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甲案乙案(上)
作者:月影梧桐      更新:2021-07-17 09:13      字數:3790
  科爾走了之後,會場裏終於隻剩下日本人了,大家便放鬆心情準備暢所欲言——有外國人哪怕是盟國特使在場也總歸感覺怪怪的。但和以往一開會就紛紛攘攘說個不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次會場居然比較安靜,針對德國人的最新想法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

  ??裕仁點名讓石原莞爾先發言:“石原次長和德國特使前期溝通較多,可以先聽聽他的意見。”

  ??“陛下、諸君。”石原莞爾站起來清了清嗓子,用比較平靜的語調說道,“首先應注意到,德國人此次提出的大政方針與三國同盟條約簽訂時是不相同的,與去年蘇德、日美開戰時的情形也大不相同。總體而言德國人和我們陷入了同樣的問題:即與一個大國進行作戰,占據明顯優勢但敵人卻不肯投降,戰爭不可避免地進入長期化。現在該敵國又因美國這個新的強援加入而更加頑固,其作戰與抵抗意誌愈加強烈,迫使我們急需尋求突破。德國人本寄希望於我們夾擊蘇聯,但從目前態勢看德國元首似乎放棄了這一企圖,或者說他們認為哪怕我們北進最多也隻能牽製一部分蘇聯力量而無法改變整個蘇德戰場的平衡。因此德國戰略便開始由速決戰向整體戰、長期戰轉變,德國9月1日已發動了總******,所有工廠執行三班製,經濟體係徹底軍事化,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時候所有人都認為德國的策略是閃電戰。同時,在政治上德國提出了‘歐洲聯盟’的設想,準備統合全歐特別是西歐的力量與英美抗衡。

  ??歸納起來,德國對我們的希望是:

  ??第一,從中國戰場撤兵,至少是部分撤兵;

  ??第二,縮減南洋戰場防禦體係,重點經營核心國防圈,以逐次抵抗消耗美軍銳氣;

  ??第三,陸海軍主力西進,配合德國占領中東,打通印度洋交通線;

  ??第四,繼續維持對美作戰,通過長期作戰、人員殺傷來疲敝、懈怠美國作戰意誌。

  ??如果對我過往言論熟悉的諸君,一定會明白第一、第二和第四點方針與我慣常持有的觀點大致是吻合的。第三點我當時沒考慮過,但西進計劃一直是陸軍省備用的戰略選擇,我們有明確的作戰方略。

  ??通過近一年的作戰,有幾個方麵應該承認我們原有判斷出了問題:

  ??其一,美國人的反攻不是1943年下半年,而是提前至本年9月份,以瓜島戰役展開為標誌,足足加快了近1年;

  ??其二,美國的反攻方向不是自東而西,而是以澳洲為基地,自南向北,層層推進,雙方爭奪區域距澳洲近而離日本遠,美國又占據裝備和補給優勢,目前局勢對我不利;

  ??其三,鑒於作戰形式的變化,‘九段作戰’已不可行,對美作戰的決定性機會亦不複存在,哪怕明天我們逮住機會消滅美國人目前僅有的3艘航母,戰局仍不可避免的會進入長期化、持久化;

  ??其四,如時間進入1943年特別是下半年,日美力量對比將會大幅失去平衡,戰局將進一步惡化。”

  ??對石原莞爾提到的第四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美國受珍珠港事件刺激已啟動大規模造艦,一般航空母艦的生產建造周期也就是兩年左右,差不多1943年年末新造艦艇就會形成戰鬥力,而日本雖然在日美開戰前啟動了“丸五計劃”,但當初造艦計劃的核心依然是戰列艦,隻在中途島戰役受挫後啟動了“改五計劃”將造艦核心轉向航空母艦,準備建造五條改大鳳(大型航母)和十五條雲龍(中型航母),但預計要到1950年才能全部完成,而美國明年年末至1944年年初就能有大小30條航空母艦了,這是日本根本無力抗衡的。

  ??石原莞爾繼續陳述說:“即便在中途島、瓜島戰役受挫後,我海軍兵力仍大致略優於美國太平洋艦隊實力,但這個優勢從目前開始最多還能維持一年,哪怕丸五、改五計劃順利推進,明年年末我海軍力量將隻相當於美國的一半甚至更少。這種局麵我們心知肚明,美國更加清楚時間站在他們一邊。要解決上述困境的辦法很少,除非我們願意接受屈辱的合約,否則隻能繼續戰鬥下去,我本人提出的國策建議是:

  ??第一,在細節強化、優化的基礎上大致接受德國提出的4條方針,在中國問題上德國應居間調停,確保我國利益;

  ??第二,建議蘇德媾和,我國可作為中間人居間調停,使德國陸軍兵力能騰出手來從中東方向夾擊印度;

  ??第三,雙方應建立聯席會議製度,互派高層級將領進行作戰協調;

  ??第四,德國應給與我國鋼鐵、船舶和其他裝備支援,技術、情報方麵雙方各通有無,德國占領中東後保證對我國石油供應;

  ??第五,如發動印度洋攻略,馬達加斯加島應盡快奪取並作為敝國在印度洋上軍事基地,必要時須德意協同守衛。”

  ??石原莞爾用一句話總結概括三國同盟比較可行的目標:中立蘇聯,先打翻英國,最後三國同盟集中力量對付美國!

  ??如果說科爾的發言還隻是最初震蕩的話,號稱智將的石原莞爾發言則引起了軒然大波,唯一比較和諧的是,這次陸軍眾多將領聽到從中國撤軍的字眼沒那麽激烈地站起來反對,因為德國和石原給他們指了一個似乎更有價值、更容易征服的目標——印度,而且還不用北上去和蘇聯人死拚,這是符合他們胃口的。

  ??麵對議論紛紛的會場,主持人宇垣一成沉聲問山本五十六:“海相閣下,印度洋作戰對海軍有無困難?”

  ??“單從作戰而言海軍困難不大,大不了將其當做是一次類似於珍珠港的攻擊,但是……”山本五十六補充說明道,“印度洋作戰從集結、出發、作戰到最後返回,沒有4-6個月時間是不行的,這樣一來南洋方向便會麵臨較大問題,許多島嶼將保不住,美國人不僅會攻擊絕對國防圈,甚至還可能襲擾本土。”

  ??伏見宮博恭王補充道:“目前帝國海軍仍占有優勢,在印度洋領域無論是英、美單獨還是與英美聯合作戰,我海軍都有戰而勝之的把握,但這個優勢期恐怕沒有石原次長所說的一年,估計還能剩下6-8個月。而且如山本大將所說,一旦主力西進,南洋問題便會急劇惡化。”

  ??“不西進的話,南洋島嶼能否守住?”

  ??“恐怕很難……”

  ??陸軍次官井上成美站起來插話道:“既然你們都讚同從中國撤兵,縮減南洋占領區域,為什麽不能以這個為基礎同美國人講和呢?”

  ??“講和?”、“什麽樣條件的講和?”會議現場議論聲一片。

  ??井上成美和山本五十六對視了一眼,得到讚許之後發言道:“山本長官和我認為可就下列條件為基礎談判:

  ??第一,中國戰場方麵除華北局勢特殊化,瓊州島及部分重點港口城市租借於我外,中國派遣軍其餘部隊分批撤退,三年內撤退完畢;

  ??第二,南京汪精衛政權應予以維係,必要時推動雙方以類似於1927年‘寧漢合流、共同防共’的策略重新融合,中國承認滿洲國與滿蒙利益特殊化;

  ??第三,我南洋方向控製範圍後退到絕對國防圈;

  ??第四,原南洋歐美各國殖民地獨立化,即菲律賓、荷屬東印度、法屬印度支那半島均自行獨立並確保日本特殊利益;

  ??第五,如美國願意在此基礎上承認帝國在東亞大陸的特殊地位,我國可退出軸心條約轉而加入英美同盟並派遣海軍赴歐洲作戰。”

  ??一直和東條英機不和、擬新任陸軍教育總監的前田利為中將(加賀藩前田本家第16代當主,祖先是日本戰國著名武將、豐臣秀吉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馬上站起來反對:“這條件讓步過大,特別是中國戰場部分條件必須修改,否則打了5年仗又回到起點,怎麽對得起捐軀的幾十萬將士?”

  ??“那你說怎麽改?”

  ??“中國方麵以目前實際控製線為基礎,滿蒙地區由滿洲國統一管理;將汪精衛政權領土限製在華北與華東部分區域,要求仿效邦聯形式與重慶政權組建聯合政權,作為讓步,目前我軍占領的其餘領土可還給重慶蔣政權。”

  ??“閣下這個修改意見美國人是不會認可的!”

  ??“閣下的條件前線將士是不會認可的!”

  ??“你!”

  ??眼看兩人說著說著就要吵起來,宇垣一成趕緊出來打圓場:“好了好了,大家商議決策,有不同意見可以爭論,當著陛下的麵爭吵就大可不必了。”

  ??很多人都在考慮為什麽裕仁天皇這次內閣改選將海軍反戰三角中的兩角重新提名出任海軍省的要職同時又將明顯主戰的伏見宮博恭王放到軍令部總長的位置上,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的信號,但內大臣木戶孝一知道這是裕仁左右分化的兩手——他不能讓所有的聲音都過於一致,像上次東條內閣中海相島田成了東條的跟屁蟲後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就敢瞞著陸軍和內閣行事,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危險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