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西涼雛虎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2      字數:3851
  (PS:感謝密斯李1書友的月票支持,新春快樂!)——————

  ??眼睜睜看著韃魯將自家叔父帶進武威軍陣,郭猛幾欲打馬追過去要人。但是,那軍陣森然的十餘萬武威軍促使他本能地勒馬止步,提著丈八戰刀,焦慮不安地不知該怎麽辦是好。

  ??“噠噠噠!”

  ??“雁門張遼來也,郭猛可敢與我一戰!”

  ??就在郭猛心急如焚之時,但見張遼縱馬出陣,疾馳中揚聲叫陣,眨眼便到了郭猛身前。

  ??“張遼,我叔父的傷勢如何?大哥、、、、、、哦,李利將軍不會下令斬殺我叔父吧?”看到張遼揚刀出陣,郭猛似乎一點也不擔心張遼狠下殺手,神情急切地詢問道。

  ??“籲———”

  ??張遼本想借著戰馬衝刺之勢出戰郭猛,故而他在奔襲途中便已通名,哪想到郭猛竟然如此不知輕重,反倒向他打聽郭汜的傷勢。頓時他不得不猛提韁繩驟然止步,在距離郭猛二十餘步遠處沉刀立馬。

  ??“郭猛,如今兩軍交戰,你怎能如此疏忽大意?剛才我若是揮刀襲殺,恐怕你現在已經身首異處了!”張遼滿臉肅然地直視著郭猛,沉聲說道。

  ??郭猛聞言不以為意地說道:“我自小和文昌大哥一起長大,視他如兄長。如果大哥今天要取我項上人頭,我認命,送於大哥又有何妨!張遼,你快說我叔父的傷勢如何,不會有什麽閃失吧?”

  ??“哎,你呀,真是拿你沒辦法!”輕歎一聲,張遼低聲說道:“你叔父的傷勢確實不輕,內府受重創,手上的傷勢也很嚴重。不過你不用擔心,他的傷勢都不致命,性命無虞。至於主公會不會下令斬殺你叔父,我不敢妄自揣測,不過我相信,主公不會為難你叔父。”

  ??“嗯,這就好,這就好!文昌大哥心性仁慈,不會傷害我叔父的。”郭猛頗為激動地自言自語道。

  ??張遼聞言無奈地搖搖頭,遇到郭猛這樣性情直爽到近乎魯莽之人,他既感欣慰又大感無奈。欣慰的是,郭猛是個真性情之人,對李利極為信任,甚至可以性命相托。無奈的是,眼下正值兩軍對壘,郭猛這般魯莽之舉,讓張遼極為不適應,陣前鬥將怎麽這般兒戲!

  ??“好了,郭猛,閑言少敘。陣前廝殺不是兒戲,此番你是碰到我張遼手上,換做其他不認識你的將領,隻怕你就凶多吉少了。既然你已出陣,那便是搦戰而來,我奉命出戰,將令不可違!”

  ??“嗬嗬嗬!”郭猛咧嘴笑著說道:“文遠大哥所言,小弟豈能不知。隻是這場大戰對我而言,無足輕重,無論大伯和文昌大哥二人誰贏了,我依然是他們的子侄和兄弟。陣前廝殺,不過文遠大哥既然奉命出戰,我自當奉陪。不過文遠大哥可要當心了,別看小弟我年齡不大,但武藝確是不差,與我叔父的武藝相當。我和文昌大哥、樊勇二哥自幼一起習武,要說領兵征戰、運籌帷幄,我自然不及兩位兄長,但武藝方麵,我與二哥樊勇不分伯仲。”

  ??“哦?”張遼驚詫地沉吟一聲,既而心中凜然。剛才郭汜所展現出來的武藝確實很強,隻可惜他遇到軍中悍將韃魯,這可是武威軍之中排名前五位的強者。相對而言,張遼自認自己的武藝稍遜郭汜半籌,但他若與郭汜對戰,未必會輸,極有可能打成平手。此外,經過灞河一戰,他停滯三年的武藝瓶頸開始鬆動了,這是一個極好的兆頭,隻需一個契機,他就能躋身頂級戰將中階之列。

  ??“既然你有如此自信,那我便可以放手一戰。看刀!”稍作遲疑,張遼戰意盎然地輕叱一聲,隨即策馬揚刀殺向郭猛。

  ??“戰!”郭猛看到張遼濃烈的戰意,頓時熱血上湧,欣然應聲,提刀縱馬迎麵衝殺。

  ??二十餘步的距離,轉瞬便至。

  ??“鐺!”

  ??“鏘鏘鏘!”

  ??起手一刀,張遼和郭猛近乎同時出手。劇烈的碰擊中,二人具是身形一震,既而揮刀再戰。數息之內,兩人刀刀相碰,連續揮刀七次,卻是棋逢對手,不分伯仲。

  ??“嗒嗒嗒!”

  ??戰馬錯身而過,兩人快速回馬,既而轉身策馬再戰。

  ??廝殺之中,果如郭猛所言。別看他年齡不大,但他身長八尺七寸,虎背熊腰,武藝高強,刀法精湛,身負千斤膂力,實力著實高絕。但見他騎術嫻熟,刀法大開大闔,戰刀揮舞之中隱隱氣流呼嘯相隨,一招一式皆是勢大力沉,勇不可擋。

  ??你來我往之間,馬蹄聲連綿不絕,張遼與郭猛已然力拚五十多個回合。郭猛,人如其名,一身武藝的精髓便是一個“猛”字,攻勢凶猛,出刀迅猛,氣勢勇猛。而張遼則不然。他久經沙場,一身所學之武藝早已與戰場廝殺融會貫通,為人沉穩,氣勢內斂,一招一式皆有章法。他出刀果斷,每每擊中要害,任憑郭猛洶湧而來,他巋然不懼,戰刀揮舞之間如礁石破浪一般,給予郭猛的驚濤駭浪之勢迎頭一擊。

  ??戰將廝殺,武藝高強固然重要,是為根本,但臨陣搏殺之技更是安身立命、克敵製勝的不傳之秘。

  ??半個時辰內,張遼和郭猛已然廝殺近百個回合,戰況依然膠著,打得難分難解。郭猛攻勢迅猛,膀大腰圓,力道極大,戰刀大開大闔,凶猛如虎。而張遼沉穩老辣,力量稍遜郭猛,卻能以嫻熟的搏殺技巧扳回劣勢,與郭猛打成旗鼓相當,勢均力敵之勢。

  ??西涼軍陣前。

  ??當郭汜被韃魯生擒時,李傕緊握戰刀,幾乎忍不住想要奔至陣前救回郭汜。一刹那,一種莫名其妙的思緒湧上心頭:“郭汜在兩軍陣前落敗被擒,已然顏麵無存,日後即便是李利將他放回來,他還有何顏麵與我爭奪主帥之位。既然如此,何必救他!”

  ??一念之間,李傕當即鬆開手中的韁繩,依舊安坐在馬背上,對郭猛擅自出陣搦戰不聞不問,坐觀郭猛和張遼在陣前廝殺。

  ??郭猛的武藝如何,李傕自然是一清二楚。郭猛是郭汜大哥的兒子,與李傕和李利之間的關係一模一樣。此子從小便傻乎乎的,皮糙肉厚,不怕痛,不怕打,整天就知道嘿嘿傻笑,因此有個小名叫“郭楞子”。那時候,不管是郭汜還是李傕,都不太喜歡郭猛,因為他看起來像個傻子,傻大黑粗,不知好賴,不喜歡讀書識字,將來肯定沒什麽出息。然而,都說女大十八變,不成想郭猛這個粗線條的莽夫隨著年齡的增長,習武天賦漸漸顯露出來,他不喜歡識文斷字,也不喜歡研讀兵書,卻對武藝情有獨鍾,一學就會,武藝突飛猛進,讓人歎為觀止。此子十四歲便有一流中上階的身手,十六歲跨入頂級戰將下階序列,如今不滿十八歲,他便能與李傕、郭汜二人的武藝不相上下,隨時都有可能後來居上,躋身當世強者之列。

  ??盡管郭猛武藝高強,卻心智單純,在郭汜眼裏就是缺心眼。因此郭汜不放心他獨自領軍,一直留在身邊看護著他,生怕他遭了算計。

  ??對於郭猛驚人的學武天賦,李傕一度十分羨慕,期冀著自家兩個侄兒李利和李暹也能擁有郭猛這般過人的習武天賦。事實正如李傕所想,李利和李暹兄弟倆的習武天賦比之郭猛不遑多讓,甚至連樊稠的侄子樊勇也是天賦異稟。因此這四個小孩曾被戲稱為“西涼雛虎”,而李利是大哥,樊勇排第二,郭猛是老三,李暹排行老幺。

  ??世事滄桑,轉眼十幾年的光陰悄然而過。昔日的西涼四雛虎如今都已長大成人,個個都是虎賁之將,勇武過人。而雛虎之首的李利,不僅武藝深不可測,更是文韜武略,迅速崛起,成為擁兵十餘萬的武威軍主帥。排行第二的樊勇,如今也成長為一員允文允武的智將,統領數萬兵馬。郭猛雖然謀略不足,但膂力過人,也是一員衝鋒陷陣的悍將。老幺李暹,常年領兵駐守李利大軍後方,軍政能力都得到全麵鍛煉,想必日後定然也是一員文武雙全的大將。

  ??看著陣前與張遼大戰一百多個回合未敗的郭猛,李傕恍然發覺自己真的老了。盡管他今年還不到四十歲,正值壯年,但眼看曾經圍著自己打轉的孩子一個個叱吒疆場,他有種人未老心已老的感覺。

  ??“或許是我太過爭強好勝,過於看重權勢功名,為人長輩卻與自家侄兒兩軍對壘,殊死拚殺,真是令人汗顏哪!”某一刹那,李傕腦海了閃現出這樣的念頭。但是這種消極的念想,瞬間便被他摒棄出去,拋之腦後。此戰事關天下大勢走向,有望成就千秋功業,他絕不能相讓,畢竟他有自己的兒子,侄子李利終究不是他的嫡出後人,親疏有別。

  ??“段煨,這個和郭猛大戰百合的張遼,就是李利在武關城下逼迫呂布交出來的降將?”陡然,李傕頭也不回地沉聲對身後的段煨問道。

  ??段煨驚疑地看了看李傕的後腦勺,恭聲道:“將軍所言不錯。武關城下,驍騎將軍脅迫呂布交出張遼、曹性和八百陷陣營將士,借此才肯放呂布大軍出關南下。結果,呂布滿口答應,毫不遲疑地下令張遼等人歸降驍騎將軍麾下。當初我軍很多將領都認為李驍騎犯糊塗,不該輕易放走呂布大軍。如今看來,李驍騎慧眼識英才,像張遼這等大將,如果不是被呂布遺棄,斷然不會背離呂布,另投明主。李驍騎不費一兵一卒,便能收降張遼、曹性和八百陷陣營勇士,實為明智之舉。”——————(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