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寸步不讓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3538
  “袁將軍別來無恙?”

  ??“嗯?莫非袁某曾與大將軍見過麵,為何袁某毫無印象?”

  ??“袁將軍今非昔比,貴為諸侯盟主,揮斥萬軍,威勢一時無兩,貴人多忘事亦在情理之中。昔日李某冀州之行幸得袁將軍多番照應,方才不虛此行,收獲頗豐;將軍厚賜,李某一直感念於心,不曾或忘。

  ??或許袁將軍已經將此事淡忘,不過將軍之子袁二公子想必一定記得李某曾在冀州一遊,那日我與令公子一見如故,交情頗深。怎奈李某身不由己不便常住冀州,隻得匆匆別過,臨行時恰逢將軍途徑無極前去拜會,奈何你我二人緣分淺薄,未曾謀麵。闊別半載,不承想今日方能會晤,真乃時也命也,或是天數所定,實非人力所能改變。不知袁將軍以為然否?”

  ??夾槍帶棒地說完話後,李利臉上洋溢著淡淡的笑容,雙眸灼灼地注視袁紹,眼神中透著一抹促狹譏諷之色。

  ??袁紹神色微變,雙眸怒視著李利,眼神陰冷而狠厲。不過他對自身情緒的控製力度把握得很好,沒有當場發飆,也不會在雙方數十萬大軍麵前失態,似乎是不為所動,依然保持著諸侯盟主應有的自身涵養和心胸氣度。

  ??“哦,原來如此。沒想到犬子竟能與大將軍相熟,此乃犬子之幸也。隻是大將軍既然親往冀州遊曆,為何事先不告知袁某一聲?若是袁某早知大將軍造訪,必然盛情款待,一定讓大將軍玩得盡興,或許大將軍還會喜歡冀州,甘願常駐於此呢?倘能如此,袁某就不必親自登門拜訪,也不會有今日之舉了。大將軍以為然否?”

  ??這番開場白,袁紹和李利之間似有默契,既沒有惡言相向,也沒有過多的寒暄客套。但交談之中雙方言語雖然聽起來和和氣氣,實際卻是唇槍舌劍,互不示弱,寸步不讓。

  ??這一幕,或許很多兵士不明就裏,還以為雙方統帥不愧為威震一方的霸主,彼此間都已是劍拔弩張、廝殺在即,卻還能談笑風生,當真是大將風度,處變不驚啊!但是,雙方陣前的其他諸侯和將領,卻是聽出了各自統帥的話外之音、言外之意,這番話看似寒暄客套,實則暗藏機鋒,互相譏諷。

  ??李利嘲笑袁紹貴為冀州牧卻讓他想來就來、想去則去,非但來去自如,還從冀州賺得盤滿鉢滿,收獲巨大,順帶羞辱了袁紹的兒子一番。而袁紹則譏諷李利偷偷摸摸、藏頭露尾,堂堂朝廷大將軍卻不敢光明正大的前去冀州,反而使用下作手段偷偷潛入,繼而灰頭土臉地倉皇逃離;如果他早知道李利會去冀州,定叫李利有來無回,就此葬身於冀州境內,也省得他大費周章地聯絡各鎮諸侯聯手征討李利。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禮儀,士族占據天下主導地位,儒學被世人所推崇。但凡有身份有地位之人,不管雙方之前是敵是友,亦或是素有舊怨或嫌隙,見麵之時都會禮數周到,很少有破口大罵的場景出現。如真有這等事,那就說明其人粗鄙不堪,不識六藝,不懂禮數,往往會被人鄙視,被士族所排斥。

  ??大環境就是如此,並非個例,因此不管什麽人都必須遵守,否則便是自降身份,自取其辱。

  ??李利雖是重生之人,很不習慣這些虛偽做作的俗套約束,卻也不得不遵行時下的諸多規矩。不然的話,他便不是特立獨行,而是數典忘宗,一意孤行,必被世人所排斥,根本無法建立今時今日的霸主地位。

  ??此刻聽到袁紹暗含諷刺的一番話,李利輕撫著金猊獸王頸背上的豎立鬃毛,臉上掛著淡然的笑容,神色自若,神情平靜而泰然。

  ??“袁將軍太客氣了。實不相瞞,前番冀州之行並非李某不願久留,而是還不到時候。民間諺語道: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當時李某自顧不暇,哪有閑工夫提領冀州,故而暫時將冀州托付給袁將軍,待時機一到,李某自當常住冀州,就不勞袁將軍費心了。”

  ??語氣稍頓之中,看到袁紹氣得眉頭直跳,似是怒火中燒,李利不等他開口說話,便繼續說道:“聖人雲:來而不往非禮也。袁將軍難得前來踏入李某轄境之內,此次既然來了,就不要急著回去;函穀關距離長安不遠,李某一定要略盡地主之誼盛情招待袁將軍,挽留將軍多住些日子,久居於此也無不可。正好天子時常念叨袁將軍,稱將軍乃是漢相後裔,袁家累世忠良,希望將軍能夠入朝為官,造福天下黎民百姓。無獨有偶,李某還沒來得及請旨征召將軍入朝,不成想將軍竟然不請自來,如此倒也省得麻煩,此番將軍就隨我一起回朝便是。不知袁將軍意下如何呀?嗬嗬嗬!”

  ??“豈有此理!”眼見李利越說越來勁,越說越歡實,袁紹終於忍不住怒聲嗬斥:“李利,本盟主看在你為大漢屢次討伐蠻夷、平定邊患,以及為我大漢開疆擴土的情麵上,尊稱你一聲‘大將軍’,沒想到你這廝居然如此妄自尊大,目中無人,簡直是不識抬舉,狂妄之極!既然如此,你我不便多言,沙場之上一決高下,袁某倒也看看,你這廝究竟有何能耐膽敢如此猖狂?哼———!”

  ??盛怒之下,袁紹怒瞪著李利冷哼一聲,既而撥馬轉身,準備退回本陣。

  ??“且慢!”揚聲叫住袁紹,李利笑嗬嗬說道:“袁將軍好歹也是數十萬諸侯盟軍的盟主,如此惱羞成怒地大發脾氣,恐怕有失盟主的身份和威儀吧?都說人老多情,李某還以為袁將軍喜歡和年輕將軍多多交流,因此才大費唇舌地與你敘談。沒想到袁將軍一點不領情,反而怒顏相向,這真是好心當成驢肝肺,白白浪費了李某一腔熱忱。”

  ??話音稍頓,李利話鋒陡轉:“既然如此,李某也不願與你贅言,你我二人還是開誠布公地直接對話。不知袁將軍此番相邀李某陣前一敘所為何事?實話實說,不必諱言,你趕時間,我也不是閑人,直說吧,你有何企圖?”

  ??“嗬嗬,企圖?”袁紹聞聲勒馬,冷笑著驅使座騎後退兩步,冷眼注視著李利,微眯雙眸陰測測地說道:“李大將軍未免自視過高了吧?袁某此次代表我中原各州郡七鎮諸侯與你會麵,並不是要與你議和,而是特意前來提醒你審時度勢,切莫一意孤行,以免禍及滿門,抄家滅族,死無葬身之地!”

  ??“哦,抄家滅族,死無葬身之地?”李利劍眉微蹙,沉吟一聲,既而放聲大笑:“原來袁大盟主是專程趕來威脅李某人來了,很好,好極了!這麽多年來,你袁紹是第一個敢在李某麵前出言恫嚇之人,姑且不說這份威脅對李某有無用處,單憑這份膽量,就足以讓李某人刮目相看。哈哈哈??????”

  ??大笑聲中,李利語氣稍頓,既而語氣突變:“三十六萬諸侯盟軍,端是聲勢浩大,人數不少,自五年前陳留會盟以來,這是近年來天下間最大規模的戰事。袁大盟主著實了不起,先有陳留會盟在前,此番又第二次聯絡各鎮諸侯結盟,假借盟軍之力耀武揚威,叱吒風雲。這份合縱連橫的難耐,天下無出其右者,惟袁盟主一人也!

  ??隻可惜袁大盟主或許太過健忘了,此刻站在你麵前的不是董卓,而是我李利李文昌!在李某眼裏,爾等數十萬諸侯盟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插標賣首之徒,隻手可滅;縱然再多三十萬人馬,李某人又有何懼?

  ??爾等可知,兩年前我麾下戰騎二十萬,步騎二十萬,共計四十萬步騎!時隔兩年,莫要以為隻有爾等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李某人便束手手腳,裹足不前,閉門自樂。今日李某便正告爾等,我李利麾下現有五十萬大軍整戈待旦,即便爾等此番不來主動挑釁,李某麾下五十萬大軍也早已饑渴難耐,必將揮師掃滅爾等宵小之徒!

  ??而今爾等自動送上門來,卻是正合李某心意,既然都來了,就別想活著回去!”

  ??“哈哈哈!”袁紹聞言大笑,寸步不讓地嘲諷道:“李利小兒好大的口氣!不用你自己吹噓,袁某也知道你麾下西涼軍人馬眾多,但若說是擁兵五十萬卻是言過其實了。據我所知,兩年前小兒麾下不過三十萬兵馬,並且糧草緊缺,衣不裹體、食不果腹,空有雄兵在手卻無力出征中原。兩年來,小兒窮兵黷武,妄自尊大擴充疆域數百裏,大肆收容異族蠻夷進駐境內,致使西涼府庫入不敷出,錢糧短缺,兵營沒有隔月之糧,百姓沒有出門之衣。如此窮困之境地,小兒自顧不暇,又有何能耐擴充兵馬、壯大實力?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小兒之狂妄才是真正的天下無出其右者,惟李利庶子一人也!今日我三十萬盟軍陳兵關前,而汝縱有三十萬兵馬卻仍需分兵駐守各州各郡,可用之兵不過區區十萬人馬,如此羸弱之兵豈是我盟軍之敵,簡直是螳臂擋車不自量力!”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