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二章 曆代帝王廟
作者:酥酥麻麻      更新:2021-07-17 10:17      字數:3718
  好半天,王楓才緩緩道:“我可以從兩方麵著手,首先是讓中央銀行對山西票號緊急授信,助山西票號渡過難關,其次是與金國協商,對大額銀票兌付作出限製,也就是臨走前三個月內方予兌付,以時間換空間的方法,化解山西票號的金融危機。”

  ??想了想,王楓又道:“這樣罷,我盡快電召商務部長盛宣懷與中央銀行行長容閎赴北京解決此事,而喬老板你,也要盡快把需要由中央銀行授信的山西票號統計出來,並核算出具體數額。”

  ??喬致墉站起來,深深一躬:“王司令再造之恩,我山西票號沒齒難忘。”

  ??其實喬致墉也清楚,中央銀行授信不是免費的午餐,山西票號必然要付出昂貴的代價,甚至主導權易手都有可能,可是事已至此,不向中央銀行求助隻能是破產倒閉的結果,這苦果,山西票號是吞也得吞,不吞也得吞。

  ??當想初,抱著清庭這顆大樹固然是掙足了真金白銀,但當清庭垮塌時,山西票號也將不可避免的滄為清庭的陪葬品,財富與權力互相勾結看似神擋殺神,佛擋滅佛,卻有個致命弱點,一旦政權更迭到來,那就是還債的日子來臨。

  ??王楓擺了擺手:“化解係統性金融風險,為經濟保駕護航是政府的義務,喬老板不必謝我,不過我必須多一句嘴,我希望晉商盡快走出皇商的角色,甩掉包袱,解放思想,作為公平的商業主體參與到市場競爭當中。

  ??當然了,有鑒於晉商的現狀,在金融風險初步化解之後,政府會給予一定的優惠扶持政策,也就是與市場經濟接軌的緩衝期,這個時間應該不會太久,能不能抓住機遇,完成市場化的改製重組,就全看你們自己了,具體的事務我不再插手,等盛部長到來之後,你們山西商人可以與他麵對麵的坐下來談。”

  ??“那是,那是,喬某謹記王司令的教誨。”喬致墉頗為尷尬,連聲稱是。

  ??王楓站起來道:“好了,喬老板有要事去辦,我就不打擾你了,胡老板你陪我四處走走罷。”

  ??“王司令請!”胡雪岩彎腰示意。

  ??一行人下了樓,由喬致墉付錢結帳,然後告辭離去,王楓等人則繼續閑逛,順便聽取胡雪岩對於中金公司的一些想法,不知不覺中,竟然來到了位於阜成門內大街的曆代帝王廟。

  ??“聽說康熙曾下旨,除因無道被殺和亡國之君外,所有曾在位的曆代皇帝,廟中均應立牌位,乾隆更是以中華統緒,絕不斷線為由,把明朝祭祀的十八帝擴充到了一百八十八帝,我們都進去看看吧。”看著那氣勢磅礴的匾牌,王楓眉頭皺了皺,走了進去。

  ??楊水嬌追上來問道:“你是不是覺得祭祀的太多了,需要把其中一些剔除掉?”

  ??“不錯!”王楓點了點頭:“康熙乾隆為了收買漢族士紳人心,也為夷狄入主中原舉出先例,故把明代十八帝擴充為了一百八十八帝,而其中很多一部分雖非亡國之君,卻是昏庸無道之君,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坐上了至尊高位,卻無尺寸建樹,又還有什麽資格配享祭祀?”

  ??胡雪岩也跟著問道:“王司令,那您的標準是什麽?”

  ??王楓不假思索道:“中國未來是個單一民族國家,異族入主中原可視為對中國的侵略,新朝的執政基礎已經不同於清朝,首先是不需要夷狄之君,其次是曆史上做出重大貢獻的皇帝,最後一點,為人君者,當為人表率,也就是在道德品質上沒有大的瑕疵,唯有如此,方有資格享受後代祭祀。”

  ??“噝~~”周秀英倒吸了口涼氣:“如果按你的新標準,恐怕連明朝的十八位皇帝都達不到呢。”

  ??王楓理所當然道:“我的要求是寧缺勿濫,楊水嬌,今天陶桃沒跟著,記錄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前麵是景德崇聖大殿,是祭祀列代帝皇的主殿,走吧。”

  ??似乎對王楓的呼來喝去很是不滿意,楊水嬌撇了撇嘴,卻還是掏出筆記本,跟進大殿。

  ??殿內陳列著諸多牌位,原清庭禮部官員已經換成了民盟軍戰士,王楓首先望向了三皇五帝牌位,供有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與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八位中國先民始祖。

  ??王楓沉吟道:“這八位一位都動不得,來人,拿香來。”

  ??“是!”兩名戰士取來線香,五人接過引燃,依次向八位始祖級帝皇上香磕頭。

  ??起身之後,王楓又望向了其餘的牌位,淡淡道:“夏朝供有自禹至發的一十四王,禹有治水開國之功,啟有世襲製取代禪讓製之功,少康有中興之功,杼有把夏朝版圖擴張至東海之濱之功,以上四位可列享祭祀,來人,把那十個牌位取走。”

  ??“是!”戰士們收拾起來牌位。

  ??楊水嬌邊記邊問道:“禪讓製應該是一種民主推舉製度,而世襲製是專製,啟改禪讓為世襲,是絕民主行專製之實,這是曆史的倒退,你為何還要祭祀啟?”

  ??王楓淡淡道:“看待問題不能流於表麵,專製並非一無是處,民主也並未光環繚繞,在當時落後的生產力條件下,專製能夠更好的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啟的繼位代表著原始公有製向私有製的邁進,所謂有恒產者有恒心,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事件。”

  ??“噢!”楊水嬌點了點頭。

  ??王楓又道:“商代供有自湯至帝乙共二十六王,湯有立國之功,盤庚有中興之功,至武丁又發展為盛世,留此三王,其餘二十三王悉數撤去。

  ??東西兩周自武王至慎靚王供三十二王,武王有開國之功,成王康王成就成康之治,穆王東征西討,範圍之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東周諸王無一是處,皆為營營苟苟之輩,留此四王,餘者皆撤,另文王著《周易》,演八卦為六十四卦,有文教之功,且為武王伐紂奠定基礎,應設文王位。”

  ??楊水嬌落筆如飛,戰士們忙個不停,周秀英、蘇三娘與胡雪岩也是暗暗點頭,王楓並不是隨隨便便就把誰的牌位撤掉,夏商周三代被撤掉的五十九王要麽昏聵無能,要麽殘暴發指,皆無可取之處,以王楓申明的曆史觀,確實不值得供奉。

  ??“咦?”王楓卻是輕咦一聲:“怎麽沒有秦始皇?秦王掃六合,統一度量衡,雖好大喜功,以嚴刑治國,卻功大於過,成就千古未有之偉業,把秦始皇的牌位加上。”

  ??說著,王楓又東西兩漢看去:“兩漢自高帝至衝帝,供十八帝,其中惠帝性情柔弱,在位六年,外事決於呂後,內事決於蕭曹,惠帝唯拱手,有名無實。

  ??元帝柔懦,寵信宦官,朝綱混亂,元帝朝是西漢走向衰落之始,成帝則荒於酒色,專寵趙氏飛燕合德,不理朝政,致使外戚專權,為王莽篡漢埋下了禍根,哀帝在位七年,權柄外移,董賢用事,大臣誅傷,有覆餗棟撓之凶,自初即位,有痿痹之疾,末年寖劇,享國不永,亂臣乘間,其餘高帝、文景,武帝,昭宣皆一代人君。

  ??及光武中興,明帝章帝合稱明章之治,和帝有永元之隆,可惜自殤帝起,曆安、順、衝、質四帝,朝政為外戚把握,國勢每況愈下,至桓靈已反麵典型,後世每提及無道昏君,言必稱桓靈,來人,把惠、元、成、哀、安、順、衝、質八帝的靈牌撤掉。”

  ??“是!”戰士們上前收拾,王楓的目光又移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那一大堆皇帝的牌位上,眉頭皺了皺,便道:“把這二十二個全拿走,宋武帝劉裕的添上去。”

  ??“等等!”蘇三娘不解道:“你這手筆也太大了吧,這一時期的君主雖然多手足父子相殘,也有很多殘暴不仁,但還是有一些明君的,如昭烈帝劉玄德,晉明帝司馬紹,宋文帝劉義隆,你幹嘛把這三位的牌位拿掉?”

  ??“嗯!”周秀英也點點頭道:“你不要憑著個人喜好,北魏有幾個皇帝還是能稱得上英明的,如道武帝拓跋珪,太武帝拓跋燾,孝文帝拓跋宏,他們雖然不是漢人,但鮮卑族早已融入了漢族,你不會那麽小心眼吧?”

  ??王楓無奈道:“我隻問你們一句,南北朝時期,正統在南朝還是北朝?”

  ??這話一出,胡雪岩就揣磨透了王楓的心思,他定都南京,以南方為中心,尊奉南朝為正統自然水到渠成,於是接過來道:“胡某以為,理該是南朝,首先是自永嘉以來,華夏衣冠泰半南渡,江南已經無形中接過了傳承中華文明火種的重任,其二,傳國璽於東晉穆帝年間由謝尚自慕容氏手裏奪回,自此南朝諸主擺脫了白版皇帝的尷尬稱號。

  ??既然南朝為正統,北朝當為夷狄,夷狄之君又如何能配享祭祀?況且終北魏一朝,北方民族矛盾異常激烈,各路起義不絕,北魏雖然在名義上統一了北朝,但事實上,仍是紛亂不休,北方民眾從未享受到任何統一的實惠。”

  ??“哈哈哈哈~~”果然,王楓歡喜的笑道:“胡老板說的好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