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1      字數:4353
  前車之鑒,猶在眼前。

  ??百官們看到董卓坐在相國椅上閉眼沉思的樣子,就知道董卓現在心情不好,說不定待會兒他就要揮劍殺人。

  ??而最有可能被殺的人是誰呢?

  ??李利?

  ??不,不太可能。

  ??董卓要殺李利的話,早就殺了,何必等到現在。

  ??何況李利敢在百官麵前頂撞董卓,分明是有所依仗。否則,難道他活膩味了,自尋死路嗎?

  ??如果董卓不殺李利,那會殺誰呢?

  ??於是乎,滿朝文武百官一個個噤若寒蟬,眼觀鼻、鼻觀心,目不斜視,低著腦袋似褡褳一樣,一動不動,生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被董卓遷怒誅殺。

  ??不僅是文官如此,上百名武將同樣是屏息噤聲,連大氣都不敢喘,全是文質彬彬、斯斯文文的乖巧模樣。

  ??董卓之威大如斯,卻是讓李利大開眼見,心中稟然。

  ??但李利心中坦蕩蕩,並不怵董卓。

  ??因為他提出的三個約定,隻要董卓還沒有老糊塗,必然能夠想明白,從而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隻不過董卓到底會不會答應約定,李利心裏卻是很沒底,因為董卓是禍亂天下的梟雄。

  ??梟雄之心豈是那麽容易揣摩的?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喜怒無常,高深莫測。

  ??李利心中很篤定一點,那就是隻要董卓還沒有喪失理智,就不會當堂殺他。因為他李利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擁兵數萬,征戰以來鮮有敗績,並且還不在董卓所控製的長安城之內,而是在涼州西部四郡。

  ??這就是李利與其他西涼將領孑然不同的地方。雖然他名義上仍然歸屬董卓麾下,卻有屬於他自己的根基和兵馬,錢糧軍械不受董卓挾製,擁有極大的自主權。

  ??此外,李利在長安城中也不是孤立的存在,與眾多西涼將領都有交情,何況他還有李傕這個叔父在前麵頂著。

  ??膽量是靠實力支撐起來的,否則就是狂妄自大,自不量力。

  ??正是因為外有強援、內有助力,李利才敢與董卓麵對麵的對話,不懼董卓的威脅恐嚇。

  ??另一方麵,李利從來沒想過要與董卓為敵。因為他目前還不是董卓的對手,隻能屈居董卓麾下,借著這棵大樹的樹蔭,積蓄力量,快速發展壯大。

  ??事實上,當今天下,沒有那一路諸侯敢向董卓叫板挑釁,因為他們都不是董卓的對手,全都俯首蟄伏起來,暗自積蓄實力,等待時機。

  ??現如今,除了冀州袁紹、兗州曹操、南陽袁術、右北平公孫瓚等人之外,大漢其它各個州郡仍在向長安朝廷繳納錢糧。隻不過錢糧數目有多有少,其中徐州、巴蜀、荊州和司隸等地繳納的錢糧最多。

  ??而朝中的三朝老臣,如楊彪、朱儁、皇甫嵩、王允等人之所以還能活到現在,就是因為他們門生故吏遍天下,能夠催促各州郡繳納錢糧,還有存在的價值。否則,以董卓暴戾蠻橫的秉性,豈能容忍他們活到現在?

  ??不過,縱然是這些老臣有所依仗,但董卓一旦怒羞成怒起來,那就顧不了各州郡的錢糧了,先殺了再說。

  ??李利先前也搞不懂董卓既然不待見這幫老臣,為什麽不殺掉這些人。

  ??直到董卓屢次賞賜他金銀美女之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老臣還是很有用的。

  ??即便是曹操、袁紹、袁術等一毛不拔之人,接到王允、楊彪等人索要錢糧的書信,也不得不顧及顏麵,從牙縫裏擠出一些錢糧送到長安城,而天下其它各州郡那就更不用說了,多少都得表示一下。徐州、巴蜀和荊州等地之所以繳納的錢糧最多,是因為他們的子侄或是親屬家眷在董卓手裏。不交不行啊,繳納錢糧就等於給他們的親屬家眷買命。

  ????????????????????

  ??大殿內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小皇帝劉協倍感煎熬,挺直的腰杆都已僵硬,卻不敢稍有晃動,生怕驚擾了董卓的思緒,當堂受辱。

  ??皇帝尚且如此,何況是堂下的滿朝大臣呢。

  ??“呼、呼、呼!”

  ??寂靜的朝堂上,突然響起一陣淺睡之中的呼嚕聲。

  ??這個不知從哪裏傳出來的呼嚕聲,可謂是石破天驚,駭人聽聞哪!

  ??堂堂天子朝堂,誰敢睡覺!

  ??霎時,滿朝文武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一時間居然沒有發現到底是誰吃了雄心豹子膽,敢在朝會大殿內睡覺。

  ??聽到這個特別突兀的呼嚕聲,李利心中也是極為詫異。

  ??“這是誰呀,心可真大,這個時候居然也能睡著?”

  ??不過李利與其他人不同,他沒有回頭查看身後的官員,而是將目光轉向正在假寐沉思的董卓。

  ??“嗬嗬嗬!”一刹那,李利不禁啞然失笑,笑聲響徹大殿。

  ??原來董卓閉著眼睛想事情,想著想著,居然靠在寬大的相國椅上睡著了。

  ??“是誰?誰敢吵醒咱家歇息?”

  ??董卓睡覺的時候,十分警覺,這在曹操刺殺他之時,就已經得到印證。

  ??剛剛睡著的董卓,在李利失聲嗬嗬而笑之中,瞬間坐起身來,睡眼朦朧地怒聲喝道。

  ??“稟相國,末將請罪。”李利上前兩步,躬身說道。

  ??“哦,是文昌啊。沒事,咱家從郿鄔趕到朝堂,有些疲勞,一時走神而已。嗬嗬嗬!”董卓笑眯眯地說道。

  ??“呃!”董卓醒來之後的表現,與滿朝大臣想象中雷霆大怒孑然不同,他居然笑嗬嗬地對李利說話,一點沒生氣。

  ??太不可思議了!

  ??董卓今天到底怎麽了?睡糊塗了吧,他居然喜笑顏開,儼然沒有把李利當外人。

  ??太詭異了!

  ??蒼天呐,大地呀!到底是董卓老糊塗了,還是老臣等人眼花了,國賊董卓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好說話了?

  ??揉揉眼睛之後,董卓漸漸收斂笑容,沉聲問道:“諸位愛卿還有何事?沒事,就退朝吧。”

  ??說著話的工夫,董卓緩緩站起身來,似乎準備回去繼續休息。

  ??“相國,末將還未等到相國的答複呢?”

  ??眼看董卓準備離開,李利頓時著急了。

  ??董卓到底什麽意思,什麽也不說,轉身就走。你要走也行,總得給句痛快話吧,事關我李利的終生大事,怎能如此兒戲?

  ??“呃,答複?”站起身的董卓,聽到李利的話後,似乎沒想明白李利話中的意思。

  ??稍稍沉吟之後,董卓反倒不走了,又坐下來,目光深邃地看著李利。

  ??“文昌,你剛才說的三個約定,本相國全部應下,並且還要寫在賜婚詔書上。如此,文昌可還有異議?”

  ??“啊?多謝相國成全,末將感激不盡!”李利震驚之餘,急忙恭聲說道。

  ??董卓微微一笑,頷首示意李利起身,笑聲說道:“文昌啊,婉兒自幼嬌慣,脾氣不太好,以後你可不能欺負她。你已有五個妻室,想必名分早已定下,本相國將婉兒下嫁給你,也不會讓你為難,讓她做平妻吧!畢竟婉兒曾經許過婚事,雖然最終沒成,卻也不適合做正室。就這麽定了!”

  ??“末將拜謝相國寬宏大量!”李利再次躬身應道。

  ??這次他是真心感謝董卓,因為這是迄今以來他在董卓口中聽到最有人情味的一番話。

  ??董卓微微抬手,示意李利起身,說道:“你先別謝得太早了,咱家膝下隻有婉兒最貼心,所以她的嫁妝不能少,否則本相國於心不忍。行了,就這樣吧。下朝之後,讓你叔父幫你張羅這些事情,時間很緊,這幾天把婚事相關事宜全部安排妥當。李傕,你可聽真切了?”

  ??“末將遵命,一定不會委屈相國愛女,請相國放心!”李傕神情振奮地躬身應道。

  ??“嗯,這就好。退朝!”

  ??董卓微微點頭之後,沉聲丟下一句退朝,徑自走下龍廷高台,緩步離開大殿。

  ??“恭送相國———”

  ??在一片恭送聲中,李利目送董卓離開大殿。

  ??看著董卓臃腫身軀微微有些蹣跚的步幅,李利頓時心裏有些傷感,感慨良多。

  ??董卓其人,惡名昭著,禍亂宮廷,殘暴之名傳天下。可是他終究也是人,同樣是血肉之軀,同樣是五髒六腑俱全,同樣也有感情。他是權傾天下的相國、尚父,也是個與普通老百姓一樣關心嗬護子女的父親。

  ??他鐵骨錚錚,戎馬數十載寒暑,穿過刀槍劍戟,闖過爾虞我詐。大起大落有過,生死離別有過,嚐盡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最終迎來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叱吒風雲,睥睨天下,將傳承兩百年的大漢王朝踩在腳下。

  ??無情未必真豪傑,壯誌淩雲大丈夫!

  ??背負無數非議的董卓,站在天下諸侯最羨慕、最嫉妒的高台上,風光無限。但是,誰又真正嚐試著了解過他威名背後的辛酸與孤苦?

  ??這個世上沒有誰能無緣無故地獲得成功,無限風光在險峰,誰又了解登山的艱辛以及險峰之下隱藏的萬丈深淵。

  ??一代梟雄董卓,心若磐石,凶殘狠辣,殺戮無數。沒有這份堅硬如鐵的心性和霹靂手段,他何以成事,如何能站在天下群雄之上,掌天下之權柄!

  ??然而,鐵漢也有柔情,也有需要他守護的親人,更有舔犢之情。

  ??如今,董卓年近遲暮,膝下無子,再將他最疼愛、最貼心的女兒董婉也嫁出去。他還剩下什麽,如何度過晚年?天下雖大,但哪裏才是他董卓停靠心靈的港灣呢?或許,隻有死亡??????(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