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臥槽馬,風雲際會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3634
  “報、、、烏桓大軍距離關前僅餘百裏!”

  ??“報———烏桓大軍已於關外五十裏下寨!”

  ??一個上午,斥候沿途監視著烏桓大軍的行蹤,每隔半個時辰稟報一次,直至烏桓大軍安營紮寨為止。

  ??城守府正堂,李利與諸葛亮二人圍著一張案幾,相對而坐。桌上擺著李利已經很久沒碰過的象棋,這是諸葛亮帶來的,卻是李利在臥龍崗上搭建茅廬時信手所做。不承想,孔明一直留著,時隔兩年之後竟然帶到幽州來了。

  ??棋子和棋盤都是木頭做的。當時李利做的很粗燥,棋子有的大有的小,棋盤也畫的歪歪扭扭,不甚雅觀,更談不上精致。但是經過諸葛亮一番打磨雕琢之後,此刻卻是精致雅觀,遠比當初那副象棋漂亮多了。

  ??與象棋一起美化的還有諸葛亮的棋藝。兩年前李利教會他下棋的時候,別看孔明聰明過人,但李利的棋藝甚是了得,殺得孔明片甲不留,鮮有敗績,而孔明則是從未贏過。但現在,整個上午兩人殺了三盤,第三盤尚未結束。前兩局兩人各有勝負,打成平手,這第三局已經下了半個時辰,卻仍然膠著相持,未分高下。

  ??李利棋風硬朗,攻守兼備,犀利剽悍,“車、馬、炮”連續攻城拔寨、大開大闔,敢打敢拚。反觀孔明,他生性謹慎,棋風穩健,通觀全局,步步為營,咄咄逼人;輕易不開殺戒,一旦出手便要拿掉李利手中的得力幹將,不是馬便是炮,亦或是直接幹掉“車”。值得一提的是,孔明最擅長使用“卒”和“馬”,經常利用“卒”圍堵李利的車、馬、炮,然後再用“馬”從旁策應,伺機而動,一擊斃敵。

  ??第一局,李利便是猛衝猛打,殺得孔明捉襟見肘,節節抵抗,最終被屠殺殆盡,敗下陣來。第二局,孔明先手,步步緊逼,硬生生擋住李利的猛攻,而後用兩“卒”加一馬,生生幹掉李利的雙車,然後全盤壓上、長驅直入,大獲全勝。

  ??第三局,李利吸取教訓,穩紮穩打,攻中帶守,不給孔明留下任何空隙。而孔明依舊穩健,統籌全局,不溫不火的徐徐圖之。於是這一局便陷入僵局,整整半個時辰下來,誰也占不到半點便宜,相持至今仍是不分勝負。

  ??聽到斥候稟報烏桓大軍已在盧龍塞東邊五十裏下寨之後,李利坐直身板,扭扭脖子,疏鬆一番筋骨,笑嗬嗬地道:“這一盤就算平局如何?”

  ??“善。”諸葛亮欣然點頭,隨之將爐上煮好的香茗斟上兩盅,將其中一盅遞給李利,而後端起茶盅輕呷一口,細細品味。

  ??片刻後,孔明笑聲道:“主公府中香茗甚好。既沒有花茶的濃鬱香氣,也沒有濃厚的色澤;清香喜人,色淡微苦,頗有些世事滄桑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李利頷首笑道:“既然你喜歡,便多送你一些。不瞞你說,你嫂子知道我偏好飲茶,每年春季她們結伴前去采摘,而後製成茶葉。不管手藝和味道如何,但這份情意殊為難得,彌足珍貴。因此我從不示人,一般人也喝不到這種茶,能夠有此口福的就是你、子敬和奉孝等寥寥數人而已。”

  ??孔明聞言後神色微變,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看來這香茗並非茶葉好,而是嫂夫人精心製作而成的,飽含對兄長的一片深情。真心真情乃世間最寶貴之物,難怪與眾不同。愚弟不知原委,還請兄長見諒。”

  ??李利搖頭笑道:“些許小事何足掛齒,賢弟不必如此。”語罷,李利眉頭微蹙,思量著道:“如今蠻夷大軍已至關前,卻並不急於攻城,反而安營下寨。此舉與其以往長驅直入的作風截然不同,看來他們已經得知消息,知道我等已有準備,故而下寨紮營與我軍對峙。接下來我軍又當如何,孔明可有破敵良策?”

  ??諸葛亮淡然一笑,目光投向麵前的棋局,不急不躁地道:“目前局勢便如同眼前這盤棋局,膠著相持,勝負難料。此番主公出動十萬大軍屯兵盧龍塞,如此大規模的兵馬調動自然逃不過蠻夷斥候的耳目,故而他們不敢貿然攻城,隻能安營下寨,伺機而動。此刻他們最希望看到的情形是,我軍放棄雄關之利,主動出關與他們正麵決戰,這樣可以讓他們避免無謂的攻城傷亡。此外,蠻夷騎兵最擅長野戰與騎兵作戰,卻不擅攻城。是故,我軍按兵不動,他們便不敢輕舉妄動;畢竟雙方兵力相若,實力相當,誰也沒有把握戰勝對方。”

  ??說到這兒,諸葛亮端起茶盅慢條斯理地悠閑品茶,隨即滿臉堆笑地道:“麵對這種局麵,切忌心浮氣躁,更不可求勝心切,耐心等待便是最好的禦敵之策。據愚弟所知,關前的蠻夷大軍可是幾個大部落聯合出兵,有烏桓人還有鮮卑人。他們之間並不和睦,也不是出自同一個部族,在此之前便一直爭鬥不休,互相攻殺。所以我軍不用急於出戰,隻需耐心等待戰機即可。”

  ??李利凝神沉思片刻,頷首道:“既然這樣,我等便與他們對峙相持,慢慢磨。反正我等是本土作戰,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即便等上一年半載也無所謂,可他們卻未必能熬得住!”

  ??放下眼前戰事後,李利看了一眼桌麵上的棋局,若有所思道:“眼下河北戰事同樣僵持不下,兗州曹操攻占青州之後便駐足不前,采取觀望之勢。淮南戰局更是不容樂觀,荊州劉表率軍撤出戰場,使得袁術起死回生,單靠江東孫策一己之力,隻怕奈何不得袁術。如此一來,整個討袁之戰便陷入停滯狀態,局勢對我軍甚是不利呀!”

  ??諸葛亮接聲道:“主公勿憂。兗州曹操已然攻取青州,即使他想與袁紹休兵言和,袁紹也不會放過他。故此,河北戰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眼下雙方都在觀望,卻也在秣兵厲馬、躍躍欲試,唯獨欠缺一個契機罷了。等到我軍與蠻夷大軍開戰之時,主公便可傳令屯兵河內的周瑜將軍出兵攻打冀州,屆時兗州曹操必然起兵響應,與我軍聯手攻打袁紹。至於淮南戰事麽??????”

  ??說到這兒,諸葛亮語氣一頓,隨手拿起棋盤上的“馬”,滿臉笑意地道:“主公在這裏一直留著一步好棋,此時不用,又待何時?”話音未落,他手中的“馬”輕輕落下,臥槽馬———將軍!

  ???????????????????????????

  ??司隸,洛陽郡守府。

  ??作為西涼軍中軍主帥所在地,自從西涼軍東征幽州之後這裏一直很安靜,靜得嚇人,以致各鎮諸侯安插在城中的眾多眼線在此滯留半年之久,卻一無所獲,連西涼李利進入府門的身影都沒看到。

  ??打探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細作們自是無法對各自主公交差,既而隻能繼續潛伏在城中,守株待兔,直到打探出重要消息後才能離開。

  ??春暖花開,轉眼又是初夏。這一日,一隊騎兵自東門疾奔入城,穿過東門大街直奔郡守府而來。諸侯細作們第一時間認出率隊進城之人正是西涼李利麾下大將周瑜周公瑾,於是他們聞風而動,悄然接近郡守府,並與重金賄賂的府中扈從取得聯係,令其設法接近正堂,及時傳回消息。

  ??現如今,討袁之戰進行到關鍵時刻,一旦度過這段最艱難的攻堅時期,就將迎來最激動人心的分享勝利成果。這可是各鎮諸侯響應李利號召、共同舉兵討伐二袁的關鍵之所在,事關自身利益,誰也無法淡定,而能夠決定勝利果實如何分配的便是西涼李利及其麾下的西涼軍。因此,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西涼軍任何一次調動都是萬眾矚目,一舉一動都牽絆著各鎮諸侯的心。

  ??郡守府正堂,風塵仆仆趕來的周瑜大步流星地走進大堂。坐鎮洛陽居中指揮各路兵馬的賈詡起身相迎,見到周瑜歸來,他笑眯眯地道:“公瑾來得好快呀!昨日剛剛接到消息,不想公瑾一晝夜便趕回來了。鞍馬勞頓,一路辛苦,公瑾快快坐下歇息片刻,稍後我等再談公事。嗬嗬嗬!”

  ??“軍師過獎了。”周瑜拱手施禮,遂與賈詡並肩步入堂中,坐於賈詡下首,微笑道:“末將身為大軍主將,自當身體力行,兵貴神速,豈可延誤軍機?份內之事,何來辛苦之說?文和兄不必客氣,不知主公此番可曾下達進軍命令,對我等有何差遣?”三句話不離本行,稍事寒暄後周瑜直接道明來意。由此不難看出,周瑜絕對是個稱職的統兵大將,當為後世軍人之楷模。

  ??看到周瑜神采奕奕,並無絲毫疲憊之態,賈詡微笑頷首,亦不贅言,當即從袖袋中取出一疊信帛遞給他。待周瑜翻看信帛時,賈詡招手示意侍從奉茶,親手給周瑜倒上一盅熱茶,遞到周瑜手邊,遂慢條斯理地品茗。

  ??信帛很短,攏共百餘字,周瑜捧在手裏反複看了三遍,方才緩緩放下,遂卷起信帛塞進錦囊,交還於賈詡。然後他端起茶盅對賈詡點頭示謝,一邊輕呷一口熱茶,一邊凝神思索,沉思不語。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