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誌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3      字數:3887
  同一片夜空下,有人歡喜有人憂。

  ??就在兗州陳宮憂心忡忡踱步走進軍帳的時候,遠在數百裏之外的鄴城,卻是有人振奮不已,喜不自禁。

  ??“哈哈哈!”

  ??開懷大笑充斥在書房之中,回聲悠長,繞梁不絕。

  ??這是鄴城車騎將軍府正堂後麵的書房,平時隻有袁紹出入其間,其他人未經允許悉數不得踏足半步。否則,必然招致袁紹雷霆之怒,重責嚴懲,即使是袁紹膝下三個兒子也不例外。

  ??“吱———”

  ??一聲輕輕推門聲傳進大笑之中的袁紹耳朵裏,頓時他眉頭微動,笑聲戛然而至,迅速斂起笑容。

  ??抬眼看見來人之後,袁紹微微頷首,輕聲道:“顯奕來了,坐下說話吧。”

  ??名喚“顯奕”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前番在無極城死裏逃生的袁熙袁顯奕。

  ??得到袁紹首肯後,袁熙隨手關好房門,快步上前行禮,隨即乖巧地坐在案前左側。

  ??“顯奕何故深夜來此?”袁紹語氣淡漠問道。

  ??正襟危坐的袁熙,低著頭不敢抬頭正視父親袁紹的冷酷表情,聽到冷漠的問話後,怔怔失神。頓時間,一種難以言語的苦澀滋味充斥在心頭,令他心痛如絞,內心淒苦無比。

  ??血脈相連的父子親情居然冷淡至此,如之奈何!

  ??誠然,袁紹膝下有三子,卻偏愛幼子袁尚,在長子袁譚和次子袁熙二人之間沒有明顯傾向,儼然一視同仁。然而,自從無極甄家遷徙之事發生後,袁熙死裏逃生固然值得慶幸,但慶幸之餘,袁紹對甄家之事耿耿於懷,遷怒於袁熙。

  ??因此,袁熙從荒郊野嶺逃回來之後,袁紹愈發不待見他。平日裏父子倆很少見麵,即使碰麵,袁紹的態度也極其冷淡,話難聽、臉難看,似乎不願和袁熙多說一句話。

  ??這樣以來,袁熙在車騎將軍府中的處境愈發艱難,大不如前,就連管家袁發每次見到他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架勢,好像和他多說一句話都會沾上晦氣似的。家中尚且如此,冀州一眾文臣武將自然不用多說,儼然無視袁二公子的存在;碰見他時,要麽視而不見,要麽扭頭看向別處快步離開,仿佛袁熙就是瘟神一般,誰都不願意和他搭訕。

  ??就這樣,袁熙連滾帶爬地從無極城逃回來以後,處境十分艱難,地位極其尷尬。誰都不願意靠近他,縱然實在躲不過去,也僅僅是皮笑肉不笑地道一聲“二公子”,然後溜之大吉。最近三個月以來,袁熙已然是車騎將軍府上孤立的存在,白天受人白眼,夜晚噩夢連連,食不知味,飽受煎熬,生不如死。可謂是嚐盡苦澀,受夠白眼,好好品嚐了一回人世間的世態炎涼。

  ??有道是:知恥而後勇。

  ??不管袁熙是否自願奮發圖強,但現實處境逼得他沒有退路,哪怕是裝模作樣,也要表現出一副勤奮刻苦的姿態。否則,長此以往,就連家奴和婢女都敢騎在他袁二公子的頭上為所欲為,偌大車騎將軍府之內將沒有他的容身之地。

  ??由此,近三個月來,袁熙十分勤奮刻苦,白天練武強身,夜晚發奮苦讀,躲在自己的獨立別院內閉門不出,與之前十幾年的紈絝生活截然不同,儼然判若兩人。而這一反常舉動,自會有人向袁紹稟報,隻不過收效甚微,袁熙依然看不到父親的好臉色,依舊是無人問津的沒落“袁二公子”。

  ??現如今,父親袁紹已年過五旬,膝下三子都已相繼長大。三年前,當袁紹占領冀州成為一路諸侯的時候,三位袁公子便在私底下積攢人脈和實力。原本袁熙也有一班人馬,雖然不是父親最疼愛的兒子,卻也沒有遭受冷落,日子倒也過得舒心愜意。

  ??然而,中山之行卻將他一下子打回原形,曾經擁有的一切瞬間化為烏有,地位急轉直下,原本與他走得很近的一幫人紛紛棄他而去。值此危機時刻,如果他不能重新贏得父親的賞識看重,那他袁二公子就將漸漸消失在眾人視線當中,必將徹底失去爭奪世子大位的資格,淪為可有可無的局外人。

  ??所以,留給袁熙挽回頹敗局勢的時間已然不多。錯過這段時間,往後他在袁紹心目中的份量將越來越低,甚至漸漸被父親忘在腦後,再也沒有出頭之日。

  ??故而,此番袁熙猶豫再三,終是硬著頭皮,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百般懇求老管家袁發通稟一聲,希望單獨麵見父親袁紹。管家袁發耐不住他的死纏爛打、軟磨硬泡,終究看在往日的情份上替他說情,如此才有今夜父子會麵的一幕。

  ??這是三個月來父子二人第二次單獨見麵。除了從無極城逃回來的當夜向父親稟明事情之外,此後袁熙根本沒有和父親單獨說話的機會,甚至連見父親一麵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望。

  ??這種生不如死的日子,袁熙真是過夠了,實在熬不下去了。

  ??“聽聞父親正在整頓兵馬出兵中原,孩兒便想主動請纓跟隨父親出征。甄家之事都是孩兒無能,白白錯失劫殺李利賊子的大好機會,不察之下反受其害。如今父親即將親率大軍攻打李賊,孩兒身為人子,縱然舍棄性命,也要死在戰場上,誓必報仇雪恨。懇請父親給孩兒一次報仇雪恥的機會,與其讓我這樣窩窩囊囊的活著,不如成全報仇雪恥之誌。如能替父親分憂,戰死沙場,孩兒死而無憾!”

  ??這是袁熙醞釀已久的一番話。他之所以要單獨麵見父親,其真正用意便在於此。

  ??作為袁紹之子,對父親的行事風格和脾氣秉性,袁熙了如指掌,遠遠超過袁紹對他的了解。他知道父親袁紹對子女素來外冷內熱,外表看似一副嚴父的麵孔,實則內心深處還是比較寬容仁慈的,畢竟虎毒不食子。就像此次甄家之事一樣,袁紹對他極其失望,事後雷霆大怒,厲聲訓斥,但結果也僅限於讓他閉門思過,不再參與軍政事務而已,並沒有對他施以重罰懲戒。

  ??以前袁熙從未想過這些,也沒有刻意揣摩父親的心思和脾氣,之所以不去揣摩,並非他想不到,而是沒必要。但此番遭此大難,淪落至此,卻是讓他痛定思痛,認真反思,反複揣摩父親的心性脾氣,從而針對性極強地準備好一番說辭。

  ??與此同時,袁熙說完話後,心中甚是忐忑,不知道自己揣摩得對不對,也不知道這番說辭有沒有用。因為袁紹聽到這番話後,神情絲毫未變,似乎不為所動,不置可否地閉目假寐,沉默不語。這讓袁熙原本很篤定的盤算瞬間動搖起來,心中徘徊不定,一顆心提到嗓門眼上,上不去下不來,屏息噤聲,眼角餘光時刻留意著父親臉上的表情變化。

  ??此刻看似平常的父親夜談,對於世上無數對父子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哪有父子不在一起說話談心的。然而,對於袁熙而言,此次父子會麵卻是直接關係到他此後的生存處境,甚至關乎他一生的前途命運。如果袁紹能給他一次機會,讓他回到軍中,哪怕他在戰場上沒有多大功勞,隻要不再犯錯,便可挽回甄家之事的過失,重新奪回此前所擁有的一切。倘若袁紹不許他隨軍出征,那他袁熙這輩子就算完了,不被父親所喜,他還有什麽前途可言,隻能坐吃等死,庸碌一生。

  ??“顯奕,傷勢都痊愈了吧?”假寐半晌,袁紹忽然語氣溫和地開口說道。

  ??袁熙聞言心喜,立即恭聲回話:“多謝父親關愛,孩兒早已痊愈,近日來天天習武,身體比以前強壯不少。”

  ??“嗯,如此甚好。”袁紹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和聲說道:“敗在李賊手上,並不是丟人的事情,為父之前一時氣惱,錯怪於你,讓你受委屈了。”

  ??“父親,孩兒、、、、、、”袁紹這句話將袁熙感動得一塌糊塗,之前三個月的苦悶煎熬一股腦地湧上心頭,此時全都宣泄出來。頓時間,袁熙熱淚盈眶,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袁紹輕輕擺手,示意袁熙不必多言,隨之頗有感觸地輕歎道:“李賊確實是強橫之極,顯奕敗給他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就在此前,曹孟德暗中派遣夏侯惇、夏侯淵兄弟帶領三百餘名家族死士前去劫殺李賊,計劃十分周密,又恰逢李賊身邊僅有三名隨從。結果,三百多名死士全部被李賊斬殺,夏侯惇死在李賊刀下;夏侯淵遭重創,半個月前終因重傷不治,也死了。

  ??夏侯兄弟二人可是曹操麾下最受器重的得力戰將,勇猛善戰,剽悍異常。早年為父曾經親眼目睹過夏侯兄弟的強橫實力,比之我冀州張郃、高覽二將亦是毫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隻可惜這麽強橫的兩員戰將先後慘死在李賊手上,由此足見李賊驍勇至極,難以匹敵。因此,我兒敗在他手上不算丟人!”

  ??袁熙下意識點頭,神情甚為激動,當即起身跪拜道:“此次父親出征,孩兒甘為馬前卒,聽憑父親差遣!。”

  ??袁紹微笑頷首,右手隨意翻動桌案上的一疊錦帛密信,笑容愈發濃烈,顯得躊躇滿誌,勝券在握。強行按捺住心頭的喜悅,他含笑說道:“我兒有此誌向,為父自是樂見其成。如今出兵計劃已然準備妥當,隻等時機一到,立即揮兵西進,與各路諸侯會盟,一舉消滅李賊!”

  ??說完話後,袁紹終是忍不住笑出聲來,而袁熙也被父親的笑容所感染,隨之放聲大笑:“哈哈哈———!”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