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醉枕紅顏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1      字數:4171
  說到這裏,貂蟬停頓了一下,深情地看著李利,說道:“夫君,妾身的真名叫任紅昌,出身卑賤。家父原是太學生,有官職在身,之後因宦官弄權,數千名太學生被罷官去職,我父親也在其中,流放並州雁門郡為奴,隨後不久家父便鬱鬱而終。

  ??自此之後,我便與母親相依為命,直到黃巾起義時靈帝下詔解除黨禁,我和母親方得以返回洛陽,投靠姨父王允。而母親卻在前往洛陽的途中,積勞成疾,病逝了。

  ??母親病逝的時候,我還年幼,沒錢給母親下葬,隻得賣身葬母。恰好姨父王允從豫州返回洛陽任職,被姨父當街看到我們母女,於是母親才得以入棺下葬。

  ??此後,我便寄居在姨父府上,與王瑩姐姐為伴。十五歲的時候,姨父將我送入皇宮,做了內宮的掌燈貂蟬。隨後,天下大亂,姨父再將我從宮中帶回王府,董卓帶兵入京之時,他認我為義女,取名王秀兒,代替表姐出現在眾人麵前。”

  ??聽著貂蟬的這番講述,李利對演義中貂蟬的出身總算理順了來龍去脈。

  ??演義中,貂蟬是王允在大街上買來的奴婢,又曾在皇宮裏做過掌燈貂蟬,董卓入京之後卻又變成了王允的義女。

  ??王允為什麽對貂蟬如此另眼相看,百般照顧呢?

  ??難道僅僅是因為貂蟬尚未成人時就長得俊俏,王允便對她如此照顧嗎?先撫養成人,然後送入宮中,等到皇宮大亂之時,再將她救出來,收做義女。

  ??靈帝時期,天災頻發,災民無數,易子相食。長得俊俏的幼女千千萬,王允怎會一眼就相中了貂蟬,並且此後一直不遺餘力的栽培她?

  ??既然王允如此看重貂蟬,為什麽又要送她入宮,而且還是內宮貂蟬?莫非他把貂蟬送進內宮,是想憑著貂蟬的美貌獲得靈帝的臨幸,然後憑此得到靈帝的信任,加官進爵?

  ??眼見貂蟬在皇宮中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王允再將貂蟬趁亂救出來,轉眼又收做義女。這又是為什麽呢?

  ??如果把這件事與王允巧施連環計,賺了董卓與呂布聯係到一起,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王允是何等老辣。

  ??連環計,其實王允一直在對貂蟬使用連環計,而貂蟬就是這個“環”,也是王允一直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利用對象。

  ??何為深謀遠慮?看看王允對貂蟬所做的一切就能深刻體會深謀遠慮的含義了。

  ??王允何許人也?那是名垂青史的東漢末年的大忠臣,以死捍衛東漢王朝。他用一個買來的奴婢“貂蟬”,誅殺了禍亂東漢王朝的權臣董卓,又因為他把貂蟬許給呂布,致使三國最勇猛的武將呂布,因為貂蟬生病而困守下邳城,最終呂布被吊死在白門樓。

  ??李利一直想不明白王允這樣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為什麽會被書寫成青史留名的正麵人物。

  ??直到此時李利真正身處這個時代之中,方才明白其中的緣由。

  ??原來在這個年代,奴婢幾乎不會出現在官府名冊之中,純粹是達官貴人的私有物品,是死是活根本無人問津,也沒有人在意。

  ??所以,世人隻記得王允設計誅殺了董卓,至於他采用什麽手段得以實現這個計謀,貂蟬又是何其無辜與屈辱,卻無人關心。

  ??貂蟬成就了王允的忠臣之名,而她自己則淪為諸侯們爭搶的玩物。千年之後,她依舊飽受爭議。

  ??至於貂蟬成為後世所謂的“四大美女之一”,那不過是後來的社會名流們杜撰出來的嚼頭。刨根問底的話,那就是貂蟬間接造就了動亂百年的三國鼎立的局麵。倘若董卓不死,再活十來年,東漢曆史又會是什麽樣子?

  ????????????????????

  ??思緒紛飛之中,李利依舊傾聽著貂蟬接下來要說的話,因為這才是貂蟬一直悶悶不樂的真正原因。

  ??沉浸在往事中的貂蟬,俏臉上浮現出對義父王允濃濃的感激之情,眼神中洋溢著溫暖的親情。

  ??然而,這份溫馨卻是曇花一現。

  ??隨著董卓日益逼迫王允,幾次三番想將他除之而後快,王允及王府上下一幹人等處境堪憂。

  ??就在這種危急時刻,一場意外的不期而遇,再次將貂蟬推到風口浪尖之上。

  ??伏在李利寬大健壯的胸口上,貂蟬眉宇間呈現出一縷陰霾之色,眼底隱藏著一份難以言語的悲傷與躊躇之情。

  ??隨之貂蟬輕聲說道:“董卓一直視我義父為眼中釘,幾次三番刁難義父,怎奈義父處事謹慎,深居簡出,讓董卓始終抓不到加害他的把柄。而義父他對西涼將領一直心懷成見,不願與李傕、郭汜等將領為伍。

  ??去年十一月,義父聽聞夫君與韓遂、馬騰連番交戰,每次都是十餘萬人的廝殺大戰。於是他便在朝堂上參奏夫君縱兵為禍,好戰成性,以下犯上,目無法紀,大肆屠殺大漢將士,洋洋灑灑羅列出夫君十餘條大罪,試圖彈劾夫君,解除夫君的兵權,罷免夫君武威太守之職,押解長安問罪。結果遭到一眾西涼將領的強烈不滿,群起反駁,最後董相國駁回義父所奏,並指派呂布嚴加看守司徒府上下一幹人等,稍有風吹草動,便欲將義父罷官去職,關入大牢。

  ??那一日,呂布又到司徒府巡視,在後院無意中看到表姐王瑩匆匆走過的身影。呂布當即追到表姐閨房外,呆立半晌,遲遲不肯離去。這一幕,恰好被妾身親眼看到。

  ??此後,呂布三天兩頭攜帶重禮前來司徒府拜訪義父,舉止恭敬,言語謙和,伺機向義父詢問表姐的身份。隨即義父便找到我,說是要把我許給呂布為妾,年後成親。聽到義父的決定後,我當即問他,呂布明明是看上了表姐,為何他要讓我替代表姐嫁於呂布?

  ??豈料義父根本不解釋,口氣堅定地說,婚事已經定下,不容反悔!

  ??可是我與那呂布毫無瓜葛,為什麽要嫁給他?

  ??我不願這麽不明不白的侍奉呂布。眼看婚期越來越近,萬念俱灰之下,我不得不離家出走,孤身單騎上路,前往武威郡尋找夫君。

  ??我寧願背負不忠不孝之名,也不懼一死,但我死也要死在夫君懷裏!嗚嗚嗚??????。”

  ??將貂蟬緊緊地抱在懷裏,耳邊聽著她傷心的抽泣聲,李利卻不知如何安慰她,隻能柔聲說一句:“貂蟬,你受苦了。”

  ??除此之外,李利真的不知道自己還能說什麽。難道他能咒罵王允卑鄙無恥嗎?

  ??不能,因為王允在貂蟬心裏仍然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

  ??盡管王允為了保全他自己的親生女兒,無情地將貂蟬許配給呂布,絲毫不顧及她的感受和心意。但王允終究對她有養育之恩,仍是她最敬重的義父。

  ??正因為如此。李利縱然心裏對王允恨之入骨,卻不能當著貂蟬麵前,大罵王允的諸多不是。

  ??聽完貂蟬的講述,李利心裏有些失落,或者說是遺憾。

  ??在講述中,貂蟬提到她看見呂布在她表姐王瑩閨房外徘徊很久,因此得知王允要將她嫁於呂布之時,才會百般不願,最終走投無路之下,才想起遠在涼州武威郡的李利,從而不遠千裏來投。

  ??從這段話中,李利下意識地想到,如果貂蟬當初沒有看到呂布在她表姐房門口滯留的一幕,那她是不是就會聽從王允的安排嫁於呂布呢?

  ??李利原以為貂蟬是因為喜歡他,愛得刻骨銘心,飽受相思之苦,才會有這麽大的勇氣千裏迢迢趕來武威找他。

  ??這不僅是李利個人的想法,滇無瑕和蔡琰等人也是這麽想的。

  ??然而,事實卻與他們的臆測有出入。

  ??貂蟬此前對李利確實很有好感,或許也有一份愛意,卻還沒有達到愛得死去活來、非君不嫁,千裏尋夫的程度。

  ??如果不是呂布喜歡之人是另有其人,而王允又苦苦相逼,致使貂蟬走投無路,恐怕她絕對不會冒著風雪不遠千裏前來尋求李利的庇護。

  ??假如呂布起初看上的人就是她貂蟬,而不是王瑩。以人中呂布的英俊相貌和威震天下的偌大名頭,說不定還真能讓貂蟬傾心於他,從而將李利拋之腦後,權當是她少女懷春之齡的一場美好回憶。

  ??想及其中的曲折經曆,李利心中當真是五味雜陳,頗感失落,也有幾分惆悵,還有幾分慶幸與欣喜。

  ??不管過程如何,但結果確是他李利抱得美人歸,將貂蟬這個千古傳誦的絕代佳人收做他的女人。

  ??此前諸多糾葛,不必再追究,如今已成事實,何必斤斤計較。

  ??李利心裏雖然勸慰自己不要再計較此事,但這也局限於他不會跟貂蟬計較。畢竟貂蟬失身與他之時,仍是完璧之身,憑此足以消除之前的一切經曆。

  ??然而,李利對王允和呂布二人的恨意卻在無形中劇增數倍,致使他表麵上看起來平靜如水,實則怒火中燒,心裏憤恨不已。

  ??清晨醒來時,李利意氣風發,誌得意滿。貂蟬確實是人間尤物,妙不可言,讓他愛惜有加,頗感自豪。

  ??但是,他此刻卻心中頗受打擊。

  ??原來他李利的魅力遠沒有他自己想象中那麽大,尚不足以吸引貂蟬千裏尋夫,卻是貂蟬被逼無奈,才會主動前來找他。

  ??而他之所以能夠得到貂蟬,全是機緣巧合之下的結果,與他個人魅力無關。

  ??世事如棋,人生如戲。

  ??愛恨情仇難捉摸,陰差陽錯結姻緣。

  ??整個過程雖然不盡人意,呂布見色起意,王允老謀深算;但最終的結果確是李利撿個大便宜,漁翁得利,醉枕紅顏。(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