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 八項規定
作者:酥酥麻麻      更新:2021-07-17 10:15      字數:3782
  一個人麵對社會時,首先要有賣相,所謂的賣相並不是指顏值,容貌是父母給的,強求不得,但氣質、精神麵貌則可以通過後天努力逐步培養。

  ??比如女人,很多女人並沒有傾國傾城的姿容,卻依然可以引來追求者無數,靠的便是氣質,芳華易逝,但氣質會隨著歲月日漸沉澱,氣質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無論男女,都遠遠超過了顏值。

  ??尤其是宗教界人士,更要講究氣質,因為傳教者事實上可以當作推銷員一類的職業,如果第一眼不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還如何推銷你的產品呢?

  ??一般來說,佛門的氣質是慈悲為懷、悲憫蒼生,道門的氣質是仙風道骨、超凡脫俗,神父的氣質則是深邃睿智、無比虔誠,而眼前的這些和尚,王楓隻從他們身上看出了庸碌無為與滿身銅臭,深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宗旨。

  ??說句難聽話,如果把靈隱寺的和尚跟外國的神父站一起,不用開口就已經高下立判!

  ??要知道,基督教對神父的形象從來都不含糊,每一個神父都是著裝合體,身材高大健康,眼裏充滿著對主的虔誠!

  ??王楓把目光緩緩收回,朗聲道:“各位,想必對我們民盟軍的來意已經清楚了,不錯,我們正是要沒收你們賴以為生的廟產,我知道,有人會罵我,會恨我,恨不能請出佛祖菩薩放道天雷把我劈死,但我不在乎!

  ??我隻知道,佛祖修行之初,是一名王子,可是他為了尋求佛法,放棄了尊貴的身份,也放棄了嬌美的妻子,更是放棄了世間的一切功名利祿,孤身行走民間,遍嚐人間疾苦,最終證得大道!

  ??再看看你們,又有哪一點能比得上你們的祖師爺?你們身為佛門弟子,佛祖能放棄功名利祿,你們為何不能?佛門三毒貪嗔癡,你們戒掉了哪一條?我看有很多人都是三毒俱全,這是個佛門弟子的樣子嗎?三毒不戒,何以修成大道?嗯?”

  ??王楓銳目再次一掃,雖然眾僧的目光仍是躲躲閃閃,卻已經有一小部分人現出了愧疚之色,目中隱含思索。

  ??王楓不禁點了點頭,又道:“其實我清楚,當今的佛門弟子,有相當一部分剃度的目地並非為了鑽研佛法,而是混口飯吃,把出家當成了謀生的職業,那我現在告訴你們,你想謀生,想掙錢,盡可回到社會上或打工,或種田,或做生意,或搞科學研究,佛門乃清淨地,佛門弟子須誠心事佛,以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建立人間佛國為己任,我們民盟軍不允許有濫竽充數者與心思不純者混跡於佛門!

  ??今天,我王楓以中國民主同盟軍總司令的名義,給天下佛門定八條規矩,首先,持不捉金錢戒,僧人不得儲備使用金錢,全體僧眾不蓄金錢,不接受金錢供養,寺院不設功德箱,禁止放錢,一應修繕屋舍及塑金身事物,全憑居士與信眾自行籌措資金,僧人隻能監督施工並提出參考意見。

  ??第二,日中兩食,不別眾食,過午不食,但不包括茶水、水果與藥品,這同樣適用於在道場內發心出家或護持的居士。

  ??第三,行腳!第一名剃度過的僧人須遠離鄉裏,腳行天下,淡泊人生,脫情捐累,每年秋季各寺廟須組成僧團,依照《梵網菩薩戒》中規定,外出遊化經行,隨緣教化度眾。

  ??第四,乞食!經雲:比丘者,是乞士,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養身命,僧眾外出托缽乞食時隻乞飲食不乞金錢,乞得食物混在一起,平等分配,行腳乞食乃僧人本色。

  ??第五,不接客僧禮,常住僧眾不接受外來掛單僧人的禮物,若有供養須上交常住,客堂執事對客僧的禮拜要給予回禮,平等對待。

  ??第六,一切供養歸常住,由常住根據需要統一分配。

  ??第七,三衣缽不離身,十八種物齊備,三衣除參加外事活動,一律要求為壞色,十八種物為《梵網菩薩戒》中規定,如果你不明白什麽是十八種物,那麽你可以去翻翻典籍。

  ??第八,不化緣,不求人,所謂有求皆苦,無所求,亦無所苦,恪遵修行原則,不向外化緣,不求人,心不攀緣,方能人心死,道心生,這八條規定,自即日起實行!”

  ??轟的一下,僧眾們再也忍無可忍,喧嘩大作,這八條規定是把和尚往絕路上逼啊,又有幾個能受得了?戰士們也是把槍口紛紛端起,形勢一觸即發!

  ??“砰!”王楓掏出手槍,對天放了一槍,頓時,嘩聲立止!

  ??王楓冷聲道:“很不滿意是不是?我說過,佛門必須淨化,不允許有濫竽充數者與心思不純者混跡於佛門,你們接受不了,可以,你們有還俗的權力,有誰要還俗的,現在站去右邊。

  ??近千僧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時都蓄滿了怒火,一名較為肥胖的和尚忍不住道:“老子受不了了,一日兩餐,過午不食,豈不是要把人活活餓死?老子還俗!”說完,頭也不回的走向了右邊。

  ??“我還俗!”

  ??“我也還俗!”

  ??和尚們成群結隊的走過去,就連方丈慧明都大叫一聲:“老衲也還俗!”

  ??八百多名僧眾,留在原地隻有不到三十人,香客們紛紛愕然,這說明誠心事佛的隻有這麽點人,但王楓不是這麽看,他看到的是,在自己如此嚴苛的規定下,居然還有人不走,這才是真正的佛門弟子。

  ??佛門是否興旺不能以僧人數量作為依據,也不能看廟宇是否高大堂皇,他需要的是能以身作則,真正弘揚佛法,並把佛門發揚光大的大德高僧。

  ??王楓問道:“你等為何不走?”

  ??“阿彌陀佛!”一名老僧喧了聲佛號,合什為禮:“心猿乃修持最大魔障,心猿不除,不得清淨,施主定下的規矩雖不近人情,卻合乎佛理,老衲願意留下,持施主八戒修行。”

  ??“哦?”王楓細細看去,這名老僧的年紀至少有個八九十歲,眼神混濁,瘦如竹杆,身著百結僧衣,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看不出高下深淺。

  ??‘難道碰上了掃地僧?’王楓帶著疑問瞥了眼周秀英,周秀英搖了搖頭,眼眸中現出了一抹凝重。

  ??身為化勁高手都無能為力,這隻能說明老僧最差也是抱丹境界,對應著佛門中的菩薩位業。

  ??一個活菩薩就站在眼前,而僧人要修成菩薩,品行、智慧、與對佛法的理解缺一不可,無論從哪一方麵都值得尊重,王楓凜然一肅,鄭重的拱了拱手:“敢問大師法號?”

  ??老僧隨口答道:“老衲了空。”

  ??王楓點了點頭,問道:“了空大師,可願出任靈隱寺住持?”

  ??“阿彌陀佛!”這名叫了空的老和尚再喧了聲佛號,伸出了兩根枯瘦的手指:“老衲有兩個請求。”

  ??“了空大師請講。”王楓伸手示意。

  ??了空淡淡道:“靈隱也罷,雲靈也罷,隻是個名號,施主願改便改去,而康熙乾隆不論其功過是非,皆與我寺結下了因緣,老衲懇請施主手下留情,匆要毀去墨跡,是非好壞留待後人評價便是。”

  ??僅憑著把雲靈寺叫為靈隱寺就看破了自己打算鏟除康熙乾隆墨跡的心思,王楓更加確定了了空的活菩薩身份,其實何止於江南,全國各地都是康乾遺留下的墨寶,這二位主太喜歡舞文弄墨了。

  ??想抹去既耗時費力,又要花費不菲的銀兩,王楓之所以想鏟除,完全是咽不下這口氣,如今有了了空的請求,當即一口應道:“便如大師所請。”

  ??“阿彌陀佛!”了空那渾濁的眼裏現出了一抹憐憫,又道:“還俗的僧眾除了念經,身無一技之長,老衲請施主妥善安置。”

  ??王楓欣然道:“大師不必擔心,王某正有此意,八項規定確實嚴格了些,待佛門被整頓過後,將視情況再作刪改,另外包括靈隱寺,天下任何寺院充公的財物廟產,都須留出一部分作為幫扶基金,助其進行技術培訓與就業指導,隻要手腳勤快點,至不濟也能有口飯吃。”

  ??“如此甚好!”了空那張幹枯的臉擠出了些笑容。

  ??王楓也微微一笑,便轉頭道:“你們先別急著走,會有專人給你們登記名姓籍貫,十日之內,政府將根據各人特長進行職業培訓,培訓期間的食宿由政府負責,我希望諸位,也祝福諸位,回到社會上,在不久的將來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同時,政府的大門也對你們敞開,各位如果對自己有信心,願意為民眾服務的話,可以報考政府公務人員。”

  ??“好!王司令仁至義盡,做的好啊!”圍觀的香客們屈指叫好,都覺得王楓的安排合情合理。

  ??和尚們也開始小聲議論起來,他們是被迫還俗,正如了空所指,除了念經,一無所長,與社會脫節的太久,生活習慣與節奏很難跟上,甚至說句難聽話,連佃戶都不如,佃戶至少有地種,糊口不成問題,而他們離了寺院,就相當於進入了一個陌生的環境。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