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梟雄本色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4284
  “啊!”

  ??李摯聞聲大驚,急聲道:“既然如此,主公為何還要命令張燕率領步軍攻打袁紹本部人馬呢,這豈不是自投羅網麽?”

  ??“無它。我一直懷疑袁紹還有不為人知的手段沒有使出來,也就是說他留有後手,真正的殺手鐧始終藏而不漏。此番我就是要讓張燕率軍直接攻打他,把他逼上絕路,看他還能隱藏到什麽時候!”

  ??說話間,李利臉上的神情不知何時變得凝重起來,雙眸中流露著一抹揮之不去的憂色。

  ??“正如子誠所說,此番張燕和他率領的五萬黑山軍的確是十分危險,或者說他們此去無異於自投羅網,其結果定然是凶多吉少,九死一生。然而,這並不是我李利冷酷無情、蓄意讓他們前去送死,而是他們不去的話,我軍還必須有人前去以身做餌,如此才能將袁紹隱藏已久的謀劃徹底逼出來。

  ??否則,我軍就將時刻麵臨未知的危險,稍有不慎就會將眼前的大好局麵毀於一旦,甚至於葬送全軍,直接導致此次決戰的大敗。如果不派黑山軍前去試探,那我軍戰騎中又有哪支騎兵願意去做這種危險莫測的嚐試呢?是桓飛帳下的飛熊營,還是你手下的金猊衛?”

  ??“呃!這???金猊衛和飛熊兵可都是以一當十的精銳將士,豈可輕易舍棄?”李摯臉紅脖子粗的猶豫好一會兒,終是硬著頭皮矢口否決道。

  ??李利微微頷首,低聲道:“是啊,金猊衛和飛熊營都是身經百戰的精兵強將,自然不能以身試險。與之相比,青龍營、龍驤營和朔風營的將士也不遑多讓,都是我親手組建的戰騎營,無論放棄誰,我都割舍不下。因此,兩權相害取其輕,必須有所取舍。

  ??相比我軍戰騎而言,黑山軍出身賊寇,兵器裝備不好,又缺乏訓練,在正麵對戰中戰鬥力有限;雖然不乏勇猛善戰之士,卻終究是良莠不齊。故而,隻能讓他們前去試探一番,並且不能提前告知他們實情,把佯攻當做強攻,要讓他們全力以赴攻擊袁紹所在的中軍後陣,迫使袁紹不得不就範,從而露出馬腳。惟有如此,我才能放心大膽地率領大軍攻破袁紹中軍,繼而一舉擊潰盟軍,奪得此戰的最終勝利。”

  ??“原來如此,主公此舉可謂是用心良苦啊!”李摯感同身受的輕歎道。

  ??李利輕輕搖頭,歎息道:“這也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情不得已之舉。毫無疑問,我這麽做必然有私心作祟,厚此薄彼,對黑山軍將士極不公平。奈何我李利終歸不是無欲無求的聖人,很多時候都無法徹底放下個人情感,所作的決定難免有親疏之別。除此之外,此舉另有隱患,那便是容易讓黑山軍將領誤以為我趁機排除異己,削弱黑山軍的實力,從而徹底兼並他們。這是無法辯解的事情,我也不會給他們解釋。故此,索性從一開始就不讓他們知道真相,戰後任何人不得提及此事,權當這是一個意外,僅此而已。”

  ??“末將知道該怎麽做了,待戰後便處理好一切,一定讓所有知情人都能做到守口如瓶,不得泄露半句。”李摯恭聲應道。

  ??“隻是???”李摯欲言又止的支吾一聲,待看到李利神色如常後,低聲問道:“主公何以如此篤定袁紹一定留有後手?畢竟,我軍在盟軍之中安插了很多細作,並且還有曹操和孫策兩路諸侯向我們透漏盟軍的所有軍情;為何他們從未提起過此事?難道說這是袁紹獨自籌謀的詭計,而其他各路諸侯盡皆毫不知情,甚至於對此渾然不察麽?”

  ??“嗯,子誠此言不無道理。”李利頷首沉吟道:“我也考慮過這些因素,甚至懷疑是我自己太多疑了。但是,與曹操、孫策這樣的盟友相比,我更相信自己的直覺和眼睛。

  ??所謂盟友,不過是相互利用、互有所圖的短期利益同盟而已,實際上連朋友都算不上。彼此間既有合作又互相提防,甚至是提防大於合作,猜忌超過信任。簡而言之,就是誰也信不過誰,虛以委蛇、逢場作戲罷了,不可當真。是以,與其將自身安危交給這些受利益驅使的盟友,不如自己留心觀察,細細推敲自己親眼見到的任何一個細節。”

  ??話音稍頓,李利抬眼看了看遠處黑暗夜空下的山林,沉聲道:“事實上,自從接到袁紹遣使送來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懷疑袁紹別有用心,必有所圖。因為他將決戰地點定在婁底原,這本身就十分蹊蹺,頗為耐人尋味。

  ??眾所周知,函穀關外方圓百裏之內隻有婁底原相對空曠,適合騎兵作戰,卻對步軍十分不利。而盟軍恰恰是步軍多而戰騎少,在空曠的平原上作戰,對盟軍極為不利,而我西涼鐵騎卻能發揮出十成的戰力,可謂是占盡上風。

  ??如此明顯的地形劣勢,想必袁紹不會不知道;畢竟他已是年過五旬之人,生平見識過的大戰場麵遠在我等之上,堪稱見多識廣。既然如此,他何以明知地勢對盟軍不利,卻還要反其道而行,偏偏將決戰地點定在婁底原呢?

  ??毫無疑問,他之所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因為他有所依仗。而且,圖謀巨大,對自己的謀劃信心十足,以致於他不惜鋌而走險,甘冒被我軍一舉擊潰的危險,也要誘使我軍與之決戰。”

  ??說到這兒,李利神情肅然的肯定道:“是以,盡管我現在還不知道他究竟有何圖謀,又意欲何為,但我十分篤定他一定留有後手,並且是瞞過了各路諸侯的耳目。就在這婁底原周圍,必定隱藏著袁紹蓄謀已久的巨大陰謀,其目的就是要將我李利和我麾下的西涼軍一舉覆滅。

  ??惟有如此,才能促使他不惜耗費數以百萬計的錢糧聯合各路諸侯討伐我,乃至於不惜血本供應數十萬大軍所需的輜重軍械,也要和我西涼軍正麵決戰。”

  ??聽了李利一番解釋後,李摯深以為然的重重點頭,隨即命令身後兩名校尉帶領一個千人隊前去黑山騎兵中督戰,準備偷襲袁紹所在的中軍後陣。

  ??————————————

  ??“啊?張燕賊子竟然對西涼戰騎毫不抵抗,還下馬向李賊跪拜?這??????呼呼呼!”

  ??一切正如李利所料,就在他和李摯二人一邊領軍向後陣挺進一邊說話之際,身處盟軍中軍後陣的袁紹果然得到斥候探報,得知黑山騎兵與西涼戰騎相遇時的詭異情形,以及張燕麵見李利的那一幕。

  ??這一刻,袁紹氣得七竅生煙,六腑噴火,五髒抖動,那滿目猙獰的麵孔還有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宛如凶神惡煞一般,齜牙裂齒的欲要擇人而噬。

  ??的確,一切都和李利預料的一般無二。時下已年近六旬的袁紹,在領兵打仗方麵已經有些力不從心,無法衝鋒陷陣;但在用人馭人方麵卻是愈發老辣,手段極為高明。時至今日,盟軍各路諸侯身邊都有他安插的眼線,這些人原本都是各路諸侯的親兵或中低級將領,卻因抵製不住威逼利誘,私底下已經投靠他袁紹了;而那些頑固不化的死硬分子一旦收買不成,便會悄無聲息地消失,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是以,但凡各路諸侯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第一時間傳到袁紹的耳朵裏,以便於他及時采取對策。隻不過大半年來,各路諸侯雖然對他袁紹頗為不滿,經常私底下發牢騷,其中不乏對他破口大罵之人;但這些都是細枝末節的瑣事,無關痛癢。為此,袁紹曆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置若罔聞;隻要諸侯們沒有不違背他的命令,不幹吃裏扒外的背叛之事,他一概不予理會,平時見麵依舊是笑臉相迎,真正是喜怒不形於色。

  ??然而,袁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一直擔心的事情之前一點跡象都沒有,卻在決戰的最後一刻突然發生了。

  ??“黑山軍首領張燕竟然臨陣倒戈,率部投靠了惡賊李利!”得到細作密報的一瞬間,袁紹滿腦子都充斥著這個讓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噩耗,氣得他頭暈目眩,腦袋一陣發懵,以致於呼吸急促,喘息如牛。

  ??此時此刻,跟在他身邊的再也沒有各路諸侯了。大戰伊始,諸侯們便不約而同的返回本陣,而兵馬留在河東的孫策和張揚二人更是徑直從兩翼折回大營,繼而片刻不曾停留,直接乘船返回河東郡。因此,眼下還在他身邊隨時待命的文臣武將,隻有他麾下的親信部將。

  ??“可惡!可恨!可恥!惡賊張燕壞我大事啊,我袁紹與爾賊誓不甘休!”

  ??咬牙眥目地咒罵張燕一番後,袁紹強行鎮定心神,急促的喘息聲竟然迅速舒緩下來,充血猩紅的一雙眸子快速恢複清明。

  ??這一刻的袁紹真正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盡顯梟雄霸主本色,擁有常人無法想象的對自身情緒的自控能力,絕對是小事迷糊,遇到突發大事時卻是半點不糊塗。

  ??“張郃聽令,佯作毫不知情地任由張燕的五萬步軍通過,而後率領本部三萬人馬隨後掩殺,不得有誤!”

  ??話音稍頓之中,袁紹不等張郃應聲答話便揮手示意他立刻返回本陣依令而行,繼續下令道:“淳於瓊、高覽、高幹、嚴凱聽令,立即整軍備戰,待張燕賊子率部前來,便揮軍殺出,與張郃所部前後夾擊,定要將惡賊張燕及其帳下的黑山軍斬盡殺絕、一個不留!”

  ??這一次下令,袁紹根本沒有停歇,扭頭看著袁熙,連續下令道:“顯奕聽令,立刻傳令曹操率部馳援左翼,片刻不得遲疑。切記,不要告訴他任何事情,更不可提及張燕叛軍以及李賊就在左翼之事,否則他未必還敢與李賊正麵交鋒!”

  ??“諾,末將領命!”恭聲應諾後,袁熙和淳於瓊等人紛紛打馬離去。

  ??眾將前腳剛走,許攸和田豐二人神情凝重的對視一眼,既而打馬靠近袁紹。

  ??隻見許攸一邊留心觀察著袁紹的臉色,一邊輕聲說道:“主公息怒,惡賊張燕本就是毫無信義的盜賊流寇,主公大可不必為這等賊人動氣。不過,張燕率部直奔我等所在之處襲來,卻是有些麻煩,萬一衝破方陣,那???一旦我等的謀劃提前暴漏,隻怕就很難引誘李賊率領戰騎來攻了。屆時,我等之前所做的一切也將付之一炬,再無半點勝算,大勢去矣!”

  ??“此事何須你說,難道我不知道麽?明知故問,愚不可及,蠢豬!”袁紹怒聲嗬斥道。

  ??顯然,他剛剛強行壓製下去的怒火此刻又翻騰上來了,而許攸便是被他遷怒的第一個目標。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