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六合戰陣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3762
  “劉備親自出陣了!”

  ??西涼軍陣前,一直將目光停留在陣前戰場上的李利,陡然看到盟軍陣前又奔出一騎快馬,頓時他神色微變,凝神看向那人,立即認出赫然是劉備劉玄德。

  ??在此之前,李利對劉備毫無印象;隻是聽聞劉備其人相貌周正,儀表不凡,尤其是一雙耳朵長得極其富態,雙耳垂肩,異於常人。

  ??直至此次兩軍決戰,李利終於親眼見到了劉備,方知傳言不虛。

  ??如今劉備孤身單騎出陣,距離西涼軍陣前隻有兩百餘步,這讓李利把劉備看個真切。

  ??視線中,但見策馬奔行中的劉備身量約八尺四寸,不胖不瘦、身材精壯,印堂紅潤、五官端正,姿容不凡,相貌堂堂。而他那雙格外顯眼的大耳朵確實長得比常人要大,耳廓頗大、耳垂圓潤厚實;雖然不像傳言所說的那樣兩耳垂肩,卻也出入不大,耳垂距肩膀僅有半寸,若是他稍稍低頭,兩個耳垂就能挨著肩膀。

  ??這些傳聞中早已知曉的相貌特征不足以吸引李利的目光,而他之所以凝視著劉備,是因為他發現劉備真正與一般人不同之處並不是耳朵,而是其健壯且狹長的雙臂。正常人的雙臂垂下隻能達到大腿中段,但劉備的一雙手臂卻能挨著膝蓋,也就是所謂的雙臂過膝。這才是劉備真正的異於常人之處,也是引起李利格外留意的地方。

  ??自古以來,雙臂過膝的人並不多見。然則,每個具有如此狹長雙臂之人必有過人之處,通常這種人都是膂力奇大之輩,也就是習武之人常說的天賦神力。這種人若是自幼習武的話,自然是事半功倍,其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通常都能達到一流水準以上的實力。

  ??這一發現讓李利頓生警覺,不由聯想到劉備的兩個兄弟關羽和張飛。虎牢關一戰,讓名不見經傳的桃園三英揚名天下,而關羽和張飛二人更是被世人所熟知的當世猛將,擁有萬夫不當之勇,號稱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但是,世人幾乎都下意識忽略了此二人的兄長劉備,隻知道劉備仁義厚道,卻不知其人同樣是個武藝高強的沙場悍將。否則,以出身草莽且生性高傲的關羽和張飛二人豈能對劉備刮目相看,又怎會甘願拜他為兄,十餘年來始終跟隨其左右,不離不棄地任憑驅使呢?

  ??此一節或許別人容易忽視,普通百姓更是隻記住了劉備的仁義之名,但李利身為一方諸侯霸主卻是不會忽略其中的細節。更何況,李利自己也是一個文武兼備之人,並且身武藝高強,故而他格外注意各路諸侯中同樣文武雙全的諸侯。如此以來,劉備自然而然地進入他的視線,使得他對劉備格外留心。

  ??是以,此刻劉備乍一打馬出陣便立即引起李利的注意,並第一時間認出他的身份。

  ??“呃?”身旁的郭嘉聞聲驚詫,當即看向陣前戰場上的飛身下馬之人,隨口說道:“嗯,確是劉備其人。不過???他好像不是上陣廝殺,而是特意出陣救回張飛。”

  ??李利聞言輕笑道:“這是自然。他三弟張飛尚且不是飛虎的對手,他親自出陣參戰又有何用?劉備這廝極其擅長審時度勢,輕易不會親身犯險,他可不像張飛那樣性格暴躁容易衝動,動不動便要與人廝殺拚命。嗬嗬嗬!”

  ??郭嘉聞言點頭,因為他已經看到劉備策馬奔至張飛身邊,下馬後立即攙起張飛上馬,似乎是擔心節外生枝、陷在戰場上難以脫身似的。

  ??眼見於此,郭嘉不由嘲笑道:“確如主公所說,這個劉備還真是個謹慎惜命之人,奔至陣前立即攙起張飛就走,毫不拖泥帶水!嗬嗬嗬???”

  ??冷笑之餘,郭嘉話鋒一轉,若有所思的低聲道:“不過,由此也能看出劉備不失為殺伐果斷之人,頗有幾分見識,自知不敵飛虎將軍,因此根本沒有參戰的想法。此外,他這個時候還能挺身而出救回張飛,足見他和張飛之間的兄弟情義並不假,也算是良心未泯吧。”

  ??“嗯,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十餘年來不離不棄,義同生死,這一點倒是毋庸置疑。”李利深以為然地頷首道。

  ??說到這兒,他心有所感的沉吟道:“值此亂世當中,還能結識張飛、關羽這樣忠心耿耿的異姓兄弟,劉備何其幸運哪!”

  ??“嗬嗬嗬!”郭嘉聞言笑道:“主公所言極是。說起劉備,這還真是個極其幸運之人。其人出身卑微,二十餘年一直碌碌無為,直到黃巾動亂時,他卻能抓住時機趁勢而起,拉起一幫人馬加入到剿滅黃巾賊的戰鬥當中。此後十年,劉備雖然沒有得到高官厚祿,卻也徹底擺脫了昔日的織席販履生涯,正式跨入士族之列。洛陽之亂,劉關張三兄弟三人三騎前去會盟,虎牢一戰讓他們三人名揚天下,被天下各路諸侯所熟知,由此奠定了他入主徐州的基石。去歲,他兵不血刃地平白從陶謙手裏接管徐州六郡,此舉可以說是出乎天下所有人的預料之外,令各路諸侯無不眼紅,驚羨不已呀!”

  ??李利微笑頷首:“是啊,劉備這廝確實是有幾分能耐,竟能讓陶謙將偌大的徐州拱手相送,這份大禮可不是誰都能遇到的。憑心而論,就連我李利聽聞此事後都眼紅不已,還曾憧憬著有朝一日也有人送我一個州郡,那是何等美事啊!

  ??隻可惜,我李利從來就沒有向別人阿諛奉承的嗜好,因此這等好事隻怕永遠也不會落在我頭上,索性我也沒指望哪路諸侯主動相投。不過,但凡我看上的州郡,他不給也沒關係,我可以自己去取嘛!畢竟拿人家的東西手短、吃人家的東西嘴軟,還是自己爭取來的東西最實在,不必欠人情,也不懼人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嗬嗬嗬???”

  ??郭嘉聞言神情一震,接聲道:“主公此言似乎另有所指,莫不是長安城的那位???????”

  ??不等郭嘉把話說完,李利抬手示意他噤聲,淡然笑道:“奉孝想得太多了。此刻正是兩軍決戰之際,奉孝還是把心思用在如何打贏這場關乎全局的大戰為好。至於其它無關的事情,此時言之尚早,走一步看一步,時機到了,自有分曉。”

  ??“呃!主公所言極是。”郭嘉神情愕然地看著李利,既而若有所悟地點頭應聲,轉而將目光投向盟軍陣前,目送劉備護送張飛退回盟軍本陣。

  ??忽然,他似乎發現了什麽,急聲道:“這是??不好,盟軍準備全軍出擊了!”

  ??“哦,何以見得?”李利聞聲色變,舉目眺望盟軍戰陣,隨口問道。

  ??“主公且看,盟軍中軍原本是由六個方陣組成,之前還涇渭分明,但現在六個方陣已經悄然靠攏,演變為六合大陣。敵軍之所以這麽做,便是為了給左右兩翼的戰騎騰出足夠的空間,以便於戰騎和中軍後麵的戰車出陣衝殺。由此可見,盟軍在呂布出戰之際就已經準備全軍出擊,隻待呂布與桓飛戰罷的那一刻,盟軍就會揮軍衝殺過來。”

  ??說話間,郭嘉凝神望向盟軍陣型,繼續說道:“盟軍中軍的這六個方陣,其實就是盟軍各路諸侯的本部人馬。經過半年的鏖戰,如今盟軍的兵力已經大不如前。袁紹現有十萬步騎,此時一分為二,一萬餘戰騎交給呂布指揮,兩萬戰車陣位於中軍之後,餘下七萬步軍組成兩個中軍方陣,分別由張郃和高覽二人統率。餘下四個方陣分別是;劉備的五萬徐州軍組成一個方陣,曹操麾下兩萬餘兵馬和張揚的兩萬餘兵馬合編為一個方陣,呂布麾下的四萬餘步軍和孫策留在大營的一萬餘人馬組成一個方陣,張燕帳下三萬餘黑山軍自成一個方陣。”

  ??“???除了二十四萬步軍之外,盟軍兩翼共有五萬戰騎。位於北麵的左翼是張燕率領的本部一萬五千戰騎,以及劉備、曹操、張揚和孫策等四路諸侯帳下抽調出來的一萬戰騎,共計兩萬五千騎兵。南麵右翼的戰騎便是呂布麾下的一萬五千狼騎軍和袁紹麾下的一萬餘戰騎,加起來將近三萬戰騎。

  ??除此之外,盟軍中軍陣前布置了兩萬弓弩營,中軍後方還有兩萬戰車陣、一萬投石車陣和五千井欄、衝城車等重型攻城軍械。最後便是留守盟軍大營的人馬,具體數量不得而知,但以微臣估計,至少兩萬兵馬。”

  ??郭嘉話音方落,李利接聲道:“這就是說,參與此次決戰的盟軍總兵力不是三十二萬,而是三十六萬大軍,甚至更多!”

  ??“正是如此。”郭嘉神情凝重地點頭說道:“之前盟軍列陣以待,擋住了藏在中軍之後的兵馬,兩翼騎兵也擁擠在一起,是以展現在我軍麵前的兵力隻有三十萬左右。但現在盟軍六個方陣向中間靠攏,合六為一,組成六合大陣,便將全部人馬暴露出來。故而,眼下盟軍兵力多達三十六萬,其中步軍二十四萬、戰騎五萬,以及不少於六萬的其它兵種。

  ??也就是說,盟軍兵力足足兩倍於我軍,這其中還包括我們留守函穀關的兩萬守軍在內。敵我雙方兵力懸殊,是以???戰局對我西涼軍極為不利!”

  ??眼見郭嘉神情憂慮,李利淡然一笑:“事已至此,擔憂已然無濟於事。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當務之急便是整軍迎戰,其它事情多想無益。”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