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為祖國而戰 第22節 全民公決
作者:自由與榮耀      更新:2021-07-17 09:09      字數:4918
  舊金山,美聯總部大樓的總裁辦公室。

  ??吳良放下反複看了好幾次的電報後出了口長氣躺在靠背上,他用手揉著太陽穴,意圖使自己的注意力不因為可以回國去的念頭而分散。

  ??龍劍銘有意思要用美聯集團在美國本土的產業換取夏威夷,這是電報裏主要表達的意思。不過,一直以來關乎美聯的決定,關乎在美華人的決定都要經過吳良的認可才能實施。現在,吳良不打算認可這筆買賣,他要把被噩耗氣糊塗了的龍劍銘的糊塗決定頂回去!

  ??難得看到龍劍銘在這樣重大的問題上犯糊塗,可能,他對家人的歉疚心理確實在嚴重影響他的判斷力。這種心理不僅僅會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來,吳良擔心的是今年年底國內的立憲準備會議。龍劍銘自私地想撂挑子陪老婆?辦不到!必須想辦法阻止他這種心理繼續滋長,也許岑春煊和楊度拍發這份電報的初衷就在於此。他們不是民興會的立憲民主派,方維誌、鄭安邦等人在傻不拉幾地積極推行民主,那是因為他們受到了美國式民主思想的影響,可真正的民主是美國這種方式的嗎?對此,吳良有絕對的發言權!

  ??一句話,狗屁!美國的民主是壟斷集團的利益妥協式的民主,人民的意願並不能真正表現在選舉權上。說得不好聽一些,美國人是四年受一次騙上一次當,最後把受騙上當的程度輕重變成了對政府的滿意度。相對而言,目前的大中華帝國是采用君主專製,可得益的、受惠的不是皇家,不是少數的所謂統治階級,而是所有的老百姓和整個民族。是!這不是民主,卻比那些所謂的民主製度帶給國家、民族、老百姓的實惠更多。美國式的民主、英國式的立憲、法國式的共和催生出了什麽?一批又一批滿嘴謊言的政客!可是,目前的大中華帝國隻有在皇帝榜樣的感召下竭心盡力為國家建設、強大奮鬥的公務員。製度,真的很難說好與壞,真正起作用的是人!製度是人訂立出來由人來執行的虛無縹緲的東西。

  ??不能想象這個國家沒有他,沒有他,也許現在的中國還是列強肆意蹂躪的半殖民地;沒有他,中國人在美國,在其他國家一樣被當成連狗都不如的東西;沒有他,大中華帝國也就不再存在,當然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國際地位,有如今的主宰世界風潮的力量。蔡鍔上將說得好啊,他就是民族的核心,沒有了這個核心,那五萬萬人以誰為榜樣?以誰的意誌為全民族的意誌?散沙啊!沒有核心的民族就是一盤散沙!

  ??吳良站了起來,他搖了搖了頭,把思緒從帝國將要進行的立憲準備會議上解脫出來。還是要就事論事,還是要在美聯與夏威夷這個事情上做文章,想辦法打消龍劍銘的那些不切實際的念頭!

  ??秦關不是龍劍銘,這是很清楚的事實!立憲製度約束了皇帝的權利也就約束了帝國的發展空間,這樣的製度是用來應付一個平庸皇帝的,不是拿來對付龍劍銘這號人的工具,如果帝國谘議會真的要通過什麽立憲準備議案,不,根本就不能提出這樣的議案!對了,岑、楊二人是帝國政府的首腦人物,很多話他們不能說,也許,這個電報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要我吳良回國,用華僑領袖的身份去谘議會發揮影響力!

  ??立憲準備會議必須阻止!美聯轉讓的交易必須阻止!龍劍銘糊塗腦袋裏的退隱想法必須打消!

  ??吳良按下了辦公桌上的電鈴,秘書很快就敲門走了進來。

  ??“立即給北京拍發密電,內容主要有三個:一,政府以美聯作為交易品的做法不可行。二,帝國立憲準備會議必須廣泛征求全民意見,民興會人員作為普通國民有當然的發言權,因此建議立憲準備會議必須有相當數量的民興會員參加。三,我即日回國。另外,安排一條船,越快越好。”

  ??秘書迅速記錄下來,把記錄給吳良看了簽字後,轉身走了出去。

  ??吳良也沒繼續待在辦公室裏,他要去財務部門拿最新的報表,還要去民興舊金山分會與負責人通氣,而且,離開舊金山後這段時間的工作也要安排一下。

  ??……

  ??楊度象撿了寶貝一樣拿著舊金山的電報跑到岑春煊的辦公室,恰好總理正跟外交大臣唐紹儀談論倫敦談判的問題。

  ??“兩位,舊金山電報,吳先生堅決不同意與美國人的交易條件,也不同意立憲準備會議限製會員參加的決定,噢,還有,吳先生明天一早乘坐美國巡洋艦到檀香山,然後跟大禹艦隊回國。”楊度一口氣扼要說完,才一臉喜色地坐到了沙發上看著總理和外交大臣。

  ??岑春煊和唐紹儀都是反對目前立憲的。皇帝在十年前說過的話到現在不能兌現!絕對不能!岑春煊知道自己的斤兩,立憲以後,天就要自己來扛,對此他是敬謝不敏的。岑老三不具備皇帝那種敏銳的洞察力和廣闊的視野,不具備在大事上的決斷力也沒有縝密到幾乎沒有缺陷的計劃製定力,最重要的是缺乏長遠的戰略性思維能力和會內、軍內、國內的絕對服從性。而唐紹儀,這位中國最早官派出國的優秀留學生,如今的帝國政府第四號人物,從1904年和龍劍銘的一席話後就確定了今後的方向。他不管什麽政治製度,他隻要結果!在外交上奮鬥了這麽多年,從中英關於西藏問題的談判開始,唐紹儀才感覺到辦外交有了主心骨,有了底氣,有了長遠的打算和長期、近期的可行性策略。這些,都是皇帝帶來的!因此,中國要領導世界,那麽中國就必須被龍劍銘所領導!就這麽回事!隻有那些書呆子氣還沒有煺盡的家夥們才醉心於什麽狗屎民主。

  ??“我看,這個電報先按住不往頤和園送。等吳公來了再說,倫敦那邊能談就談,不能談就停。反正我們不急!我就不相信協約國還能坐得住,還能憋著勁跟我們耗時間?通知商業部和交通部,馬上提高本月向德國的物資輸送量10%!運力,全部從對協約國的運力中抽取。咱們也得政治手段和經濟手段一起使上去了。”岑春煊本來是笑咪咪地說著,可說到後麵就變成咬牙切齒了。

  ??唐紹儀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鏡框後,道:“要不再公開答複德國人,帝國政府考慮重新派遣總代表團去柏林?”

  ??“可以,這個辦法好!能夠撤回來自然能夠派出去,不過得先暗示德國人讓他們先提出請求來才行。而且,隻能是考慮,不給予明確的答複也不落實。要考慮目前國民的仇德情緒,我看,要是陛下把他前妻的事情抖露給國民更好,那時候誰他娘的不想掐一塊德國人嚐嚐呢?”楊度這個時候的說話就帶有嚴重的情緒化傾向了。

  ??“皙子,你這主意是開天辟地以來最臭的一個。”岑春煊正色道,不過語氣裏主要是調侃的意味。“你沒聽海軍傳出來話嗎?鹽撒不得!再撒就要出問題,還有,最近珍妮皇妃那邊看緊一點,小馬夫人去生產了,撲之安排的誰擔任女官?這些事情政府也該關心一下。美國人那攤子事情絕對不能皇妃知道,否則麻煩更多。現在,考慮一下如何配合吳先生回國後的行動。立憲不要,退隱不要,拿美聯換夏威夷也不恰當。”

  ??楊度不以為忤地笑著道:“開個玩笑。現在說正經的,總理剛說的幾個問題,我看先解決夏威夷的問題。首先分析一下陛下的心思,難道他是想馬上打德國人一耳光給親王出氣給皇妃出氣,也給他自己出氣?因此在促進宣戰這個問題上顯然心急了一點,才出了這個開天辟地以來最臭的決定?”

  ??楊度見兩人都沒有什麽反應,略微有些失望地繼續道:“那麽,在這個決定後麵還有什麽心思嗎?美國政府接收一個資金已經騰空的美聯以後能讓美聯繼續正常運做嗎?說實在的,我佩服陛下的這麽舍得的大氣!不舍則不得!沒有技術、資金和人才支撐的美聯落到美國政府手裏很快就變成負擔,變成爛攤子,兩位請想想,福特會聽美國政府的嗎?他會置自身利益不顧跟著美國政府走?洛克菲勒會舍棄中東的石油利益根本聽美國政府的嗎?不能,經濟利益在他們的眼裏遠遠超過了國家利益。因此,美聯交換出去必然是爛攤子。這個爛攤子一旦在美國政府手裏,帝國工業產業就可以不留情麵地予以競爭和壓製,直到它徹底停止運做!這樣,美聯倒閉還在其次,產生的連帶反映是西部大量的關聯產業、企業和美國很多大集團的停擺!那麽,這麽多人丟失了飯碗後怎麽想?加上軍事情報局的那些人一動作,美國西部的問題就是美國政府的致命傷。陛下,在為戰後的美國戰略布局了。與其在這個時候因為一個美聯的問題而跟美國抹不開,不如直接把資金抽空、把技術人才轉移回國,等美國人抱著空殼美聯傷腦筋去!玩笑歸玩笑,我始終認為陛下是完美的,不會因為個人情緒的因素影響到重大決策。不過,民主立憲這碼子事情是另外的因素產生的,不在此列、不在此列!”

  ??岑春煊這才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露出了笑臉,連聲道:“是極,是極,皙子的腦袋就是靈光。吳先生這次也被蒙了一回,陛下的手段是越發高明了。少川,給檀香山領事館一個電報,把皙子剛才的話發給吳先生,也好讓他安心一些,集中精神幫我們對付一下宏明那班子糊塗蟲。”

  ??唐紹儀點了點頭,然後略微想了想,道:“總理,皙子先生,我看吳良先生回國之前政府應該做一點鋪墊工作。搞個全民公決怎麽樣?讓我們的五萬萬國民來選擇,到底是要皇帝執政還是要那個君主立憲的民主招牌?”

  ??“不會弄巧成拙?”岑春煊有些擔心地問了一句。

  ??“總理,你應該相信我們的國民,不,是相信我們的皇家在國民中絕對超然的地位,相信皇帝在老百姓眼裏的重要性!您啊,要不先做個調查,北京城裏有多少戶人家?又有多少人家沒有供奉陛下的畫像?人呐,都有知覺,都有鑒別能力,民主那飄渺的東西唬不住人的!”唐紹儀自信滿滿而輕鬆的說道:“這全民公決嘛,才真正有一點民主的味道。不過,完全民主跟政府效率是矛盾體,提高效率就要壓製民主。我看,最好的民主就是帝國目前這種模式,外國人對民主的概念應該用大中華帝國的民主概念的來取代!憑什麽在政治製度上我們要去模仿別人?中央民主,政府專製,這就是最好的民主!”

  ??“啪啪啪”,岑春煊和楊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外交大臣就是外交大臣,一番道理加上語氣、神態,就成了不容置疑的真理了。高!實在是高!

  ??1916年11月18日,全民公決的熱潮把整個大中華帝國的初冬寒氣驅趕一空。由各級地方政府在谘議會的監督下進行的全民公決結果出來了!

  ??92%的中國人選擇繼續執行帝製,選擇大中華帝國的政治體製在三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不做變動。也就是說,等皇帝老倌鞠躬盡瘁真的到極限了,五萬萬人才容許他休假……

  ??第二天,倫敦的談判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因為德軍在1914年8月後,再次抵近了巴黎,因為俄軍在東方戰線上已經有全線潰退的征兆。這些,不是一個優秀的統帥如博羅西洛夫所能挽回的,他隻是將軍,不能變成足夠的物資來裝備他的軍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就是他麵臨的尷尬,也是協約國麵臨的重大危機。誰都知道,德軍未必有能力占領巴黎,可同盟國軍卻完全有可能摧毀俄國,冬季,是協約國唯一的機會,隻有依靠冬季的嚴寒來抵擋住連續不斷象俄國推進的同盟國軍隊。一個冬季,就將決定這場曠世大戰的最終結果。

  ??協約國拖不起了!給他們的時間少到以分鍾來計算。他們必須考慮到中國即使參戰,也要在冬季結束前做好戰爭準備把無敵的大中華帝國國防軍開到前線挽回敗局。

  ??條件?現在還有什麽資格跟中國人談條件?!

  ??1916年11月20日,大中華帝國派協約國總代表楊蘊春和帝國親王秦關在協約國締約書上簽字。他們在這張紙上簽署自己的名字之前,已經在無數份的國際協議中練好了簽字的本領,所以,此時的簽字可謂輕鬆愉快、龍飛鳳舞……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書屋小說首發