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桂花釀,布衣秀士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4349
  十裏香酒肆,宛城最大最豪華的酒肆,位於宛城郡守府正對麵,出府門步行百步便到。

  ??這家酒肆是在蔡瑁、張允收複南陽郡後,新開設的一家集食宿、歌舞於一體的酒肆,閣樓式建築,麵積頗大,與郡守府相比亦不遑多讓。

  ??據說酒肆是荊州上將軍蔡瑁名下產業,乍一開張便吸引了宛城達官顯貴和士子們的青睞,進出酒肆之人絡繹不絕,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自從四天前天子和百官駕臨宛城後,十裏香酒肆便迎來黃金檔期,近千間客房爆滿,每天進出酒肆之人不下五千之眾,半數是慕名而來的求仕士子,半數為各路諸侯帳下將領和文士。

  ??當然了,宛城周邊聞訊趕來的豪強縉紳和暴發戶亦不在少數,比如昨日傍晚就來了一群暴發戶,揮金如土,一口氣包下東跨院五十間客房,並包下正對著郡守府閣樓上的五間雅閣,為期半個月。令人費解的是,這一行人包下的五間雅閣並非獨占,而是允許文人士子上樓飲酒敘談,並且免費贈送酒食,等於白吃白喝。

  ??不過,但凡上樓吃白食的文士都必須作賦一首,詩賦上乘者,不但可以白吃白喝白住,臨走時還能獲贈十兩金子。詩賦中等者,白吃白喝一頓,吃完走人;下等詩賦,可上樓品茶,臨走時贈送一包糕點。至於不入流的詩賦,或者說根本談不上詩賦的塗鴉之作,則一律免談,從哪兒來回哪兒去。

  ??短短一個晚上,十裏香酒肆來了一位楊大善人的消息便不脛而走,許多士子聞訊後蜂擁而至。隻可惜他們之中能做出上乘詩賦者寥寥無幾,隻有十幾個文士被楊大善人的貼身書童鑒定為中等之作,白吃白喝一頓,臨走時每人抱走一壇桂花釀。那書童美其名曰“美酒贈名士”,使得十幾位“名士”喜滋滋地抱著美酒離開,逢人便炫耀一番。

  ??隨即,“美酒贈名士”之言迅速在宛城士子中流傳開來,被奉為美談。以至於,越來越多的文士慕名趕來,不求金銀,不要糕點,隻求一壇桂花釀。

  ??事實上,時下能讀得起書的文士家境都不會太差,至少是家境殷富,再不濟也是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換言之,普通百姓的子女是讀不起書的,既買不起書簡,又請不到老師。即便是某些名義上免費培養人才的書院,例如潁川書院、麓山書院等當代名士出資修建的書院,也不會隨便招收學生,每一個進入書院的學生都是士族子弟或出身官宦之家,非富則貴,真正出身平民之家的子弟屈指可數,寥若星辰。

  ??因此這些文士多數都是衣食無憂之輩,或者說錦衣玉食亦不為過,根本不缺酒食。他們真正在意的是“名氣”,美酒贈名士,說得多好啊,聽著就讓人心動不已。豈不聞荊州牧劉表素來喜好結交名士,麾下網羅了一大批中原名士,雖然委以重任者寥寥無幾,但一場富貴卻是唾手可得。

  ??文人好名,自古皆然。客居十裏香酒肆的楊大善人,能夠想出這麽一出婉拒別人打擾的主意,卻又不落惡名,可謂是別出心裁,手段不凡。

  ??然而,從昨天晚上開始,卻沒有一個獲得上樓資格的文士見過楊大善人本人。據他的書童郭士奇所說,隻有詩賦上乘者才有資格與其主楊林飲酒敘談;若是才華出眾,楊林還會直接將其舉薦給各路諸侯,並承諾其人必受重用,前途不可限量。

  ??由此可見,大善人楊林來頭不小,至少其人頗有能量,口氣很大。“直接向各路諸侯舉薦”,聽聽這話說得多有氣勢,儼然不拿自己當外人哪,就像坐在對麵郡守府裏的天子一樣,若是一般人敢如此大放闕詞麽?

  ??——————————小分割線——————————

  ??今日是荊州牧劉表率軍抵達宛城的日子,一大早郡守府內外便忙碌起來,各路諸侯麾下的兵馬進進出出,十分喧鬧,以致住在十裏香酒肆中的客人都不得安寧,早早便被喧囂聲吵醒了。

  ??臨近中午,郡守府對麵的酒肆雅閣隔窗大開,楊大善人和書童郭士奇站在窗前俯視著下方的街道,不時看看郡守府門前的守軍,低聲交談。

  ??“看眼前這陣勢,淨水潑街,列隊相迎,劉表在各路諸侯心目中所占的分量不輕啊!”

  ??“主公、、、呃不,在下失言了。”郭士奇歉意一聲,接著說道:“公子所言極是。荊州地處中原腹地,北接武關,南跨長江,境內河流縱橫,千裏平原,水網密布,物產豐盛,自古便是富庶之地。劉景升坐擁荊州九郡,多年無戰事,人口密集,擁兵三十餘萬,並握有號稱天下第一的荊州水師。其實力之雄厚,僅次於我、、、咳咳咳,僅次於西涼軍,遠勝於冀州袁紹、兗州曹操和揚州袁術等諸侯,堪稱實至名歸的中原霸主,天下第二大諸侯勢力。

  ??時至今日,如果說天下還有哪路諸侯能夠正麵與西涼軍對峙抗衡的話,那便是非荊州劉表莫屬了,除此再無其他諸侯有此實力。故此,劉表在各路諸侯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地位超然;縱然是目中無人的袁紹、袁術兄弟,也對劉景升甚為忌憚,不敢在荊州境內肆意妄為。”

  ??說到這裏,郭士奇語氣稍頓,笑嗬嗬地道:“以目前這般情形看來,想必劉表車駕到來時,各路諸侯還要出府門相迎。否則,他們此番不請自來,嫁禍荊州,算計劉表,一旦劉表興師問罪,隻怕這五路諸侯都會大失顏麵,進退兩難嘍!嗬嗬嗬??????”

  ??大善人楊林聞言而笑:“劉表素有君子長者之風,為人寬容賢達,斷然不會為此而興師動眾,亦不會以荊州一州之力與五路諸侯樹敵。何況,劉景升其人雖無圖霸天下之雄心壯誌,卻也並非平庸之主。其心思縝密,深諳權謀之道,曆來是謀定而後動,若無十成把握,寧肯錯失良機,也不願輕易冒險。

  ??故而,此次天子和百官逃亡荊州境內便是千載難逢的絕好機會,倘若劉表強勢一些,順水推舟,將宛城修繕一新,作為大漢帝都,那各路諸侯都將徒勞無功,空手而歸。果真如此,危如累卵的大漢王朝縱然不能重現光武中興的豐功偉績,至少還能延續十年甚至幾十年;如此一來,天下局勢必將因此而改變,而我等費盡心機的諸多謀劃也隨之付諸東流,等於是搬石頭砸自己腳,自作自受。”

  ??說話間,楊林神情愉悅,爽朗笑道:“所幸劉表不是劉備,他一心隻想守著荊州九郡安度晚年,並無逐鹿天下之野心,否則我等此番便是弄巧成拙了。嗬嗬嗬!”

  ??正當二人談笑風生之際,一名中年男子快步走進雅閣,手中捧著一卷墨跡未幹的竹簡,顯然是樓下又有文士揮毫作賦,希望能得一壇桂花釀。

  ??“主、、、公子,快看這首賦如何?在下浸淫詩賦數十寒暑也做不出這般上乘之作,不承想此番卻是開了眼界,長了見識,那書生小小年紀竟然信手拈來,一氣嗬成寫下這篇詩賦!”中年人一邊將攤開的竹簡雙手奉上,一邊唏噓感慨不已,惜才愛才推崇之意溢於言表。

  ??“哦,還真有上乘之作?”楊林愕然沉吟一聲,隨手接過竹簡,凝神翻看。但見竹簡上書:“宛城風雲賦:天子東歸兮暗叢生,移駕宛城兮風雲湧;群狼奪食兮羆環伺,漢室危亡兮徒奈何??????”

  ??看完通篇詩賦,楊林眉頭緊蹙,眯著雙眸,神情異常凝重,眼底閃過一絲淩厲的殺機。稍作思量後,他對中年人吩咐道:“閻圃,快將作賦之人請上雅閣,我要見他。”

  ??“諾,在下這便去將他帶上雅閣。”閻圃欣然應聲,轉身便走。

  ??“記住,不可失禮。”目送閻圃急忙下樓,楊林刻意喊話叮囑道。

  ??郭士奇看完詩賦後感歎道:“作此賦之人果真了得,見識不凡,一語道破玄機。宛城之內竟有此等人才,著實出人預料啊!”

  ??楊林微微頷首,深有同感地道:“我等自以為得計,不料卻被一介書生看破玄機,宛如隔岸觀火一般洞察秋毫,真是不可思議。此事若非親眼所見,我斷然不信世間竟有如此聰慧之人!”

  ??郭士奇深以為然的點頭附和,低聲道:“主公準備如何應對?”

  ??“若能為我所用則用之,不可用則殺之,斷不可心慈手軟,壞我大事!”楊林不假思索地沉聲道。

  ??郭士奇心領神會地點點頭:“在下亦有此意。此等大才,若不能用,斷不可留,否則必生後患。”

  ??“公子,孔明先生來了!”雅閣門口,閻圃帶著一名年約十五六歲的少年郎走進來,楊林和郭士奇聞聲轉身,乍見少年郎的第一眼,兩人便不由得心中暗讚一聲:“好一個氣宇軒昂的美少年!”

  ??“在下陽都孔明,見過楊大善人、郭管事。”迎著楊林和郭士奇驚歎讚許的目光,孔明神色自若地上前見禮道。

  ??“孔明???”乍聞少年郎自稱孔明,楊林聞聲色變,目光灼灼地盯著孔明,愕然問道。這一霎,他滿臉驚詫之色,看向孔明的眼神燦燦發光,似乎遇到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

  ??“在下便是孔明。莫非大善人聽過在下的名字?恕在下眼拙,似乎與大善人素未謀麵,不知大善人為何這樣看著在下?”孔明神色茫然地低聲問道。

  ??楊林聞言後神色迅速恢複如常,和顏悅色道:“楊某失禮了,孔明先生勿怪。實不相瞞,楊某雖與先生素未謀麵,此番見到先生卻甚感親近,宛如神交已久一般。或許先生覺得楊某所言太過唐突,交淺而言深,然此言句句發自肺腑,坦誠相告。失禮之處,還請先生雅量海涵。”

  ??孔明神色微變,審視地打量著楊林,稍稍遲疑後,爽朗笑道:“大善人抬舉在下了。在下出身寒微,時下無官無爵,隻是一介布衣村夫,全靠幾攏薄田糊口度日。不過,此次見麵,在下與大善人亦有同感,甚感親切。倘若大善人不嫌草民出身卑微,喚在下孔明即可,切莫再稱先生,在下才疏學淺,愧不敢當。不知大善人意下如何?”

  ??“嗬嗬嗬!如此甚好。”楊林欣然頷首,開懷大笑道:“孔明所言甚合我意。你我二人雖是初見,卻一見如故,宛若舊識。既如此,愚兄便托大一回,孔明屈居為弟如何?”

  ??“這??????”孔明聞聲愕然,驚詫不已,萬萬沒想到麵前這位楊大善人竟然如此豪爽,初次見麵就這般熱忱,三言兩語過後便直接稱兄道弟。這種情形卻是讓孔明深感意外,始料不及,以至於素來舉輕若重的孔明先生,此刻卻不知如何是好。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