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3      字數:4898
  劉豹確實有兩下子,身手一流,但這點本事在段煨麵前卻還不夠看。

  ??昔日長安南郊之戰,段煨連戰三陣,最終雖然落敗,卻是雖敗猶榮。

  ??如今劉豹區區一流身手,對於一般武將來說,或許還算強橫,但在他段煨眼裏卻是不值一提,十個回合之內便可將其誅殺。

  ??剛才一戰,段煨雖然一時忘形,險些一刀斬殺於夫羅,但他素來謹小慎微的性格本能地驅使他手下留情。而後,果真是有驚無險,於夫羅摔落馬下之後居然沒死,這讓段煨頗為欣喜,暗呼僥幸。如今再戰劉豹,他就沒有這種顧慮了,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大開殺戒,因為周瑜之前隻是叮囑他不可斬殺於夫羅,卻沒說不能誅殺其他蠻將。

  ??這就是謹慎小心的段煨,一直以來他幾乎從不出風頭,處事嚴謹,為人極其低調,揚名立萬的事情幾乎和他絕緣,毫無關係。他素來崇尚小心駛得萬年船,但凡李利吩咐的事情,他一定辦得辦好;而李利沒有言明讓他去做的事情,他絕不沾手。即使是揚名天下的好事,他寧願袖手旁觀,也絕不參與。

  ??正是這種謹小慎微的性格和為人低調的風格,注定段煨不會在史冊上留下多少筆墨,僅僅是曇花一現而已,算是籍籍無名的那類人。但這曇花一現的功績,卻讓段煨坐享榮華富貴一世,因為就是他率部攻陷長安城,擒殺李傕滿門,使得三輔之地被曹操收入囊中。而後,段煨因此得以拜將封侯,坐鎮華陰,此後一生都在華陰。不管風雲如何變幻、天下局勢如何轉變,他從未挪動過地方,臨終時進位九卿,封妻蔭子。

  ??此外,正史上,曹操攻占長安三輔之地後,似乎對西涼兵很不信任,很少調動歸降的西涼殘部參戰。直到赤壁大敗之後,曹操本部兵馬喪失殆盡,不得已再度啟用西涼兵。自此以後曹魏主戰兵馬便是西涼兵,再往後司馬氏奪取天下依舊是倚仗西涼軍,才得以顛覆曹魏江山。

  ??由此可見,像段煨這樣處事謹慎的將領,如果不是被逼急了,他根本不會主動出戰,更沒有陣前揚威的念頭。

  ??此戰就是如此。段煨雖然不好名,不喜歡出風頭,卻極其重視手中的實際權力和兵馬,這也是他為何離開軍營卻不將軍務托付給其他將領的根本原因。可惜他時運不濟,前腳剛走,後腳駐地就出事了,由此連累他從領兵將軍降為軍前屯長。世人都要麵子,段煨也不例外。麵對如此窘境,迫使他不得不好好表現一番,從而將失去的一切重新拿回來。否則他有何顏麵繼續留在西涼軍中,如何麵對曾經平起平坐的諸多將領和一眾手下?

  ??然則段煨此戰確是抱著誌在必得之心,於是就有人要遭殃了。

  ??此時迎麵衝殺過來的劉豹就是這種倒黴蛋。通過初次交手,劉豹誤以為段煨不過如此,先前重創父親於夫羅純屬僥幸所致,實際其人隻是膂力頗大,武藝並不可拍。然而他卻不知道,剛剛段煨之所以表現平平,並不是沒有能力打敗他亦或是將其當場斬殺,而是段煨心不在焉,忐忑不安,生怕周瑜怪罪於他。如此便給劉豹一種錯覺,下意識認為段煨僥幸戰勝於夫羅,從而平白給他劉豹創造出陣前斬將揚名立萬的好機會。

  ??“噠噠噠!”戰馬奔馳之際,劉豹和段煨二人各懷心思,但目的相同,都想借對方的人頭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

  ??“賊將受死!”厲喝聲中,但見劉豹躍馬揮刀,一杆長柄戰刀被他使得虎虎生風,耳邊縈繞著刀鋒劃破氣流的微微呼嘯聲。

  ??“哼!”眼見劉豹如此狂妄,段煨滿臉不屑地冷哼一聲,雙腿夾緊馬腹,胯下戰馬驟然加速,迅疾如風般迎麵衝殺上去。

  ??“咻———”霎時,兩馬迎麵對衝,劉豹搶先出手,雙手揮舞戰刀勢大力沉地直奔段煨項上人頭襲殺而來。那狂勁的刀鋒破空聲,截斷氣流,裹挾千鈞巨力橫掃而至,隨著戰刀迅疾逼近,段煨耳邊響起尖銳的呼嘯聲,讓他清晰感覺到刀鋒上冰寒蝕骨的凜冽殺氣。

  ??馬頭相錯的一瞬間,段煨驟然身體一歪,閃電般飛身下馬,使得劉豹信心十足的橫劈一刀失去目標,從而一刀擊空。恰在此時,飛身下馬的段煨並非真正棄馬而逃,但見他一腳仍舊掛在單邊馬蹬上,另一隻腳踮地而起,手中戰刀猝然揚手擲出,三尖兩刃戰刀的刀鋒徑直飛向劉豹胸膛。

  ??電光火石間,一刀落空的劉豹乍見寒芒襲來,嚇得滿臉煞白,下意識後仰躺在馬背上,試圖躲過這一記襲殺。可惜雙方之間的距離實在太近,當他看到段煨擲出手中戰刀的一瞬間,戰刀距離他胸口僅有數尺,眨眼便至;是以他根本來不及揮刀抵擋,本能選擇後仰避讓,奈何人的反應終究有限,戰刀臨身之際再行避讓已然為時已晚。

  ??“噗———啊!”一聲低沉的銳器破體聲響之下,三尖兩刃戰刀迅疾如電地紮進劉豹右側胸膛,旋即將其掀翻落馬,失聲慘叫。紮進胸膛的戰刀也在他落馬的一瞬間脫落,被翻身上馬的段煨俯身抓在手裏,既而兩馬錯身而過。

  ??然而讓段煨始料不及的是,慘叫落馬的劉豹十分了得,一隻腳勾住馬蹬被座騎拖著奔行十餘步後,居然還能忍住傷痛翻身上馬,隨即掉轉馬頭,倉惶逃向蠻軍本陣。

  ??誠然,剛剛劉豹後仰閃躲雖然沒能完全避開戰刀飛刺,卻成功避開身體身體要害。而戰刀紮進他胸膛時並不是直刺而入,而是傾斜刺進胸口,傷口並不深,否則也不會隨著劉豹落馬而脫落下墜。加之劉豹身體壯碩,劇痛之下反而激發出身體潛能,促使他求生欲望極其強烈,以至於重傷之下還能強忍劇痛翻身上馬,從而逃之夭夭。

  ??不過戰刀脫離身體時又將劉豹的右側胸膛上留下一道尺餘長的傷口,那皮開肉綻的一尺多長傷口鮮血噴湧,當真是觸目驚心,令人不忍觀看。

  ??“窮寇勿追,仲明快快回陣!”

  ??正當段煨策馬提刀追殺劉豹之際,身後傳來周瑜的大聲疾呼。恰在此時,他赫然看到蠻軍陣前已然變陣,原本勒馬陣前的一眾蠻將迅速後退,取而代之的是一隊隊蠻軍戰騎跨步上前,既而一張張弓弩搭弓上弦。

  ??眼見於此,段煨豈能不明白蠻軍要幹什麽,這是蠻軍大舉出擊的前兆。霎時間,他猛提韁繩迫使戰馬直立而起,迅疾轉身,既而打馬狂奔,飛快奔向本陣。

  ??此時此刻,蠻軍確是已經蓄勢待攻,左、中、右三塊方陣十一萬蠻軍戰騎緩緩展開陣勢,兵器在手,弓弩上弦,戰馬嘶鳴,隻待三位主帥一聲令下便可出擊衝殺。然而劉豹重傷逃回中軍陣前卻是遲滯了中軍進攻的步伐,致使同樣身受重傷的中軍主帥於夫羅已經拔出的佩劍忽然又收回去,急切命人給劉豹包紮傷口。如此一來,主帥於夫羅沒有下令,兩翼副帥步度根和騫逋自然也不會領軍出擊,隻能靜等於夫羅的將令。

  ??此外,於夫羅父子相繼戰敗重傷的場景,使得蠻軍軍心動蕩,原本鬥誌高昂的士氣驟然受挫。但這個時候大軍隻能進不能退,哪怕於夫羅父子悉數戰死陣前,這場大戰也要進行下去。否則,一旦大軍臨陣撤退,漢軍必然順勢掩殺上來,到那時蠻軍又將是一場慘敗,甚至比池陽城之戰敗得還要慘。因為青狼穀北麵數十裏方圓全是開闊地,無遮無掩,而漢軍又都是戰騎,追殺起來速度迅猛,如此蠻軍必然傷亡慘重。

  ??慶幸的是,於夫羅傷而未死,這讓蠻軍將士雖然士氣受挫,卻還不至於自亂陣腳。因此十一萬蠻軍仍以於夫羅馬首是瞻,靜等他下令出擊,全軍將士才會應聲而動。

  ??就在於夫羅命人搶救兒子劉豹之際,漢軍陣營迅速變陣,四萬戰騎隨著主將周瑜手中的小旗行動起來。

  ??但見周瑜駐馬陣前,雙手持黑白兩色小旗向左右兩邊一揮,原本站在一起的將領迅速分散開來,雁形陣隨之分散為左右兩翼。左翼以先鋒張遼為主將,率領兩萬戰騎迅速向西邊山腳行進,右翼以典韋為主將,帶領剩下兩萬鐵騎退到東邊山腳下。

  ??隨著四萬戰騎一分為二散開之後,原本賭得嚴嚴實實的南麵穀口漸漸顯露出來。而身著儒士長袍的魯肅和法正二人則帶著幾十名親兵登上穀口高坡,手中同樣舉著一杆小旗,背對身後的兩軍,向山穀之外發號施令。隻是不知他們向誰發令,因此漢軍所有兵力幾乎都在山穀中與蠻軍對峙,除此之外,再無兵馬可供驅使。

  ??待兩翼兵馬調動完畢後,穀口正中隻有周瑜依舊勒馬停留在原地,滿臉肅然地注視著蠻軍的動靜。

  ??片刻後,劉豹的傷口簡單包紮後被軍士抬到後陣,隨後會被送往五十裏外的聯軍大營醫治。而於夫羅身上的傷勢比劉豹還要重,此刻隻能被親兵扶著站在戰車上,繼續指揮戰鬥。因為他是大軍統帥,值此大戰在即之時,他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就不能戰事未開便擅自離開大軍,返回後方大營養傷。眼下他要做的事情隻有一件,而且很簡單,隻需拔出佩劍,下令擂鼓出擊即可,隨後他就可以乘坐馬車返回大營醫治傷勢了。

  ??千萬別小看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和一個動作,對於蠻軍而言,眼下隻有他才有這個資格,其他人包括兩個副帥在內,即使下令出擊也隻能命令本族騎兵出擊,其他各部未必會聽從將令出戰。正因如此,於夫羅傷成這樣卻不得不留在戰場上發號施令,否則蠻軍各自為政,不戰自潰。

  ??“擂鼓、、、牛角號起!”

  ??中軍戰車上,於夫羅強撐著推開兩旁攙扶於他的親兵,額頭上滿是豆大的冷汗,緩緩拔出佩劍,費力喊出六個字。然而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他還要停頓一下,緩口氣之後才能說完。

  ??“咚咚咚———嗚!”

  ??十餘名膀大腰圓的大力士聞聲而動,擂得牛皮鼓砰然巨響,隨之牛角號低沉響起,聲震四方。

  ??眼見戰鼓號角同時響起,於夫羅隨手抹一把額頭上的冷汗,深吸一口氣,鼓動幾下腮幫子,用盡全身力氣,竭斯底裏地大聲喝道:“全軍出擊,殺光漢狗,出戰!”

  ??最後“出戰”二字喊出來的同時,於夫羅奮力擲出佩劍,既而像折斷羽翼的雄鷹一樣猝然癱軟倒地。而他擲出的佩劍則在空中翻轉,發出清脆的叮鈴聲響,隨之倒插在二十餘步外的草地上,劍柄迎風搖曳。

  ??“出擊、開戰!殺———”

  ??隨著於夫羅一聲令下,左右兩翼副帥緊隨其後厲聲大喝,旋即十一萬蠻軍戰騎應聲出動,喊殺聲響徹雲霄,聲震八方。

  ??“嗒嗒嗒———轟隆隆!”

  ??霎時間,馬蹄聲砰然大動,三塊方陣瞬間變形,以肉眼所及的速度洶湧奔出,如江濤海浪般直撲漢軍陣營碾壓而去。

  ??漢軍陣前,周瑜冷冷注視著蠻軍戰鼓轟隆,號角長鳴,孤身單騎立於難免穀口不動如山。待聽到於夫羅嘶聲大吼的一瞬間,但見他再次舉起黑白兩色小旗,振臂一揮,小旗向左右兩側揮動。隨即他厲聲大喝道:“眾將士聽令,左右兩翼盡皆聽從兩翼主將號令,不得有誤!現在聽我號令,上山!”

  ??沒錯,正當蠻軍全軍出擊之際,周瑜下達的命令不是出擊迎戰,而是命令四萬戰騎分為左右兩翼登上兩側山穀,避開正麵戰場。

  ??是以眾將士聽得真真切切,雖然大多數將士疑惑不解,甚至懷疑主將周瑜是不是糊塗了,但在各自將領的命令下仍舊策馬上山,向山穀兩邊高地行進。

  ??有言在先,青狼穀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山穀,而是偌大草原上的一片低窪地,兩側高地也不是懸崖峭壁,而是坡度較大的草地。所謂穀口,不過是汛期洪水在山穀兩端的出水口,經年累月之下形成頗為穩固險峻的狹窄出口。因此策馬前行仍然能夠登上兩側高地,隻不過速度不快,隻可一步步攀行上去,卻不能策馬狂奔,否則必定摔得人仰馬翻。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