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3      字數:3631
  金秋時節。

  ??秋風起,葉飄零,隨風起舞搖曳。

  ??銀霜降,大地寒,楓葉浸染紅雲。

  ??塞北朔風長呼嘯,金戈鐵馬踏荒原,同室操戈,好一腔熱血。

  ??關中大地披金裝,安定祥和話家常,妻賢子孝,又是豐收年。

  ??————————————

  ??“嗒嗒嗒———叮鈴鈴!”

  ??漢陽郡前往長安的官道上,上百輛寬大馬車浩浩蕩蕩而行,不急不緩,沿途欣賞金秋風光。

  ??車駕兩旁,一隊隊身披戰甲的騎兵列隊前行,槍戟林立,旌旗獵獵,兵強馬壯,煞是威武不凡。

  ??眼下這些護送車駕的戰騎數量龐大。走在最前麵開道的戰騎足有三萬之多,騎兵全是身披黑色玄鐵戰甲,胯下座騎同樣披掛軟甲;即使走在官道上,也能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殺伐之氣,甚是剽悍。若是有熟識西涼軍各支戰營之人,定能認出這支開路戰騎的出處,因為這支戰騎隊伍在西涼軍之中享有盛名,乃是大將軍李利的起家部隊。由此這支戰騎的名字呼之欲出,它就是李利最為倚重的戰騎營之一的龍驤營。

  ??兩年前李利平定西涼之後,龍驤營奉命駐守金城,主將統領是馬超馬孟起,副統領蒙崇、李征,餘下馬家幾個小字輩的小將都在龍驤營擔任將領,他們分別是:馬岱、馬鐵和馬休。經過兩年的發展壯大,龍驤營從當初的兩萬戰騎增兵至三萬,其間在馬超的率領下常年與金城羌廝殺,招兵買馬之餘,戰鬥力非但沒有絲毫下降,反而愈發強大。

  ??兩年下來,馬超在羌人之中樹立偌大威名,被羌人譽為“神威天將軍”,故而龍驤營中招募了數千名精挑細選的羌人騎兵。正因如此,金城羌很多部落被馬超降服之後相繼遷入金城境內重新安置,為金城郡增加數萬人口之餘,極大促進了民族融合,使得金城郡大治,近一年來再無戰事,一片祥和安定之象。

  ??隨著金城郡大治,馬超在西涼軍中的地位節節攀升,再加上他的妹妹馬雲蘿被主帥李利納為妾室,使得他在軍中的地位愈發穩固。隨後他從十五位中郎將之中脫穎而出,上升勢頭強勁,威名直逼五虎將,隱隱表現出與五虎將並駕齊驅的架勢。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最近兩年西涼全境沒有大規模戰事,致使很多將領雖有戰功,卻沒達到提拔晉升的功績,因此職位一直停留在原地;馬超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前麵開路隊伍是龍驤營,中間保護車駕的隊伍自然也不是碌碌無名之輩。

  ??事實正是如此。守衛在車駕左右的戰營,赫然是有著“西涼軍第一戰營”的飛熊重甲騎兵,這是西涼軍第一戰將桓飛手下的重甲戰騎。兩年前飛熊兵奉命駐守張掖郡,那裏可是諸多蠻夷部落密集的地方,毗鄰河湟,西南麵就是西海。而桓飛這個家夥本身就是個好戰之人,屯兵張掖之後幾乎片刻不曾停留,半年內連續征戰不休,與武衛營、龍驤營聯合出兵,集結近十萬步騎攻打河湟一帶的蠻族部落,而後一舉攻下西海周邊數百裏疆域,生生打下整個西海郡。是以河湟之戰是西涼全境休養生息兩年之中規模最大的一場大戰,讓桓飛、樊勇和馬超三人出盡風頭,威名遠傳西域,並且斬獲頗豐,名利雙收。

  ??時隔兩年,飛熊兵表麵上沒有增加多少兵馬,原來是兩萬戰騎,現在是兩萬五千人。然而桓飛其人最擅長的本事除了打架廝殺之外,就是拉人入夥,兩萬五千人的隊伍恐怕很難讓他滿意。想當年他做馬賊大首領的時候,手下就有兩三萬響馬,如今過去三四年了,他怎麽可能越混越差呢?何況他是主公李利十分喜愛的愛將,欺上瞞下的事情別人不敢做,但他桓飛絕對敢做。再者說,招兵買馬是李利早已親口許諾的事情,不算違反軍令。

  ??因此,兩年下來,桓飛手下的飛熊重甲騎兵明麵上隻有兩萬五千人,實際上遠遠不止這點兵馬。李利前往中原遊曆之中,桓飛支支吾吾地一點點透漏,權當是向李利稟報,最終將飛熊兵的家底全部抖出來。

  ??桓飛這家夥不愧是響馬出身,知道飛熊兵的重甲裝備來之不易,不可能無限度地擴軍。於是他就另辟蹊徑,巧設名目,給飛熊兵增加了兩個輔助隊伍;其一是輜重隊,其二是哨騎大隊。按照各營正常編製,輜重一般由統領手下的親兵衛隊負責,哨騎包含在斥候大隊之中。但桓飛偏偏把這兩個兵種單獨劃分出來,輜重隊足足招募了八千人,哨騎大隊則是整整一萬兵馬。

  ??就這樣,桓飛巧設名目之下,生生將飛熊營的兵力翻了一番還有富餘。每逢戰事,他就將輜重隊和哨騎大隊合並,組成兩萬輕騎兵打頭陣,重甲騎兵殿後;一旦輕騎兵纏住敵軍,重甲騎兵隨後碾壓上去,無往不利,所向披靡。

  ??桓飛大肆擴充兵馬之事,李利早就心知肚明,當初他派遣飛熊兵駐守張掖郡的時候,就是想著給桓飛找個好戰場,讓他大展身手。但是,讓李利萬萬沒想到的是,僅僅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桓飛居然將飛熊營擴兵一倍,從兩萬人增兵至四萬三千餘眾,若是再加上幾個統領手下的親兵衛隊,足足四萬五千戰騎。而且,桓飛跟馬超秉性一樣,挑選兵士不論出身、不分種族,隻要是弓馬嫻熟、勇猛過人,服從命令的青壯勇士,不管是羌人也好,還是小月氏也罷,一律吸納到自己帳下。

  ??因此飛熊兵戰力強橫,兵士悍勇之極,卻人員斑雜。其中漢人占多數,其他各個種族的青壯都有,甚至還有幾十名金發碧眼的西域流浪者。這無形中給李利找了不少麻煩,促使他不得不加派鷹眼細作留意洋毛子兵的行蹤,一旦發現異常,一律格殺勿論。然則隻要這些人老實本分,誠心實意效忠出力,李利也不會把他們怎麽樣,一視同仁,該賞則賞該罰就罰,不用特殊對待。畢竟金發碧眼的白種人在神州大地上看起來稀奇,但在大海的另一端卻已經慢慢發展起來,反正殺不絕,不如留著以觀後效。

  ??桓飛大肆擴兵的後果很嚴重,以至於他跟隨李利遊曆時,時常擔心飛熊兵糧草供應不足,餉銀自然更不用說了。正因為如此,他才不得不向李利坦白,希望長安府庫撥發糧餉支持飛熊兵的日常用度。對此李利自然不會拒絕,身為西涼軍統帥,保障麾下兵馬的糧餉供給義不容辭。是以他將此事交給張掖太守李典全權負責,導致張掖郡一年來的府庫收入全部投入到飛熊兵身上,並且李典肩上的壓力巨大,屢次上疏訴苦。

  ??有鑒於此,早在李利遊曆之前就對李欣等人交代過,一旦突發戰事,首先考慮征調的兵馬就是桓飛手下的飛熊兵。畢竟張掖郡地廣人稀,全郡人口攏共不過十幾萬人,卻要供給將近五萬大軍和萬餘郡府兵,加之百姓兩年內免交賦稅;如此以來當真是將李典逼到絕境,除了征收來往商隊和商鋪的稅賦之外,整個張掖郡郡府兵都在大肆屯田,甚至於李典還在自家府邸內開墾種菜,藉此貼補家用。

  ??這些事情李利之前一無所知。他隻知道李典負擔不輕,卻沒想到竟把李典逼到這等田地,堂堂太守居然還要自己種菜,否則一家人就沒有餘錢買菜。太守尚且如此,其他人的處境可想而知。

  ??直到此次飛熊兵全部開進漢陽郡之後,李利才從副統領黃烈口中李典的處境。對此李利深感內疚,從北地郡返回漢陽刺史府的第二天晚上,他得知此事後立即下令嘉獎張掖郡一眾官員,擢升李典為都亭侯,賞三百金、綢緞百匹,其他官員加俸一年。

  ??守護車駕的後續軍隊最為龐大,分別是:兩萬青龍營鐵騎、三萬無雙鐵騎、一萬武威營步軍和五千金猊衛戰騎,合計六萬五千步騎。

  ??前、中、後三隊兵馬合計十四萬步騎,綿延二十餘裏,區區百餘輛馬車需要這麽多兵馬沿途護駕嗎?

  ??顯然,如此龐大的隊伍不是專為護送百餘輛車駕而來的,因為李利還沒有昏庸到這種程度。動輒調動十幾萬兵馬護駕,即使李利再怎麽好麵子、講排場,也做不出這麽荒唐的事情。

  ??單從兵馬調動上麵就能看出,這十四萬步騎全是駐守雍涼二州的主力戰營,幾乎是屯兵二州的八成兵力。除此之外,駐守雍涼二州僅有四萬主力仍舊留在原地駐紮,餘下駐守城池的兵馬全是郡府兵。

  ??再結合李利放下塞北戰事先行返回涼州,而後更是將漢陽郡家眷全部接到長安,並率領雍涼二州的主力戰營趕赴長安。如此種種,無不顯示出西涼軍將麵臨一場空前大戰,而李利的重心也從雍涼二州轉移至長安,所要麵對的敵人自然是中原各路諸侯。

  ??與此同時,中原諸侯會盟之事也沒有瞞過西涼軍細作的耳目,以至於李利早有準備,將各州郡的治安和防禦事宜交給郡府兵接管,從而將主力戰營抽調出來。時隔整整兩年,長安城將再次迎來西涼軍大集結。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