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如夢令,今夕何夕?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3656
  隨著李利傳令大軍減慢速度,五萬鐵騎徐徐前行,藉此表明自身並無惡意,進而自然打消了呂布之前的諸多顧慮。

  ??行至大營一裏開外,遠遠便看到轅門大開,隨之呂布高大挺拔的身形躍入視線。

  ??看到這一幕後,李利劍眉微皺,心中頗感詫異。待走近百餘步後看到陳宮站在呂布身旁,並落後呂布半個身位時,他心中了然,目光不由得在陳宮身上多停留了一會兒,若有所思。

  ??六年前,李利對陳宮極其信任。不僅因為他是自己的大舅哥,是完全可以信任之人,還因為他保住了郿鄔,讓這座董卓築造的城堡免遭塗炭。郿鄔完好無損,就等於保住了西涼軍所需的救命糧餉,對李利乃至整個西涼軍意義重大。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郿鄔被付之一炬,便沒有今日的李利和他麾下強大的西涼軍。西涼軍要想發展壯大,至少要延後五至十年,從而錯過最佳的擴張時機,隨之改變天下局勢,影響深遠。從某種意義上說,長安之亂中若不是陳宮跟在呂布身邊,李利絕對不會在武關城下輕易放過呂布。

  ??四年前,即司隸大戰之時,李利對陳宮產生懷疑,懷疑他已經徹底投效了呂布。因為司隸大戰是決定李利及麾下西涼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之戰,可是陳宮自始至終都沒有傳回隻言片語,不指望他傳遞情報,卻連一聲問候或關心的話語都沒有。這讓李利第一次對陳宮抱以懷疑態度,換做其他人也不例外。

  ??麵對如此重要的生死大戰,陳宮竟然一點消息都沒有,這難免讓人起疑。何況李利和他是至親,既是他的妹夫,也是營救他的母親和妻兒家小的恩人。然而在前後持續一年的司隸大戰之中,陳宮一直處於靜默狀態,儼然不存在一般,明明就待在盟軍大營裏卻愣是沒有一絲音信。

  ??三年前,當呂布在兗州戰敗後,李利原以為陳宮會回心轉意,即使說服不了呂布投奔西涼,他自己也該回來了。然而李利再一次失望了,陳宮並沒有回歸,依舊跟著呂布轉投劉備麾下,寄居徐州小沛。

  ??自此李利徹底對陳宮不抱有任何希望,真正決定放棄他,此後再不提及。然而呂布隨後偷襲劉備,占據徐州之事又讓李利看到一絲轉機,再度關注陳宮的表現。為此他派出大量細作打入徐州,對陳宮實行全麵監控,隻要李利想知道,陳宮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可惜的是陳宮並沒有異常舉動,沒有表現出對呂布的任何不滿情緒,讓李利對他無從捉摸,始終摸不透他的心思。

  ??此番率軍南下,就在前天傍晚即將抵達淮水北岸的時候,李利再次試探陳宮,刻意留下兩名呂布麾下打探消息的細作,讓其將大軍連夜渡河的消息透露給陳宮。這是李利最後一次試探陳宮的忠誠,也是讓陳宮回頭的唯一機會。倘若陳宮珍惜這次機會,那麽李利便既往不咎;反之,陳宮難逃一死,或許還是李利親手處決他。

  ??然而此時此刻,眼前的情景讓李利甚是疑惑。從之前斥候打探到的情報來看,呂布大營事先毫無防備,根本不知道他今夜將率軍趕到大營。藉此便能看出陳宮並沒有將大軍渡河南下的消息提前告知呂布,以致呂布猝不及防,誤以為是敵軍夜襲,好一陣手忙腳亂,直到得知來者是他率領的大軍之後方才漸漸平靜下來。

  ??可是以呂布孤傲不羈的個性,他怎麽可能想到主動出門相迎呢?即使想到了,他也不回去做,因為他是呂布呂奉先,一個反複無常、重利輕義卻又極重顏麵的家夥。這種人絕對做不出低聲下氣的舉動,除非有人指使,並給他陳述厲害,從而促使他一改往日作風,虛以委蛇,佯裝作態,假以顏色。

  ??毫無疑問,這個私下裏給呂布出謀劃策之人正是陳宮,除此之外再無旁人有這般見識。

  ??所以李利本來以為陳宮已有決斷,徹底投向自己這邊,卻不料陳宮又做出這等模棱兩可之事。這讓李利再一次動搖了自己的判斷,仍然拿捏不準陳宮的態度,搞不明白他究竟想幹什麽,到底站在哪邊。

  ??如果陳宮不是李利的大舅哥,不是對李利乃至整個西涼軍有過極大恩惠之人,李利斷然不會把心思浪費在他身上,更不會對他百般容忍,一而再再而三地給他機會。換做其他人,性情如此多變,忽左忽右、捉摸不定,李利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苦惱,更不會在他身上浪費哪怕一點點時間,會采用最直接最簡潔的辦法,將他徹底從世間抹掉,一勞永逸,永絕後患。

  ????????

  ??“大將軍夤夜駕臨,呂某有失遠迎,還請大將軍恕罪。”

  ??轅門前,眼見李利果然親自率軍前來,呂布三步並作兩步迎上去,趕在李利飛身下馬之前躬身揖手道。

  ??“溫侯見外了。”雙腳落地的一刹那,李利伸手扶住躬身揖拜的雙手,笑嗬嗬地道:“李某夤夜叨擾,頗為唐突,承蒙溫侯相迎,著實有些受寵若驚啊!”一如既往的爽朗笑容,一如從前的謙遜有禮,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悉。然而被李利托住手臂的一瞬間,呂布全身緊繃,一副如臨大敵的緊張神情,直到確認李利並無惡意之後方才放鬆警惕,身體隨之鬆弛下來。

  ??時隔三載再次見到呂布,笑嗬嗬的李利宛如故友相逢一樣熟絡,拉著呂布的手,與之並肩緩步而行。李利邊走邊說道:“數年不見,溫侯風采更勝往昔,李某深感欣慰呀!”

  ??其實呂布眼下已臨近中年,虛歲三十八,足足比李利的年齡超出一輪還多(十四歲),在當下便是兩代人。然則李利雖然年輕,卻位高權重,實力雄厚。休說呂布當麵,即使是年逾花甲的劉表、袁紹和袁術等諸侯見到李利也不敢以長輩自居,已逾中年的曹操自然也不例外。

  ??這是李利和呂布之間的第二次友和會晤。像這般笑臉相迎的第一次見麵場景,還要追溯到六年前的長安,那時兩人同殿為臣,都在董卓麾下效力。但是自從灞河之戰後,兩人便勢成水火,彼此視為仇敵,此後便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刀兵相向。

  ??然而世間沒有化解不了的仇恨,隨著時間的推移,天下局勢的不斷變化,闊別多年之後的李利和呂布再度成為盟友,並肩作戰。這一幕完美詮釋了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恒的利益。”

  ??當然,對於呂布而言,他寧願這輩子都不要再見到李利,彼此間最好老死不相往來,眼不見心不煩,落得清淨。但是形勢比人強,而今李利的勢力一天天壯大,實力愈發強盛,聲勢滔天。呂布縱然一百個、一千個不願意見到李利,但真正見到李利的時候,他還得低聲下氣地委曲求全,不敢觸及李利的虎威。事事都得陪著小心,惟恐被李利抓住把柄、找到借口,繼而借機發難。

  ??這是時下的大勢所趨,乃不爭的事實。即使是劉表、曹操等討袁聯盟的成員見到盟主李利也同樣如此,百般小心,不敢稍有唐突;遑論早已畏懼李利如虎的呂布?

  ??隨著李利與呂布並肩走近轅門,隨他而來的李摯、公孫瓚、郭嘉、荀攸、典韋、陳到、成公英、軻比能等文臣武將相繼下馬上前,逐一與呂布見禮。而站在轅門下等候的呂布麾下文武同樣上前躬身行禮,與西涼文武拱手見禮截然不同的是,呂布麾下諸將一個個恭敬有加,躬身揖手,禮數極為周全。

  ??“公台兄別來無恙?”陳宮上前行禮時,李利笑嗬嗬的拱手見禮道。

  ??這是陳宮應有的特殊待遇。在此之前,世人皆知陳宮唯一的妹妹陳鈺是李利的平妻,現如今已為李利生下一兒一女,一直深得李利寵愛。因此陳宮與李利關係匪淺,此番見麵,李利見到大舅哥自然不能失禮於人,以免落人口實,被天下人恥笑。

  ??“在下一切安好,多謝大將軍掛念。”不深不淺的寒暄一句,陳宮再不多言,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

  ??李利微笑頷首,遂將目光轉向呂布麾下諸將,逐一道出這些將領的名字:“魏續將軍,侯成將軍,韓暹將軍,楊奉將軍??????諸位別來無恙?”不等魏續、侯成等人答話,李利便指著站在侯成身後的一位身形健壯、頗具威嚴的將領,笑聲道:“這位將軍倒是麵生的緊,此前未曾謀麵,如本將軍沒有猜錯的話,想來應是臧霸將軍?”

  ??被李利點名的魁梧將領應聲出列,躬身拜道:“末將臧霸參見大將軍!”

  ??“臧霸將軍無須多禮,快快請起。”伸手扶起臧霸,李利笑道:“早就聽聞將軍乃忠良之後,此番一見方知傳言不虛,將軍之威儀更勝乃父,吾心甚慰。”

  ??眼見李利對自己麾下將領如此熟絡,跟在李利身旁的呂布,臉色一變再變,眉頭不由得劇烈跳動。隨即他上前一步,欠身相迎道:“大將軍鞍馬勞頓,還請入帳歇息。呂某已備下筵席,恭候大將軍多時了。大將軍請??????”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