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一樣夜色兩種心情
作者:月影梧桐      更新:2021-07-17 09:13      字數:3658
  蒙哥馬利首先問道:“我們需要判斷這個消息的準確性,你們認為俘虜描繪的參戰兵力可靠麽?”

  ??大家點點頭,基本認可這是個事實——戰鬥接觸、現場痕跡還有最終戰果都指向這一點,在這上麵沒法造假。

  ??“那麽,今天的戰鬥究竟是一次完美的試探,為明後天更大規模的進攻拉開了序幕?抑或是一次巧妙的佯攻,隻是為非洲軍的撤退而爭取時間?”蒙哥馬利拋出了他最關心、也最想問的問題。

  ??這問題回答起來就難了,眾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隨即又展開了激烈的爭吵:有人說是試探,因為北麵的意大利主力依然與南非師、澳大利亞師保持“密切接觸”,所以古德裏安今天的進攻是單純為了找一個理想突破口,至少目前來看他找到了第八集團軍的軟肋,明天一早必然是如潮水般湧來的部隊;有人說這是佯攻,如果這是正式進攻的序幕,非洲軍就絕不會挑選這樣的時間、用這麽少的兵力,更不會在達成目標後輕易放棄戰果後而應該是步兵迅速跟隨擴大突破口。總結起來一句話,為掩蓋主力的行為並拖住第八集團軍的步伐,古德裏安不得不親自率部隊冒險。

  ??可堂堂“閃擊英雄”、非洲集團軍司令官、一個第三帝國陸軍大將會僅僅率領70輛坦克向整整一個集團軍發起進攻麽?所有人都表示難以置信,那不是英勇,那完全是愚蠢——可從今天的戰果來說又看不到古德裏安有半點愚蠢的地方。

  ??會場討論的觀點僵持住了,每一派都有自己合理的論據也不乏支持者,大家相互懷疑、爭論不休。蒙哥馬利時而傾向於這派的觀點,時而又認為另一派的分析是合情合理的,本來就不太堅定的立場顯得更加掙紮。

  ??這個被俘的德國飛行員立功了,他無意間交代出來的情報讓英軍陷入了深刻的彷徨,德·拉甘苦惱地發現:司令官雖然讓大家擺脫了沮喪的心情,但第八集團軍所麵臨的局麵卻更混亂了。

  ??“先不管古德裏安今天是否親自指揮了戰鬥,我認為他最大的弱點就是兵力不足、後勤匱乏……”蘭頓少將的兩眼炯炯有神,用充滿自信而有力的口吻說道,“如果不是這樣,他就不會僅僅出動2個裝甲營兵力來進攻——無論是佯攻還是試探,這點兵力都偏少了。”

  ??“你的意思是?”蒙哥馬利好不容易聽到不是簡單爭論進攻性質的言論,頓時來了興趣。

  ??“我認為我們應當采取更加主動的策略。”第七裝甲師所屬的第8裝甲旅和海因茨的裝甲部隊碰撞了一次,雖然損失不大,甚至可以說是遭遇突襲中表現最好的幾支部隊之一,但蘭頓仍以為恥,“明天我們應該在兩方麵做好準備:南線,繼續提高警惕、加強防守力量,無論德國人會不會大規模進攻,鞏固防禦是我們的應有之義;北線,我建議向意大利人進攻,堅決、有力地包圍並消滅他們。”

  ??大家都聽得出來他的怨氣衝天:“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假設古德裏安已經撤退,我們在北線開火可以留下意大利的步兵主力,對倫敦或者開羅至少可以交代過去;假如明天是非洲軍大規模進攻的開始,我們解決掉意大利人等於是先砍掉古德裏安的一臂,有助於改善我們的戰役形勢,集中力量對付德國人。”

  ??話題又轉移到先解決意大利人的立場上來了,這次德·拉甘沒再提嚇走不嚇走德國人的問題,因為現實明擺著,德國人是嚇不走的:如果他們要走,現在應該已經走了,如果他們不肯走,哪怕逮住了意大利人也不會嚇走他們。蘭頓觀點中最重要的一點被他敏銳的抓住了:逮住意大利人可以向倫敦和開羅交代,首相已對第八集團軍遲遲沒有采取積極行動表示了不滿,這種不滿已積累到不得不重視的地步,否則司令官也不會發出一周內進攻的複電,如果讓倫敦知道了今天損兵折將的慘況而又沒有理想解釋,他不敢想象暴跳如雷的首相大人會做出何種不理智的應對舉動來。

  ??這意見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特別是今天在作戰中遭到損失的部隊長官尤其熱衷,他們也希望能盡快挽回一些麵子,意大利人就是最好的墊腳石和安慰劑,部隊容易從他們身上找回信心、恢複士氣。眼看眾人的想法接近一致,蒙哥馬利也被勸動了,他也知道要給丘吉爾和亞曆山大將軍一個體麵交代。他點點頭,示意德·拉甘先按這個目標下達作戰要求:北線進攻計劃於明天8點左右發起,距離這個時間已剩下不到9個小時了。

  ??梅林津中校猜想得不錯,撤退途中的古德裏安果然沒有老老實實告訴北麵三個意大利師他們所麵臨的不利局麵,反而借助中途休息的機會發電告訴他們南線各部隊正在調整重新部署,考慮到意大利各部補給不足,他要求北部各師堅守陣地三天後撤退,他會安排兵力接應。

  ??“長官,您這麽騙意大利人不太好吧?”

  ??“那麽,你認為我應該怎麽做?”古德裏安微微一笑,“如果我告訴意大利人真實信息,你能做到不讓他們瞬間崩潰麽?”

  ??“額……”梅林津卡殼了,半晌後才無奈說道,“這任務有點兒難,能不能給換一個?”

  ??“哈哈哈!”周圍一圈兒軍官陪著笑,連電報員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古德裏安繼續說道:“再說我沒騙他們啊!南線是在調整部署,我們的裝甲主力要向特勒阿卡基爾集中,那裏位於北線側後方,如果意大利人能做到堅守三天再從容撤退,我可以動用裝甲部隊接應他們……”

  ??梅林津實在是沒話了,他其實想說:意大利人如果真的這麽能打,還要他們德國人來北非幹什麽呢?他不由得豎起大拇指:“您這招夠狠,可我總覺得意大利領袖不會放過您。”

  ??“他?”古德裏安眉頭一揚,露出輕蔑的一笑,“不!他會感謝我的,至少我把意大利裝甲部隊給保留了下來,你看連我都比他們走得晚——德國人可是在用電訊連和裝甲偵察連掩護意大利裝甲部隊撤退。”

  ??大家又笑了起來,在得知海因茨裝甲突擊大獲成功之後,撤退途中所有人心氣都很高,大家有點兒喜歡上了這個新任司令官——他看起來不像隆美爾那樣孤傲與鋒芒畢露,但打勝仗和調戲英國人的本事同樣也是第一流的。

  ??借著風聲,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哼起《非洲集團軍軍歌》來:

  ??我們是德國非洲軍團,

  ??為領袖戰鬥鞠躬盡瘁。

  ??就像暴雨中恐怖的閃電,

  ??把英國佬變成我們盤中的美餐,

  ??我們不怕酷熱和沙漠,

  ??我們藐視幹渴和日曬,

  ??伴著軍歌的節奏,我們前進,

  ??向前,向前,

  ??和我們的……

  ??唱到這裏聲音忽然小了下來,節奏也開始混亂,最後幹脆就停了。

  ??“怎麽回事?”正聽得津津有味的古德裏安大惑不解,“怎麽不唱了呢?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真是很不錯啊!”

  ??“長官,原來下一句應該是‘和我們的……隆美爾,向前!’可現在……”有人小聲解釋了一番。

  ??“這有什麽!”古德裏安大笑起來,“原來怎麽唱現在還怎麽唱,我不過來了半個月,隆美爾和你們一起呆了整整一年半呢!”

  ??梅林津和指揮唱歌的裝甲偵察連連長眼神對視了一下,互相點點頭,其他幾個軍官也心領神會,歌聲重新響起來,在夜色中十分嘹亮:

  ??……

  ??英國佬將我們視作災難,

  ??頹坐著渾身瑟瑟發抖。

  ??雖然你們的領土橫跨東西,

  ??可你們卻隻是一群膽小的竊賊。

  ??丘吉爾和羅斯福徒勞地咆哮著,

  ??我們一定要將你們踢出這裏,

  ??看吧,我們的將軍已傲立在非洲,

  ??向前,向前,和我們的古德裏安,向前!

  ??唱到“古德裏安”幾個字時,調子和歌詞還有些不合拍,但在梅林津和幾個軍官的帶領下,所有士兵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將隆美爾換成了古德裏安。

  ??“戰鬥和勝利都團結於我方!”

  ??歌聲唱了一遍又一遍,到最後所有的官兵都熟練地將歌詞中的隆美爾換成了古德裏安。

  ??古德裏安沒有問他們為什麽改詞,他的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誰說德國人刻板而不會變通的?他將會逐步改變他們,這個過程可以從一場戰鬥、一首歌開始……

  ??第一卷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