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 【決勝千裏】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6      字數:3872
  下邳城東,侯成營寨。

  ??深夜子時,兩隊人馬從營寨後門悄然進入營寨,旋即大營裏一片沉寂,再無動靜。

  ??主將營帳裏,侯成起身將領兵前來的韓暹、楊奉二將迎進後帳,隨即吩咐親兵把守房門,不許任何人靠近。

  ??“軍師果然沒有看錯人,兩位將軍皆是守信之人,侯某欽佩之至!”

  ??侯成一邊緊閉房門一邊寒暄,遂將韓暹和楊奉二人請進內室,案幾上已經擺好酒肉,虛席以待。

  ??三人寒暄落座,侯成坐在主位,韓暹和楊奉二人坐於左右兩側。

  ??“臧霸將軍尚未趕到?”乍一坐下,韓暹便低聲詢問道。

  ??楊奉聞聲神色頓變,側身看著侯成,目光中帶著疑惑之色,不無戒備之意。

  ??侯成似乎早有準備,不以為然的笑聲道:“兩位將軍不必緊張,臧霸將軍駐地甚遠,今夜無法率部前來匯合。不過,這早在軍師的預料之中,是以我等今夜在小弟營中會合,休整一日,待明日臧霸將軍率部趕到後便立即動手。”說話間,侯成親手斟上兩盞酒,遂舉杯邀韓、楊二人同飲。

  ??韓暹和楊奉二人聞言後麵色稍緩,緊繃的心神不禁鬆弛下來,當即也不推辭,舉盞便飲。第一盞酒飲罷後,三人再不客套,一邊飲酒一邊吃肉,大快朵頤。

  ??不多時,待韓暹、楊奉二人吃飽喝足之後,侯成示意親兵撤去酒肉,重新換上他們還不太習慣飲用的綠茶。雖然喝不慣,但他們還是喜歡飯後擺上一壺熱茶。莫要輕視這一壺香茗,這裏麵蘊含著特殊意義。

  ??據說飯後喝茶是大將軍李利的固有習慣,可以清腸潤肺,提神補腦,有益身心。現如今,李利好茶的嗜好早已傳遍天下,以致許多人爭相效仿,無形中促使茶葉成為當下的熱銷飲品。然而各鎮諸侯帳下的領兵將領仍舊喜歡飲酒,通常都是以酒代水;隻要條件允許,將領們很少喝水,渴了累了全是飲酒,動輒一口氣能喝掉一壇子酒(糧食釀造的低濃度酒)。

  ??所以,侯成此時讓人端來一壺熱茶,顯然是明白無誤地告訴韓暹、楊奉二人,他侯成早已決定跟隨大將軍李利,因此他將飲酒的嗜好都改掉了,改為飯後飲茶。

  ??但是,讓侯成萬萬沒想到的是,韓暹和楊奉二人竟然對此一點不好奇。但見楊奉動作嫻熟地擺上茶盅,而後倒上三杯茶,顧自端起一杯輕輕吹著熱氣,像模像樣的悠閑品茶。韓暹亦不遑多讓,似乎早已習慣喝茶,輕呷一口茶後細細品味,一臉陶醉的神情,看得侯成大感意外,嘖嘖稱奇。

  ??“兩位將軍這是??????這又苦又澀的茶水當真這麽好喝嗎?”侯成一臉詫然的問道。

  ??顯然,侯成並不習慣喝茶。此番他之所以命人奉茶不過是做做樣子,表明自身態度而已,實際上他還是喜歡飲酒。此外,茶的味道或苦或澀,季節決定味道,通常是春苦夏澀,隻有春夏之交出產的茶葉才會又苦又澀。從清明至仲夏,茶葉的色澤由淺入深,香氣由濃變淺(後世加入香精的茶葉除外);明前茶微苦,色澤喜人,清香撲鼻,是為極品。

  ??楊奉聞言後微笑搖頭,解釋道:“侯成將軍有所不知。昔日楊某跟隨司空李傕多年,而司空酷愛飲茶,是以楊某也隨之效仿,時常以茶代酒,久而久之便養成了飲茶的習慣。韓兄(韓暹)與我相識多年,不知不覺中也已習慣飲茶。不瞞侯成將軍,我等之前飲用的茶葉都是大將軍府所出,這些年我等四處奔走,寄人籬下,倒是再未喝過出自大將軍府的茶葉,甚為遺憾哪!”說完話後,楊奉與韓暹對視一眼,眼神中浮現難以言語的詭異神色。

  ??經楊奉一番解釋,侯成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臉上強作鎮定,心中卻是猶如驚濤駭浪一般劇烈起伏,一片駭然。

  ??直至此刻侯成才知道,原來坐在自己麵前的這兩位白波賊首,早在多年以前便投靠了大將軍李利。隻因他們二人身份特殊,出身卑賤,早先曾是黃巾餘孽,而後又在白波穀落草為寇,然後被西涼軍剿滅。從那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這二人銷聲匿跡,聲名不顯,再無建樹。

  ??然則,就在漢帝劉協和百官自長安出逃之後,韓暹和楊奉二人再度浮出水麵,都是護送漢帝和百官們安全逃離西涼的大功臣。但是隨著各路諸侯相繼前往洛陽接駕,此二人卻又急流勇退,再次退居幕後。此後他們沒有跟隨劉協前往冀州,而是率部投奔淮南袁術,待袁術即將敗亡之時再度轉投呂布帳下,直至今天。

  ??若是不細想,斷然發現不了韓暹和楊奉二人近年來的行蹤十分詭異。然則,仔細梳理他們二人護送漢帝逃離長安之後的行蹤,便不難發現他們幾乎所到之處都有大事發生。無獨有偶,但凡是他們率部投靠的帝王或諸侯,必定是西涼李利率部攻取的目標。

  ??其一,韓暹和楊奉率部護送漢帝移駕宛城,隨即引發各鎮諸侯大打出手,好一番混戰,而後天子歸冀,隨之而來的便是李利麾下西涼軍攻取南陽郡。其二,他們率部投奔袁術,而袁術則命人半路伏擊劉備大軍,以致劉備三兄弟淪為喪家之犬,促使呂布輕而易舉地占據徐州;此後不久,袁術稱帝,再遭各方諸侯聯盟討伐,緊隨其後的便是李利率軍南征,一舉奪取豫州和揚州半壁。其三,袁術兵敗之前韓暹和楊奉二人再度改弦易幟,轉投呂布帳下,以至於此番聯合陳宮、侯成和臧霸密謀起兵,企圖圍困呂布,助李利奪取徐州。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偶然,那麽這麽多偶然碰在一起,未免太巧了。最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偶然所造成的結果竟然驚人的相似,每次都是西涼李利坐收漁翁之利,屢戰屢捷,大獲全勝。所以這一切根本不是偶然,而是精心謀劃的必然結果。

  ??侯成雖然不是智謀之士,卻也不傻。他不知道韓暹和楊奉二人究竟是如何做到之前的一次次創舉,以致他們兩個籍籍無名之輩竟然成為風靡一時的關鍵人物,屢屢站在風口浪尖上,最終卻能全身而退。但是,侯成此時已然明白,韓暹、楊奉二人都是大將軍李利麾下將領,而他們倆之所以被李利選中擔當重任,正是因為他們曾經是白波賊首領,身份特殊,相貌粗獷極具欺騙性,亦無過人之能,聲名不顯。是以他二人及其帳下一萬餘將士才被李利看中,繼而擔負特殊使命,攪得天下局勢風起雲湧,為西涼軍創造了一次又一次攻城略地的機會。

  ??顯而易見,韓暹和楊奉二人沒有辜負李利的期望,一件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他們手裏得以實現,一次次看似極度凶險的處境卻總能化險為夷,全身而退。

  ??想到這些,侯成由衷感歎大將軍李利真正是天下第一用人高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將兩個籍籍無名的盜匪放在引領時局變化的風口浪尖上,親手將他們培養成讓諸侯們無法忽視的風雲人物,獨當一麵的統兵大將。此舉隻怕是所有人都不曾料到的,甚至根本想不到,而這一切便是李利一手締造的。

  ??看著信心滿滿的韓暹和楊奉二人悠閑品茶,侯成不禁有些羨慕,羨慕他們處變不驚的大將風範,更羨慕他們倆不可限量的光明前途。不難想象,此番徐州之事一旦成功,此二人便可堂堂正正的重新回到大將軍李利麾下,屆時李利必定對他二人予以重賞厚賜,拜將封侯必不可少,榮華富貴唾手可得。而這些恰恰侯成夢寐以求的遠大理想,卻一直求之不得,遙不可及。

  ??是以侯成對韓暹和楊奉二人充滿驚羨,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們一樣拜將封侯,封妻蔭子,一世榮華。而他之所以選擇投靠陳宮,或者說投效李利,原因很簡單,因為李利是比呂布更強大的當世強者。當初他追隨呂布正是因為呂布足夠強大,今日他背棄呂布而轉投李利亦是如此。

  ??追隨強者就是他侯成的選擇,自始至終從未改變。

  ????????一天時間悄然而過,夜幕再次降臨。

  ??時間一點點流逝,夜色越來越濃,天空中不時劃過一道閃電,轟隆隆的雷聲不絕於耳,狂風呼嘯而來,空氣中裹挾著大雨將至的絲絲濕氣。

  ??雷電交加的無月夜,夜黑風高,風雨欲來,烏雲壓城。

  ??烏雲籠罩下的下邳城,燈火點點,那昏黃的燈光正在迅速減少,許多百姓已經熄燈就寢了。

  ??電閃雷鳴中城頭守軍卻絲毫沒有注意到,城外的荒野上不知何時聚集了數萬大軍,此刻正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城樓上的一切。也許他們在等待城中的燈火全部熄滅,或是等待軍師陳宮的命令,亦或是等待暴風雨的到來。

  ??“稟軍師,臧霸將軍仍未率部趕到。”

  ??距離下邳北門三裏的曠野上,陳宮、侯成、韓暹、楊奉四人勒馬駐足於陣前,在他們身後還有十餘位身形魁梧的領兵將領,其中有三人頗為引人注意,他們是:張勳、雷薄和陳蘭。這三人曾是袁術帳下部將,歸降李利麾下之後便奉命駐守淮南,不承想他們此刻卻出現在這裏,這讓侯成、韓暹等人深感意外。

  ??“臧霸未到?看來他終是膽怯了,不敢冒險與我等一同起事。此刻我等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攻城開始之後,諸位將軍務必按計劃圍困攻城。”說到這兒,陳宮話音一頓,既而拔出佩劍,揚聲下令道:“眾將士聽令,殺———!”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