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漢陽之戰(二)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2      字數:3745
  翌日。

  ??旭日初升,霞光萬丈耀碧空。

  ??晨露漸消,花紅柳綠好風光。

  ??冀縣城下。

  ??八萬西涼大軍列陣以待,戰馬長嘶,氣勢雄壯。

  ??方圓十裏曠野,兵戈森森,旌旗獵獵,強弓硬弩迎長空,投石井欄矗大地。

  ??兵鋒強盛,軍威如獄。

  ??中軍陣前,李利第一次穿著布衣長衫坐鎮中軍,胯下金猊獸王也沒有披甲,金色鬃毛湛湛生輝,獸王之威更勝往昔。

  ??軍陣之前,黃忠所部一萬步軍悍卒嚴陣以待,士氣高漲,登城將士們躍躍欲試,恨不能立即發動攻勢。

  ??步軍後方,郭汜身著黑色戰甲,躍然跨坐在一匹體長近一丈、背高八尺的青驄馬背上,手持丈八長柄戰刀,神情冷厲,雙眸殺氣凜然。在他身後,兩萬青龍營鐵騎勒馬駐足,迎著朝陽傲然佇立,鬥誌昂揚,威武不凡。

  ??此番攻打冀城,黃忠親率一萬步軍擔任攻城主力,車弩陣、投石車和井欄輔助攻城,郭汜所部騎兵接應步軍。一旦冀城防禦出現破綻,青龍營就會直撲而上,襲取城門,一舉攻破城池。

  ??——————————————

  ??冀城城樓上。

  ??馬騰滿臉陰沉地俯視著城下的西涼大軍,神情冷峻而凝重,眼底掠過一絲被人不易察覺的憂慮。

  ??時下,冀城之中聚集著他所有的兵馬,攏共五萬步騎。

  ??五萬兵馬,乍聽起來人數不少,與八萬西涼軍的差距不大,加之又是守城一方,以逸待勞,完全能夠守住城池。然而,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城中的五萬兵馬是如何得來的,別人或許不得而知,但馬騰自己卻心知肚明。這五萬軍士之中,真正出自馬家軍的精銳兵士隻有不到三萬人,剩下兩萬多步軍全是漢陽郡、漢陽、安定各縣的郡兵。這些守城郡兵多為老弱殘兵,青壯之士不足六成,又長期疏於戰事,良莠不齊,戰鬥力極其有限。

  ??若是僅僅如此,馬騰也有把握守住冀城不失,讓李利大軍折戟冀縣城下,無功而返。最為致命的是,眼下他的嫡係部曲馬家軍內部也不團結,在戰與降的問題上僵持不下,以至於軍心不穩,人心渙散。

  ??馬家軍是馬騰起家的部曲,一直以來都由他自己和幾個兒子掌管,主要將領中沒有一個外人。但是,現如今他的兩個兒子和侄子卻有向李利請降之意,不願與西涼軍殊死拚殺。

  ??馬騰膝下有三子,長子馬超,次子馬鐵,幼子馬休。此外,他還有一個頗有才能的侄子,那就是馬岱。當然了,他還有一個不受他待見的女兒,不愛女紅愛刀槍的“叛逆之女”——馬雲蘿。

  ??馬鐵年齡尚幼,隻有十七歲,年輕稚嫩,在軍中威信不足,不能服眾。馬休年齡更小,少不更事,還處在隨軍曆練階段。現如今,馬家軍之中真正有能力掌管兵馬且又被馬騰信任器重之人,就是馬岱。

  ??馬岱是馬騰的侄子。他自幼與馬超一起長大,比馬超小幾個月,處處以馬超為主,馬首是瞻。堂兄弟倆情義極深,一起練武,一起訓練兵士,一起出生入死,患難與共。黑龍嶺一役,馬超受重傷無法第一時間逃離武威郡,故而駐留在武威境內養傷,而馬岱則帶領馬家軍順利甩掉武威軍的追殺,得以逃回扶風郡。此後大半年時間,馬超音信全無,馬岱還以為他已經戰死了,故而屢屢跟著馬騰伺機報複武威軍。東山口之戰和夜襲休屠城的戰鬥中,馬岱身先士卒,表現得極為英勇,漸漸取代了馬超在馬家軍中的位置,掌管著一萬五千戰騎。

  ??馬岱如此迅速地成長起來,這原本是件好事,馬騰樂見其成,愈發信任並重用馬岱。然而,灞河一戰之後,馬超時隔半年之後突然現身在李利麾下,並受到李利重用,陣前打敗呂布麾下大將張遼,一舉揚名西涼。馬岱得知馬超非但沒死反倒投奔李利麾下的急報之時,恰逢韓遂和馬騰聯軍偷襲休屠馬場大敗而歸之際。隨後,馬岱對武威李利的仇恨快速變淡,既而覺得或許馬家軍投到李利麾下並不是壞事,反而是明智之舉。畢竟長安之亂平定後,武威李利實力暴增,全權接管董卓留下的西涼軍,手中還掌握著當今天子,儼然是西涼境內的巨無霸,無人能與之匹敵。

  ??李利執掌長安之後,西涼局勢急轉直下,放眼西涼全境,各路諸侯、草寇匪首和周邊蠻族,無人敢與李利叫板,紛紛避其鋒芒,惶惶不可終日。半月前,李利親率十萬大軍西征,西涼境內的殘餘勢力聞訊後,要麽主動歸降李利大軍,要麽逃離西涼二州,另謀生路。

  ??眼見李利大軍勢不可擋,局勢如此嚴峻,馬岱和馬鐵二人建議馬騰率部歸降李利,省得以卵擊石,最終難逃敗亡的命運。

  ??為此,馬岱苦口婆心地勸解馬騰,聲明馬騰率部向李利請降並不丟人,而是審時度勢的明智之舉。如今李利麾下的西涼大軍兵強馬壯,聲勢滔天,又有天子詔令在手,占據著絕對有利的主動優勢。在這般情況下,馬騰率部請降,既能表明馬家軍忠於漢室朝廷,又能借著天子詔令給出的台階,順勢下台,如此也無損馬騰在涼州境內偌大的威名。

  ??如此借坡下驢的大好機會,馬家一族斷然不能錯過,否則馬家軍就徹底完了!

  ??馬岱用心良苦地陳述其中利害,期冀著馬騰能迷途知返,當機立斷,主動向李利大軍請降。隻可惜他的一番肺腑之言,馬騰是一句也聽不進去,反倒心生猜忌,認為馬岱有異心。於是馬騰便欲收回馬岱手中的兵權,將其架空,以免馬家軍內部生亂。

  ??但是,真正等到馬騰收繳馬岱兵權時,他赫然發現自己麾下竟然無將可用。而馬岱在軍中的威信頗高,僅次於他馬騰,遠在馬鐵、馬休二人之上。閑置馬岱,就意味著馬家軍內部軍心不穩,人心惶惶,隱隱顯露出分裂之勢。

  ??恰在此時,右扶風郡失守,馬雲蘿緊隨馬超之後率部歸降李利。此舉對於駐守冀城的馬家軍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屋漏又遭連夜雨,禍不單行。於是,本來就有些軍心不穩的馬家軍,終於矛盾公開化了。

  ??馬岱和馬鐵二人極力主張請降,並發動數十名軍中將領聯名諫言,馬休年齡尚幼,人微言輕,沒有參與其中。麵對馬岱等人的逼宮力諫,就連馬鐵這個親兒子都和馬岱等人攪在一起,馬騰反倒成了孤家寡人。惱羞成怒之下,馬騰一意孤行,當即罷免馬岱、馬鐵等十幾名將領的兵權,執意死守冀城,與李利大軍全力一戰。所幸馬家軍終究是馬騰一手建立起來的軍隊,軍中大多數將領都是他親自提拔起來的,因此罷免馬岱、馬鐵等人之後,馬家軍並沒有發生內亂,至少目前沒有出現亂象。

  ??此時此刻,馬騰滿臉凝重地俯視著城下的李利大軍,卻不禁憂慮重重,患得患失。

  ??誠然,李利大軍未到之前,馬家軍還算平穩,沒有將領公然站出來反對他馬騰。但是,此時西涼軍兵臨城下,大軍壓境,團團包圍冀城。值此危難之際,軍中將領會不會有異心,會不會有人趁著西涼軍攻城時臨陣倒戈,擅自打開城門或是消極抵抗,出工不出力呢?

  ??馬超投效到李利麾下,馬雲蘿也歸降了,而今馬岱和馬鐵二人也主張開城請降。這些人可都是馬騰的子女和親侄子,他們都願意歸降李利,難道軍中將領就沒有開城請降之人?

  ??一念至此,佇立在城頭的馬騰,莫名感到一陣淒苦。直到此刻,他終於切身體會到什麽叫做“眾叛親離”,什麽是“人心渙散”,而他自己現在就是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麵對內憂外困,僅憑一己之力,真的能守住冀城嗎?

  ??對此,馬騰心裏沒底,毫無勝算。最悲哀的是,可歎他連個商議戰事的心腹將領都沒有,所有事情他都隻能自己扛,一言而決。

  ??大戰在即,馬騰肩負著難以言語的巨大壓力,心力交瘁,內心一片淒涼。

  ??——————————————————

  ??“噠噠噠!”

  ??“馬壽成何在,可敢下城與本將軍敘話?”冀城東門外,李利駕馭金猊獸王緩步走到護城河邊,舉目遠望著城頭上的馬騰,揚聲喊話。

  ??“李利小兒,馬某在此,你有話就說,何必惺惺作態?”馬騰揮手示意左右親兵退後,滿臉陰沉地厲聲喊道。

  ??李利駐足護城河邊,似是距離太遠沒有聽清馬騰的話語,答非所問地大聲道:“人言馬壽成乃西涼英雄,縱橫西涼十餘年,威名赫赫。以本將軍看來,西涼馬騰實屬徒有虛名、沽名釣譽的鼠輩,非但不是英雄,反倒是個縮頭縮腦的狗熊!眼下冀城城池高大堅固,內有五萬鐵甲,外有數丈寬的護城河,可你馬壽成卻不敢出城與本將軍答話。如此膽小如鼠之人,你也配占據冀縣堅城,與我西涼大軍對峙叫囂?”——————(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