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2      字數:3722
  “噠噠噠!”

  ??“殺啊———”

  ??正當張濟指揮虎賁鐵騎猛攻武威中軍屢攻不下之際,身後西涼中軍陡然全軍壓上來。隻見李傕揮刀躍馬身先士卒,帶著三萬多精銳步卒直奔虎賁營而來,似有全權接管虎賁營進攻的趨勢。

  ??眼見李傕親自領兵前來,張濟心中大駭,焦躁不安。他深知李傕多疑善變的秉性,一旦虎賁營被李傕接手指揮,那就沒有他張濟的事情了。他隻能靠邊站,毫無反抗之力,因為虎賁營原本就是李傕和郭汜二人帳下的戰騎,此時李傕親臨陣前,自然要接過虎賁營的指揮權。

  ??可是這樣一來,他張濟還拿什麽攻破武威中軍呢,又如何能夠擒殺李利?單憑他自己帳下的兩萬多兵馬,還不夠武威中軍塞牙縫的,根本奈何不得武威軍,更別說斬殺李利為自家侄兒張繡報仇了?

  ??該怎辦呢?

  ??兔子急了也會咬人。

  ??眼見李傕率領中軍快速逼近,張濟眼底浮現出濃烈的暴戾之氣,眉宇間殺氣騰騰,神情冷厲。他隨手招來身邊的親衛屯長,俯耳低聲叮囑幾句,隨即厲聲對親兵屯長說道:“記住,行事一定要隱蔽,得手之後不要再回來,直接向東邊山林逃遁!”

  ??親兵屯長滿臉蒼白聽著張濟的吩咐,渾身不自禁地微微顫抖,根本不敢抬頭探視張濟的神色。待張濟說完話後,他唯唯諾諾的顫聲領命,隨之帶著自己的一屯人馬混入西涼鐵騎當中,四散開來,不進反退,伺機靠近李傕。

  ??然而,張濟並不知道自己身後的數萬西涼軍中,此時同樣也有一支騎兵蓄意向他逼近,目的恰好與他派出親兵的意圖完全一樣。而這兩股意圖不軌的兵士正帶著各自的使命迂回靠近目標,他們沒有拿出長槍和大戟,而是搭弓上弦、蓄勢以待,一旦等到合適的時機,便會張弓馳射,傾盡全力完成各自主公交付的密令。

  ??李傕眼裏不容沙子,無法容忍麾下將領以下犯上,不尊號令。而張濟一心想要報仇雪恨,試圖倚仗虎賁營鐵騎的無匹戰力衝破武威軍陣,不惜一切代價斬殺李利。因此他決不允許李傕在緊要關頭奪走自己的指揮權,誓死捍衛自己指揮虎賁營的權力,隻有牢牢地掌握虎賁營,他才有可能接近李利,並率領戰騎斬殺李利。如果失去虎賁營的指揮權,那他張濟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將付諸東流,不但自身難保,而且還會徹底失去替侄兒張繡報仇的機會。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無論如何,張濟都要誓死一搏。此戰,不是李家叔侄二人沙場喪命,就是他張濟敗亡。這是一場不死不休之戰,張濟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也不需要後路。

  ??————————————————

  ??“請叔父止步!”

  ??武威中軍後陣東麵,樊勇帶著本部三千步卒和五百親兵迎麵擋在樊稠身前,而樊稠身後還有他帶來的三萬多西涼步騎。

  ??“勇兒快讓開,莫要阻攔為父的大事!”眼見自家侄兒、也是自己的義子樊勇領兵擋住去路,樊稠不得不勒馬駐足,對樊勇橫眉冷對,厲聲斥喝道。

  ??眼看樊稠如此架勢,樊勇心中驟然一沉,臉色大變,神情不由得焦急不安。他急聲問道:“叔父為何沒有按照事先約定行事,反而帶著大軍朝我武威軍後方而來?難道叔父出爾反爾,意圖對我軍不利嗎?”

  ??“住口!”樊稠怒聲訓斥道:“武威軍是你的嗎?那是李利小兒一手締造的軍隊,與你何幹!”

  ??樊勇聞言臉色再變,竭力壓製心頭的怒氣,勸說道:“叔父此言差矣。我自幼便與大哥結拜為異姓兄弟,多年來,大哥待我極厚,教我兵法韜略,屢屢讓我執掌兵機駐守後方,獨當一麵。孩兒能有今日這般造化,全是大哥所賜,這些叔父難道不知道嗎?三日前,我向大哥稟報叔父率軍投奔之事,大哥當即表示要把武威太守之職讓與叔父,讓您衣錦還鄉,坐鎮後方,頤養天年。大哥如此厚待我等父子,可謂是天高地厚之恩,難道叔父還不滿意?恕孩兒鬥膽問一句,不知叔父想要什麽,莫非叔父想要三公九卿之位才肯罷兵嗎?”

  ??“放肆!”樊稠聞言勃然大怒,怒斥道:“逆子,你在對誰說話呢?你和李利是結義兄弟,這不用你來提醒我!但是,你別忘了,我是你的親叔父,現在更是你的義父,是我把你養大的!李利庶子膽大妄為,私自劫擄天子和太後,如今更是窺視著西涼大軍的兵權。如此無君無父之輩,日後必會成為禍亂天下的根源,我大漢四百年基業早晚毀於此人之手。作為樊家子孫,無論如何都不能忘了我們是大漢之臣,漢室天下是我樊家先祖打下來的江山!

  ??如果李利願意讓天子還朝,還政於天子,我樊稠自然不會與他為敵,反而會竭盡全力助他堪平亂世。即便是長安城和天子落到李傕手裏,我也不說什麽,因為李傕沒有篡漢自立的野心,也沒有那份實力。但是,武威李利則不然。此子以弱冠之齡執掌天下權柄,手握數十萬雄兵,威震天下,早晚都會取漢室而代之,篡漢自立。所以,長安城落到誰手裏都行,就是不能落到李利小兒手裏!”

  ??“這、、、、、、”樊勇聽完話後,怔怔地說不出話,隨即毫不退讓地申辯道:“陳勝王曾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而我大漢高祖皇帝也曾說,大丈夫當如是。自古以來,勝者為王,萬裏江山強者居之。如果將來果真如叔父所言,大哥取漢室而代之,自立為王,又有何不可?”

  ??樊稠頗為失望地看著樊勇,哀歎道:“癡兒,為父剛才那番話,你到底明不明白?我樊家是將門之後,先祖樊噲公更是大漢王朝的開國名將,乃高祖皇帝的肱骨之臣。如今天下動蕩,誰都可以無視劉氏皇族的存在,但我們樊氏一門不行。我等樊家子孫,生是大漢之臣,死是大漢之鬼。否則便是忤逆不孝之人,定然會被天下人恥笑,讓祖宗蒙羞,有何顏麵立於天地之間!”

  ??“叔父之言,孩兒不敢苟同!”樊勇對樊稠這番說辭根本不認同,據理力爭道:“叔父今日之言未免太過斷章取義了。我樊家先祖樊噲公早年也是一介草莽,而高祖皇帝也不過是一亭長,庶民出身,與流民無異。大秦暴政,天下英雄群起而攻之,故而高祖皇帝和樊噲公趁勢揭竿而起,最終打敗楚霸王,建立大漢王朝。時隔四百餘年,而今天下紛亂,與先秦暴政一般無二,劉氏江山危如累卵,大廈將傾,此時正是我等熱血男兒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

  ??如果我大哥最終能夠一統天下,問鼎江山,那我們樊家必將再現先祖樊噲公的不世功勳,光耀門楣,流傳百世。昔日高祖皇帝年過四十尚能建立大漢帝國,如今我大哥李利以弱冠之齡執掌天下之牛耳,占據西涼二州,擁兵十餘萬,難道還不及高祖皇帝嗎?孩兒言盡於此,還望叔父三思。”

  ??樊勇這番話著實讓樊稠頗為震動,也有些心動。

  ??誠如樊勇所言,萬裏江山強者居之,昔日樊家先祖樊噲也是泥腿子一個,跟著高祖劉邦南征北戰,最終位極人臣,建立不世功勳。如今大漢王朝根基已失,天下諸侯並起,遍地烽煙,劉氏江山已然危在旦夕,而劉氏宗族子弟也平平無奇,碌碌無為,再也不會出現像光武皇帝劉秀那樣雄才大略之人,中興無望。如果李利日後果真能開國改元,君臨天下,那樊勇作為李利的結義兄弟,必然可以位及公侯,功勳比樊噲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此樊稠有些心動,但也僅限於有一點點心動而已。實際上,他是個極為固執的人,一旦打定主意,就不會更改,九頭牛也拉不回來。還是那句話,他樊稠已經五十歲了,為大漢效命了大半輩子,臨老了,要想他背叛劉氏皇族,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人之一生,無論如何隨波逐流,但心中堅持的底線斷然不能丟,也不會妥協,否則一輩子就算白活了。

  ??稍作沉思之後,樊稠臉上的怒色漸漸消失了,看向樊勇的目光十分柔和,或者說是慈祥。但是,他雙眸中的神情卻格外堅定,頗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慷慨無畏之色。

  ??和藹地看著樊勇,樊稠神情決然地說道:“勇兒,為父很欣慰,你終於長大了。或許你是對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王的話沒有說錯。但是,為父的性格你應該很清楚,我活了大半輩子,一直自視是大漢之臣,如今漢室蒙難,我斷然不能坐視不顧,寧死也不會背叛陛下。勇兒,你給我聽好了,自今日起,你我叔侄二人恩斷義絕,你有你的打算,我也有我的堅持。我們之間誰也說服不了誰,也沒有誰對誰錯,隻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你我二人不過是各為其主而已。自古戰場無父子,現在你大哥和李傕不也打得死去活來嗎?此時此刻,除非你讓開道路,否則休怪我翻臉無情!”

  ??“叔父,你、、、、、、”樊勇驚愕地看著樊稠,腦海裏一陣迷茫,不知如何是好。

  ??“哼,眾將士隨我殺!”樊稠冷哼一聲,手中戰刀一揮,策馬從樊勇身旁掠過,帶領三萬多步騎衝散樊勇身後的三千多兵馬,直奔武威中軍而去。——————(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