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隻緣身在此山中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3832
  感謝:大森林書友打賞激勵,多謝!

  ??————————————

  ??看著荀彧不以為然的神情,曹操肅然道:“文若此言差矣。呂布勇冠天下,素來目中無人,但在李賊麵前,他卻是另一副麵孔,自覺收斂心性,沒有一絲傲慢之氣,似乎很懼怕李賊。

  ??放眼天下,頗有勇力的武將多如牛毛,但能入李賊之眼並被他大加讚賞的武將卻寥寥無幾。可呂布卻被李賊稱之為‘虓虎’,何謂虓虎,勇猛凶悍,桀驁不馴,無法駕馭的大蟲也。世人皆以為李賊此言意在誇獎呂布勇武過人,卻不知其中隱含的深意。

  ??豈不聞打虎不死必被虎傷?由此可見,李賊之言用心何其險惡!”

  ??“呃!”荀彧聞聲錯愕,稍加思索後,點頭恭聲道:“主公所言極是。李賊之言乍一聽確實是溢美之辭,但細細品味之下卻是暗藏禍心,險惡之極。”

  ??說到這兒,荀彧冷笑道:“世之虓虎,凶猛無比,無人能夠駕馭;一旦打虎,務必將其打死,否則反受其害。這句話是在提醒我等,眼下已將呂布圍困在東郡境內,千萬不能放虎歸山,務求一網成擒,將其誅殺於此。不知主公此時提起此言,是否有誅殺呂布之意?”

  ??“嗯,某正有此意。”曹操微微頷首道。

  ??然則,話音未落,曹操卻眉頭緊蹙,眼神飄忽不定,神情頗為憂慮。

  ??“如欲誅殺呂布,談何容易?此賊驍勇無比,手中方天畫戟,胯下赤兔神駒,他若想走,我軍無人能擋。眼下,子孝、子廉三人聯手共抗呂布,激戰八十多個回合卻仍然奈何不得他。且看這架勢,再有十幾個回合,隻怕呂布就能扭轉戰局,將子孝三人逐一擊敗。一旦呂布擊敗子孝三人,我軍兵馬雖多,卻無人能敵呂布。若讓他回到狼騎軍之中,便如群狼之王,如此以來,我軍戰騎恐怕不是狼騎軍的對手,必敗無疑。此等凶悍之敵,如之奈何?隻可惜,元讓、妙才皆以遇害,若有一人在此,何懼呂布?”

  ??說到最後兩句話時,曹操不禁想起夏侯惇和夏侯淵兄弟,頓時神情憂鬱,眼神落寞,悵然若失。

  ??荀彧聞言後,神色一暗,有心好言勸慰曹操,可話到嘴邊卻生生忍住了。

  ??正如曹操所言,如果夏侯惇和夏侯淵兄弟二人還活著,此二人便可與呂布相抗,再有曹仁、曹洪兄弟相助,定能斬殺呂布。一年以前,曹操麾下武將雲集,夏侯兄弟和曹仁、曹洪二人並稱曹操的左膀右臂;但凡遇到戰事,此四人均可擔當重任,無往不利,鮮有敗績。毫不誇張的說,曹操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並成為中原諸侯中頗為強勢的諸侯勢力,此四人功不可沒。隻可惜,夏侯兄弟早已身死多時,曹洪被李利放回來後,似是受到極大打擊,變得唯唯諾諾,遠不如之前勇猛無畏。

  ??除此之外,曹軍將領落入李利之手,或直接死在西涼將領刀下的戰將也不在少數。李典和於禁二人相繼落入李利手裏,曹昂、曹安民和其他曹軍將領,加起來足有上百人之多,先後全都死在西涼將領刀下。

  ??時至今日,曹操麾下雖然還有很多將領,但真正能稱之為得力戰將的,卻是為數不多了。至少大多數將領都無法與夏侯惇、夏侯淵兄弟相提並論,像李典和於禁那樣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並深受兵士愛戴的武將也屈指可數,少之又少。

  ??因此,曹操和西涼李利之間仇怨極深,儼然水火難容。所幸,曹操氣量恢弘,胸襟寬闊,不會因為私仇怨恨而致大局於不顧。這一點恰恰是荀彧最看重曹操的地方,也是程昱等一大批文臣謀士最為欽佩之處。為此他們甘願追隨曹操,無論曹操的處境如何艱難,始終不離不棄,患難與共。

  ??而曹操的心胸氣量也不是說說而已,之前在函穀關下與李利暗中結盟便是最好的佐證。他和李利有著無法調和的“國恨”家仇,可他卻能主動向李利示好,並與之結盟。不管他這麽做的初衷是什麽,單憑這份心胸氣度就足以令無數人為之驚歎,自愧弗如。而這正是梟雄才有的胸懷,真正做到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及常人所不能及;惟有如此,才能成就令人難以企及的功名大業。

  ??思緒紛飛之際,荀彧不禁搖搖頭,讓自己清醒下來,回歸到眼前的戰事當中。這時他突然想起一個被夏侯惇兄弟和曹仁遮住鋒芒之人,但此人的文治武功卻絲毫不遜於夏侯兄弟,謀略不弱於曹仁,武藝極有可能還在夏侯惇、夏侯淵二人之上,實為曹氏宗族中第一高手。此人之前一直默默無聞,甘願屈居夏侯兄弟和曹仁、曹洪之後,盡忠職守,從不逾越職權,不善表現自己。是以,他雖然深得曹操信任,卻並未引起曹操足夠的重視,自然也沒有擔當重任的機會。但是,自從兗州根基被呂布偷襲搶占之後,他臨危受命,終於得到全麵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可謂是個文武雙全的大將之才,足堪大用。

  ??當即,荀彧扭頭看了看勒馬駐足在右側的曹純,輕聲對曹操說道:“主公若是為了我軍沒有勇冠三軍的戰將而憂慮,那便大可寬心。我軍並非沒有絕頂戰將,恰恰相反,這位將軍的武藝遠在已故的夏侯惇將軍之上,縱然不能戰勝呂布,卻也能力戰六七十個回合而不敗??????”

  ??“哦?”不等荀彧把話說完,曹操便插話道:“此人現在何處,快快請來與我一見!”

  ??荀彧聞言而笑,本來他沒想故弄玄虛,但現在他改變主意了。既然主公如此急切,那自己索性就再添一把火,好人做到底,直接將其推到曹軍第一戰將的位置上,反正這個位置本來就該是他的,此番不過是拿回本該屬於他的東西。

  ??“主公不必著急。主公要見此人很容易,無須在下去請,此刻他就在軍陣之中,並且一直都是主公麾下將領,隻不過未受重用而已。”

  ??“呃,就在陣前麽?”驚愕之中,曹操扭頭看向右側的一眾將領,目光直接略過曹純、樂進和曹真等人,仔細掃視觀察著,最終停留在年近五旬的老將蔡陽身上。因為他聽說蔡陽有個很霸氣的名號,曾經打遍中原遊俠無敵手,被綠林遊俠們尊稱為“刀神”。

  ??荀彧見狀笑道:“看來主公確實不知這位文武雙全的將軍是何人。既如此,在下便直言相告。此人就是主公的同族兄弟??????曹純將軍!”

  ??“啊,子和?”曹操聞言大為驚詫,扭頭看著身邊的曹純,神色錯愕,看向曹純的眼神驚疑不定,似是懷疑荀彧故弄玄虛。可他卻深知荀彧的稟性,輕易不會舉薦賢才,更從未舉薦過武將,但一旦被他看重並舉薦,那一定是可堪大用的賢才;比如經他舉薦的程昱和毛玠,都是深諳謀略之人。

  ??看到自家主公仍有疑慮,荀彧十分篤定地道:“正是曹純曹子和將軍。子和將軍文韜武略,膽識過人,去歲呂布偷襲郡城,正是子和將軍背著受傷的夏侯淵將軍浴血廝殺,其間還與呂布交鋒十幾回合,最終殺出重圍,並率軍退往東阿城。若非親眼所見,在下也不知子和將軍竟然如此勇猛,且處變不驚,有勇有謀,堪稱大將之才!”

  ??曹操神情驚愕,目光灼灼地盯著曹純,腦海裏浮現出自己印象中的族弟曹純。

  ??曹純是曹仁的親弟弟,自幼好學問,敬愛文士,謙和有禮,深得其父喜愛。而其兄曹仁卻偏愛武藝,不喜學問,輕視文士,因此兄弟二人成年後便分家居住,其父沒有將家業傳給曹仁,反而留給了曹純。自此,曹仁對弟弟曹純雖然沒有反目成仇,卻也頗有怨言,嫌隙頗深;如非必要,輕易不願登門。而曹純為人謙和,習文練武,算得上是文武雙全,但並無過人之能,至少和曹仁比起來頗有不如。

  ??是以,在曹操的印象中,曹純謙遜有禮,武藝堪堪躋身一流,卻遠不如曹仁。但曹純生性正直,素重綱紀,治軍嚴謹,厚待兵士,尤擅練兵,並深得帳下兵士愛戴。除此之外,曹純似乎再無過人之處。

  ??因此,曹操之前命他接替夏侯惇留守郡城,並不是看重他的才能,而是因為他是自己的族弟,對自己絕對忠心,完全可以信任。僅此而已。

  ??正因為這樣,曹操並不是很器重曹純,隻覺得他是同宗族弟,忠心不成問題,因此經常將他帶在自己身邊聽用。

  ??直到現在,聽到荀彧對曹純如此推崇,曹操才意識到自己或許真的還不了解這位族弟,看走眼了。由此他不由想起曹純與曹仁不睦,而曹仁則與夏侯惇兄弟交情深厚、情同手足,而曹洪則是個奢靡享樂之人,且氣量狹小,與曹純格格不入。這樣看來,曹純一直默默無聞並不是性格使然,而是無形中遭到排擠,從而迫使他不得不小心謹慎,不顯山不漏水,刻意收斂,以免同族兄弟之間反目內訌。

  ??在荀彧和曹純二人的注視下,曹操對曹純微笑頷首,卻笑而不語,不置可否。

  ??隨即他將目光轉向前方戰場,既而抬頭仰望陰沉沉的天空,對曹純下令道:“鳴金收兵,今日到此為止。待收複東郡各縣之後,再戰呂布!”

  ??“叮叮叮??????”

  ??清脆的鳴金聲傳遍濮陽城內外,這時天空下起小雨,飄飄灑灑,將空中飛揚的塵土送回大地。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