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1      字數:3423
  楓葉峽一戰,虎頭蛇尾,李利大軍折損兩千戰騎,燒毀了大批輜重。

  ??戰後的三天裏,李典和樊勇二人先後找回了三千多匹走失的飛馬盜戰馬,以及大量兵器和箭矢。

  ??在楓葉峽穀西邊出口,李利大軍在此紮營休整了五天,重整大軍。

  ??一千多步卒轉眼變成了輕騎,稍作訓練後,打散補充到各營。而李利手下的三支戰騎再次恢複到原來的人數,仍舊是五千之數,沒有步卒,全是戰騎。

  ??李利帳下的兵士,不會騎馬的步卒極少。不過他們可能還不擅長騎射之術,還需慢慢訓練成長。因此,戰力比之前的五千鐵騎差一些,需要一段時間磨合和錘煉。

  ??騎射之術是西涼鐵騎遠勝於關東諸侯大軍的優勢絕技,其次就是戰馬優良,最後就是西涼人剽悍勇猛的鬥誌和強壯高大的體魄。

  ??冷兵器征戰,計謀固然重要,但最終實現謀略的士卒是否戰力強悍,這才是關鍵。

  ??諸葛亮多智近乎妖,在劉備親帥七十餘萬大軍征討東吳之前,可謂是每戰必勝,所獻之謀略無不奏效,威震天下。

  ??可是劉備夷陵戰敗後,七十餘萬精兵被陸遜一把大火燒個幹淨,自此後蜀漢將士的戰力一落千丈。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卻每次都被屯兵雍涼的魏軍以弱勝強,頑強地抵擋住了。這裏麵固然有決策失當之處,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蜀軍戰鬥力有限。盡管每次都是盡起數十萬大軍北伐,但實際戰鬥力遠不如劉備時期的將士勇猛。

  ??麵對人數處於劣勢的魏軍,蜀軍每次都隻差一點就能攻陷雍涼二州,兵鋒直指中原。可就是這麽一點差距,卻耗費了諸葛亮畢生的心血,數次北伐都是半途而廢,遺憾而終。

  ??因此,謀士的謀略固然必不可少,但將士的戰鬥力才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

  ??隻要不出現曹操的赤壁大敗和劉備的夷陵慘敗,這種重大決策失誤,戰爭最終的勝負走向仍是取決於軍隊的數量和戰鬥力。

  ??······言歸正傳。

  ??整軍五日之後,李利軍再次拔營西進,兵鋒直指武威郡。

  ??在此期間,飛馬盜大首領桓飛派來快馬給李利傳話,稱馬超和馬岱兄弟倆已經逃回馬家,而他們的身份也得到了確認,一切果真如同李利所說,馬錦的真實身份正是馬家長子馬超。

  ??桓飛對此很感激李利,聲稱日後隻要李利有危難,隻需派遣斥候和信物知會一聲,飛馬盜必然全力以赴地趕來相助。其實也就是與李利結盟,互助互利。

  ??是的,僅僅是結盟而已。

  ??在涼州地界上,官職的大小對許多手握兵馬的亡命之徒而言,無足輕重。

  ??隻有強大的實力,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東西,其它皆是徒然。

  ??因為這裏是大漢西部邊陲之地,官職再大,也抵不上數萬大軍更具威懾力;腰纏萬貫、富可敵國,也沒有手握重兵更讓人畏懼。

  ??實力、兵馬、地盤、錢糧,這些才是最實際的東西,也是李利能否在涼州站穩腳跟的根本。

  ??憑著李利現有數千戰騎和幾十車軍械輜重,飛馬盜的桓飛還看不上眼,能與李利結盟,都已經是友好的表現,其中還有幾分償還人情的成份。

  ??否則,桓飛縱橫西域,馳騁並涼二州多年,手中的嫡係輕騎就有一萬多驍勇之士,再加上此次兩萬雜牌飛馬盜又借著李利之手清洗了一番。此後,桓飛將完全掌控飛馬盜的兩萬輕騎,實力不但不會削弱,反而會愈發強大,戰鬥力再升一個層次。再加上他劫掠多年的積累所得,他的實力遠在李利之上,擁有這份實力,他又怎會投效李利呢?

  ??盡管李利與桓飛還有一點交情,彼此間印象很不錯,但是這隻是私交而已,實力才是讓對方臣服的關鍵,而李利現在還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

  ??因此,盡管李利十分喜愛桓飛,卻不能立即收為己用。

  ??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如果飛馬盜阻礙了李利的勢力擴展,彼此間還會刀兵相向,再戰一場。

  ??七日後,李利一行進駐武威縣城,暫時屯兵於此。

  ??武威縣雖然與武威郡隻有一字之差,但是武威郡的郡治卻不在這裏,而是在靠近西邊張掖郡的姑臧城。

  ??武威縣地處全郡腹地,人口數萬,在武威郡中算是中等偏上的縣城。城中,隻有數百老弱殘兵負責日常守城。

  ??自從正式踏上武威郡境內,李利大軍一路行來沒有遭到多大的抵抗,暢行無阻。

  ??短短五日間,李利派遣波才和李典二將各自率領一個千人輕騎收服了武威縣以南的所有縣城,並篩選守城兵士,重新整編成軍。

  ??截止李利進入武威縣為止,已經接收守城縣兵近兩千人,剔除老弱病殘之後,盡得一千兩百餘名步卒。

  ??武威縣縣衙。

  ??賈穆疾步走進正堂,恭聲對李利稟報道:“稟主公,武威縣與其它各縣縣衙一樣,府庫空空如也,錢糧軍械全被人搬空了。而且······,從庫房中留下的痕跡來看,想必就是這兩天搬走的。”

  ??盡管李利心裏早有準備,可是聽到賈穆的匯報後,仍舊難免心生怒意,眉頭微皺。

  ??這已經不是第一個被人搬空的縣衙了。武威縣以南的所有縣衙府庫,悉數被搬空,如同被人洗劫了一般,一粒糧食、半塊生鐵都沒留下。

  ??真是幹淨利落,幹得真漂亮!

  ??此外,各個縣城的治安極其混亂,地痞流氓泛濫成災,大街上都敢淩辱良家女子,橫行無忌,無法無天;致使許多百姓離家出走,企圖前往金城避難。

  ??為此,李利給波才、李典和李征等人下了格殺令,五日間各縣抓捕了上千名地痞無賴,統統押往城門口斬首示眾,暴屍三天,以儆效尤。

  ??如此明正典刑之下,方才遏製住了平民百姓紛紛出逃之勢,而李征所部千人戰騎也將前往金城的百姓給攔截了回來,並發放一些吃食,安撫百姓們誠惶誠恐的情緒。

  ??就在抓捕地痞流氓的過程中,李利也從這些人口中得知了一些近期各縣府衙發生的情況。

  ??大約十幾天前,占據姑臧城的李堪和程銀二人,兵分兩路前往各縣劫擄。他們搬空各縣府庫,強征暴掠,強行拉走城中青壯和年輕女子,洗劫百姓和富戶的錢糧,手段極其惡劣凶殘,行徑令人發指。而劫擄武威縣以南各縣之人,就是程銀。

  ??程銀親自帶領三千餘部眾劫掠武威南部各縣,從縣衙府庫到各縣所屬的鄉、亭兩級村落,他們都不放過,如同地毯式的劫擄,挨個洗劫了一遍。

  ??程銀之惡行,令李利無比痛恨。

  ??要知道,程銀所帶領的兵馬大多數都是出自本郡的青壯子弟,也是窮苦人家出身,土生土長的武威人。結果,一群老實孩子在程銀這個惡魔帶領下,竟然對自己的鄉親狠下殺手,掠奪錢糧,劫擄青壯和女人。

  ??簡直是禽獸不如,百死不足以彌補其犯下的罪孽。

  ??“程銀惡賊,無法無天,罪大惡極!總有一天,李某一定親手活劈了你!”

  ??程銀之猖狂,激起了李利心中埋藏最深的記憶。

  ??後世倭寇入侵華夏大地,大肆實施三光政策,罪惡滔天,令無數炎黃子孫百年不忘。

  ??如今程銀之惡行,幾乎等同於後世的倭寇。

  ??唯一的區別是,程銀還不敢肆意燒殺,因為他麾下的將士絕大多數是武威郡本地人。

  ??一旦他殺戮過甚,麾下將士眼見自己的親人慘死在自己麵前,忍無可忍之下,必然集體嘩變,轉而將刀槍對準他這個統帥;那麽他將死無葬身之地,淪為遺臭萬年的笑柄。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