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良辰美景之驟起波瀾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1      字數:4121
  晌午過後,龍驤李府。

  ??正堂上,公卿滿座,武將雲集。

  ??董卓居中而坐,李傕和蔡邕二人陪坐於兩側,不時向董卓敬酒。

  ??堂下,李利坐在右側首位,被一幫西涼軍將領圍在中間,酒盅未停,喝得七暈八素,臉頰潮紅,已然醉醺醺的強撐著坐在那裏。他醉眼朦朧地眯著眼睛,隻要有人給他敬酒,一律來者不拒,仰頭便喝。

  ??此時的李利,儼然不複平時沉著冷靜之姿,頗有些誌得意滿的驕狂之態,言語無忌,放浪形骸。在他身後,李玄和賈詡二人起先一直替他擋酒,結果他們倆反而先倒下了,剛剛被人扶下去休息。

  ??不過李利身後隨即又來兩位擋酒之人,這便是滕羽和韃魯二將。

  ??今天正堂上的喜宴,在座之人全是中郎將以上的朝中文武官員,因此武威軍將領都沒有入席,而在旁邊的廂房設宴慶祝李利大婚之喜。

  ??不過他們各自都有任務在身,那就是替主公李利擋酒,為主公護駕。這是滇無瑕昨天就交代過他們的事情,生怕李利喝得酩酊大醉。

  ??果然,韃魯和滕羽二人來得正是時候。李利已經喝醉了,再喝下去,恐怕就會醉的不省人事,晚上都沒法洞房了。果真如此的話,滇無瑕等六位主母肯定會埋怨他們,甚至記恨他們一輩子。後果相當嚴重。

  ??洞房啊,多大的事情,豈能耽誤!

  ??正因為如此,韃魯和滕羽二人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主公李利喝得大醉,否則他們二人就有難了。

  ??在韃魯和滕羽二人奮勇向前替李利擋酒的時候,李利側歪在座位上,眯著眼睛留意著對麵的司徒王允和站在他身後的俊秀後生。

  ??李利實際上根本沒喝醉,也不可能這麽容易醉倒。時下大漢的美酒酒精度數不高,頂多三十度,就算喝上三五壇,他也不會醉,頂多就是肚子撐得受不了,漲得滿臉通紅。

  ??李利此時正是這種情況。而他也恰好借著這副模樣,躲過董越、徐榮等將領的勸酒,側著身子裝醉,趁機觀察堂上文武百官的神色。最值得他留心之人便是坐在他對麵的司徒王允。

  ??李利原以為王允今天絕對不會來參加婚禮,卻不料王允非但來了,而且還來得很早,又帶著一些賀禮趕在董卓到達的半個時辰前他就到了。這是剛剛李玄在身後擋酒時告訴李利的。此外,溫侯呂布今天沒有到場,護持在董卓身後的將領是中郎將董越。

  ??王允此舉很詭異呀!

  ??難道他真的這麽寬宏大量?奪女之恨哪,難道他一點不計較,反倒連續兩次送來賀禮。他對義女任紅昌真有這麽好嗎?

  ??李利眯眼看著對麵端坐的王允,心裏越想越覺得王允此舉很不對勁,卻又想不明白王允的真實目的是什麽。

  ??然而,當李利不著痕跡地留意著王允的時候,他明顯感覺到有一雙情感極其複雜的眼睛死死地盯著他。

  ??暮然間,李利本能地抬眼望去,卻發現此人是個眉清目秀、皮膚白皙的俊俏儒生。他的身形不高不矮,七尺有餘,雙肩較窄,體格單薄,瘦瘦弱弱的,頗有種弱不禁風的架勢。最讓李利疑惑不解的是,這個儒生臉型長得極其俊美,五官精致絕倫,完美無可挑剔,莫名中給李利一種十分熟悉之感,似曾相識,卻又讓他一時想不起來在哪兒見過這個長得比女人還漂亮的“小白臉”。

  ??此人是王允的跟班,站在王允身後。他似乎很懂禮數,站在那裏一動不動,輕易不會讓人注意到他。

  ??李利之前就沒有注意他。但此時李利卻真真切切地看見這個俊美儒生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他的眼神很複雜,一雙美麗靈動的雙眸中浮現出仇恨、埋怨、彷徨無助、苦苦掙紮等等負麵情緒,甚至他的眼底還有一絲羨慕向往之色。

  ??這是怎樣一雙情感豐富、仿佛會說話的美麗的大眼睛!

  ??李利從未見到過這麽一雙醞釀著如此複雜情感的眼睛。僅僅一個眼神,卻仿佛在責問他很多難以言語的事情。眼神中既有對他李利的怨恨,又有些許讚賞;既有痛徹心扉的絕望之情,又有對他的一絲祝福和叮嚀。莫名中這個儒生好像對李利很熟悉似的,那眼神給李利一種強烈的親近感,卻又飽含無盡怨恨。

  ??這是一個極其矛盾的眼神,更是一個情感極其細膩之人。

  ??李利眯著眼睛與儒生對視一眼,隨即撇過頭,不再看他,隻當他是懷才不遇的心裏充滿羨慕嫉妒恨的“憤青”,沒有將他放在心上。

  ??大喜的日子,在席間遇到這麽一個俊美儒生,帶給李利這麽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特殊觀感。換做平時,或許李利還會耐心觀察他一番,但李利此時卻顧不上他。

  ??人生得意須盡歡,誰會在意一個眼裏滿是負麵情緒的憤青呢?

  ??但是,這次席間偶遇,李利雖是瞬間忘懷了,但俊美儒生卻對他印象深刻,牢牢地將他的模樣烙印在心裏。以至儒生此後費盡心機,做出許多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撼動了整個天下的局勢,從而徹底顛覆了李利心中那個熟悉的三國。

  ??————————————

  ??龍驤李府的喜宴從正午開始,一直延續到月上柳梢頭,方才曲終人散。

  ??隨著前來祝賀的數百位朝中官員相繼離去,李利也在李摯的攙扶下緩緩走進後院。

  ??李府門前,李傕和蔡邕二人一直把董卓乘坐的車駕送出府門,緊接著又把司徒王允一行人送走,然後再逐一送別其他公卿大臣。

  ??距離李府一百餘步的地方,醉眼朦朧的董卓突然下令停止前行,隨即停在路邊,等候著後麵的王允一行人。

  ??“微臣見過相國。”

  ??王允車駕上的仆從看到董卓的車冕停在前麵,當即停下馬車,而王允則帶著俊美儒生急忙下車行禮。

  ??“嗬嗬嗬!王允哪,剛才在席間百官們都向咱家敬酒,你為何不向咱家敬酒呢?難道咱家的愛女大婚,你不該給咱家敬酒嗎?”董卓醉醺醺地冷笑道。

  ??“呃,相國誤會了,微臣萬萬不敢。席間百官們紛紛給相國敬酒,微臣是怕相國醉酒傷身,因此不敢上前勸酒。請相國明鑒。”

  ??王允知道董卓這是故意找茬,肆意刁難他,但他卻不敢不回答。如今朝中的前朝老臣已經不多了,苟活下來的大臣們大多都向董卓卑躬屈膝,俯首稱臣,屈服了。隻有他王允身居高位,卻一直搖擺不定,沒有真正向董卓屈服。因此董卓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三番四次地想將他除之而後快。

  ??像現在這種找茬刁難之事,王允之前遇到過很多次,早已習以為常了。好在他也不是迂腐之人,奉承獻媚之言,他是張口就來,不會給董卓可趁之機,更不會落人口實。因此董卓屢屢刁難他,都被他從容化解,沒有給董卓留下降罪於他的借口,屢次涉險過關,化險為夷。

  ??“好、好啊!你王允這張嘴說出的話,咱家愛聽,聽著心裏舒服。算了,些許小事,不提也罷。”董卓笑著說道。

  ??王允謙恭地賠笑道:“相國寬宏雅量,世人皆知。微臣能與相國同殿為臣,深感慶幸,此乃微臣之福啊!”

  ??“哈哈哈!”董卓大笑著道:“好,說得好!世人皆說你王允才高八鬥,今天咱家確是相信了,你這張嘴說出來的話,就是中聽,咱家喜歡!”

  ??“相國過獎了。這全是相國威加海內,英明輔政之功,微臣隻是據實稟報,實話實說而已。嗬嗬嗬!”王允生生擠出笑容,笑著說道。

  ??董卓聞言小眼睛眯成一條線,笑眯眯地湊到王允身前,低聲說道:“王允哪,咱家聽說你膝下有一女名叫貂蟬,不知她今年多大了,可曾許配人家?”

  ??“啊!”王允聞言大驚失色,一雙渾濁的眼睛瞪得滾圓,目瞪口呆地看著董卓,頓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王允尚且如此,站在他身後的俊俏儒生聽到董卓這句話後,反應更加劇烈。但見他身形一晃險些摔倒,神情驚駭,滿臉蒼白,雙眸中充斥著悲憤欲絕之色。不過他生生硬撐著站在那裏,咬緊牙關沒有讓眼淚掉下來,身形驚顫,低頭不語。

  ??“嗯?王允,難道咱家所言不確,亦或是你沒聽清楚咱家的問話?”董卓神情不悅地沉聲問道。

  ??王允看著董卓微怒的神情,頓時心中一顫,急聲道:“相國息怒。微臣膝下確有一女,名叫、、、貂蟬,年約二八,之前已許配給溫侯呂布為妻,再過五天便是大婚之日!”

  ??這次王允確是據實稟報,沒有一點虛假。隻是當他說起女兒的名字時麵目顯得有些猙獰,咬牙切齒地說出“貂蟬”二字。那一瞬間,他真想對董卓說貂蟬就在李利的洞房裏,有本事你就去搶出來。但這也僅僅是想想而已,一閃即逝,他是萬萬不能這麽說的。否則,不僅會得罪李利,就連站在他麵前的董卓也斷然不信。

  ??果真如此的話,王允難脫挑撥離間之嫌,反倒會促使董卓因此而勃然大怒,既而直接下令殺了他。

  ??因此,王允現在也沒有其它念頭,實話實說,把這件事跟董卓說清楚。前幾天他為了說服女兒王瑩嫁給呂布,不惜絕食相逼,迫使王瑩應下此事。當時他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他王允還活著,還得保住自己這張老臉,答應呂布的婚事就必須兌現承諾。何況把女兒嫁給呂布也不是丟人的事情,所以他苦口婆心地勸說女兒下嫁呂布,也算給女兒找個好歸宿。

  ??僅此而已,別無它念。

  ??然而,董卓此番堵在路中間開口詢問貂蟬,他既知貂蟬之名,想必也知道貂蟬已經許配給呂布。可是他卻明知故問,意欲何為?(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