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局中局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3618
  感謝:書友小3月票支持,多謝!

  ??————————————

  ??“中軍主簿麽?”

  ??目送李利的身影漸漸遠去,賈詡若有所思地輕聲自語。

  ??郭嘉聞聲輕輕頷首,低聲道:“這或許是時下最好的解決方法了。雖無領兵之權,卻留在主公身邊,成為心腹近臣,不高不低,讓人難以捉摸。”

  ??“嗯,奉孝言之有理。”

  ??賈詡心領神會地欣然點頭,隨即與郭嘉並肩走到扶欄邊,神情複雜地凝神北望。

  ??“周瑜此次所為確實有些過分了,顯然已經激怒了主公。若不是他戰功卓著,且與主公有連襟之親,隻怕他此次有難了,無法全身而退。”手扶欄杆,舉目遠眺,賈詡輕聲說道。

  ??郭嘉輕輕點頭,歎息道:“是啊,放走孫策和蔣奇等近萬名殘軍,還錯殺上千名河內將士,這個罪名可不輕啊!陣前縱敵,肆意殺害降兵,此舉等同於背叛謀逆,乃十惡不赦之大罪。如若換做其他將領犯下此等大錯,輕則罷官去職,杖責之後貶為士卒,重則丟掉性命,家破人亡。

  ??但是,此事卻偏偏是周瑜做下的。他可是被我軍將士視為主公麾下的第一將帥,用兵之精妙,戰功之顯赫,僅在主公之下,深得主公賞識信任。短短一年之內,他從居巢令升至中郎將,隨軍出征後便搖身一躍,成為中軍副將,而後平定南匈奴、收複並州全境,屢立戰功,積功升至安北將軍,乃我軍將領之首。如此以來,其官職地位已在少將軍李暹之上,地位之尊崇僅次於主公,儼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待此戰過後,周瑜若是不犯錯誤,必將再次晉升,正式躋身四鎮將軍之位,超越九卿,位比三公。此等才能傑出之人,實屬百年罕見,堪稱經天緯地之才,著實令人讚歎哪!”

  ??“哦?”賈詡神情愕然地扭頭看向郭嘉,疑聲道:“聽奉孝言外之意,似是另有所指,莫不是這其中還有隱情?”

  ??郭嘉微微一笑,雙眸灼灼與賈詡對視一眼,輕笑道:“此事焉能瞞過文和兄的眼睛?現如今,兄長不過是身在局中,以事論事而已,並未多想。倘若文和兄跳出局中,置身事外,便不難看出此事另有蹊蹺,其中隱藏著許多耐人尋味的疑點。與此同時,主公對待此事的態度也值得思量,還有主公的義弟魯肅似乎什麽都沒做,卻又十分關鍵。若是沒有他摻合在其中,恐怕周瑜這次是百口莫辯,縱敵資敵的罪名縱然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然而,正是由於魯肅介入其中,使得安邑戰事十分明了。乍看之下,周瑜似有故意縱敵之嫌,卻無真憑實據,他隻需一句不知楊醜已率部投誠,便可將罪責推得幹幹淨淨。而他這番言辭,再有魯肅從旁為證,即可輕易擺脫縱敵的罪名,將過錯變成過失。如此一來,他雖是罪責難逃,卻還不致於危及身家性命。這般看來,周瑜將軍確實睿智過人,深諳世事人情,更是知進退、懂得保護自己的將帥之才!”

  ??經郭嘉這麽一提醒,賈詡驚愕之餘神情急劇變化,隨之恍然大悟。

  ??“好一個周瑜周公瑾!”想明白其中原由後,賈詡不禁失聲讚歎,臉上浮現出驚訝莫名的神色。

  ??平複心神後,賈詡看著郭嘉輕輕點頭,以示謝意,既而目光深邃地眺望著安邑城所在的方向,語氣頗為欽佩地低聲道:“周瑜能在短短十個月之內從一介縣官躍升至堪比九卿的安北將軍,拜將封侯,可謂是一個奇跡,首開先河,亙古未見。包括我賈詡在內,我西涼軍眾多文臣武將皆以為他之所以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裏躍居如此高位,純粹是主公賞識栽培所致,否則任由他身懷經天緯地之能,也不可能晉升如此之快。

  ??為此,我還隱隱有些替他擔憂,因其屢立奇功,戰功顯赫,主公必然要論功行賞,再次對其加官進爵。這樣以來,他的處境便有些不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可不是誰都能坐的,稍有不慎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先前少將軍李暹高居此位,軍中將領和一眾文臣自然沒有異議,因為李暹是主公的胞弟,位居主公一人之下,名正言順,無人不服。但是,倘若初入軍中的周瑜位極人臣,淩駕於我軍眾將領之上,縱然他立下赫赫戰功,隻怕也很難令人信服,難免有人對他心存不滿,繼而淪為被人擠兌攻擊的對象。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資曆太淺,卻身居高位,不管其人才能如何,都難免遭人妒忌,如此便可令其深陷權謀爭鬥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而這,對於周瑜而言絕非好事,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他自己知難而退,須知急流勇退謂之知機,明哲保身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說到這兒,賈詡與郭嘉相顧點頭,原本有些凝重的神色隨之舒展開來,露出會心的笑容。

  ??心懷大慰之餘,賈詡笑道:“在此之前,你我二人都擔心周瑜恃寵而驕,鋒芒太盛,易遭小人陷害。再加上,他獨自領軍以來,用兵有方,屢立戰功,以區區數萬兵馬平定朔方,輕取並州,而今又率軍收複河東、河內二郡。如此戰功不可謂不顯赫,對其加官進爵毫不為過,甚至直接將其晉升至三公之位也未嚐不可。

  ??然則,此番司隸之戰和婁底原決戰的戰果雖然同樣是大獲全勝、斬獲頗豐,但與周瑜大軍的高歌猛進相比,卻略顯黯淡。單以地盤和擺在明麵上的戰果而言,周瑜大軍收複南匈奴和並州全境偌大地域,盡得數十萬百姓和十萬並州兵馬;而我等司隸之戰卻連續丟城失地,直到現在還丟失了河南、洛陽兩郡之地。兩相對比,我等遜色不少。

  ??這些擺在明麵上的戰績,無形中使得周瑜鋒芒太露,一枝獨秀,非但立下赫赫戰功,還遮住了主公的風頭,不免有些先聲奪人、功高震主之嫌。而這恰恰是我等為人臣者生平之大忌,功高震主意味著什麽,但凡有學之士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身處這等處境之人,無論主上是否英明,是否寬容大度,都必須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否則必遭小人算計。

  ??為此,我等一直在替周瑜暗暗擔憂,深恐其不明其中利害,不懂進退之道。然而,如今看來,我等是杞人憂天了。周瑜遠比我等想象的更加聰明睿智,或許早在攻取並州全境之時,他就已經開始替自己謀求退路了。結果,安邑之戰恰好給他送去一個台階,讓他借坡下驢,給自己身上潑些髒水,借此掩蓋之前的赫赫戰功。”

  ??語氣一頓之中,賈詡話鋒陡轉:“隻是,周瑜此次選擇的退讓之策卻是有些出乎我等的預料之外,實乃一招險棋、劍走偏鋒,稍有不慎便會累及自身性命。幸運的是,他遇到主公這等世之罕見的明主,胸襟之寬闊無以複加。麵對周瑜犯下如此大錯,主公卻輕描淡寫地一語帶過,再不追究。此當為周瑜之幸,亦是我等之大幸也!”

  ??聽完賈詡這番話後,郭嘉欣然而笑,隨之卻微微搖頭,扭頭環顧城樓四周,既而低聲對賈詡說道:“文和兄此話卻是有些避重就輕了。事實上,你我二人都明白,即便周瑜此番沒有想過借坡下驢、急流勇退,但戰後他隻要沒有斬殺孫策,就免不了沾惹一身麻煩,有口莫辯,有苦難言。事後,他仍舊避免不了身染汙點,授人以柄,遭人攻擊,其結果就是保留現下的官爵,再得些金銀賞賜而已,不會再有加官進爵的賞賜了。

  ??而這一切便源於主公對河東戰局早有安排,並且事先並未告知周瑜,將他蒙在鼓裏,不知不覺中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與此同時,主公此舉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想借周瑜之手擒殺孫策,最差的結果便是促使周瑜和孫策徹底決裂,藉此消除隱患。”

  ??話音稍頓中,郭嘉臉上的笑容迅速斂去,神情肅然道:“誠然,主公先前答應過周瑜不會斬殺孫策,因此東垣城之戰時孫策才得以生還至今。但是,主公自己不能動手,卻能暗施巧計讓周瑜自己親自下手剪除孫策,如此既不違反當日之誓言,又能達成目的。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不過周瑜畢竟是周瑜,或許他在接到主公軍令時就已經領悟到主公的真正意圖了。雖然他不知道主公另有安排,卻知道這是主公逼他表明心跡,正式與孫策之間做個了斷。於是,他順著主公的意圖將計就計,暗中與孫策達成密議,並特意請來魯肅從旁為證。”

  ??“??????而魯肅這個主公的義弟,則是個真正大智若愚之人,他幫助周瑜實現計劃,並早已知曉閻行等人的行蹤,卻始終不動聲色,坐觀時局變化。待周瑜因激動憤怒而失控之時,魯肅立即協助閻行接管大軍,幹脆利落地解除了周瑜的兵權。

  ??於是,安邑城一場混戰之下,致使孫策身陷重圍,非但沒有撈到半點好處,反倒折損上萬兵馬,繼而灰溜溜地倉皇逃命,再不敢逗留在司隸境內了。”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