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一言九鼎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3709
  感謝:書友灰太狼AAA、QIUHUOSHI、1999存在月票支持,多謝!

  ??——————

  ??斜陽西下,夜色彌漫。

  ??一座雄關矗立在崇山峻嶺之間,兩軍遙遙相對,卻老死不相往來。

  ??同一片天空下,相隔四十裏,當關內一片歡聲笑語之時,盟軍大寨中卻是另一番場景。

  ??後營右邊靠近秦嶺南麓的山腳下,這裏是江東孫策的營寨。

  ??隨著夜幕降下,一眾江東將領快步走進大帳,隨之躬身行禮後各自落座。

  ??寒暄過後,程普率先開口問道:“主公剛剛從袁紹帥帳回來,不知各路諸侯可有對策?”

  ??“對策?哼,一群勾心鬥角、貪生怕死之輩能有什麽對策!”

  ??孫策聞言攤開雙手,頗為不屑地冷哼一聲,既而滿臉失望地搖搖頭,低音輕歎,似是對諸侯盟軍徹底死心了。

  ??“剛才諸侯議事上,張燕提出盟軍退守河東郡休整,待明年春暖花開時,再渡河與李利決戰,沒想到曹操立即站出來否決。曹操說,眼下正是隆冬酷寒時節,黃河水麵早已凍結,不利於大軍渡河,而且盟軍大寨距離函穀關太近,稍有風吹草動,李利就能立即得知,既而派出西涼鐵騎大軍追殺;因此現在不是渡河的最好時機,隻能繼續駐守婁底原大營,待來年再做計較。”

  ??“結果???袁紹也讚同曹操的提議,同意盟軍繼續駐紮原地,高掛免戰牌,加強大營防禦,以防西涼軍出關偷襲。另外,呂布主動請纓率部攻打滎陽徐榮,為盟軍打通一條退路,以備不時之需。”

  ??聽到孫策講述諸侯議事的內容後,程普、黃蓋和韓當三人眉頭緊鎖,一臉愁容,眉宇間充斥著深深的憂慮。

  ??少頃,程普一籌莫展的低聲道:“如此說來,我等豈不是還要繼續留在盟軍大營,無法脫身?”

  ??話音未落,黃蓋怒聲道:“此時脫身,談何容易?更何況,李賊言而無信,背信棄義,實乃天底下最無恥、最卑鄙的無信小人!

  ??早在東垣城之戰時,李賊就說過今冬第一場雪降臨之時就是賜給主公敕封詔書之日。現如今三個月都過去了,先後下了五場大雪,馬上就到年底了,還不見敕封詔書的影子。若是沒有敕封詔書,我等即便能夠脫離盟軍又有什麽用,又能有何作為,依然是沒有立腳之地,除了依附袁術之外別無它途!”

  ??說到這兒,黃蓋氣得吹胡子瞪眼,氣不打一處來,破口大罵道:“先前我等都以為李賊位居朝廷大將軍,威名赫赫、素有信義,一言九鼎、言出必行,絕不會食言而肥。而今看來,我等都看走眼了。李賊枉為驃騎大將軍,道貌岸然、沽名釣譽,浪得虛名;實際上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陰險小人,說話還不如放屁,言而無信,實在令人不恥!”

  ??“呃!”看到黃蓋如此激憤,程普和韓當二人大為驚詫,但隨之也與黃蓋一樣義憤填膺,怒不可遏。

  ??誠然,黃蓋這番話雖然很難聽,罵得李利狗血淋頭,卻也是事實。

  ??截止現在,他們都沒有見到李利派人秘密送來敕封孫策的詔書,這就說明李利確實是食言了,自己等人都被他蒙騙了。沒有敕封詔書在手,他們這些人又能有什麽作為呢?

  ??盡管天下各個州郡如今都已割據自立,根本沒把天子放在眼裏;但是,這裏麵也不乏仍然忠心大漢的官員和士族,而且不在少數。尤其是頗為富庶的江南揚州一帶,士族、豪強們骨子裏十分看重聲譽和名望,相信正統,惟有敕封詔書在手,才能獲得他們的認可和攘助。

  ??如果孫堅在世,縱然沒有天子詔書,也能得到一部分江東士族和門閥的支持,繼而在江東站穩腳跟。因為孫堅有足夠的聲望與威名,足以令相當一部分豪強和士族為之折服,從而甘願資助孫堅成就一番大業。相對而言,雖然孫策也是出身江東,而且還是孫堅的長子;但可惜的是,孫策太過年少,威名不顯、聲望不夠,很多江東士族和門閥豪強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更加不會資助他立足江東、成就大事。

  ??因此,在很多強勢諸侯眼裏一文不值的敕封詔書,對於孫策而言卻是至關重要,能不能成就一番功名大業、能否立足江東,就在這一紙詔書之上。隻要詔書在手,孫策就能名正言順地脫離袁術,率部前往江東上任,而不會遭人詬病,更不會被人視作背主謀逆的無信小人。與此同時,江東士族和豪強們看到孫策的敕封詔書後,即使不願意攘助孫策,也不會公然抵製孫策立足江東。隻有這樣,孫策才能留在江東,隨後徐徐圖之,既而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宏圖大誌。

  ??對於敕封詔書的重要性,程普、黃蓋等人之前並未真正認識到它的份量,甚至認為詔書不過是一小卷龍紋錦帛而已,可有可無,無足輕重。直到占據徐州的劉備親率五萬大軍不請自來、主動加入盟軍,並且還為盟軍提供十幾萬石糧草,幫助盟軍度過糧草危機之後,程普等人方才真正認識到天子詔書的重要性,真正見識到被他們所鄙夷的一紙詔書竟有如此強大的威力。

  ??劉備為何而來?起初各路諸侯都不知曉原委,惟有袁紹和曹操二人心知肚明。但是,隨著劉備自願獻出十幾萬石糧草提供給盟軍之後,各鎮諸侯都知道了他的真實目的。原來,劉備如此慷慨解囊攘助盟軍並不是為了打敗李利及其麾下的西涼軍,而是為了討要一份敕封他徐州牧的天子詔書。或許劉備還有其它不為人知的意圖,但敕封詔書無疑是重中之重,其它意圖都在其次。

  ??有對比才能體現天子詔書的份量,劉備出兵出糧前來會盟,無形中讓程普等人重新認識天子詔書的巨大魔力,從而暗自慶幸不已。因為他們的“少主公”孫策已經得到李利親口許諾,天子詔書不日便可送來,屆時孫策就可以率部脫離盟軍,率部返回江東大展宏圖了。

  ??隻可惜,想法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大戰至今將近五個月了,盟軍除了在河東戰場上進展順利,渡河之後便一直處於下風。函穀關久攻不下,盟軍連續損兵折將,再加上糧草大營被劫,這對於諸侯盟軍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禍不單行。連番受挫之下,不知不覺中勝利已經與盟軍漸行漸遠,局勢十分不利,處境堪憂。

  ??眼見於此,程普、黃蓋等人就想盡快脫離盟軍返回江東,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與借口。隨著年關將近,他們愈發焦慮不安,巴不得一時三刻迅速擺脫盟軍的束縛,馬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倘若拖到明年開春,兩軍正式決戰,那他們想走也走不了。而僅憑他們區區兩三萬江東兵,在兩軍數十萬大軍決戰之中隻能淪為炮灰,眨眼之間就將徹底覆滅在西涼軍的鐵蹄之下。

  ??是以,近日來程普、黃蓋和韓當等人焦急不安,急得頭發都白了,大動肝火,嘴唇起血泡,卻依然是一籌莫展。

  ??此時此刻,再次提起天子詔書,三位老將不禁怒火中燒,破口大罵李利言而無信,卑鄙無恥。

  ??“哈哈哈!”就在程普、黃蓋等人大動肝火之際,坐在主位上的孫策卻瞪大眼睛直勾勾地看著他們,怔怔失神,繼而失聲大笑。

  ??“三位老將軍何故如此大發雷霆,莫非你們都以為李利失信於我麽?”

  ??“呃!”程普、黃蓋和韓當三人愕然抬頭看向孫策,程普一臉不忿地怒聲說道:“難道不是麽?這都過去整整三個月,我等何曾見到天子詔書,這分明就是李賊失信於主公嗎!”

  ??孫策笑嗬嗬地搖頭,隨即從懷裏取出一卷暗黃色的龍紋錦帛,起身走到堂下,隨手交給程普等人。

  ??“三位將軍錯怪李利大將軍了,這就是三個月前他親口答應我的敕封詔書。並且,這份詔書送到我手裏的時間與李利所言絲毫不差,入冬第一場雪降臨之時,就是我收到天子詔書之日。其實,早在我們跟隨盟軍一起渡河紮營之時,這份詔書就送到我手裏。不過為了保密起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一直沒有對你們提起,更不曾拿給你們觀看。故而,你們一直都不知道此事,誤以為李利失信於我。嗬嗬嗬!”

  ??乍一展開詔書,程普當即傻眼了。隨之黃蓋、韓當二人湊上來觀看,而他們看到詔書的第一眼也同程普一樣,瞬間呆滯,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這份詔書是真的。

  ??“這???這是怎麽回事?李利竟然這麽大方,敕封主公如此高的官爵?”呆滯半晌後,程普等人終於清醒過來,紛紛麵露狐疑之色,驚愕不定地說道。

  ??孫策臉上的笑容迅速斂起,神情凝重地輕輕點頭,輕歎道:“是啊,當初我第一眼看到詔書時也不敢相信這份詔書是真的,還以為李利派人送來的詔書是矯詔。為此,我專門找到家父生前的敕封詔書仔細核對,最終確認這份詔書是真的,真真切切的天子詔!”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