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馬前卒】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6      字數:3895
  轅門口的一場鬧劇,在李利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揮手之間宣告結束。

  ??當孫策攙著太史慈對他道謝時,他以“之前所言都是戲言耳”,一語帶過。

  ??於是一場紛爭便在李利輕描淡寫的“戲言”當中,煙消雲散,消弭於無形。

  ??然而李利這番“戲言”卻讓孫策及其麾下江東軍飽受驚嚇,誠惶誠恐,如臨大敵的攥緊兵器,心神繃得緊緊的。直到最後,方知是虛驚一場。

  ??鬧劇散去之後,孫策帶領帳下部將跟在李利身後進入大營。

  ??當日,李利於帥帳設宴,盛情招待孫策帳下一眾將領,並特意派去兩名隨軍郎中,給受傷的太史慈包紮傷口,醫治內傷。

  ??一切都是那麽和諧。

  ??前一刻雙方劍拔弩張,後一刻卻親如一家,不分彼此。

  ??前後始末,主動權都在李利手裏,全憑他一言而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信手拈來,舉手投足間盡顯強者風範,令人無從揣摩,莫測高深。

  ??筵席上,孫策帳下將領逐一與眾人見禮。

  ??這一見,讓之前還對孫策的遭遇於心不忍的呂布惕然心驚,大開眼界,方知自己小覷了孫策,低估了江東軍的實力。

  ??實際上,孫策的實力並不弱,至少不比他呂布弱小,甚至於實力猶在他呂布之上。

  ??僅從此次跟隨孫策前來大營會盟的江東將領身上,便可見一斑。

  ??除了剛才被李摯打傷的太史慈之外,跟隨孫策前來大營的江東將領還有:孫靜、孫賁,呂岱、九江周泰、蔣欽,陳武、呂蒙、潘璋,朱治、朱然、朱異,呂範、呂據等十數位將領。這些將領除了寥寥幾人年歲稍長之外,餘下全是清一色的年輕將領,一個個朝氣蓬發,鋒芒畢露,看起來都不是好相與的尋常角色。隻不過眼下這些將領都不出名,或者說他們在江東之外的其它州郡沒有什麽名氣,屬於籍籍無名之輩,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打出自己的名號。

  ??除了這些將領之外,最早跟隨孫氏父子征戰南北的程普、黃蓋和韓當等老將,此次都沒有跟來。顯然此舉便是為了這些年輕將領更多鍛煉機會,為此他們甘願留在江東,替孫策穩定後方,看守家業。

  ??此外孫策此來還帶著兩名文士,或者說是謀士或軍師,他們分別是:廣陵名士張紘,字子綱,現任江東長史;另一人則是吳郡顧雍,字元歎,現為隨軍主簿。

  ??縱觀孫策帳下一眾文武,除了孫策本人和廣陵名士張紘二人小有名氣之外,餘下全是一群無名之輩。然而這隻是呂布、陳宮和公孫瓚等人看法,郭嘉對這些來自江東的文臣武將卻很感興趣,而李利更是眉開眼笑,眼底閃過一抹凝重之色。

  ??的確,時下這些江東將領和文官都沒有出名,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平庸無能。恰恰相反,這些人都不是庸者,而是極有發展潛力的一群人,隻是眼下他們還沒有遇到展現才華的機會,尚無用武之地,是以隻能暫時蟄伏待機。

  ??或許,此刻隻有李利知道眼下這批人可不簡單。別看他們默默無名,甚至有些愣頭愣腦,看起來像愣頭青似的,但是不久之後一個個都將成為江東的頂梁柱,肱骨之臣。

  ??曆史上,吳國的大半武將此刻都到齊了。

  ??短短數年之間,這些未來吳國的名將和能臣,全都聚集在孫策帳下,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振翅欲飛。眼下,他們隻差一個契機,一個可供他們盡情施展才華的舞台。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如今的孫策羽翼已豐,勢力已成。一旦袁術徹底滅亡,那麽江東孫策便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猶如大鵬展翅一躍千裏,一發不可收拾。

  ??可惜的是,正當孫策躊躇滿誌之時卻遇到了李利。

  ??眼下李利已將勢力觸角伸向揚州,而孫策占據江東之後的下一個目標便是渡江北上,在江北擴張地盤。這樣以來,李利就成了阻止孫策揮師北上的最大的攔路虎,而孫策也是阻擋李利收取江南的最大障礙,還是目前與他爭奪淮南的直接對手,以及占據淮南之後的巨大威脅。

  ??這種局勢,不僅李利心中了然,孫策同樣心知肚明。而今彼此心照不宣,各自都有自己的盤算,都有自己的圖謀。

  ??正因如此,明知自己與李利是敵非友,早晚都將刀兵相見,但是孫策依然率軍前來會盟。

  ??事實上,孫策還是最早響應李利號召的諸侯勢力,也是最早加入討袁聯盟的成員。隻是此前他獨立攻打袁術,或者說他之前一直借著討袁聯盟的旗號,伺機搶占地盤,至於袁術是死是活都和他無關。

  ??但現在,隨著李利率軍南征,並與呂布帳下徐州軍組成聯軍,還將壽春城圍困數天。這一切的一切,都迫使孫策不得不麵對李利,不得不前來與李利見麵,從而率軍加入而盟軍,聽從李利的指揮調動。否則,一旦李利以此為借口,公然率軍攻打他,那麽後果將是孫策斷然不能接受的。之前好不容易攻占的廬江郡,頃刻之間就會被李利大軍奪走,以致孫策煞費苦心的勞師遠征,最終卻徒勞無功,甚至還會為此損兵折將,再度敗在李利手下。

  ??所以孫策經過慎重考慮、反複權衡利弊之後,最終下定決心,反其道而行之。與其被李利抓住把柄、趁機發難,不如主動靠上去,就待在李利的眼皮子底下,佯作聽從他的調遣。如此一來,即使滅掉袁術之後他孫策得不到多少好處,但至少可以保住已經搶到手中的廬江郡,不至於一無所獲。

  ??當然,孫策也曾試想過,萬一李利公然撕破臉皮、撕下討袁聯盟的偽裝,掉轉矛頭對準他和帳下的江東軍,那他也不懼。能戰則戰,不能戰便退,大不了暫時放棄廬江,退守江東,待李利大軍撤出淮南之後,他再將廬江重新奪回來。

  ??然而隻要李利一天不翻臉,那麽廬江郡就歸他孫策所有。這就是孫策率軍前來會盟的直接原因。至於間接原因嘛,那就是趁著攻打壽春之際,搶奪一些財物和軍械輜重,這些實實在在的錢糧輜重都是壯大實力的基礎。畢竟壽春是袁術的老巢,也是素來吝嗇的袁術一生的積累,錢糧輜重的數目極其龐大,十分可觀。若能在攻破壽春城之後分一杯羹,那對孫策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相當於江東四郡三到五年的府庫收入,甚至更多。

  ??千萬別小看這些錢糧輜重,李利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還不是因為搶占了董卓留下的郿鄔。若是沒有這份財富積累,西涼軍焉有今日之強盛?

  ??????????????????????????

  ??筵席過後,孫策帳下三萬人馬暫時駐紮在西邊營寨。那裏原本是呂布帳下徐州軍的營帳,徐州軍折損大半之後便閑置下來,如今西營前半段是孫策帳下江東軍的營區,後半段則是徐州軍的輜重營。

  ??中軍大帳。當顧雍和孫策的叔父孫靜帶領江東眾將前去安營紮寨的時候,孫策和張紘則留在帥帳裏,等待李利調遣兵馬(其實就是分配任務),對江東軍作出具體安排。

  ??此時帥帳裏很安靜,隻有六人留下來,分別是:李利、郭嘉、荀攸、呂布、孫策和張紘。

  ??三張案幾並在一起,李利、呂布和孫策三人席地而坐,郭嘉和張紘坐在各自主公身後,荀攸坐在一旁為他們煮茶,並為三人奉上香茗。

  ??這是李利帥帳裏固有的規矩,他的待客之道和其他諸侯的截然不同。其一,李利喜歡飲茶,待客之時一律以茶代酒,至於喜不喜歡、習不習慣,則與他無關。其二,他從來不用侍婢或美姬或侍妾在一旁服侍,而是用隨軍主簿或參軍替代女眷;隻有沾親帶故的長輩或親信,才能偶爾見到李利的侍妾或侍女從旁服侍。除此之外,李利的妻妾幾乎從不露麵,迄今為止尚無例外。

  ??在這一點上,李利和呂布完全不一樣。據說呂布曾經邀請劉備坐在自己的臥榻上,並把一眾妻妾叫出來給劉備見禮,還要求侍妾跳舞助興,從而拉近他和劉備的關係。或許呂布自己對此並不介意,但在李利這裏從來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以前沒有,以後更不可能有。

  ??悄然間一壺熱茶見底了,李利、呂布和孫策也已達成一致,商議完畢。說是商議,其實就是李利向他二人分配任務,隻不過說話的口吻比較委婉而已,多少照顧一下孫策的顏麵。

  ??事實上,呂布的任務早已明確,率領步軍攻城。但現在孫策既然率軍來了,那麽攻城任務就要調整一下。呂布和徐晃二人隻負責北門和西門,孫策帳下江東軍負責攻打南門和東門,而李利自己則是居中策應,坐鎮指揮,率領騎兵掠陣殿後。

  ??“如此安排,不知伯符意下如何?若有異議,盡管說出來,我等再行商議便是。”臨末了,李利吩咐完畢後,笑嗬嗬地對孫策問道。

  ??孫策似是早有心理準備,或者說他早就料到李利會這樣安排,亦或是轅門之事仍然讓他心有餘悸。是以他此刻沒有猶豫,不假思索地道:“在下謹遵盟主號令,甘為馬前卒,明日便率軍攻打壽春!”

  ??李利爽朗笑道:“好,伯符壯哉,不負‘江東霸王’之名,實至名歸!嗬嗬嗬??????”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