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陷陣無雙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3879
  “而今局勢僵持,孟德有何高見?”

  ??心中已有決斷的袁紹佯作猶豫不定,扭頭對身旁的曹操高聲問道。

  ??曹操聞聲神情頓變,眼底瞬間閃過一絲憤恨之色,然而當他抬頭看向袁紹之時卻是滿臉堆笑,神態十分恭敬。

  ??“盟主明鑒。眼下我等三十萬大軍陳兵關前,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豈容李賊在我等麵前猖狂放肆?不過曹某兵少將寡,人微言輕,如何決斷還請盟主定奪,曹某豈敢僭越。”

  ??說完話後,曹操低著頭似是等候袁紹決斷,實際上他是低頭咒罵袁紹卑鄙無恥。此等得罪各鎮諸侯之事袁紹自己不說,卻逼迫他主動說出來,如此行徑實在是太卑鄙了,枉為諸侯盟主,居然沒有一點擔當。

  ??不過曹操也不是任人揉捏之輩,袁紹想聽的話他可以說出來,但如何抉擇還是丟給袁紹。惟有如此,戰後各鎮諸侯若要埋怨也不能隻找他曹操一人,袁紹才是始作俑者,更是發號施令的主謀元凶。

  ??“孟德所言極是!”袁紹點頭應聲,聲音不小,足以讓陣前諸侯都能聽見。

  ??曹操聞言臉色一黑,低著頭佯裝拾掇韁繩,不敢正視各鎮諸侯。即便如此,他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呂布、張燕等人咄咄不善的目光盯在自己身上。

  ??攻城?說起來容易,上下嘴唇一碰就攻城啊!

  ??函穀關防禦滴水不漏,如同森羅地獄一般,一看就知道攻城就等於送死。

  ??誰去攻城,誰願意率部攻城?

  ??曹操帳下兵馬折損殆盡,手裏僅有兩萬人馬,若是攻城,一個回合下來就死光光了。有道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他自己不願攻城,卻口口聲聲對袁紹說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豈不是擺明了要讓呂布、張燕等人派兵攻城嗎?

  ??“稟盟主,我部將士多為戰騎,擅長野戰、騎戰,不擅攻城,且攻城器械準備不足,恐無力攻城。請盟主明鑒!”眼見袁紹和曹操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呂布暗自憤怒不已,當即不等袁紹發話,搶先開口表明立場,直接言明自己不會率部攻城。

  ??“嗯?”袁紹聞言微怔,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正準備開口說話之際,不料右側不遠處的黑山軍首領張燕搶先一步,效仿呂布毫不客氣地說道:“袁盟主,我黑山軍常年行走於山林之間,甲胄、兵器不齊,奈何不得函穀關這等雄關堅城。是以???盟主若要攻城,張某願為盟主擂鼓助威,替盟主掠陣!”

  ??“呃!”袁紹聞聲色變,臉上一陣青一陣白,表情豐富多彩,變幻莫測。與此同時,他嘴角不住抽搐,後槽牙鼓鼓的,儼然是氣得牙癢癢,卻又不便當眾發怒,隻得生生壓下心頭怒火,白眼直翻地咽下這口惡氣。

  ??低頭擺弄韁繩的曹操聽到呂布和張燕二人的話後,嘴角露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眼底閃過一抹精光,心中暗自幸災樂禍地一陣竊喜。

  ??盟軍鏖戰兩月以來,八鎮諸侯之中雖然多多少少都折損過一些人馬,但總體損失不大。其中兵馬折損最多之人便是他曹操,其次是全軍覆沒的白波軍,孫策所部非但兵馬不曾減少,反倒增兵一萬餘人。除此之外,呂布、張燕和張揚等人的兵馬傷亡不到兩三千人,而身為盟主的袁紹所部十五萬大軍先後傷亡不過區區千餘人,幾乎毫發無傷。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各鎮諸侯心知肚明,憤恨不平之餘,卻又找不到合適的借口發難,故而一直隱忍不發。

  ??然則,今日強攻函穀關卻是給了各鎮諸侯一個很好的發難借口,不等袁紹發號施令,他們搶先說明困難,表明立場。言外之意就是一句話:攻城可以,但必須袁紹打頭陣,而後他們才會相繼出兵攻城。

  ??的確,眼下盟軍雖名為七鎮諸侯,但實力最強的諸侯隻有三個,袁紹居首位,其次就是呂布和張燕。呂、張二人帳下兵馬雖然戰鬥力方麵仍有不小差距,但兵馬數量卻是旗鼓相當;呂布擁兵七萬,張燕擁兵八萬。這兩人都是盟軍之中實力派人物,兵馬數量雖然不及袁紹,卻也不懼他;尤其是直接關乎自身利益的時候,此二人絕對不含糊,甚至不惜當眾撕破臉,毫不顧及袁盟主的顏麵。

  ??而呂布、張燕二人表態之後,曹操、孫策、張邈等人就不用自己開口了。畢竟他們三人兵少將寡,實力與呂、張二人沒法比,既然呂、張二人都不願意率部攻城,袁紹豈能再讓他們三人領兵強攻。

  ??如果袁紹果真這麽做,那無疑是想把曹操、孫策等三路諸侯往死路上逼,欺人太甚!如此以來,諸侯會盟也就無法繼續聯手作戰,聯盟到此結束,各鎮諸侯從哪兒來回哪兒去,分崩離析在所難免。

  ??——————

  ??“高幹聽令,本盟主命你率領本部三萬步軍攻城!”

  ??眼見各鎮諸侯紛紛避戰,袁紹縱然怒不可遏、氣得咬牙切齒,卻也無可奈何。別人都不願意率部出戰,但他袁紹卻不能不戰。如此聲勢浩大而來,若是不戰而回,他貴為諸侯盟主顏麵何存,威嚴何在,往後有何麵目繼續統率諸侯大軍?如若沒有諸侯大軍,他拿什麽跟李利爭奪中原,又如何爭霸天下?

  ??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並非愚蠢之舉,而是不得已而為之,並且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縱然有所損失也勢在必行,否則便是因小失大,其後果愈發不堪設想。

  ??“諾,末將遵命!”隨著袁紹一聲令下,高幹聞聲領命,既而帶領本部人馬出陣列隊,向關前推進。

  ??眼見外甥高幹領兵出陣,袁紹滿臉肅然地下令道:“袁熙、淳於瓊何在?”

  ??“請主公(父帥)下令!”

  ??“袁熙率領弓弩營、投石車陣為攻城大軍壓陣,淳於瓊率領井欄隨後攻城,不得有誤!”

  ??“諾!”袁熙和淳於瓊二人應聲領命,既而打馬出陣,依令而行。

  ??這一刻,各鎮諸侯真正見識到袁紹雷厲風行的一麵,當真是不動則已,動若雷霆萬鈞。一聲令下便是大手筆,先後出動三萬步軍、一萬弓弩營、五百架投石車和兩百餘架井欄,總兵力多達五萬餘人,而函穀關前也隻能容納這麽多兵馬同時攻城。

  ??這才是諸侯盟主應有的風範,軍令一出便是揮斥萬軍,數萬大軍應聲而動,凶猛如潮地衝向關前。

  ??“終於來了!”城樓上,眼看袁軍數萬人馬列隊出陣向關前行進,李利雙眸微眯,沉吟道。

  ??“是啊,步軍、弓弩營和攻城器械齊頭並進,足足五萬之眾,看來袁紹這次是惱羞成怒大動肝火了!”郭嘉俯視著關前快速行進的袁軍,雙眸中精光閃現,神情振奮,似有躍躍欲試之勢。

  ??“嗬嗬嗬!還是年輕好啊,奉孝蠢蠢欲動,莫非還想親自上陣殺敵不成?”賈詡笑嗬嗬說道。

  ??“哦?”李利聞聲回頭看著郭嘉,笑聲道:“奉孝近來確實比之前壯實不少,想來華佗先生的五禽戲果真有強身健體之效!”

  ??郭嘉欣然點頭:“不瞞主公,三個月前主公誓師北伐之際,我已拜華佗神醫為師,學習強身健體之術。這幾個月來,我一直勤練不輟,如今初見成效,雖不能衝鋒陷陣,但對付三五個兵士還不成問題,足可自保。嗬嗬嗬!”

  ??“如此甚好!”李利聞言開懷大笑:“我從未想過奉孝衝鋒陷陣,也不需要你上陣殺敵,隻要你稍稍控製一下飲酒,身強體健,能夠適應長途跋涉隨軍出征即可。現在看來,奉孝身形日益豐碩,頗有脫胎換骨之像,可謂是意外之喜啊!待戰後回到長安,我定要重謝華佗先生,賜予他三公俸祿,希望他廣收門徒,將一身所學發揚光大!”

  ??郭嘉躬身一揖,笑聲道:“微臣代老師先行謝過主公厚賜。主公或許還不知道,兩年多以來,家師先後授徒上千人,其中大多數都是有些醫術底子的遊方郎中,如今已有數百人學有所成提前結業,被分配到各營之中擔任佐吏功曹,負責照顧傷兵和日常診治病痛。而主公前次對老師提起可以適當招收一些女子從醫之事,老師也已經開始著手挑選適齡女子,聽說幾位主公夫人也常去旁聽學藝,想必不久之後我軍之中就能看到女郎中的身影了。”

  ??“哦?想不到華佗先生如此開明,這倒是有些出乎我的預料之外。當初我確實對他說過,女子比男兒更細心一些,學習醫術更容易上手,隻是隨口一提而已,想不到華佗先生居然如此重視。這樣也好,畢竟男女有別,往後替女子治病就會更方便一些。嗬嗬嗬!”李利笑嗬嗬地說道。

  ??說話間,留意到袁軍已經逼近關前兩百步之內,李利揮手示意掌旗兵傳令守城將士準備迎戰禦敵。與此同時,他招手示意親兵重新奉茶,既而與郭嘉、賈詡二人在案幾旁盤膝而坐,不急不躁地飲茶觀戰。

  ??“主公一點不擔心袁軍攻上城頭?”賈詡輕抿一口茶水後,微笑問道。

  ??李利麵帶笑意地搖搖頭:“整個城頭分為三段,左邊由波才擔任主將,帶領胡軫、許定所部兩萬郡府兵輪番上陣守城;中段主要守護城門,由高順帶領陷陣營駐守;右邊是滕霄率領一萬五千將士分成三隊輪番守城。單單是城門一處,我對高順所部陷陣營有著絕對信心,陷陣無雙;即使盟軍連續攻城一個冬天,也休想攻破城門!”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