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4426
  “啊!”程普、黃蓋和韓當三人大吃一驚,韓當忿忿不平的怒聲道:“袁紹這廝好歹也是袁家相門之後,四世三公,行事居然如此齷齪下作,實在是枉為盟主,令人寒心!”

  ??程普和黃蓋同樣是義憤難平,程普道:“主公,那我等怎麽辦,難道任由袁紹宰割不成?我等好不容易招募一萬多新兵,將兵馬擴充至三萬,如今袁紹一聲令下,竟然要我等留下一半兵馬。真是豈有此理,欺人太甚!”

  ??“哼!還能怎麽辦?”孫策滿臉陰沉地冷哼一聲,厲聲道:“眼下形勢逼人,豈容我等過多思量?為今之計,隻能趁夜挑選一萬五千名精銳將士,今夜務必準備妥當,明早帶走所有糧草輜重前往河東郡!”

  ??說完話後,孫策抬眼看了看程普、黃蓋等人,隨之拂袖而去。

  ??——————

  ??年關將至,對峙函穀關的兩軍暫時休戰。

  ??然而,休戰並不意味著兩軍相安無事。

  ??休戰期內,真正能夠休整的隻有廝殺在前的普通將士,對於各鎮諸侯及其帳下謀士來說,此時才是他們的用武之地。

  ??趁著這段戰爭間隙,他們可以縱情施展才能,不論陰謀陽謀還是合縱連橫,但凡有利於戰事的手段都能使用,清冷夜空是智者揮灑才華的天堂。

  ??這便是所謂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清冷夜空下,同一座大營之中上演著不為人知的一幕幕場景。

  ??就在孫策拂袖而去、程普和黃蓋等人大罵袁紹卑鄙下作之時,數裏之外的中軍帥帳內,此時也在密議函穀戰事。

  ??不過帥帳議事此刻已接近尾聲,各項事宜都已安排妥當,一眾親信將領相繼領命離去,眼下還留在這裏的才是真正的核心謀士和心腹將領。

  ??細數之下,中軍帥帳內之人分別是:袁紹、曹操、袁熙、許攸、郭圖和毛玠,其實就是袁紹和曹操帳下的心腹謀士。

  ??盡管曹操的實力大不如前,說是日薄西山亦不為過;但現在盟軍處境堪憂,在各鎮諸侯當中袁紹能夠信任的諸侯寥寥,關鍵時刻他還是願意與曹操一起商議大事。這或許是昔日的兄弟情誼發揮了作用,亦或是袁紹認為曹操目前處境困頓,除了依靠他袁紹之外別無選擇,故而他還是比較信任曹操的。

  ??“明日孫策率部前往河東換回劉備所部五萬兵馬,希望劉備到來之後能夠對我等有所幫助,重振士氣,扭轉眼下全軍萎靡不振的局麵。”

  ??寬大威武的帥位上,袁紹的臉色略顯憔悴,說話聲音很低,有些提不起精神,顯得很是疲勞。

  ??帥帳議事從中午一直持續到深夜,下午是諸侯齊聚一堂商議休戰期間的大營防禦事宜,晚上則是密議眼前戰局,所有議事都是袁紹主持的。如此密集的議事讓袁紹費盡腦汁,現在議事接近尾聲,他終於可以鬆一口氣,靠在帥位上閉目養神。

  ??“稟父帥,兒臣覺得派遣孫策率部前往河東郡似有不妥。”這是今天袁熙參與議事以來第一次開口說話,而且乍一開口便是否定袁紹已經正式下令的決策。

  ??“嗯?”袁紹聞聲緩緩睜開眼睛,臉色雖然沒變,但看向袁熙的眼神卻是十分不善,隱隱透著責備之意。

  ??“顯奕呀,既然你覺得為父的命令欠妥,為何下午諸侯議事時不說,卻在此時提起?”

  ??眼見袁紹神色不悅,袁熙頓時緊張起來,下意識地扭頭看向許攸,待看到許攸篤定的眼神後心中稍安。

  ??隨即他恭聲道:“父親息怒。下午議事時並非孩兒不想說,而是擔心孫策將軍誤解,不便當眾提出來。可此時隻有我等在此,自然不必忌諱,故而孩兒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哦?”袁紹聞言稍感詫異,眼神隨之變得溫和很多,但說話語氣卻一點沒變,依舊十分低沉,語氣不善。

  ??“說說你的想法吧,若是所言在理便罷,若是信口開河,為父決不輕饒!”

  ??看到父親色厲內茬的神色,袁熙頓時鬆一口氣,心中大定。作為兒子,他對父親平時的神情變化和說話語氣十分了解,知道父親之所以語氣不善,並不是針對他,而是故意做給曹操看的,因為孫策率部前往河東駐守的建議正是曹操舉薦的,並且極力促成此事。

  ??稍稍整理思緒後,袁熙朗聲道:“東垣城一戰,孫策被馬超重創之後一直臥榻養傷,眼下他傷勢已經恢複大半,父親讓他退守河東守護糧道,確實有些未盡其才。再有半個月就是開春,屆時冰雪消融,我盟軍將與西涼軍展開決戰;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孫策是沙場悍將,武藝高強,理應留在前線衝鋒陷陣。況且,西涼軍驍勇善戰,李賊麾下將領更是戰將如雲,孫策留在大營的作用遠勝於留在後方。故而,孩兒認為孫策還是應該留在大營前線為佳,至於守衛後方糧道的任務可以交給蔣奇,讓他戴罪立功,兵馬直接從我冀州軍調派即可。此乃孩兒愚見,如何決斷,還請父親定奪。”

  ??袁紹聞言後雙眸微眯,不置可否,但他看向袁熙的眼神愈發溫和,隱隱流露出一抹讚賞之色。

  ??“顯奕所言,孟德意下如何?”袁紹語氣平和地輕聲問道。

  ??曹操神色自若地坦然一笑,讚賞地衝著袁熙輕輕點頭,微笑道:“顯奕見識不凡,本初兄後繼有人,令曹某羨慕啊!確如顯奕所言,孫伯符勇猛過人,在我盟軍之中武藝之高強僅次於呂布,絕對是陣前廝殺的不二人選。如此悍勇的將領留在河東郡保護糧道實在有些可惜,大材小用,埋沒了他一身武藝。單憑此一節,顯奕所言絲毫不差,句句在理,認為下午的軍令欠妥亦在情理之中。然而???”

  ??話鋒陡轉之際,曹操語氣一頓,微笑著示意袁熙不必激動、稍安勿躁,既而繼續說道:“然則,孫策前往河東郡可不單單是為了保護糧道安全,還肩負著其它使命。而這,恰恰是重中之重,決計不容疏忽,不得出現絲毫紕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此之前,我等不用擔心糧道安全,那是因為後方有劉備和張飛領兵駐守;劉備本身就是個武藝高強之人,而其弟張飛更是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勇不可擋。這並非曹某故意吹噓劉備、張飛兄弟二人,而是昔日陳留會盟時,我等都曾親眼見過劉備三兄弟的勇武。現如今,婁底原大營需要劉備領兵前來助陣,藉此穩定軍心,鼓舞士氣。可他們離開後河東郡便再無大將駐守,萬一曹某先前所言之事不幸言中,河東郡堪憂,直接威脅到整個盟軍的安危。

  ??有鑒於此,曹某才向本初兄舉薦孫策率部駐守河東,並扣留他帳下半數兵馬,借此鉗製孫策不敢有異心。與此同時,如果河東郡果真遭到偷襲,憑借河東數萬守軍和孫策的勇武,足可確保我軍後方安全無虞,敵軍必然難以踏入河東郡半步。

  ??此外,軍令如山,朝令夕改甚為不妥,於戰不利,必須慎之又慎,以免動搖軍心。曹某言盡於此,是否改變初衷全由本初兄定奪。”

  ??不得不說,曹操這番說辭確實是麵麵俱到,無懈可擊。雖然臨末了,他口口聲聲說一切全憑袁紹做主,但實際上他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一句“朝令夕改、於戰不利”就徹底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果然,待曹操說完話後,袁紹微微頷首道:“孟德所言極是,軍令已下,豈容更改!”

  ??語氣稍頓,袁紹眼神犀利地看著袁熙,責備道:“顯奕呀,你終究還是太年輕,考慮事情太過狹隘,隻顧眼前不顧大局。此次念你年幼稚嫩,為父便不處罰你了,往後還需向你曹叔多多請教,切不可妄自尊大,自以為是。你可記住了?”

  ??“孩兒知錯了,隨後一定多多聽從叔父教誨!”袁熙滿臉漲紅地恭聲應道,還向曹操躬身一揖,禮數十分周全。

  ??“賢侄不必多禮。顯奕聰明過人,頗有見地,實屬難得。”曹操笑眯眯地扶起袁熙,笑聲寬慰道。

  ??隨即他對袁紹說道:“其實顯奕剛才所言不無道理,派遣蔣奇率領一萬兵馬與孫策同往河東郡完全可行。畢竟河東郡兵馬戰力不強,待劉備所部五萬大軍離開之後,兵力就有些不足;而孫策所部原有三萬兵馬,如今截留一半留在大營,如果再有蔣奇率領一萬兵馬從旁協助,如此河東郡定然萬無一失。不知本初兄意下如何?”

  ??“蔣奇麽?”再次聽到蔣奇這個名字,袁紹不由想起三日前的飛雲渡糧草大營失火之事,餘怒未消地怒聲說道:“這個蠢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實在不堪大用!”

  ??“本初兄息怒。”曹操麵帶笑意地勸說道:“飛雲渡失火卻是事發突然,蔣奇將軍能在混亂之中保全我軍六成以上的糧草輜重,實屬不易。由此足見其人並非一無是處,隻是經驗還有些欠缺,稍稍磨練一番,亦不失為一員良將。如今飛雲渡大營已由淳於瓊將軍接管,蔣奇還是戴罪之身,與其讓他留在大營中無所事事,不如給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本初兄啊,勝敗乃兵家常事,我等尚且屢屢受挫,遑論蔣奇這等年輕將領呢?”

  ??“也罷,就依孟德所言吧。”袁紹若有所思地頷首道。

  ??“多謝父親開恩,孩兒立即前去傳令。”袁熙大喜過望地恭聲領命。

  ??“嗯,去吧,叮囑你表兄蔣奇,讓他吸取教訓,若有再犯,決不輕饒。爾等也去歇息吧,我與孟德單獨敘話。”揮手示意眾人退下,袁紹起身都在堂下與曹操並排落座。

  ??待眾人離開後,袁紹臉上露出一抹喜色,輕笑道:“傍晚辛評兄弟二人傳回密信,那廝終於鬆口了,年後二月二他將起兵攻打李賊。嗬嗬嗬!”

  ??“哦?這可是意外之喜呀!”曹操聞言微怔,隨即想起袁紹話中所指之人,當即哈哈大笑道:“三天前李賊派人縱火焚燒我盟軍糧草大營,想給我們來個釜底抽薪,致使我盟軍十分被動,處境堪憂。如今我們反過手來,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也還給他一個釜底抽薪,讓他腹背受敵。當真是大快人心啊!”

  ??說完話後,曹操和袁紹對視一眼,開懷大笑:“哈哈哈??????”

  ??大笑之餘,曹操微微起身拿起一壇美酒,給袁紹斟滿一盞後,低頭再給自己斟上一盞,隨即二人舉杯對飲。然而,袁紹絲毫沒有留意到曹操仰頭遮麵飲酒之時眼底閃過一絲詭笑,似乎早就知道辛評、辛毗兄弟前去充當說客,必定馬到功成,而這件事情對他十分有利,已然被他所用,或許這件事情本來就在他的謀劃之內。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