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2      字數:5115
  “咻!”尖銳的呼嘯聲中,隻見橫木淩空翻飛,發出刺耳的破空聲,既而急速砸向桓飛。

  ??“小子,端是好手段!”

  ??再次看到橫木淩空砸向自己,桓飛大喝一聲,看準橫木砸來的方向,迅速閃身避讓,隨之順著橫木落下的方向順勢一抓,再度將橫木抓住。

  ??就在桓飛抓住橫木的一瞬間,隻覺橫木一沉,本能地用力一甩,然而橫木極為沉重的份量仍舊絲毫不減。這時他才看到原來橫木另一端被英俊男子攥在手裏,而且還是插有長槍槍柄的一端。頓時桓飛凶性大發,手臂驟然加大力道,卻發現英俊男子再也不跟他較力了,而是與他背道而馳,反方向用力。隨之二人你左我右地反複較量,用力方向卻始終相反,再也沒有正麵碰撞較力。

  ??“開!”橫木左右搖晃之中,英俊男子突然暴喝一聲,閃躲良久之後,再次與桓飛正麵對撞。

  ??“嘭!喀嚓!”

  ??隨著一聲崩裂巨響,原本堅實無比的橫木驟然炸裂開來,一分為二。而英俊男子卻趁著橫木爆裂之際,雙腿蹬地,身體猶如利箭一般與長槍形成一條直線,長槍握於胸前,從炸裂的橫木中間飛身急刺而來。

  ??“呃?”乍逢劇變,桓飛一手抓住一瓣橫木,尚未從驚愕中清醒過來,便驟然瞥見一抹寒光向自己襲來。霎時間,他來不及多想,更顧不上顏麵,身體瞬間向左側倒去,極可能地避開身體要害。

  ??“噗!”寒光凜凜地銀色長槍從桓飛右側外腹部直穿而過,瞬間在他腰間留下一道數寸長的傷口,鮮血噴湧而出。然而,身體側倒在地的桓飛卻顧不上腰間的劇痛,右腳驟然抬起側踹;與此同時,他左手上的半邊橫木蕩地而起,瞬間拍向淩空飛身的英俊男子。

  ??“哼!”英俊男子反應極快,眼見桓飛側腳踢來,他身體騰空之中側身一閃,靈活無比地避開桓飛的抬腿側踹。然而,他背後沒有長眼睛,眼角視線也因大雨的遮擋不似平時那樣開闊;於是他躲過了側踹一腳,卻沒能及時發現來自空中的橫木拍擊。結果,身後突如其來的橫木重重砸在他的後背上,將他當即拍擊墜地。落地時,他張口便吐出一口鮮血,隨之咬緊牙關,撐著銀色長槍強行站起來,卻接連搖晃數步,方才穩住身形。一瞬間,他滿臉煞白地皺皺眉頭,既而咬牙冷哼一聲,十分警惕地注視著桓飛和身旁不遠處旁觀的一群人。

  ??這就是桓飛!

  ??他是個從來都不吃虧的人,更是個敢於拚命的狠角色。十幾年的馬賊生涯磨練出他險中取勝、以命搏命的特殊能力,他不怕流血,也不怕小傷小痛,甚至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他都能承受,甚至眉頭都不皺一下。對於他來說,無論遇到多麽強大的對手,隻要對方一擊之中殺不死他,留下喘息之機,他就能瞬間擊殺對手。

  ??英俊男子顯然不知道桓飛的出身和冷酷的手段,因此他以為刺傷桓飛,就能令其心生畏懼,無心戀戰。結果他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高估了自己的身手,也低估桓飛雄壯身軀下極為敏捷的身體反應速度和強橫凶悍的戰鬥力。為此,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雖然刺傷了桓飛,卻沒能刺中要害,甚至連腹部都沒刺中,隻是刺傷了桓飛的腹外肌肉,完全是輕傷,外傷。而桓飛反手橫木一拍,卻將他拍成重傷,張口吐血,近乎喪失戰鬥力,淪為任人宰割的對象。而他之所以要強撐著站起來,無非是向桓飛展示他還有再戰之力,不懼怕桓飛以及他身旁不遠處的一眾同伴。

  ??就在英俊男子站起來的時候,桓飛早已起身,右手拖著另一半橫木緩緩向他走來。

  ??“小子,武藝不錯,槍法更好,至少擁有頂級戰將中階頂峰的戰鬥力,甚至已經邁入當世頂尖高手的門檻了,可惜你遇到了桓某人!知道嗎,十年了,近十年來我從未被人刺傷。即使與呂布交手,他震傷了桓某,可我卻打得他吐血而逃!沒想到今天陰溝裏翻船,讓你小子刺了一槍,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讓桓某人另眼相看,把你當成真正的對手。說吧,你想怎麽死,是你自行了斷,還是讓桓某動手?”

  ??“何必多言,要殺要剮悉聽尊便!”英俊男子很清楚,麵對眼前之人,自己已然沒有還手之力了。隻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此人竟然如此強大,比起師傅也絲毫不差,甚至還要稍強一些。因為此人力量之大簡直強橫到駭人聽聞的地步,世間幾乎無人能與其相比。更令他驚詫的是,之前他卻從未聽說過此人的名字,不知天下間何時出現這麽一位桓姓的絕頂強者。

  ??就在英俊男子暗自思索之際,李利、許褚和陳到三人大步走上前來。李利擺手示意陳到去將英俊男子的座騎牽到馬棚裏,既而朗聲對桓飛說道:“飛虎,到此為止吧。些許小事而已,不至於鬥得你死我活,何況你飛虎也不是心胸狹隘之人,不用虛張聲勢了。仲康,快去扶著這位兄弟進帳篷歇息,看看熱湯煮好了沒有,給這位兄弟先盛一碗!飛虎,快去包紮傷口吧,我已讓甄脫先去準備了,讓她幫你包紮!”

  ??“啊!這、、、、、、”英俊男子聞言失聲驚愕,扭頭看著站在自己身前的俊朗男子,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麽。

  ??李利和顏悅色地說道:“這位兄弟不必推辭,我等也是過路之人,突遇大雨,隻好在路邊搭建帳篷,今晚便在此宿營。剛才之事,雙方都有錯,算是一場誤會吧。一番爭鬥下來,你刺傷了飛虎,他也打傷了你,雙方扯平。此事就此作罷,不知兄台意下如何?”

  ??“這、、、、、、仁兄大仁大義,趙雲感激不盡。”英俊男子極為感激地說道。

  ??“兄台言過了。相逢即是緣分,何必如此客套。呃、、、你說你叫什麽名字,趙雲?”說話之中,李利突然驚聲問道。

  ??自稱趙雲的英俊男子愕然點頭說道:“在下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還未請教仁兄名諱?”

  ??“呃,你真是趙雲趙子龍,此番便是從幽州公孫瓚帳下辭官回來?”李利接聲追問道。

  ??這次輪到趙雲吃驚了。

  ??他驚聲道:“仁兄何以知曉我從幽州公孫將軍帳下歸來?”

  ??“呃,這、、、說來話長,稍後我再與子龍詳談。”李利驚愕應聲,說道:“子龍還是先行治傷要緊,切莫耽誤了傷勢,以免留下病根。早知道是子龍當麵,焉能有此誤會?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己人打自己人!”

  ??嘴裏說著話,李利當即親自扶著趙雲朝帳篷走去,神情甚是高興。

  ??“仁兄此話何意,在下怎麽也越聽越糊塗?”趙雲一邊隨李利緩緩而行,一邊神情疑惑地問道。

  ??眼見趙雲追問,李利稍稍思量之後,說道:“事情是這樣的。早在一年前,我便寫信送於公孫將軍,請他將你調到我麾下效命。隨後,公孫將軍欣然答應,怎奈當時幽州戰事緊急,便與我商量暫時將子龍留在帳下聽用,待與袁紹戰罷之後,再將子龍調到我麾下。如今一年多過去了,我此番便是要去幽州要人,不承想公孫將軍居然派遣子龍回來了。如此甚好,省得我再去幽州了。嗬嗬嗬!”

  ??“一年前?莫非、、、莫非你就是西涼李、李利大將軍?”趙雲聞言當即止步,大驚失色地問道。

  ??“噓!子龍慎言,這裏終歸是袁紹的地盤,要是走漏消息,恐怕我的性命就有危險了。”李利微笑著說道。

  ??趙雲頓時呆若木雞,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神情顯得頗為複雜,似乎是內心糾結不安,躊躇難決。

  ??看到趙雲神色有異,李利坦然笑道:“子龍不必急於答複,眼下雨勢正盛,避雨要緊,其它事情以後再說。”

  ??——————————————————————————

  ??人多力量大。

  ??大雨中,百餘名青壯冒雨伐木割草,搭建帳篷,前後不到一個時辰,便建起十餘座簡易草棚,蒙上油布後,便可遮風擋雨。

  ??東麵居中位置上,地勢最高、麵積最大的一座草棚,便是李利、郭嘉、李玄和李摯四人的暫住之所。

  ??棚內生起篝火,驅逐寒潮,蒸發水分,使得草棚迅速幹燥起來,不似先前那般寒冷潮濕。

  ??換上一身幹淨衣服之後,李利與李玄、郭嘉二人圍坐在篝火旁,低聲說著話。

  ??“主公此番前來冀州的真正目的,當真是為了趙雲?不知他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值得主公親身來請?”李玄十分不解地輕聲問道。

  ??李利沒有立即開口說話,而是隨手拿著一根木棍撥弄著篝火,讓它燒得更旺。

  ??這時,坐在李利右側的郭嘉輕聲說道:“屬下曾經見過這個趙雲。那是界橋大戰時,袁紹和公孫瓚兩軍膠著相持,隨後公孫瓚親率數千白馬義從突襲袁紹大軍,卻被冀州大將鞠義帳下的八百先登死士設伏,隨之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就連公孫瓚也身陷重圍,命懸一線。危急之時,就是這個趙雲身披白色戰袍,帶領百餘親兵奮勇廝殺,掩護公孫瓚殺出重圍。是役,趙雲與鞠義激戰三十多個回合,結果鞠義不敵,眼睜睜看著趙雲掩護公孫瓚全身而退。

  ??當時袁軍之中無人識得趙雲,因為他不過是公孫瓚帳下白馬義從中的一名屯長,職位低微,寂寂無名,因此袁軍將領皆以‘白袍小將’稱之。事後得知,這個營救公孫瓚脫險、打敗鞠義的白袍小將姓趙名雲,字子龍,也就是剛剛與桓飛將軍廝鬥的這個趙雲。

  ??那時屬下聽聞此人之後,便留心探查,據說界橋之戰結束後,公孫瓚對趙雲甚為器重,提拔為親兵軍侯,隨侍左右。不過趙雲終究不是公孫瓚麾下的嫡係將領,加之資曆尚淺,因此雖為公孫瓚親兵將領,卻沒有獨當一麵的領兵機會。隨後,屬下還聽聞趙雲與公孫瓚帳下的別部司馬劉備交往甚密,至於其中詳情卻不得而知。

  ??哦,對了,劉備就是虎牢關下與呂布大戰的劉關張三兄弟中的老大。其人姓劉名備,字玄德,自稱皇室後裔,涿郡人士,與公孫瓚曾是同窗好友,拜於盧植門下,而今被公孫瓚薦為平原令。”

  ??詳細講述了趙雲的過往經曆之後,郭嘉提起了涿郡劉備。不過從他的神色語氣中,不難看出,他對劉備極為輕視,唯一值得稱道之處,便是虎牢關下三英戰呂布之事。他之所以提起劉備的姓名出處,便是以為李利沒有聽說過劉備這個人。

  ??然而,郭嘉卻不知道,在李利心目中,涿郡劉備的份量遠比幽州公孫瓚重要,遠遠超過時下的河內張揚、陳留張邈等諸侯,重視程度甚至還在袁紹、袁術二人之上。

  ??因為,在李利心裏,劉備才是漢末諸侯割據中性格最堅韌、野心最大之人,也是禍亂漢末天下的罪魁禍首。

  ??正是由於劉備的存在,屢戰屢敗之下,東躲西藏之中,將大戰烽煙從北方引向南方,從黃河打到長江,既而直接導致天下三分,促成三國鼎立的局麵。隨後,劉備建立蜀漢政權,致使漢末烽煙經久不息,延續上百年,極大削弱了大漢民族的國力、人力和物力。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後來的兩晉十國、五胡亂華、南北之亂等一係列的戰亂格局,致使神州大地飽受蠻夷蹂躪,戰亂長達數百年之久。

  ??劉備,一個被後世廣為傳頌的仁義之君,草根出身之人卻偏要冠冕堂皇地稱自己是皇室後裔,四處逃亡避難,流亡二十餘年,從地處東北的幽州一路逃到西南川蜀之地;所過之處,屢屢挑起諸侯大戰廝殺,攪得大漢各州郡烽煙不止,雞犬不寧。然而,他最終成功了,建立蜀漢政權。

  ??因此劉備青史留名,被視為正義之君,正統皇權的化身,被隨後曆朝曆代的帝王所推崇。故而,曆代帝王隱去他過往的斑斑劣跡,載入史冊中的事跡全是仁義之舉、正義化身,既而流芳百世。直到千年之後,滄海桑田,再看統治階層,與劉備生平近乎如出一轍;於是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加深百姓的忠義觀念,仍然視其為世之楷模,推崇有嘉。

  ??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善惡黑白焉能遮眾目!

  ??——————讀史可以明辨是非,知善惡,以史為鑒,古為今用;這便是我們喜歡曆史小說的真正原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家之言不足為信。諸位仁兄一笑而過即可。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