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伏案測聽風和雨】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6      字數:3532
  斜陽被烏雲遮蓋,瑟瑟西風吹拂著血腥彌漫的鄴城。

  ??山雨欲來風滿樓,似乎要變天了。

  ??鄴城宮殿裏,一身戎甲的李利靜靜地坐在袁紹曾經坐過的龍椅上,手裏拿著一卷竹簡,耳邊充斥著遠處傳來的風和雨。

  ??事實上此刻並未下雨,卻有風,呼呼的西北風。

  ??是以李利聽到的風和雨,與宮外的聲響無關。

  ??風,是瑟瑟肅殺之風;雨,是震耳欲聾的滾滾洪流。

  ??“嗵嗵”的腳步聲打破了殿內的沉寂,腳步很輕,並且直接出現在李利身旁,“主公,末將回來了。”

  ??“嗯,你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李利沒有回頭看,手裏依然拿著一卷攤開的卻並未看過一個字的竹簡,低聲道:“舍生忘死的突圍出去,為何又要回來?你應該知道,回到這裏意味著什麽,何苦如此呢?”

  ??“末將的職責就是時刻不離主公左右,保護主公安全便是末將存在的理由。如若主公遇到不測,末將一定先於主公而去。”這是金猊衛統領李摯的回答。

  ??兩個時辰前他奉命護送郭嘉突圍,直到親眼看到郭嘉脫離危險之後,他又重新回到城裏,費盡心力再次回到李利身邊。這其中他經曆過多少艱難險阻,流過多少鮮血和汗水,隻有他自己知道。但是他終究是回來了,再次站在李利身後,依然是李利最堅實最可靠的後背,時刻守護著所有來自身後的偷襲。這是近身侍衛統領的職責,也是他們存在的意義。

  ??聽到李摯的話後,李利深邃的眼神微微泛起一絲波動,隨之輕輕合上竹簡,起身走到堂下,招手示意李摯一同坐下。

  ??這時他才看到李摯身上的龍鱗甲已經被鮮血染成了暗褐色,腿上紮著被鮮血浸紅的紗巾,像這樣的傷口竟有十餘處之多。此刻李摯不苟言笑的臉上略顯蒼白,嘴唇幹裂,鬢角已然濕透,耳際下方還殘留著幹涸的汗漬。

  ??一瞬間,李利的眼瞳中微微泛紅,眼眶裏滑過幾絲盈動的晶瑩之光。隨即他仰著頭,睜大眼睛盯著大殿上方的橫梁,沉默半晌,一動不動。當他收回目光再次正視李摯的時候,神色極為平靜,沒有半句言語,不急不緩地倒上一盅茶,親手遞給李摯。

  ??李摯雙手接住茶盅,吹了吹熱氣,一飲而盡,他知道這杯茶的份量,裏麵承載著李利的兄弟情誼,是以一口喝幹,點滴不剩。

  ??輕輕放下茶盅,李摯低聲道:“末將返回途中見到南岸大營起火,料想應是周瑜將軍遭到襲擊。”他本想說親眼見到周瑜大軍傷亡過半,倉惶逃向南門,但話到嘴邊卻生生忍住了。他不想給李利添堵。

  ??實際上,李摯剛剛走進正殿的那一刻,就看出主公李利憂心忡忡,手裏拿著竹簡卻隻是用它遮住臉上的表情,實則目光根本不在竹簡上,而是一籌莫展的蹙眉沉思。看到這一幕,李摯頓時便知主公李利正在為眼前的困局而擔憂,全身心地思考對策。是以李摯明明看到城外的周瑜大軍落荒而逃,卻沒有明言,而是簡要陳述周瑜大營突遭火攻,以便於李利了解目前形勢,從而作出準確的決斷。

  ??李利聞聲後眼皮瞬間跳動幾下,旋即微微頷首,不急不躁地倒上一盅茶,邊喝茶邊說道:“南岸大營是曹操事先為我軍準備好的屯軍營寨,位置很奇怪,處於東門和南門之間,且距離漳河頗近,儼然是紮在河堤上的營寨。當初率軍紮營時我便覺得大營的位置有些不妥,卻又想不出問題出在哪裏,於是臨時起意在北岸再紮一座大營,作為中軍的營地。現在看來,當時的預感是對的,這座大營果然有問題。

  ??如今大營起火,想必是曹軍紮營之時便在營中埋下木炭,而後靜等我軍駐紮進去,待時機一到便縱火燒營,引燃地下的焦炭,如此便能將我軍一網打盡。”說這番話時,李利顯得很冷靜,語氣平和,不帶一絲火氣,仿佛訴說著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然而坐在他對麵的李摯卻清晰地看到,李利說話時眸光閃爍,眼角邊流露出濃鬱的殺機。顯然,李利心裏極不平靜,至少不像表麵看起來那般若無其事。他之所以佯作不以為意的樣子,完全是因為迫於眼前形勢,自顧不暇,有心無力。因此,與其徒勞傷神,不如坦然麵對,一切都要等到突圍成功之後再行計較,否則枉自費神亦是徒然,於事無補,純粹是自尋煩惱。

  ??處變而不驚,臨危而不懼,這恰恰是李摯最敬佩李利之處。每次遇到大事,隻要看到李利這副神情,李摯便格外安心。他堅信主公李利一定有辦法解決一切困難,縱然是身陷絕境也困不住自家主公。

  ??片刻沉默之後,李摯接著稟報道:“方才曹軍將士從漳河方向帶回數千匹戰馬,全是我西涼戰馬。還有近萬名戰俘,其中大多數是淮南將士,也就是先前送到周瑜將軍帳下聽用的淮南戰俘,而今再次被曹軍俘獲。這些兵馬全身都濕淋淋的,似乎是剛從水裏撈上來,想來一定與此刻漳河方向傳來的轟隆聲有關。”其實李摯想說,周瑜大軍在撤退途中遭遇了水攻,極有可能全軍覆沒。但他並沒有親眼所見,完全是猜測而已,是以他將自己見到的據實稟報,相信李利必定能夠想到漳河裏發生了什麽。

  ??正如李摯所想,李利聞言後臉色暗淡,沉聲道:“今日清晨我等領軍渡河時看到了一些異象,毒蛇、蟾蜍、毒蠍等毒物紛紛上岸,其實這便是漳河即將大變的先兆。當時伯圭(公孫瓚)大為驚歎,嘖嘖稱奇,隻可惜我那時並未將這些異象征兆放在心上,腦子裏全是我軍斥候被人襲殺和盡快攻破鄴城之事,完全忽略了這些不起眼的細節。而今,大禍已然鑄成,悔之晚矣!”

  ??說到這裏,李利滿臉陰沉地閉上眼睛,沉聲道:“時下正值初夏,漳河上遊已經解凍,此前這條河也算一條大河,河水頗深,但是我們見到的漳河卻能涉水而過,根本無須架橋。然而我等卻對此毫無察覺,誤以為這條河本就是這樣,完全沒有想到有人竟在春夏之交利用河水設伏,堵截上遊蓄水,繼而使用水攻給予我軍致命的一擊。

  ??正是由於上遊斷流蓄水是人為所致,才使得河道裏的毒物對此後知後覺,直到上遊水位暴漲而下遊河水不斷下降,終究讓這些水裏的毒物察覺到異常,於是趕在危險到來之前紛紛上岸,卻碰巧被我等遇上了。這些生活水裏的生靈極有靈性,對危險的預知能力遠在我們人類之上。可惜??????我等無視異象,注定有此一劫。”

  ??“??????現在回想起來,南岸大營火起,其實就是給西邊上遊負責決堤的敵軍將士的信號。當他們看到東門上空升起濃煙時,便破開蓄水長達二十多天的攔河大壩,從而引爆洪流。此外,這道攔河大壩一定距離我軍大營很遠,至少應在三十裏開外,否則便不可能躲過我軍斥候的打探。恰恰是因為距離甚遠,攔河大壩極其堅固不易破開,才能在周瑜逃離大營之後率軍撤退渡河之際,水淹大軍,將我軍一舉吞沒。

  ??當真是好算計!無怪乎曹操剛才所言,為了確保謀劃不出現絲毫紕漏,事先經過反複推演,籌備時間長達半年之久。看來他們反複推演的便是這最後一擊,洪水從掘開大壩至抵達渡橋的時間,與從南門趕到河邊的時間是否吻合。真真是煞費苦心,任何一個細節都不放過,由此才有我軍今日之慘敗!”

  ??聽著李利抽絲剝繭的道出原由,李摯神色大變,滿臉驚駭之色。若不是事實已經擺在眼前,他斷然不信曹操等人竟是如此處心積慮,竟然將一切都謀劃的如此縝密,真正是算無遺算,令人匪夷所思。

  ??呆愣半晌,李摯方才鎮定心神,輕聲問道:“主公,我等眼下又當如何突圍?那曹操如此詭計多端,絕非言而有信之人。是以末將懷疑他不會信守承諾,隨時都有可能縱火焚燒宮殿,一旦曹軍四麵縱火,我等隻怕就要葬身火海了!”

  ??李利冷冷一笑:“子誠說的一點沒錯。不過曹操暫時還不會下令縱火,少則三日、多則半個月,在此期間這座袁紹府邸都不會被焚毀。但是,我們不能再等了,今夜便突圍!”

  ??李摯驚訝道:“今夜突圍,這是為何?主公不是說曹操不會下令縱火麽?”

  ??李利莫測高深地搖了搖頭,沉聲道:“如果城外還有我軍兵馬與曹軍廝殺,我等還可在此停留幾日,以便從長計議。但現在我軍兵馬已經全部??????城外已無援軍,我等若是還留在這裏堅守,最終隻有死路一條。是以我等別無選擇,惟有奮力一搏,才有一線生機!”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