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春雷動地布昭蘇】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6      字數:3771
  時光飛逝,光陰如梭,轉眼已是建安五年三月。

  ??竹園別院裏,綠柳扶風,草木成蔭,春意盎然。

  ??荷塘水榭,李利抱著八個月大的女兒坐在亭中,一邊逗著女兒,一邊留意著極其好動的兒子小嶽兒,以免他磕著碰著。

  ??現年三歲半的小嶽兒甚是頑皮好動,一刻都坐不住,人越多越高興,整天在花園裏奔跑嬉戲,仿佛永遠不知道累似的,經常玩得滿頭大汗,弄得滿臉汙垢。好在,他的幹娘吳莧時刻跟在他身後,當他玩累的時候,吳莧給他擦汗,非常吃力地抱著他,和他分享玩耍的樂趣,耐心解釋他提出的天馬行空的奇怪問題。

  ??對於李利而言,像這樣含飴弄兒的平靜生活是極其難得的。整天和妻兒在一起,耳邊聽著夢馨、任紅昌她們姐妹五人聚在一起嬉笑私語,抱著一臉好奇的粉嘟嘟的小女兒,看著兒子在園中嬉戲,這種妻兒承歡膝下的平靜生活令他陶醉,讓他十分享受,心境趨於祥和,樂在其中。

  ??伴隨光陰流逝,時間的推移,一隻隻信鴿頻繁飛進竹園,於是李利的恬靜生活隨之遠去。

  ??臨近正午時分,諸葛亮行色匆忙地走進水榭,將一疊信帛交到李利手裏。看完信帛後,李利將女兒遞給夢馨,對她們點頭示意,既而起身離開。眼見於此,諸葛亮對五位嫂夫人歉意頷首,隨即快步跟上去,跟隨李利走進前院大堂。

  ??龍驤虎步的走進正堂,李利擺手示意早已等候在堂中的李摯、史阿二人無需多禮,遂顧自坐在堂下,並示意諸葛亮坐在自己身邊。

  ??“密信上說,近日益州局勢有變,提醒我們及早做準備,以免貽誤戰機。賢弟對此有何高見?”

  ??聽到李利的話後,諸葛亮手搖羽扇,臉上流露著自信的微笑,不急不躁地道:“此事早在我等預料之中,不足為奇。從最近幾日的細作探報上看,成都州牧府中的某些人對此已有警覺,並建議劉璋早作準備,先下手為強,防止事態擴大,一發不可收拾。

  ??然則劉季玉對此半信半疑,還在猶豫之中,舉棋不定,近期之內不會采取任何措施。這樣以來,就等於給對方留下可乘之機,失去先機,屆時必將陷入被動,疲於招架。而這恰恰是我等一直等待的時機,隻有等到益州內亂之時,我等才能相機出兵,坐收漁利。”

  ??李利微微頷首,思量著道:“劉季玉性格暗弱,優柔寡斷,卻又生性多疑,安於享樂。其人之所以能夠坐鎮益州數年之久,全賴益州得天獨厚的地形條件,以及其父留下的諸多賢臣良弼。倘若易地而處,益州早已為他人所得,焉能獨立於亂世之外?”李利此言可謂一語中的,直擊要害,道出了益州安穩多年的關鍵之所在。

  ??諸葛亮欣然點頭,接聲道:“主公所言極是。自從劉璋提領益州以來,益州各郡縣表麵上太平無事,但是暗中卻從未平靜過,一直處於暗流激蕩的微妙局勢當中,說是內憂外患亦不為過。姑且不說益州內部隱憂,單說其所麵臨的外患便不止我西涼一處,還有來自荊州劉表的威脅。”

  ??說話間,諸葛亮語氣一頓,隨手端起茶盅輕呷一口茶潤潤嗓子,遂接著說道:“兩年前,荊州劉表以撤軍平叛為由,擅自撤走征討淮南袁術的兩路大軍,回師荊南。當時,位於荊南的長沙、武陵、零陵等郡縣確有叛亂,然則僅是癤癢之疾,遠不足以撼動荊州之根基。叛亂發生後,劉表隻需遣一勁旅,單刀直入,直取長沙即可平息叛亂,根本無須興師動眾的調動大軍參戰平叛。

  ??然則,劉表卻以此為借口,悍然撤走征討淮南的數萬大軍,此舉無異於背棄討袁聯盟,公然與主公為敵。但是,迫於形勢所逼,我等隻能任由其領軍撤退,無力征討荊州,興師問罪於劉表。隨後,劉表迅速平定叛亂,而後趁我西涼軍與冀州袁紹鏖戰對壘之際,又恰逢益州沈彌、婁發等發動叛亂之時,劉表趁勢揮軍進逼益州巴郡,企圖奪取巴郡江州(今重慶)等郡縣,而後以此立足,揮師奪取益州。

  ??當是時,劉璋遂以益州長史趙韙為征東中郎將,率軍平定東州叛亂,抵禦劉表大軍,而後屯兵於朐忍。自此以後,趙韙率領益州軍與劉表隔江對峙,直到現在仍是相持不下。然則,正是因為劉表虎視在側,試圖謀取益州,才使得益州長史趙韙手握重兵,雄視一方。”

  ??說到這裏,諸葛亮話音一頓,與李利對視一眼,遂笑著道:“由此不難看出,荊州劉表早有圖謀益州之意,卻又不逢其時,始終找不到一舉攻入益州的有利時機。前番他借口從淮南撤軍,名為平定荊南叛亂,實則暗藏進取益州之心。奈何,巴郡沈彌、婁發等人倉促起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還沒等到劉表率軍前來支援便被趙韙大軍剿滅,以致聞訊趕來的劉表終是來遲一步,功虧一簣。

  ??所以,時至今日,益州劉璋所麵對的諸侯勢力不僅是我西涼軍,還有虎視在側的荊州劉表劉景升。”

  ??李利聞言頷首,微笑道:“荊州地處中原腹地,雄跨長江兩岸,雖是沃野千裏、物產豐盛,卻時刻麵臨中原諸侯的威脅,不得安寧。與之相比,益州卻有得天獨厚的天然屏障——蜀道和長江。僅是一條蜀道便可將我數十萬大軍擋在漢中之外,其東麵的長江則扼守著荊州劉表進取益州的道路,如此險峻的地形條件實在是令人驚羨,天下間僅此一處。加之益州境內沃野千裏,物阜民豐,且擁有眾多人口,足可養兵百萬,是為龍興之地。這般富庶的州郡,休說荊州劉表早已覬覦已久,就連曹操、孫策等輩亦是垂涎三尺,覬覦不已。”

  ??說到這兒,李利不禁朗聲大笑,道:“當然了,垂涎益州的遠不止曹操、劉表、孫策等人,我等同樣對益州窺視已久。最重要的是,我等與益州劉璋做了多年的鄰居,此番不請自來,卻是走在各路諸侯的前麵。值此益州內憂外患之際,如此良機豈能錯過?近水樓台先得月嘛,嗬嗬嗬!”

  ??諸葛亮聞言後頷首而笑,“主公所言甚是。益州也有得天獨厚的地形優勢,千裏蜀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若是益州沒有內亂,我等想要攻取蜀道無疑是難於登天。是以此次機會難得,必須緊抓不放,力爭一舉攻入蜀道,奪取益州。隻要益州在手,無論天下局勢如何變化,各鎮諸侯如何奸猾狡詐,主公都將立於不敗之地,早晚掃平各路諸侯,廓清寰宇,一統天下!”

  ??“是啊。”李利輕輕頷首,笑道:“早在平定西涼之時,我便開始留意益州局勢。無奈的是,當時劉焉提領益州,其人雖已老邁,卻是老而彌堅,行事滴水不漏,甚是難纏。待劉焉死後,天下局勢風起雲湧,讓我不能輕舉妄動,於是不得不放棄率軍攻打益州的念頭,退而求其次,將劉璋送回益州穩住局勢,繼而緩緩圖之。

  ??如今天下局勢日趨明朗,各路諸侯相繼覆滅,幸存下來的諸侯皆非善類,圖之不易,亦無法速勝。有鑒於此,我便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對外宣稱全軍休整,治下各州郡修養生息,實則收縮兵力,謀取益州。是以此番我軍攻打益州的兵馬不會太多,更不宜大動幹戈,以防其他諸侯趁虛而入,攻打我其他州郡。這就要求我軍入川的兵馬必須是精銳之師,將戰爭範圍局限在涼州和益州境內,打一場局部戰爭,而且是速戰速決,不宜遷延日久,久則生變。”

  ??諸葛亮鄭重點頭,恭聲道:“微臣明白,這便下達主公軍令,命駐守漢中的各營兵馬整軍待命,密切關注益州的時局變化。隻待益州爆發內亂,漢中大軍便立刻揮師入川,趁亂奪取蜀道,一舉打通進入益州的咽喉要道。”

  ??“嗯,如此甚好,就這麽辦吧。”李利思索著輕輕點頭,沉聲道。

  ??諸葛亮見狀亦不多言,起身告退,他的親兵隊長史阿隨後跟上,亦步亦趨地疾步離開正堂。

  ??????????????????????????

  ??蜀郡,成都州牧府。

  ??就在李利和諸葛亮談笑之間議定策略的同時,距離無塵宮兩百裏之外的州牧府正堂上,正在進行著兩天一次的軍政議事,亦是例行議事。

  ??當諸多爭議均被劉璋一句“容後再議”擱置一旁之後,議事結束。隨即,益州一眾文武僚屬紛紛躬身告退,三五結伴地離開州府大堂,各自乘車離去。

  ??從州府府門向東而行,穿過一條街巷,轉彎便是益州別駕張鬆的府邸,在張鬆府邸的對麵則是他的兄長廣漢太守張肅的府邸。

  ??早年,張鬆曾住在其兄張肅府中,自從他在劉璋帳下出仕之後便深得劉璋賞識,短短幾年之間連升數級,由州府主簿從事升遷至別駕從事,去年再次獲得晉升,升任益州別駕。隨著地位的不斷攀升,張鬆與其兄張肅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出來,兄弟二人時常發生爭執。

  ??最初,他們爭執的原因隻是政見不合,而後卻因政見分歧衍生出諸多矛盾,致使矛盾愈發劇烈,再也無法同住一個屋簷下。於是張鬆一氣之下便搬出府邸,在其兄張肅府邸的對麵置辦了一幢規模更大的府邸,其門楣裝飾得異常華麗,而張肅的府邸則相形見絀,黯然失色。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