入益州,此後一直與坐鎮漢中的周瑜、法正等人保持密切聯係,並將打探到的情報及時傳回漢中大營。

  ??今年二月,漢中太守法正再度出發,秘密潛入益州,前往成都暗中聯絡有意轉投李利麾下的部分益州世家和士族,其中不乏位高權重的益州將領和文臣。

  ??與此同時,法正還有另一項使命。這便是,他潛入益州時帶著一支全部由遊俠組成的精銳小分隊,雖然僅有五百人,卻肩負著配合主力大軍作戰、伺機奪取關隘的重任。是以法正這個右軍師不僅肩負策反益州世家大族和率領遊俠分隊奪取關隘的使命,還是右路軍進入益州之後的智囊,負責輔佐右路軍主將攻城拔寨。

  ??但是,右路軍主將是何人,以及漢中境內十五萬大軍如何調兵遣將,卻仍需周瑜拍板定奪,這是他身為三軍主帥應有的權利。

  ??在這一點上,李利素來奉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隻要他選定了統兵主將的人選,就會充分放權,給予其臨機專斷之權。大戰期間,他不會對統兵主將指手畫腳,不會中途幹涉,更不會擅自改變作戰計劃。

  ????????漢中郡守府大堂上,戰前議事已經進行了半個時辰。

  ??除了主帥周瑜高坐於上階之外,堂下兩側坐著與此次出征益州相關的一百餘名文臣武將。堂下左側,征南將軍李暹位於首位,其次是趙雲、馬超、黃忠、夏侯蘭和曹性等七十餘名將領;右側坐於首位的是扶風太守馬騰,其次是武都太守裴潛、金城太守韋康和金城郡丞楊阜等文官四十餘人。

  ??此次議事伊始,周瑜便代為傳達主公李利從蜀郡傳回的軍令,並將信帛傳示眾人,以示誠信。隨即,黃忠將最新探報和細作傳回的消息予以通報,從而讓眾人清晰地認識到,時下已是出兵的最佳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至此,經過最初的軍情通報之後,議事進入實質性階段,亦是周瑜調兵遣將的關鍵時刻。

  ??“大軍出征在即,不知三位太守糧草籌措的如何,能否足額供應我大軍征戰所需?”正當堂下眾人皆以為周瑜即將發號施令之時,卻不料周瑜倒是沉得住氣,不緊不慢地詢問糧草籌備情況。說完話後,他麵帶笑容地看著堂下右側的馬騰,因為馬騰是此次大軍後方糧草供應的後軍主官,即軍需官。

  ??馬騰聞言後,不假思索地道:“都督盡可放心。第一批三十萬石糧草已悉數運到南鄭城,其中二十萬石糧草已於前日運抵葭萌關,可供十萬大軍兩月之用。第二批糧草仍是三十萬石,目前全部籌集完畢,於昨日運至武都郡內,想來十日之內便可送到漢中,完全可以供應大軍征戰所需。”

  ??周瑜聞聲頷首,笑道:“如此甚好,此番有槐裏侯坐鎮漢中,本將無憂矣。嗬嗬嗬!”說話間,周瑜雖是滿臉堆笑,實際上卻是如釋重負的暗暗鬆一口氣。

  ??而這皆因馬騰身份特殊,其人本身便是西涼宿將,曾經還是一位叱吒風雲的諸侯,而今他歸順李利麾下,卻仍是滿門顯貴,地位超然。他不僅自身便是一郡太守,還是軍中悍將馬超的親生父親,餘下三子均是軍中高級將領,最重要的是,他還是李利的嶽父。正因如此,即使周瑜貴為漢中都督、一軍統帥,卻不能直呼其名,仍需尊稱馬騰一聲“槐裏侯”。所以,如果馬騰故意拖遝或從中作梗,那麽周瑜就有麻煩了。

  ??眼見周瑜謙遜有禮,馬騰捋著胡須,微笑著道:“都督無須客氣,此乃老夫份內之事,職責所在,理應效命。”

  ??周瑜頷首示謝,遂將目光轉向坐在馬騰下首的韋康身上,迅速收斂笑容,正色道:“韋康太守此番為大軍籌措糧草,居功甚偉,待功成之日,本將必定替太守請功。眼下,本將尚有一事勞煩太守,聽聞金城郡丞楊阜頗有謀略,智計過人,此番大軍出征正是用人之際,不知太守可否割愛?”

  ??韋康聞言後,非常驚訝,扭頭看了看左後方的楊阜,眼神中流露出由衷的欣喜之情,遂對周瑜恭聲道:“固所願也,不敢請爾,一切全憑都督調遣!”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