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狼多肉少生嫌隙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4700
  正堂階上,滕霄和鐵簫二將站在李利身旁,凝神傾聽著李利對目前戰局的應敵對策。

  ??“在此之前,我軍之所以采取收縮防守的戰術,是因為中原諸侯將會盟之地選在河內郡,擺明車馬從河東進攻我軍。他們這麽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撇開東都洛陽周圍的虎牢關、汜水關等京畿八關,直接攻取安邑,而後南渡黃河,攻打函穀關,兵鋒直指長安。惟有如此,盟軍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函穀關。

  ??與之相對的是,如果盟軍由河南郡進軍,那麽他們沿途將麵臨包括虎牢關、汜水關在內的數十座城池和險關,遷延時日不說,還會耗費大量的兵馬錢糧。如此巨大的開支,袁紹根本供不起;而各路諸侯也不願意一城一關的攻城拔寨,因為兵馬折損太大,還沒等打到函穀關,他們就已經元氣大傷了。”

  ??李利話音未落,滕霄恍然大悟地接聲道:“難怪中原諸侯要將會盟地點定在河內郡,原來他們早就打定主意從河東郡南渡黃河,而後直取函穀關!還真別說,這確實是一條捷徑。他們攻破安邑城後,南渡黃河,而後繼續挺進百餘裏便是函穀關。如此以來,他們就可以撇開河南郡、洛陽八關,河西郡,繼而直抵函穀,逼得我等退無可退,不得不與之決戰!”

  ??就在滕霄說話之際,郭嘉、馬超和李摯等將領輕步走進正堂,看到李利示意不必行禮的手勢後,他們輕輕走到滕霄身後,看著麵前的錦帛地圖。

  ??待滕霄說完話後,李利微微頷首,說道:“雲龍說得沒錯。說起來,此事也怨我太過疏忽大意,沒有盡早除掉河內張揚,使得河內郡成為楔入司隸境內的一顆釘子,繼而成了中原諸侯會盟的立足點。

  ??我原以為中原諸侯還會像五年前的陳留會盟一樣,率先攻打河南郡,繼而一路向西挺進,最終兵臨函穀關。卻不料,此次諸侯會盟卻是汲取上次教訓,各路諸侯通過兗州,直接在河內郡聚集,從而直取河東郡。如此一來,河南各郡險關形同虛設,而我之前命令奉孝和徐榮二人所做的一切防禦措施全是徒勞,盟軍直接攻取河東郡,而後渡過黃河,再揮師西進,迫使我軍與之決戰。

  ??這無疑是一條省錢省力的捷徑,加快進軍步伐,既能節省糧草又能避免兵馬傷亡,大大縮短了盟軍與我軍決戰的時間。相對而言,盟軍進兵速度越快,就意味著他們的兵馬折損越少,對我軍就愈發不利。”

  ??“主公所言極是。”郭嘉接聲說道:“諸侯盟軍是個利益同盟體,並且諸侯之間積怨甚深,一旦戰事不順,盟軍受挫,敵我兩軍就會陷入膠著相持之狀。兩軍相持的時間越長,盟軍的錢糧消耗和兵馬折損就會越大,如此就能撕破他們之間的結盟偽裝,激化他們刻意壓製的矛盾衝突。即使盟軍仍然不會解體,但他們之間一定會互相提防,暗中勾心鬥角,想方設法保存實力。這樣一來,數十萬盟軍的戰鬥力就會大大削弱,甚至會出現戰力急劇銳減的現象。

  ??果真如此的話,我軍就能從中捕捉戰機,一有機會就立即出擊,進一步削弱盟軍的實力。隻要他們彼此間互相猜忌,互不信任,即便沒有合適的戰機,我軍也能在正麵決戰中一舉將他們擊潰,繼而贏得此次司隸之戰的勝利。”

  ??話音稍頓,郭嘉話鋒陡轉:“然而,此次糧倉被焚,草料被燒毀殆盡,卻讓我們陷入極其不利的被動局麵。截止今天,諸侯盟軍隻用十六天就奪取了大半個河東郡,如今還在我們手裏的郡縣僅有安邑郡城和郡城以南的七個鄉亭。倘若安邑城失陷,整個河東郡都會落入盟軍之手,而我安邑大軍就不得不退守河南,進駐函穀關,繼而與盟軍決一死戰!”

  ??說到這裏,郭嘉歎息道:“半個月時間實在太短了!近五十萬盟軍之中除了白波軍,其他諸侯幾乎全都實力未損,既沒有耗去多少錢糧,又沒有激化他們之間的矛盾,反而讓他們一路勢如破竹,信心高漲,愈發堅定必能打敗我軍的信心。這種局麵對我軍十分不利,一旦盟軍渡過黃河,就逼得我們不得不與之決戰,而我軍目前最大的忌諱恰恰就是過早與盟軍決戰!”

  ??“啊!”滕霄、馬超等將領聞言大驚,滕霄神色極為不悅地看著郭嘉,語氣含怒地問道:“軍師何出此言?難道你認為我西涼軍不是諸侯盟軍的對手,正麵決戰之中我軍一定會戰敗嗎?”

  ??“是啊軍師,你這番話分明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馬超接著滕霄的話音,神情頗為不忿地說道:“或許軍師加入我軍的時間太短,對我軍各營的戰鬥力還不太了解,因此才會說出這種喪氣話!軍師可知,我西涼軍總兵力高達四十餘萬,單憑兵力對比,就與諸侯盟軍不相上下。更何況,我軍擁有十一個主力戰營,共有步騎三十三萬,其中戰騎二十一萬,步軍十二萬。此外,我軍還有遍布西涼全境的十幾萬郡府兵,加在一起總兵力與盟軍相差無幾,甚至猶有過之。

  ??雖然此次司隸之戰,我軍不可能全部參戰,仍需留下足夠兵力駐防雍涼二州和京畿長安。但是,我軍此番參戰的兵力也多達二十餘萬,而且全部是主力戰營。至於郡府兵,不過是充當輜重兵使用,僅僅負責看守城池和押解糧草輜重,不參加正麵決戰。”

  ??眼見眾將領瞪大牛眼怒視著郭嘉,李利笑聲說道:“既然是商議軍情,諸位可以暢所欲言,但是切記一點,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允許你們之間爭議,卻不容許互相攻擊,更不能亂發脾氣,傷了和氣。諸位以為然否?嗬嗬嗬!”

  ??“主公所言極是。”馬超、滕霄二人聞聲驚醒,既而與郭嘉、鐵簫等人恭聲應道。

  ??看到滕霄和馬超二人臉上的怒容消退、神情緩和之後,李利微微頷首,微笑不語。

  ??這時,郭嘉神色自若地對滕霄和馬超二人說道:“兩位將軍誤會我的意思了。事實上,我跟你們一樣,從不認為我軍不敵諸侯盟軍,恰恰相反,我堅信兩軍對決之中我軍一定能戰勝盟軍。然而,不知諸位將軍想過沒有,在諸侯盟軍信心高漲之下正麵決戰,即使我軍打敗了敵軍,可我軍能夠全身而退嗎,又將折損多少將士呢?

  ??換言之,我軍戰力強悍,戰騎數量遠遠超過諸侯盟軍,大戰之中不會出現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現象。然而,殺敵一萬自損兩千或三千的局麵絕對是有可能的。這一點,你們不會否認吧?”

  ??滕霄、馬超等人聞言愕然,既而互相對視一眼,在郭嘉雙目灼灼的注視下輕輕點頭。

  ??郭嘉欣然一笑,說道:“那好,我們姑且把這個數字折中,將我軍殺敵一萬之下的折損人數算作兩千五百人。為應對此次司隸之戰,主公相繼抽調龍驤營、飛熊營、無雙鐵騎、兩萬青龍營、一萬金猊衛和武威營等六營戰騎,共計十三萬戰騎;此外,還有武卒營和武威營的一半步卒,兩萬輜重營、一萬陷陣營,全部加起來一共二十萬大軍。另外還有數萬郡府兵負責守城和押解輜重,因為他們不參與決戰,暫且刨除在外。

  ??我軍有二十萬兵馬,那盟軍有多少人呢?除去全軍覆沒的四萬白波軍,還有足足四十三萬大軍!姑且拋開我軍能不能全殲諸侯盟軍的話題,就事論事,單說這四十三萬大軍如果真被我軍全殲了,那我們要折損多少將士呢?將近十一萬將士的慘重傷亡!也就是說,一戰下來,我軍主力戰營二十萬將士最終能生還之人僅有九萬之數,傷亡大半,等於被打殘了。這是最樂觀的估計,按照最小傷亡推算出來的數字,完全可以看做是自欺欺人。

  ??暫且不說河內張揚、黑山軍的戰力如何,單憑曹操麾下八萬青州軍、呂布麾下四萬部曲和袁紹麾下十五萬冀州軍,這可都不是弱旅,而是久經沙場的精銳軍隊。單單是這二十七萬人馬就夠我們喝一壺的,我軍能夠以一敵二就算不錯了,即使我軍以一敵三,若想消滅他們,我軍至少要折損將近十萬人馬。那剩下的十六萬盟軍,我軍又當如何?

  ??簡而言之,如果我軍現在與盟軍決戰,就意味著我軍主力戰營最少折損一半以上的兵力。一戰之下,我軍雖然獲勝,但總兵力將銳減至三十萬人馬左右。諸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這就意味著我西涼軍的實力與荊州劉表不相上下,而袁紹戰敗之後,隻要他能逃回冀州,他手裏仍有將近二十萬兵馬,比我軍差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憑借冀州五百萬人口的龐大數字,他在半年內就能將兵力擴充到三十萬以上,而且不費吹灰之力。如此以來,天下局勢將徹底改變,我西涼軍將失去獨占鼇頭的霸主地位,淪為二三流角色,再也無法震懾各路諸侯,從今往後再也沒有諸侯向朝廷進貢納糧了。”

  ??說到這裏,郭嘉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或許諸位在想,既然袁紹可以擴兵,為何我西涼不能再次擴兵呢?那我現在就可以告訴諸位,此戰,如果我軍大獲全勝,那麽我們就能擴軍,因為我們不但保住了司隸,還攻取了並州,兵馬自然會有所增加。

  ??然而,如果我軍慘勝,那我們就不能增兵,因為我們雖然獲勝,卻無力奪回司隸,傷亡十餘萬將士的戰後撫恤將是一筆數額巨大的天文數字。再加上我西涼二州目前還在減免稅賦之際,且隻有不到四百萬人口,根本無力擴軍增兵。如果戰敗,那我們五年內將徹底失去進取中原的實力,等到五年後,天下局勢又將大變,中原諸侯的實力將愈發強大,到那時,我西涼軍的自身處境將愈發艱難。”

  ??等到郭嘉說完話後,滕霄、馬超、鐵蕭和李摯等人神情呆滯,發呆愣神,徹底傻眼了。

  ??這時,李利與郭嘉對視一眼,既而會心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實際上,這番長篇大論郭嘉完全可以不說,因為即使他不說,接下來等到李利說出禦敵之策時,必然要向滕霄、馬超等將領解釋原因,屆時同樣會說出郭嘉這番話。隻不過郭嘉聰明絕頂,聞弦歌而知雅意,提前對眾將說清楚利害關係,以免眾將對李利的決策心存疑慮,甚至是質疑。然而有了郭嘉這番說辭之後,李利接下來的決策就顯得極其睿智,猶如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隨即,當滕霄、馬超等人還在失神發愣時,李利和郭嘉已經移步堂中落座,顧自品茶。

  ??“真是什麽事情都瞞不過奉孝,我還沒有下令撤離安邑,你就提前知道了。奉孝之才智,著實令人驚歎哪!”並肩與郭嘉坐在一起,李利讚歎道。

  ??郭嘉謙遜一笑,輕聲道:“主公過獎了。事實上,主公雖然還沒有正式下令撤軍,但今晨的一番安排已經清晰無誤地表達出退軍之意。其實雲龍和孟起將軍等人心裏也知道主公有撤軍之意,隻不過他們心有不甘,不願意承認,不願意相信而已。因為他們覺得我軍根本沒必要退讓,完全可以和盟軍麵對麵地展開大決戰,而且一定能打敗盟軍。可惜他們不明白主公的良苦用心,退讓不是懼怕,而是一種戰術策略;舍棄河東郡也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要讓盟軍諸侯產生摩擦。

  ??區區河東郡根本不夠七路諸侯瓜分的,不管他們如何分配,必定有人不滿意,一旦分贓不均,就會激化他們之間的矛盾,繼而各懷鬼胎,互相提防。如此一來,好不容易聯合在一起的諸侯盟軍就會人心渙散,隨之影響盟軍士氣,戰鬥力驟降。而這正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局麵,一旦人心散了,即使盟軍的兵馬數量再多,又有何懼?”

  ??“奉孝高見,此言正合我意!”李利滿臉笑意地讚許道,隨之君臣二人相顧點頭,開懷大笑:“哈哈哈———!”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