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3      字數:3865
  不過有一點李利可以肯定,那就是陶謙和袁術、公孫瓚結盟,一定是經常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因此袁術和公孫瓚都與袁曹聯盟大戰過幾場,兵馬互有折損,唯獨陶謙兵馬損失不大,徐州也因此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

  ??不過陶謙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眼看聯盟即將瓦解便想結交曹操,向曹操之父曹嵩獻媚,結果卻害死了曹嵩,引來曹操大軍。

  ??從去年十一月至今,曹操兩次出兵徐州,先後攻取徐州大半郡縣,以致陶謙辛苦經營多年的徐州富庶之地毀於一旦,數個郡縣被曹操大軍屠戮一空,四處烽煙,屍骸遍地。

  ??怎一個“慘”字了得!

  ??“主公,末將以為軍師所言有理。”就在李利想起徐州陶謙之時,滕霄突然開口說道:“眼下我軍不具備大舉出兵的條件,各州郡休養生息,府庫錢糧有限,不足以供應大軍攻取中原。因此,軍師之策甚為全麵,本著小心無大錯的原則,徐榮將軍所部和末將這裏都應該加強戒備,函穀關和潼關防線也應隨時備戰,以策萬全。”

  ??“嗬嗬嗬!”李利欣然而笑,頷首說道:“奉孝所言實乃老成謀國之策,自當采納。不過我還有些許疑慮,依奉孝之見,袁紹會選在什麽時候對我司隸動兵?”

  ??“嗯?”郭嘉沉吟片刻,既而很肯定地說道:“最早七月,最遲九月,袁紹必定聯合中原諸侯進兵司隸!”

  ??“如此說來,最少也在三個多月之後。”李利頷首思量著說道。

  ??隨即他起身令道:“傳令波才、徐榮二將,即日起加強警戒,訓練兵士,整備軍械,積極備戰。命令高順所部陷陣營一月內回防函穀關,武威營收縮兵力至河東郡境內,隨時準備應戰。眾將聽令,許褚、陳到、何曼三將暫歸李玄調度,段煨率領親兵衛隊護送李玄、雲蘿、甄氏及甄家商隊返回長安,歇息半月之後返回虎賁營駐地!

  ??此外,司隸各郡縣自本月起,每月繳納一次賦稅,各郡縣府庫錢糧臨時征用,盡快發放到安邑、滎陽、函穀關守軍手中!”

  ??“諾,末將(屬下)遵命!”帥帳眾文武起身出列,恭聲應道。

  ??“嗯,議事已畢,夜深了,諸位都去歇息吧。”李利微微頷首,抬手示意眾人散去。

  ??待眾人相繼離開帥帳之後,他走到滕霄身前,低聲道:“河內郡暫時不用管它,隨它去吧,眼下不宜逼迫過甚,以免張揚狗急跳牆,徹底投向袁紹。”

  ??說完話後,李利擺手示意馬雲蘿和甄氏不必等候,先行回去。

  ??目送二女離開,李利緩緩走到帥帳門口,仰望滿天星辰,似有所思。隨之他轉身對滕霄低聲道:“司隸境內豪強士族眾多,戰亂之中難免有所損傷,都是百年望族啊,與我們這些庶民不一樣!不過我等帳下將士都是庶民,要保護的對象也是貧民百姓,卻不看他是不是百年望族。具體怎麽辦,你可以和徐榮商量一下,事情做得幹淨利落一些,不要留下把柄,以免遭人非議。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下去休息吧。”

  ??莫名其妙的說完話後,李利大步走下台階,徑直走向帥帳後方的營帳。

  ??“百年望族,跟我們庶民不一樣?”直到李利和李摯二人的身影徹底消失後,滕霄站在大帳門口喃喃自語,反複思量著李利這番話。

  ??半晌後,他眼底掠過一抹殺氣,一邊走下台階,一邊自言自語道:“既然跟我們不是一路人,那就沒必要存在了、、、、、、”

  ??—————————————————————————

  ??徐州,郯城。

  ??唏聿聿!

  ??“嘭嘭嘭——咻咻咻!”

  ??“啊———”

  ??郯城城下,戰馬長嘶,上萬名曹軍將士肩扛雲梯、手推衝城車、架起井欄,強攻郯縣城池。城頭上,巨石滾木翻滾墜落,密密麻麻的箭矢呼嘯穿梭,紛飛如雨,一個個試圖登上城頭的曹兵被橫木滾石砸中,淒厲慘叫著翻滾墜落,落地後摔得血漿四濺,牆根下堆滿數尺高的斷臂殘軀,血流成河。

  ??“呼呼呼———砰!”

  ??與此同時,城下攻城的曹軍將士推出一架架投石車,放置火油瓦罐,點燃後上百架投石車同時投擲飛出,直奔城頭呼嘯飛馳而去。霎時間,一個個裝滿火油,熊熊燃燒的瓦罐咆哮長空,勢不可擋地直落城頭。隨著一聲聲砰然巨響,瓦罐中飛出無數星星點點的鐵片,以肉眼難及的速度刺入守城將士的身體,致使守軍劇痛慘叫,隨之失去戰鬥力,蜷縮在牆角哀嚎抹淚。

  ??“殺啊!快、快、快給我登上城頭,生擒大耳賊,活剮陶謙老賊!”

  ??距離城門百步開外,一名健壯魁梧的曹軍將領橫刀立馬,虎目怒瞪仰望著城樓上幾個正在掠陣督戰的身影,恨不得衝上城頭將其生吞活剝。怎奈城頭上流矢如雨,滾木飛石紛飛,稍有不慎便會被流矢射中,於是他一邊揮刀擊落箭矢,一邊揚聲暴喝,激勵攻城將士一鼓作氣攻上城頭,誓必奪取郯城。

  ??眼前這等劇烈凶悍,殘酷血腥的城池攻防戰,便是曹操領兵攻打徐州之戰。

  ??去年十一月,曹操第一次替父報仇率兵攻打徐州,全軍頭裹白綾,身披麻衣孝服,士氣高昂同仇敵愾。攻入徐州境內之後,曹軍勢如破竹,勇不可擋,沿著泗水北岸一路攻城拔寨,短短兩月之內便攻下徐州過半郡縣。

  ??但凡攻陷一城,曹操明令全軍劫掠錢糧財物,屠戮全城百姓,搗毀府衙城池,曹軍所過之地燒殺搶掠,遍地屍骸,最終付之一炬,淪為赤地。直到曹軍糧草用盡不得不暫時退兵之時,徐州大半郡縣已被曹軍燒殺劫掠一空,待曹軍撤兵之後,隻留下一片滿目瘡痍的赤地,以及無數殘垣斷壁。

  ??戰後,隻有少數百姓僥幸躲過此劫,死裏逃生幸存下來,而大多數百姓不是被殺死便是被曹軍強行帶回兗州,真正躲過殺戮之人十不存二。

  ??時隔三個月,曹操大軍再次卷土重來,號稱百戰精銳的十萬青州兵浩浩蕩蕩殺奔徐州。大戰伊始,前後不到十天,曹軍便再次占領去歲攻陷的城池,既而沿著此前足跡繼續攻城掠地,戰力依舊凶猛強悍,勢不可擋。

  ??半月之後,曹操大軍已然攻至徐州州治郯城城下,徐州攻防戰就此展開,而一敗再敗的徐州牧陶謙已然退無可退,惟有誓死相拚,才能保住郯城。

  ??郯城如果失陷,那陶謙便是大勢已去,隻能退守海西,逃亡其它州郡避難了。

  ??故此,郯城是徐州州府所在,事關體大,斷不容失。最重要的是,這裏是陶謙苦心經營多年的根基之地,對於他這樣一個年過古稀之人來說,自己辛苦奮鬥多年的太平樂土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已經讓他痛心疾首,肝腸寸斷,悔恨不已。若是曹操還不肯罷休,他惟有與郯城共存亡,不惜一死也要保住州府,否則他死不瞑目。

  ??去年年底,陶謙向冀州袁紹、幽州公孫瓚求助。因袁紹和曹操是好友同盟,因此袁紹拒不發兵救援徐州,坐觀徐州成敗。好在幽州公孫瓚與陶謙素來交好,關鍵時刻,他手下的平原相劉備率部馳援徐州,挽救陶謙於危難之中。戰後曹軍撤兵,劉備及其麾下五千兵馬卻不曾離去,仍舊留在徐州支援陶謙,直到現在。

  ??今天已是曹操親率大軍攻打郯城的第五天。

  ??而今城下護城河早已被填平,原本清澈的河水已然被染成鮮紅色,斷流河渠中漂浮著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殘軀斷臂,還有無數泡得發白的血肉和血衣碎甲。

  ??連續攻城五日,曹軍付出死傷八千名將士的慘重代價,而守城一方的陶謙所部同樣傷亡巨大,傷亡將士數量與曹軍不相上下。

  ??擁有城池之利,陶謙麾下徐州軍仍然付出與攻城曹軍相若的傷亡代價。由此可見,曹操麾下將士之精銳善戰,而陶謙一敗再敗也絕不是沒有原因,徐州軍戰力低下就是他敗於曹操的關鍵因素。

  ??究其原因,自從陶謙提領徐州刺史開始,至今已有六年之久,昔日諸侯聯盟討伐董卓,陶謙也隻是提供糧草支持,並沒有出動大軍前去會盟參戰。此後他任用臧霸領兵剿滅琅琊郡黃巾餘孽,遂將徐州黃巾賊趕往青州境內,自此徐州境內再無戰事,太平安逸。

  ??天下局勢最為紛亂複雜多變的六年之中,陶謙麾下徐州軍幾乎沒有參與任何大戰,再加之六年以前天下尚未大亂,僅僅是甲子年曇花一現的黃巾暴亂,除此之外,徐州六郡幾乎從未發生過大戰。除了黃巾暴亂之外,再往前數落一番便再無戰事,因為徐州是中原腹地重鎮,邊境戰事根本不會漫延到徐州境內。

  ??如此以來,徐州軍戰力如何儼然然是不言而喻的。

  ??久疏戰事,這個句話用在徐州兵馬身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連續百年沒有發生過大戰,難道還算不上久疏戰事嗎?

  ??或許曹操之所以如此堅決的想要攻下徐州,正是看準了徐州兵馬久疏戰陣的弱點。亂世當中,曹操此舉絕不是恃強淩弱,而是英明睿智,目光敏銳,下手極準。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