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凶殘示威風雲變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3      字數:3585
  不知不覺中,李利已在安邑大營盤桓了五天時間。

  ??在此期間,先後十幾支甄家商隊安全離開冀州,陸續抵達安邑。

  ??其中,甄家數千扈從和死士也在何曼的帶領下,率先趕到安邑,速度之快僅次於李利一行十四人。

  ??據何曼回來後稟報,他們在上黨境內遇到一股極為強悍的“白波賊”,雙方差點打起來。多虧李玄事先安排了十餘名親兵跟隨扈從隊伍之中,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常年跟在李利身邊的親兵認出這夥白波賊首領竟是陷陣營統領高順。於是,當高順看到親兵遞上來的金猊衛腰牌後,一場誤會消弭於無形,隨後一路暢行無阻地進入河東郡,既而直奔安邑大營而來。

  ??甄家扈從隊伍返回之後,就意味著甄家遷離冀州之舉已然成功大半,因為甄家大部分嫡係族人也在扈從之中。

  ??後續返回的十餘支甄家商隊中,錢糧貨物絲毫無損,侍女和老仆也有七成安全抵達司隸。

  ??如此以來,就預示著甄家舉族搬遷之事已然完成。

  ??至於剩下七支商隊遲遲未歸,不出意料的話,應該是被冀州守軍扣押緝拿了。

  ??所幸段煨、許褚、陳到和三百名金猊衛親兵都毫發無損回來了,沒有漏掉一個人。

  ??這讓李利等人頗為慶幸,若是他們被冀州軍士扣押或發現行蹤,那結果將會大大不同,廝殺死傷是在所難免的。最為重要的是,如果段煨、許褚和陳到三人之中任何一人羈留在冀州境內,李利都不能袖手旁觀,更不能見死不救,勢必要出兵攻打冀州,借此就他們脫險。

  ??然而,一旦李利出兵冀州,那必將攪動中原各州現有格局,既而引發中原大戰。果真如此的話,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中原各鎮諸侯再度聯手與西涼軍對。因為他們單個諸侯都不是西涼軍的對手,至少眼下還沒有哪一路諸侯能夠獨立與李利正麵對抗,即便是實力日益強大的冀州袁紹,也不敢和李利麾下西涼軍正麵硬碰。

  ??第六天,從早到晚都沒有任何一支商隊進入司隸境內,而等候在大營中的李利也沒有接到斥候和細作探報。這些商隊儼然是石沉大海一般杳無音信,其結果正如李利等人先前預料中一般無二,甄家後續七支商隊必然已經落入袁紹手裏,而跟隨商隊同行的三百餘名扈從和侍女也必然是凶多吉少,很難活著離開冀州。

  ??冷靜下來想想,不管是李利還是甄氏,其實都能想到早晚會發生這種情況。冀州袁紹終究不是易於之輩,更不是心慈手軟之人,而將近二十餘萬冀州軍之中不乏貪財失職之徒,卻也有嚴守軍紀秉公執法的將士,而且這類軍士還占絕大多數。

  ??臨近深夜之際,李利終於看到了滕霄送來的細作密報。

  ??這是從中山撤離開始到現在,半個月之中唯一一份從魏郡鄴城飛鴿傳書回來的密報,其內容必然與袁紹的車騎將軍府有關。

  ??待看過信帛之後,李利呆坐半晌不發一言。隨之他返回內室穿好衣服,眼神示意甄氏梳妝之後去帥帳議事,隨之他大手一揮大步走向中軍大帳。

  ??片刻之後,李玄、郭嘉、桓飛、段煨、許褚、陳到、鐵蕭、郭猛和金牯等文臣武將悉數進入大帳,其間甄氏和馬雲蘿二女也隨之進來,而滕霄和李摯二人則跟著李利最早進入帥帳。

  ??除了他們這十餘人之外,軍中其他將領都沒有接到議事命令,更不會知道主公李利竟會三更半夜帥帳議事。

  ??待眾人紛紛落座之後,李利原本滿臉肅然的神情已然平靜下來,臉上的表情十分恬靜,眉宇間也已舒展開來,讓人看不出一絲喜怒哀樂。

  ??“深夜把大家叫來,就是為了這封密信。信中內容很簡單,一句話而已,我說與你們聽一下:‘袁熙已回府,三百七十二名甄家扈從梟首示眾。’信帛上的內容就是這樣,諸位都說說吧,接下來我們將麵臨哪些問題,又該怎麽辦?”

  ??帥位上,李利沒有多餘寒暄,直接道出信帛內容,既而將夤夜議事的議題拋出來,以供眾人商議。這種單刀直入的議事方式,在李利執掌西涼軍政兩年時間以來尚屬首次,話語雖少,卻讓大帳中的議事氛圍頗為凝重,一種略顯壓抑的氣氛悄然成形。

  ??跌落深山不知去向的袁熙竟然還活著,而且早在兩天前便回到了鄴城車騎將軍府。而甄家那七支沒有音信的商隊果然落到袁紹手上,已然盡數被誅,並且還被袁紹梟首示眾,曝屍三日。(注:梟首示眾最少曝屍三天,否則時間更長,七天或半個月都有可能。)

  ??當李利話音落地之後,大帳中眾人都在低頭思量,其中桓飛、許褚、陳到等當日抓捕袁熙和逢紀的當事人心中暗自詫異,想不明白袁熙怎麽會還活著呢?

  ??當天中午,袁熙被陳到打得死去活來,下午出發離開無極城的時候,袁熙躺在馬車裏半死不活,看情形頂多還剩下半條命。隨後他使出吃奶的力氣拚命逃跑,跑上山頂後又失足墜下山澗,既而不見蹤跡,生死不明。

  ??按理說,一個身受重傷之人跌落山澗,即便僥幸沒有摔死,也必然是傷上加傷,不死也殘,絕對沒有活著爬上山澗,十二天之內返回鄴城的道理。

  ??要知道李利一行人輕騎快馬晝夜兼程趕路,也用了整整六天六夜才走出冀州;像袁熙這樣一個身受重傷之人,無論如何也要用上半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返回鄴城吧?縱然是中山國距離鄴城更近一些,但袁熙身受重傷,騎馬肯定是不可能了,馬車或許都坐不了,那他怎會這麽快回到鄴城呢?難道他摔下山澗之後另有奇遇,非但沒摔死,反而得到休養機會,待歇息一兩日傷勢無礙後,立即騎快馬返回冀州將軍府?世間真有這麽離奇的事情麽?

  ??然則,不管桓飛、陳到等人如何不解,事情已經發生了。

  ??袁熙活著回到鄴城,隨即將事情經過告之袁紹,於是行走在冀州境內各郡縣的甄家商隊遭到最嚴厲的捕抓緝拿,七支路途稍遠的商隊盡數被抓,並隨即被梟首示眾。

  ??由此可見,袁紹此次手段之狠厲毒辣,與李利等人十天前離開冀州時截然不同。那時袁紹雖然惱怒不已卻還能克製,沒有明令各郡縣城池關隘捕殺甄家商隊和族人,隻是讓他們抓捕緝拿而已,並沒有顯露出殺戮之意。如今袁熙回到鄴城之後,袁紹得知事情原委便立即痛下殺手,而且還是最激烈的手段——梟首示眾。

  ??如此暴戾凶殘的手段,不難看出袁紹已然從袁熙口中得知了李利的身量長相,既而李利的真實身份呼之欲出。袁紹幾乎不用思考便可推斷出袁熙所見到的“鄭鋒”,就是西涼李利,而甄家舉族搬遷要投奔的諸侯正是讓他十分忌憚的李文昌!

  ??因為袁紹手中有李利的畫像,就像李利內府案幾上同樣有他袁本初的畫像一樣,兩人雖未正式謀麵,卻已“神交已久”。隻不過這種神交已久,並不是希望對方更好,而是盼著對方流年不利,倒黴透頂,最好是一命嗚呼!

  ??其實,也不光是他們兩個是這樣,天下諸侯同樣是這麽想的。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情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天下諸侯都死光了,那唯一還活著的那個人就能稱霸天下,問鼎江山。

  ??“主公,事已至此,過於擔憂已然無用,我們隻能坦然麵對了。”就在大帳眾人低頭沉思之際,坐在左側首位的李玄率先打破沉寂,更是一語終結此前之事。

  ??語氣稍頓之後,李玄神色淡定地說道:“袁紹此時已經得知主公身份,由此他也能推斷出甄家依附主公,並且他還知道主公已經離開冀州,安全返回司隸。同時,袁紹應該很清楚,他已經錯失劫殺主公的最有利時機,也是唯一一次與主公近在咫尺,卻視而不見,以致主公著甄家族人從容撤離冀州。

  ??正因如此,袁紹才會懊惱不已,羞憤欲絕,恨自己不但沒有及時發現主公,更沒有阻止主公離開冀州,反而搭上一千多名親兵將士的性命,還有冀州第一大商甄家財團。所以他惱羞成怒,憤恨不已,沒有抓到主公和甄家族人,隻能拿甄家扈從、侍女泄憤,將甄家扈從全部梟首示眾。其手段之凶殘,心性之暴戾,令人發指,與他平日裏的寬容仁慈,儼然判若兩人。

  ??而他之前所表現出的大度寬仁,大義賢明,廣納諫言,不過是收買人心之舉,當屬權謀之道。這種權術,不過是梟雄爭奪天下的一種手段,藉此收取人心,蓄意偽裝而已,並非本性使然。或許袁紹現在所展現出的嗜血凶殘,暴戾虐性,才是他的本性,也是他一直蓄意偽裝之下的真麵目!”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